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14(内部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14(内部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一个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情绪反应慢,它的气质类型属于( )
A. 抑郁质
B. 粘液质
C. 多血质
D. 胆汁质
2. 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是( )
A. 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C. 乌申斯基的《教育心理学》
D. 鲍尔文的《教育心理学》
3. 认知目的说、社会学习理论属于哪一种有代表性的学习理论( )
A. 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B.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4. 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境和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
A. 科尔伯格
B. 班杜拉
C. 梅和哈特肖恩
D. 斯陶布
5. 把道德的感性经验与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
的情感体验,叫( )
A. 理想性的道德感
B. 理念性的道德感
C. 伦理性的道德感
D. 思辨性的道德感
6. 班级学生学习的总体水平与班级群体的()高度相关。
A. 共同目标
B. 发展水平
C. 正式规范
D. 舆论导向
7. ( )的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
)的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
A. 5岁以下
B. 6~10岁
C. 12岁以上
D. 11岁左右
8.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 道德认识缺乏
B. 道德情感异常
C. 道德意志薄弱
D. 道德行为不良
9. “价值澄清法”认为,任何一种观念真正成为个人的价值观,经过三个阶段,其顺序是
( )
A. 选择—赞赏—行动
B. 行动—选择—赞赏
C. 赞赏—选择—行动
D. 选择—行动—赞赏
10. 一个学生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抑郁质
D. 粘液质
11. 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奥苏伯尔
C. 加里培林
D. 艾宾浩斯
12. 试误说是由( )提出的。
A. 桑代克
B. 苛勒
C. 纽厄尔
D. 西蒙
13. 1897年,心理学家( )发现了社会助长作用。
A. 特里普里特
B. 奥尔波特
C. 约翰逊
D. 哈特斯
14. 强调观察学习的观点属于哪一种理论(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 社会模仿理论
D. 社会学习理论
15. 学生常常不能区分一字多音或多义的读法或用法,这种现象是(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横向迁移
D. 特殊成分迁移
16.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曾联合调查了上海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结果发
现心理偏常者高达( )
A. 17%
B. 20%
C. 27%
D. 30%
17. 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来描述同一对象,以此反映出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这种训练类型
叫( )
A. 个人类推
B. 直接类推
C. 间接类推
D. 强迫冲突
18. 当儿童认为“你为我挠痒,我为你捶背”时说明他处于( )
A. 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
B.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C. 后习俗水平
D. 习俗水平
19. 群体内聚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群体成员( )
A. 对群体的认同感
B. 对群体的信奉程度
C. 在群体中的相互关系
D. 心理气氛
20. 儿童挫折后常用幻想来调整心态。
其幻想的典型形式是( )
A. 否认
B. 白日梦
C. 升华
D. 合理化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脑力激励法
2. 心理防卫机
3. 聚合思维
4. 角色冲突
5. 外部动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 什么是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3. 教师的观察力有哪些特征?
4. 简析联结—认知派的主要观点。
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5分,
共30分)
1. 以问题解决策略为例,论述怎样有效地教授学习策略。
2. 结合自己德育工作的事例,谈谈怎样把握好品德形成的几个环节。
3. 为协助新入学儿童的心理调试和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
应做到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B 7D 8C 9A 10C 11B 12A 13A 14D 15B 16C 17D 18A 19B 20B
2、B
7、D
12、A
17、D
3、D
8、C
13、A
18、A
4、C
9、A
14、D
19、B
5、C
10、C
15、B
20、B
二、名词解释题
1、由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利用集体智慧,互相激励,从而能产生更多、更新颖和独创
性解决问题方案的方法。
脑力激励法的核心是激励大家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方案,而先不予
评价,此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性。
2、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失去平衡时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
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
3、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
维方式。
又称求同思维和辐合思维。
4、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地位,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角色扮演时而
引起的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
5、由外在力量(如父母的鼓励、教师的表扬、竞争的奖励等)激发而产生的动机。
外部动
机起作用的时间比较短,学生的学习也比较被动。
三、简答题
1、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断时,不同的人对自己的
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
个体对成败原因的推断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和四项因素:三
个维度是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四项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个人对其成
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应
了解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积极的影响。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努力归因”,即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
2、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使学
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
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在教学中,由教师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发学
生学习的积极态度;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自己在活动中产生问
题,以激发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3、教师观察力具有的特点是:
(1)客观性;
(2)敏锐性;
(3)精细性。
4、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主要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
认为学习所建立的联结应该是S—O—R,其中O即中介变量(即心
理过程)。
因此,他提出学习是有目的的,外在的奖励、强化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条件,即
使不给予外在强化,学习也可以产生。
为此,他还提出了潜伏学习的概念。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观察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有:个体、环境和行为这三者
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
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观察学习受到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注
意、保持、动作复现和动机)的支配。
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是一个介于联结与认知两大
对立观点之间的折衷派别,所以这一理论重视学习的中介过程。
一方面强调外显的行为及其
强化,另一方面也强调内部的认知过程,强调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5、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研究人的情感、态度、自我价值、自我概念等,反对把人的完
整的心理特性人为地肢解、割裂开来。
其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的主要观点有:
(1)学习应该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的有意义的过程;
(2)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接到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另
一方面也可以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获得相应的体验;
(3)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
需要等,坚信学生自己能教育自己,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四、论述题
1、以应用题解题策略为例,要有效地教授这种策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第一,确定要教授的学习策略。
根据有关的研究,并通过调查、分析,确定解析应用题数量
关系时所使用的解析策略,即提、判、选、找。
第二,遵循由外到内的顺序教授解析策略。
首先要给学生明确地解释提、判、选、找的具体
含义是什么。
提即在对应用题进行审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判即判明问题性质,判断要求
解的问题是总数还是部分数。
选即选择加、减、乘、除等各种算法。
找即找寻已知数是否具
备,如果具备,则可以列式进行运算。
其次,通过举例来演示如何按照提、判、选、找的顺
序来解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再次,让学生模仿、练习具体的操作步骤。
先要求学生在按顺
序操作每一步时都进行出声的言语复述,然后逐步将外部的出声言语转化为不出声的内部言
语,并且用内部言语来调节策略活动。
尽量给学生提供多种练习机会,以使策略的使用达到
熟练化与自动化。
第三,给学生提供元认知指导。
通过强烈解析策略的重要性、适用的条件等,使学生明白为
什么、何时、何处应用这种策略。
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大声思维,对照提示单等方法对自己的
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比如让学生经常分析自己是否应用了解析策略,这种策略是否有
用。
第四,鼓励学生使用解析策略。
对学生应用策略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让一些优秀的、解
题成功的学生现身说法,使学生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以提高学生掌握和使用学习
策略的动机。
第五,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解析策略的使用并不能完全保证成功地解决问题,还应
该注意使学生拥有必要而丰富的知识经验,比如要掌握各种算法规则及其内部联系。
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应探讨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以便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规
律,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
教师把社会道德规范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是否接受或
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教师的教诲和要求,首先依赖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或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态度定势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具有某种说不出多大理由而较执著的
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
学生如果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要求与教诲往往会
成为“耳旁风”,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执行,甚至与老师发生冲突。
相反,学生如果对老师
具有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地被接受并努力执行,甚至教师
的缺点也可以得到原谅。
(2)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
是一种主动要求得到维护与实现的道德需要,即观念的动机。
要使学生形成道德信念,应做
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教育者的言行一致;第二,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第三,
培养学生道德评价的能力。
(3)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
和一定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便是
道德感。
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定,称为“良心”。
道德感从形上可分为
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渐进的过程,对学
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就会将已有的道德体验在道德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成
为自觉的、深刻的道德感。
(4)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
抗诱惑是指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
但能得到酬偿的行动。
抗诱惑的能力与榜样的影响有一定关系。
学生道德意志力的培养有多
种方法,如提供道德意志力锻炼的榜样,给学生创设为了完成某种任务克服适度困难的情境,
引起他们的内心矛盾,并适当地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他们经过努力取得成功等。
(5)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
要想使道德行为经常化、自动化,还应当养成道德行为
习惯。
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它使人对刺激的行为应答发生得很容易,它的受阻会引
起消极体验,成为一种需要或行为的内部动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
为转化为某种品德的关键因素。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使
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第二,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
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
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第三,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
及时给予强化。
3、学生心理健康,除受外在的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受人本身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同
时,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总是通过内在心理因素而起作用。
(1)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是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在因素。
学
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发展会显出不同的年龄特征。
而不同的年龄阶段会体现不同的心
理问题。
因此心理卫生工作一定要考虑和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2)应激。
应激指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失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引起有机体
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叫做“应激源”。
应激源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无处不在,生活中各种变
化与疾病之间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生活中遭受的变动越大,生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人在
应激状态下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3)动机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受到动机冲突的痛苦。
它使人难于取舍,导致
意志的危机,“意志的瘫痪”,造成内心的挫折感和应激状态,成为神经症的重要原因。
(4)挫折。
挫折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是导致心理问题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
在遭受挫折
打击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同时,由于挫折耐受性的不同,造成的伤害也不同。
挫
折耐受性受到身体健康情况、神经类型的影响,但主要决定于个人生活中过去挫折的经验,
以及个人对待挫折的主观态度。
(5)心理防卫机制。
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人在失去心理平衡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来
解脱烦恼,减少不安,以使自己走出困境,恢复心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