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灌草丛基本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草丛基本类型

(一)中山山地灌丛

中山山地灌丛是指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闽南和闽西南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中山地带,大部分是常绿灌木或常绿、落叶灌木混交,个别可以落叶灌木为优势的植物群落。种类成分常以温带地理成分占优势,尤其以杜鹃花科植物为多。草本植物常以温带至亚热带的广布种,芒最为普遍,其次是野青茅、野古草、四脉金茅、金茅也很普遍,杂类草种类也不少,但通常不占优势地位。生态型是以中生植物为多。从灌丛的起源上有原生的,也有次生的。原生类型主要是由地形因子造成的,次生类型中火烧是主要因子,连续火烧引起森林植被退化为灌丛。

1.灯笼花灌丛

灯笼花(Enkianthus chinensis)

灌丛主要分布在福建中、西部山区,海拔1500米以上山脊、山顶,土层浅薄,地表多石砾或裸岩的地段,土壤的腐殖质含量较高。群落总盖度85%~90%,灌木生长密集,在4平方米样地中计有灌木30~60株,一般高2~2.5米。建群种为灯笼花、南岭杜鹃、丁香杜鹃、猴头杜鹃、大萼黄瑞木、吴茱萸五加、杜鹃、石斑木、波叶红果树、钝齿冬青、野漆、马醉木、木、短尾越桔、庐山小檗、中华越桔、扁枝越桔等。由于灌木密集、分枝交错、冠层紧密,所以草本层不发达,散生有芒、野古草、黑紫藜芦及附生于岩石上的石苇、瓦苇等种类。藤本植物有石子藤石松、地刷子石松。群落中还散生有黄山松和长苞铁杉等乔木树种,但植株矮化,高度和灌木相当。

灯笼花灌丛主要分布山顶或山脊,土层薄、风大、光照强,气温的日变化大,冬季常有霜冻或积雪。由于蒸腾作用强烈,植物经常处于水分负平衡状态,因此即使有乔木树种生长其间,也矮化、老化成灌丛状。该群落属于原生类型,对于固土保水,防止山崩,以及研究福建山地植被

垂直变化规律都有重要意义,应加以保护。

2.猴头杜鹃灌丛

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灌丛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西北部山区海拔1350以上的山脊、陡坡、岩壁、地表多裸岩地段。林内苔藓植物多,腐殖质层厚,表土层质地松软。林冠平展、色调暗绿,常顺着常风方向斜伸。群落总盖度80%~90%,第一层盖度70%~80%,灌丛高8~10米,最高可达12米,基部常有2~4个分枝,枝干弯曲斜展、枝叶茂盛。伴生种有两广厚皮香、长苞铁杉、木荷、深山含笑等乔木树种,但其高度一般不超过猴头杜鹃树冠。第二层灌木高度一般在3米以下,盖度10%~20%,主要有灯笼花、马银花、吴茱萸五加、乌药、钝齿冬青、新木姜子、毛连蕊茶、扁枝越桔、朱砂根、箬竹等种类。草本层的种类少,盖度小于5%,常见的有匙叶草、双蝴碟、倒叶瘤足蕨等阴性植物。

猴头杜鹃灌丛在福建是比较少见的群落类型,在永安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则甚普遍,它分布在长苞铁杉林或常绿阔叶林的上缘,在山顶灯笼花灌丛的下缘,是那里的森林到灌丛之间的过渡类型。猴头杜鹃灌丛在福建是稀有的植物群落,可供森林旅游、参观,在研究福建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规律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应予保护。

3.丁香杜鹃灌丛

丁香杜鹃(Rhododendron farrerae) 灌丛在闽中、闽西、闽北山区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顶、山脊,坡度陡、土层薄地表多碎石和石英的地段常见。灌丛高0.5~1.2米、群落总盖度60%~70%,建群种是丁香杜鹃,与之伴生的有木,波叶红果树、石斑木、杜鹃、短尾越桔、钝齿冬青等种类。藤本植物常见有石子藤石松、地刷子石松、菝葜等种类。灌木层盖度30%~40%。草本层比较发达,叶层高20~50厘米,盖度30%~40%。主要由芒、野古草、四脉金茅、白舌紫苑、一枝黄花、密腺小连翘、蛇含萎陵菜、星宿菜、金毛耳草、地稔、五岭龙胆、双蝴蝶、茅膏菜、小二仙草等植物组成。

丁香杜鹃灌丛中常见有黄山松幼树及木荷的萌生苗,停止火烧山则可以恢复为黄山松林。丁香杜鹃灌丛对于保持水土有重要生态意义。

4.波叶红果树灌丛

波叶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 var.undulata) 灌丛主要分布在闽中、闽北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脊、山顶,土层薄,地表常有裸岩的地段。群落总盖度70%~85%,灌木层高40~60厘米。建群种波叶红果树,枝叶浓密,披散伏地。其次是杜鹃、丁香杜鹃、木、短尾越桔、长叶冻绿、石斑木、扁枝越桔,凹叶冬青、微毛柃、中华越桔、江南山柳、荚蒾、小叶赤楠等种类。藤本植物有石松、地刷子石松、菝葜等少数种类。草本层高30~60厘米,盖度20%~30%,主要是禾本科芒、野古草、四脉金茅、平颖柳叶箬。其它杂类草有蕨、一枝黄花、星宿菜、挺茎金丝桃、密腺小连翘、地稔、黑紫藜芦及附生于裸岩上的石苇、瓦苇等种类。

这一类群落常见的还有:(1)木、波叶红果树灌丛;(2)丁香杜鹃、杜鹃、波叶红果树灌丛。都是长在山顶,具有抗风、耐旱、耐瘠的特性,对保持水土有重要意义。

5.白栎、杜鹃灌丛

白栎(Quercus fabri)、杜鹃(Rhododendron mariesii)灌丛主要分布在鹫峰山脉的东南面,屏南、周宁一带边远山区,海拔1200~1500米的山地,由于历史上有烧山放牧陋习,森林被破坏,灌丛得到相应发育。它的特点是灌木种类少,大都是阳性的、萌生力强、耐火烧的种类。落叶树种白栎占优势地位。群落总盖度60%~70%,灌木层高度1.5~3米,盖度30%~40%,建群种白栎,其次有杜鹃、短尾越桔、美丽胡枝子、掌叶悬钩子、腺毛莓、江南山柳、长叶冻绿、

木、华山矾、细齿叶柃等种类。藤本植物只有菝葜。草本层种类较多。在海拔比较低的坡地,常以芒萁为优势,海拔较高的山坡则常以芒、野青茅、野古草、四脉金茅为优势。此外,常见的有白舌紫菀、一枝黄花、地稔、金毛耳草、蛇含萎陵菜、五岭龙胆、小二仙草、小叶远志、匍匐堇菜、长萼堇菜、平颖柳叶箬、地耳草、刺子莞等种类。群落中常散生黄山松,偶见亮叶桦,沿沟

谷地则有甜槠、云山青冈等乔木小树。

白栎、杜鹃灌丛通过封山育林,可以恢复为黄山松林。在沿沟谷地则可以恢复为以甜槠、云山椆、白栎、亮叶桦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6.白栎、短柄枹树灌丛

白栎、短柄枹树灌丛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东南坡的光泽、邵武、建瓯、武夷山等地的丘陵山地,此外寿宁的南阳、大安等地也有分布。分布区的气候温暖、雨量充足,但冬季气温低。土壤为红壤,山地红黄壤。群落外貌夏季绿色,秋冬枯黄、呈现落叶景色。灌木层高度参差不齐,丛生型,高1~3米,总盖度50%~70%,以白栎,短柄枹树为优势种,映山红、美丽胡枝子为亚优势种,其他伴生种有檵木、圆锥绣球、短尾越桔、白檀、油茶、乌药等种类。草本层稀疏,种类比较少、高度低于1米,盖度20%~30%,常见的有芒、芒萁,此外还有野古草、淡竹叶、蕨类等种类。藤本植物少,常见的有日本薯蓣、菝葜。群落中常散生有木荷、青冈、马尾松等小树。

白栎、短柄枹树都是乔木树种,由于砍伐或火烧后从树墩上萌枝而形成灌丛,因此通过封山育林,可以较快恢复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二)低山丘陵灌丛

低山丘陵灌丛是指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区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雨林经过反复破坏后演变而成的次生灌丛。以常绿灌木为优势,灌丛中常散生有马尾松、木荷、青冈、枫香树等乔木树种,区系成分常以亚热带、热带分布的种类为多。草本植物常以芒萁、芒、野古草、刺芒野古草为优势。根据灌丛的种类组成、生态地理特点可以分为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灌丛和中亚热带低山丘陵灌丛。

1.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灌丛

南亚热带低山丘陵灌丛主要分布在福建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大致是在戴云山—博平岭一线的东南面的低山丘陵地。年平均气温19.1℃~21.7℃,一月平均气温13.7℃,年雨量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