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轨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级:轨道所处的能量状态。
半径: r = a0 n2 氢原子 定态能量: E = -
B
n2
a0 = 0.0529 nm ,B = 2.18×10-18 J。 n:量子数取1,2,3 … 所以:离核越近,电子具有的能量越低; 当 n=∞,E = 0(不可能)。
在正常状态下,电子尽可能 处于离 核较近、能量较低的轨道上。
电子层能量: K<L<M < N<O<P<Q
② 角量子数() 确定原子轨道的形状,在多电子原子中是决定电 子能量的次要部分。称为电子亚层或能级。 电子的能量:单电子体系中仅由n决定;多电子体 系中由n和共同决定。 角量子数 0 1 2 3 4
电子亚层符号 s
p
d
f
g
同一电子层(n同)中原子轨道的能量: E ns< E np < E nd < E nf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提出:核外电子分层 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He、Ne、Ar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2
He
电子层 原子核
+18
Ar
+10 核电 荷数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 Ne
二、波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
19世纪中叶以来,波尔把原子光谱线与原子中电 子能级联系起来,首先开辟了用光谱数据研究原子中 电子能级的道路。
z
+
z y x
+
z
+
z
+
x
y
x
y
x
-
y
S、P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z
+
z y x+
+
x-
+
- y
+
z +
z y x +
z
+
x -
- y
+
x
+
y
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示意图
D(r)
1s2s3sFra bibliotekrD(r) 2p D(r) 3p r
3d
原子轨道的径向分布
r
(2)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波函数绝对值的平方|ψ|2
① 主量子数(n)
表示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n 越大,电子离核平均 距离越远;n相同的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比较接近。 n是决定电子能量的主要因素。常将 n 决定的能 量状态称为电子层,每一个 n 值代表一个电子层,在 光谱学中常用大写字母 K,L,M,N,O,P,Q 来 表示。 主量子数(n) 电子层符号 1 K 2 L 3 M 4 N 5 O 6 P 7 Q
能量子:能量的最小基本量。简称量子。
2. Bohr氢原子模型
N.Bohr 运用能量量子化提出原子结构的假设。 (1)电子在定态轨道上运动,不吸收不释放能量。 定态轨道:能量确定的轨道。 氢原子中的电子只能沿着某些定态轨道绕核运动。 (2)不同定态轨道的能量不同。 氢原子的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只 能取一些不连续的数值。
式中 x,y,z为空间坐标;E为系统的 总能量;V为系统的势能(位能);h为普 朗克常数;Ψ为波函数,是微观粒子空间位 置的函数;
2 x 2
表示Ψ对x的二阶偏导数。
数学角度解薛定谔方程 ,能得到很多函数解 :Ψ, 并不每一个解都能够满足量子力学的要求。
3. 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
(1)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波函数Ψ是薛定谔方程的解,是描述核外 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数学函数式,可分解为径向 部分和角度部分。 特定解Ψ(n、、m ) 表示电子运动的 稳定状态,称Ψ(n、、m )为原子轨道。 指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某个空间范围 。
410.2 nm
656.5 nm
486.1 nm
434.1 nm 397.0 nm
经典物理学中的能量是连续的,无法 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普朗克(M.Plank)能量量子化概念:
1. 物质吸收或辐射能量是不连续的; 2. 按一个基本量或整数倍进行吸收或辐射。 能量:En= n hν n = 1,2,3 …正整数; v:频率;普朗克常数h = 6.626×10-34 J· s
基态:电子处于能 量最低的定态。 激发态:电子获 能后跃迁到能量较高 轨道上的状态。
(3)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 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要释 放能量(∆E = E高 - E低);以 “光量子形式”释放,表示为: ∆E = hν
三、量子力学的原子模型
N.Bohr 量子化原子结构的假设,无法解释多电 子原子光谱和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等新实验实事。
p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
=2,m=-2,-1,0,+1,+2,表示d亚层上 有五个不同空间取向的d轨道。
d 原子轨道伸展方向
等价轨道
n,值相同(同一亚层内)的原子轨道能量相 同,称为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 。 ④ 自旋量子数ms ms=+1/2,-1/2 每个ms值表示电子的一种自旋方向。 符号用“↑”和“↓”表示。由于自旋量 子数只有 2 个取值,因此每个原子轨道 最多能容纳 2 个自旋相反的电子。
光谱:光通过分光镜后形成的色带(谱线)。 连续光谱:色带无明显的分界线,为连续波长光。 线状光谱:谱线是分立的,有明显的分界。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特征的线状光谱。
1.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
在红外光区、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都有几条 不同的特征谱线;可见光区内有 5 条比较明显的 谱线:Hα、Hβ、Hv、Hσ、Hε,颜色为红、青、蓝 和两条紫线。
小结:n、、m之间的制约关系:
n的取值 (电子层) 的取值 (轨道种类) 1 K 0 s 2 L 0,1 s、 p 3 M 0,1,2 s、p、d ±2,±1,0 3 5 4 N 0,1,2,3 s、p、d、 f
m的取值 0 (轨道数目) 1
0;±1,0 1 3 1
1 3 5 7
轨道表示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③ 磁量子数(m) 决定原子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不影响电子能量。
m 取值的数目为 ( 2+1) 个。每个取值表示亚层中 的一个具有某种空间伸展方向的轨道。
=0,m=0,表示s亚层上只有一个伸展方向 的轨道,即s轨道。
=1,m=-1,0,+1,表示p亚层上有三个相互 垂直原子轨道,即: px、py、pz
化学变化是分子间原子的重新组合。要深入理解 化学反应实质,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就必须 了解原子的结构。
学习方法:轻因重果,为我所用。
一、Bohr原子结构模型
19世纪初,道尔顿近代原 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微小的 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认为:电子绕 核旋转的原子结构模型。
高速运动的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在 原子中的运动规律与宏观物体不同,遵循 “测不准原理”,经典力学理论无法描绘。
2. 薛定谔方程
1926年薛定谔建立了著名的微观粒子(定态)波动 方程(Schrö dinger方程)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2 2 2 8 2 m (E V ) 2 2 2 2 x y z h
1. 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干涉、衍射现象,说 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原子光谱等现象, 证实光具有粒子性。
1924年。法国青年物理学家德布罗 依受“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大胆提 出电子等实物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1927年戴维森等人通过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 布罗依假设,还表明运动无轨迹的电子在空间只有 一个几率分布。
1s电子云的空 间分布界面图 2p、3d 电子云示意图
(3) 四个量子数(n、、m 、ms ) 在解薛定谔方程的过程中,为求得具有特定意义 的解,需要有边界条件的限制,从而引入三个参数(量 子数): n、、m 。则Ψ唯一的解Ψ(n、、m )和相应 的能量确定后,该电子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了。 n、、m 的取值规则: n:>0的自然数; :0 ≤≤ n-1的自然数,即0,1,2… n-1; m: - ≤m≤ , 即0,±1,±2 … ±。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本 节 基 本 要 求
1、掌握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制约关 系,能用四个量子数讨论电子的运动状态。 2、熟悉s、p、d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的伸展方向。 重点: 量子力学表征,四个量子数及取值、制约关系 难点: 量子力学表征,四个量子数的制约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