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八年级第3章第三节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基本类型;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能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差别。
2.能举例说出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读景观变化图,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聚落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
“聚落”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世界地理》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在学习完人种和人口、语言和宗教后,继续介绍聚落。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城市和乡村。主要介绍城市和乡村这两种聚落形态的形成,并用大量的图片比较这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异和职能差异。二是聚落与环境。主要介绍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尤其是在人类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乡村和城市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相对减小,社会经济、文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三是世界文化遗产。聚落,尤其是传统聚落承载了更多的人类智慧、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俗等信息,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文明。传统聚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意识。
本节是对第三章《居民与聚落》的总结和升华,具有内容多、跨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它要求学生能利用前面所学的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同时本节还为第四节《学习与探究——聚落的发展与变化》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从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在“陆地和海洋”这一章中对世界的地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气候等知识,因此对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本课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此外,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于多种地理事物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发言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易于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但初中学生对于如何从图片、文字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较薄弱,需要教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重点】
1.描述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
2.分析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建议】
通过多媒体展示直观、新颖、丰富的图片资料,使学生的思考、想象、分析、探究有所依托,丰富的活动设置,适当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师生以及生生之间多向深层次的互动交流,以实现知识技能、过程体验、情感态度价值的多维度达标。
以活动为主线,辅以传统读图分析法、探究、比较、讨论、辩论、谈话法等。【探索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角色扮演——聪明的开拓者。
情境设置:在一个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地方——开拓谷,来了一群聪明的开拓者,他们在这里建设了自己的聚落,开始了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生活……
活动内容:在开拓谷中选择一个条件最好的地点建设自己的聚落。
活动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阐述聚落选址的位置及原因。
活动目的:充分调动小组同学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讨论、成果展示,让学生思考并明白: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最后由老师进行归纳。【教学案例设计】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以丽江古城为案例进行分析。
1、展示丽江的景观图片,同时教师简介丽江古城的历史。
第一张:丽江全景。可以看到丽江的房屋结构、古城的规模;第二张:石板古道。古老的石板路告诉后人它已经几百岁了;第三张:木质房屋。可以知道房子的用材和结构,从而了解丽江的气候和资源;第四张:小桥流水。是古城最具特色的景观。丽江的小河贯穿整个古城,流经每一座房子,它既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又作为古城的排水系统,避免发生洪涝,同时还可帮助路人辨别方向。丽江拥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古城的建筑和结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所以现在我们将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聚落录入“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可以给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
2、展示“埃及神庙被刻字”和“香格里拉大火”的图片,看完后情学生谈谈感想。从而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深远的意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聚落
一、城市与乡村
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乡村聚落:农村、渔村、牧村、林场
城市聚落:工业城市、文化城市、商贸城市
2、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2、世界聚落的分布
3、聚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附图1:
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附图2:
【课堂评价】
2、评价方法的选择:
(1)课堂反馈练习,以选择题为主,考察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填写过程性评价表,用以评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水平和进步状况,即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程度;学生参与地理地理学习活动过程的表现以及地理方法掌握与运用的情况。 3、评价结果分析:
“过程性评价”自评结果如下:
从上面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能达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本节的
重难点是“聚落与环境的关系”,60%的学生自评为A ,40%学生自评为B 。
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能力方面,较多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
还待提高。从课堂反馈来看,老师认为大多数学生还是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的,但合作分工不好,整个小组的成员都在讨论,没有安排同学负责记录讨论的要点,所以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出现答案不完整,思路混乱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