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的现状52页PPT
合集下载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34张PPT)
法律保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
【想一想】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主体和核心;是“三个面 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
空间上的扩展;“面向未来”则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
延伸。
【跟踪训练1】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与材料
中的时间“1981—1985年”不符;C不符合史实;D是现象;材
料反映的本质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越 来越迫切和需要。故选B。
请分析: (1)上述材料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提示: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要优先发展教育。
(2)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历程呈现出哪些特点?面对激烈的国际 竞争,请你对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提示:特点:教育发展历程是曲折的;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
受政治环境影响巨大等。建议: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的 体制等。
资派 活动中,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_____
高考 制度被废止。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 (2)1966年夏,_____ 工农兵学员 始招收“___________”,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各行业专门人才 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 2.影响:造成_______________ 发达国家 的差距拉大。 降,中国与_________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
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
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example
“北大” 红卫兵 批判校 长陆平 等“反动 学术权 威”
清华大学在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废 止 高 考 制 度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5
20C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 “工农兵学员”。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 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 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 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 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 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2001年 1997年 1990年 80年代初
6.72% 12.21% 15.88% 23.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教育“繁荣”背后
(一)教育投入不足 1、 中国与古巴教育经费占本国GDP的比例 ┌─────┬─────┬──────────────┐ │ 年份 中国 古巴 ├─────┼─────┼──────────────┤ │1990年 3.3% ├─────┼─────┼──────────────┤ │1995年 2.44% 4.9% ├─────┼─────┼──────────────┤ │1999年 2.77% ├─────┼─────┼──────────────┤ │2003年 2% 11%(古巴的卫生费占GDP 9%) └─────┴─────┴──────────────┘
建国17年
example
“北大” 红卫兵 批判校 长陆平 等“反动 学术权 威”
清华大学在批斗反动学术权威
废 止 高 考 制 度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5
20C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 “工农兵学员”。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 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 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 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 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 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 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2001年 1997年 1990年 80年代初
6.72% 12.21% 15.88% 23.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教育“繁荣”背后
(一)教育投入不足 1、 中国与古巴教育经费占本国GDP的比例 ┌─────┬─────┬──────────────┐ │ 年份 中国 古巴 ├─────┼─────┼──────────────┤ │1990年 3.3% ├─────┼─────┼──────────────┤ │1995年 2.44% 4.9% ├─────┼─────┼──────────────┤ │1999年 2.77% ├─────┼─────┼──────────────┤ │2003年 2% 11%(古巴的卫生费占GDP 9%) └─────┴─────┴──────────────┘
建国17年
中国教育发展史ppt课件
2019 6
3、秦、汉的教育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 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 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 化。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 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 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东 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 是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 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 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 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 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2019
-
1
目录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
2019
-
2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 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 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
2019 3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9
-
4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 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 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 掌握在官府。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 “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 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 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 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
3、秦、汉的教育
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 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 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 化。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 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 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东 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市 是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人,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 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 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 鲁等诸国,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 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 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 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 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2019
-
1
目录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教育代表人物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的现状
2019
-
2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 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 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 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 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 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
2019 3
一、古代教育的发展
2019
-
4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 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 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 掌握在官府。 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 “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 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 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 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PPT课件
3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阶段, 与政治史同步,大致可以划分 为四个阶段
2020/3/20
2
四个阶段
1977年-1985年,拨乱反正,恢复整顿的阶 段;
1985年-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 时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教育发展的经 济主义时期;
2003年至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 教育公平,探索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的时 期。
和重点大学。” 2020/3/20
4
高考是许多人记忆 深处最为难忘的一幕。 1977年的高考不仅仅是 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 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为 难忘的一幕。
2020/3/20
讲述人 康娅红
甘肃省妇联副主席
改革开放后的首批高考 学生
5
考大学,是父女两代人的梦想
父
“这要从父亲说起。解放前,父亲(康达)是天水一中的高才生, 高中毕业那一年,他满怀信心,背着行李,怀揣干粮,跋山 涉水来到兰州考大学。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从哪入手,如何复习。毕竟荒废得太久太 久。加上课本都找不齐全,索性就凭着感觉和平日里积累起来的 有限知识放大胆子撞运气了。
尽管底气不足,但我决心已定,豁出去了。下班后匆匆吃点东 西,一直复习到晚上两三点,第二天若无其事照常上班。复习了 大约二十多天,就坐进了简陋的考场,心里七上八下地开始了人 生的第一次决定命运的庄严而神圣的大考。
• 1979年初,由邓小平提名,20世纪60年代的高教部部长、原清华大学 校长、党委书记蒋南翔重新出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 1980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高教六十条”、“中教四十条”,“小教三十 条”,整顿和恢复教学秩序。
• 1980年12月,中小学学制由“文化大革命”中的10年恢复为12年,并在 中小学重新建立重点学校制度。
中国教育的发展PPT课件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界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改革,是教育界和 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
第10页/共15页
拓展设问
• 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发展的启发? • 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的启示? • 对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的认识? •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提出背景
•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 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将不再分文理科。
第1页/共15页
解读
• 高考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深化改革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重视。科技发展靠 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要早日实现现代化,教育要先行。
第7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三:现代教育
• 新中国成立初期:接管改造旧学校,兴办各级新学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大动乱,停课闹革命,学校基本瘫痪,招生基本停止,办学条件极差,学校秩序混
乱,教学质量低下,呈现出满目凋零的状况。
第8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三:现代教育
第3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一:古代教育
• 隋唐时期:创设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目的:为了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充任国家官员。 发展: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影响: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 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加强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 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废封建,开阡陌。”
第10页/共15页
拓展设问
• 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今天教育发展的启发? • 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的启示? • 对明清八股取士、文字狱的认识? •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提出背景
•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 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将不再分文理科。
第1页/共15页
解读
• 高考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深化改革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与重视。科技发展靠 人才,而人才培养靠教育,因此,要早日实现现代化,教育要先行。
第7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三:现代教育
• 新中国成立初期:接管改造旧学校,兴办各级新学校,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 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大动乱,停课闹革命,学校基本瘫痪,招生基本停止,办学条件极差,学校秩序混
乱,教学质量低下,呈现出满目凋零的状况。
第8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三:现代教育
第3页/共15页
专题梳理一:古代教育
• 隋唐时期:创设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目的:为了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充任国家官员。 发展: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影响: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 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加强了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 材料二: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废封建,开阡陌。”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5 人教课标版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经 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 +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 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觉得当代中国教育还存在 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问题: (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 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 达国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 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 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
意义: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
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学思之窗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在 比旧中国最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校生 多时增长 学校数 多时增长
高等 学校 67.4万人
1947年的 3.3倍
434所
1947年的 1.1倍
中等 学校 1432万人
1946年的 6.9倍
2.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⑴指导思想 ⑵发展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奠基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年份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 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 (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 技和教育)。
③成就: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科学和 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 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 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觉得当代中国教育还存在 哪些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问题: (1)基础教育普及率低,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低 于主要的发达国家、而文盲人数还远远高于发 达国家 (2)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科学家和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与发达国家和新 兴工业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3)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人均受教育的差距大, 西部和农村教育相对较弱
意义: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奠定了共和国教
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学思之窗
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965年在 比旧中国最 1965年 比旧中国最 校生 多时增长 学校数 多时增长
高等 学校 67.4万人
1947年的 3.3倍
434所
1947年的 1.1倍
中等 学校 1432万人
1946年的 6.9倍
2.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⑴指导思想 ⑵发展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奠基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挫折
1949年 1966年 1976年 年份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 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 (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 技和教育)。
③成就: 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科学和 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 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模板与应用.ppt
1、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从做大蛋糕到分好蛋糕
公平:从先富 到共同富裕
改革收入分配方式
重点:教育公平
❖ 教育公平的政策
❖ 一要坚持教育的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基本公共教 育服务体系。
❖ 二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大对边疆、民族、 老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 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地区 之间,学校之间差距。
❖ 第三,加强实践育人。
❖ 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 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
❖ 探索“研学旅行”。 ❖ 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
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不仅学到知识,还学
❖ 第四,加强管理育人。
❖ 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制定管理制度要坚持以人 为本,将育人理念贯穿于学校管理细节之中。
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 ,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
3.3 高中教育
❖ 加快普及步伐。 ❖ 促进特色发展。 ❖ 加强示范引领。 ❖ 鼓励普职协调。
3.5 民办教育
❖ 落实法律地位 ❖ 鼓励特色办学 ❖ 给与促进保障 ❖ 方便国际合作
发转投展变资方式
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旧的发展模式形成路径依赖: 对外: 资源依赖、市场依赖、技术 依赖、品牌依赖、资本依赖、 国际体制和秩序依赖。
对内: 廉价劳动力依赖、环境
重视经济增长 质量和效益 持续健康
经济 发展
平较快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
内部新形势(4+1)
促进公平。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提高质量。质量、内涵、特色、品质。 完善体系。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 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面向未来。
人教版必修三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30张PPT)
1966年8月19日,破四旧 (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 旧习惯)运动开始以后,一 切外来的和古代的文化都成 为扫荡目标。中学红卫兵 (加上少数大学生)杀向街 头,以打烂一切“四旧”物 品为宗旨,先把北京城内外 砸了个遍,之后又迅速燃遍 全国城乡。
196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教育 事业受到严重破坏。知识分子上 山下乡,接受改造,高考废除
停 课 闹 革 命
“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 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 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 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 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 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 联系在一起。
1.人民教育事业的建立
2.制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两种教育制度的建立(全日制和半工半读)
1966年,中央文革表态支持全国各地的学生北京交流革命经验,也支 持北京学生到各地去进行革命串联。外地来京者大多是到首都北京 取“文革造反经”和接受毛主席接见的师生,北京赴外地者大多是去 各地煽风点火帮助“破四旧”的师生, 。当时串联师生乘坐交通工 具和吃饭住宿全部免费,成为“文化革命”很特殊的一道风景。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 招生(试 点)的请示报告》。《报告》提出:经过三年来的 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具备了招生条件。计 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具体规定:学制,根据各专业具 体情况,分别为2至3年。另办一年左右的进修班。学习内容, 设置 “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实行教学、科研、 生产三结合的业务课;以备战为内容的军事体育课”。
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59张PPT)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历史[RJ· 必修3] 3.成就
重点实验室 迅速发展壮大。 (1)一批重点高校和_____________
九年义务教育 和扫除 (2)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______________
青壮年文盲。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历史[RJ· 必修3] 【判断回扣】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历史[RJ· 必修3] 文件规定: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
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考生要具备高
中毕业或与之相当的文化水平。招生办法是自愿报名,统一 考试„„高考制度恢复了。中国的高考制度经历了风风雨雨 的历程,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这一历史。
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迫切需要人才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基 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把教 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历史[RJ· 必修3] 2 . 史料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中指出: “ 科
历史[RJ· 必修3] 问题:结合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发展的主要
任务是什么?
【提示】 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历史[RJ· 必修3] 2 . 史料 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一项战略性
措施,对于推动教育战线的整顿工作,迅速提高高等教育的
生。( × )
1966年,高考制度因“文革”等“左”倾错误而废止,
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这期间,中国高校并不是没有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ppt8 人教课标版
对中国教育、科技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思想解放的 先导性作用;直接推动了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 施;推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社会主流价值 观的确立
2、春天脚步之——战略创新 (优先发展、三个面向、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 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
经济 教育
1949年
1966年
1978年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历史——古代、近代教育的回眸 二、新途——人民教育的奠基 三、动乱——人民教育的挫折 四、春天——人民教育的复兴 五、展望——人民教育的蓝图
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一、历史——古代、近代的教育的回眸
党和国家为什么要提出“科教兴国”
战略? 答案提示: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 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 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1)背景 20世纪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 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2)措施
如何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 含义?
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 前途,从世界来看,哪一个国家重视教育,那 么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 (如战后日本德国)
人教版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共40张PPT)
16810 小学 00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 得什么成就?为什么? 1949年的 11626.9 万 1946年的3.9
4.9倍
人
倍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4、初具规模
(1)、表现:
A、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 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 C、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 建设人才。
资料: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 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 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 +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 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 +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 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 有33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 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 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 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 第一次考试。
“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接见红卫兵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 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 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 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 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 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中国教育发展概况PPT精品文档52页
2.终身学习的发展状况
学校教育的普及 各级教育入学率的变化(2019-07)
100 90
98.6 90
98.7 98.9 99.2 92.7 94.1 95
99.3 99.5
97
98
80
70 60
66 59.2
幼儿园 小学
50 40
52.7
初中阶段
42.8 36.8
43.8 37.4
48.1 40.8
41.4
42.5
44.6 高中阶段 高等教育
30
20
15
17
19
21
22
23
1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促进终身学、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鼓励学校向社会开 放教育资源
重视成人扫盲教育 以远程教育和业余教育为主发展成人学校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其主要目标之一: 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提出:使全体人民 学有所教。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终身学习体系基本形成。发展远程教育和 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 习型社会。
0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新疆 四川 广西 贵州 云南 青海 西藏
1982 1990 1995 2000
成人妇女识字率大幅提高,平均受 教育年限上性别差异缩小
45
40
0
35
2003年 2005年 2010年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城镇人口
农村人口
城市化率
终身学习的背景(二)
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