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松鼠找花生》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说教材
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点,为常人所知。
但在许多小朋友的眼里,却是个谜。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小松树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着冬天吃。
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谢了,却找不到一个花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
课文结尾小松鼠的问题,既与课题照应,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文采用科学童话的形式,寓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会写“生”、“里”、“果”3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搜集、使用信息。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2、知道花生结果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松鼠心情的变化,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识字、阅读
第二课时:指导书写、处理学生搜集的信息。
本次说课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说教法
1、在字词方面,我主要采用的是随文识字。
2、在阅读方面,我主要采取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
第一自然段:采用了想象读。
第二自然段:采用分角色、表演读。
第三自然段:采用悟读。
三、说学法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字、记字。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半课题,留下悬念。
目的: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2.课题中指导“生”的书写。
目的:突出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的特点,分散识字重点。
〔二〕在阅读中识字、积累、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以识字、学词为主,进行想象读。
〔用两个训练引出两句话指导学生朗读〕
〔1〕理解“旁边”,训练说话“谁的旁边是谁”。
学习文本第一句话: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2〕积累词语:ABB式词语〔一朵朵〕。
学习文本第二句话: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目的:这样设计表达了随文识字的好处,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不但认识了本课生字“旁、种、许、格、外、艳”,而且理解了“旁边、叙多、格外、鲜艳”等词语的意思。
表达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学习第二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读。
〔1〕自渎,用不同线画出松鼠和鼹鼠说的话。
〔2〕进入角色引读。
〔3〕学生表演读。
目的:学习疑问句和感慨句,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读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3.学习3~5自然段,悟读。
第3自然段抓住“每天”体会小松鼠盼望的心情。
第4自然段抓住“他等啊,等啊”体会小松鼠急迫、渴望的心情。
第5自然段抓住“奇怪”“自言自语”,体会小松鼠的失望与疑惑。
目的:这样,通过抓重点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松鼠心情的变化。
表达了课标中使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在读中增加积累、开展语感、加强体验与领悟这一精神。
〔三〕多元开放、调查延伸。
通过小松鼠的疑惑“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把课题补充完整。
一个疑问,一个“找”首尾照应。
1、设计开放的问题,组织讨论。
〔三种可能〕
〔1〕被鼹鼠摘走了。
〔2〕不是被摘走,是花生本来就没结果。
〔3〕花生结果了,没被摘走,而是结在土里了。
2、如果你是小松鼠打算怎样弄懂这件事?根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向别人了解等学习方法。
学生讨论之后,教师在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过程及花生在土里结果这一特点。
3、布置课外调查:我们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果实也是长在泥土里的?
目的: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培养学生搜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一、说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它以“益智”为主题,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常识,教育学生遇事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仔细观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童话形式讲授知识,是活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好方式。
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对第一学段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设计了目标: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因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
2、是认识12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阅读目标要求孩子能读一些童话,感兴趣的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我设计了教学目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性,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三、说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小松鼠找花生》这个故事,启发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动脑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道理。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2、难点:
〔1〕理解“奇怪”“自言自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3〕知道花生在地里结果的这一特点。
四、说学生
1.一年级孩子对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松鼠的疑问也就是孩子们很想解决的问题。
2、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朗读能力都很弱,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感性认识较强,理性思维较弱,而且活泼,好动,富于想象,喜欢尝试的心理特征,依据教材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直观的东西,表情动作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2、体验法:通过表演对小松鼠的动作心情的体验,使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
3、以读代讲法:在课堂中充分表达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以学生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在读中悟。
激发兴趣,培养语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4、探究法: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积极探讨。
让学生懂得去观察思考、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
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在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
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
《小松鼠找花生》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1、小朋友,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松树上,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瞧,它来了!
大家看看是谁啊?―――〔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你认识它吗?大声地和它打
声招呼吧!
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小松鼠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着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2、谁还愿意和它说说话?他怎么啦?他的表情你会想到一个什么词?听他在
跟你们说什么?
3、〔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松鼠的话---谜语〕小朋友,我今天要找一样东西,你
们能帮我找找吗?这件东西啊,它是“红房子,麻帐子,里面有个白胖子”。
你知道
是什么吗?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都被调动起来,“多频道”地运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也更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
4、那就让我们和小松鼠一起去大森林找花生吧。
然后揭示题目《小松鼠找花生》,让学生想方法记住“鼠”“找“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低年级学生来写,多读是最主要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我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自由读,体会内容;图文对照,再次读,重点语句,体会读;对话分角色读,体会人物心理。
读书百变,其义无需再讲就会自见。
比方:小松鼠和鼹
鼠对话,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
加重语气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
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没看见一颗花生“,从重点词语的
读中,感悟出小鼠松的疑惑。
这样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出让学生随小松鼠一起思考。
2、老师指导有些长句的朗读。
3、谁愿意来比赛?〔各小组选一个学生分自然段进行朗读比赛〕
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第一、二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花生开花的画面〕随机教学第一自然段。
指名说说画面的景色。
你喜欢这些小花吗?为什么?课文里指什么鲜艳,鲜艳是什么意思?
课文里的“格外”一词,应怎样理解?可以换成哪些词?
设计意图:直观的画面。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花生开花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换词理解“格外”“鲜艳的〔〕”的教学,注重了低年级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2、这些花真美,我们看到了,小松鼠和鼹鼠也看到了,听他们在说什么呢?
3、带上你做好的头饰,当一当小松鼠和小鼹鼠〔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
加以指导。
〕
4、哪只小松鼠准备好了,可以上台表演呢?〔请学生表演读。
〕
5、听了鼹鼠的话,小松鼠可真快乐,这时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启发学生想
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树上长满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6、老师引读:小松鼠很快乐,他想:
第三、四自然段
看着鲜艳的花生花,听着鼹鼠的介绍,小松鼠多么想吃到好吃的花生。
小松鼠越想越快乐,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又怎样呢?
1、理解“每天”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想象理解,通过从前天、昨天、今天三天的比拟,得出“小松鼠每天都去花生地看花生结果了没有”这个结论,充分感知“每天”所强调的意思,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理解规律。
2、等了多久啊?一天?两天?大家看看小松鼠等到什么时候了?
第五自然段:
等了这么久都没有看见一个花生,这时候小松鼠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看小松鼠做了什么?理解“自言自语”
通过实际情景再现,让学生简单明了地明白意思,并用说话来反应自己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理解运用“自言自语”这个词。
1、是谁摘走了小松鼠的花生啊?帮小松鼠想一想,希望大家说的时候要注意
说出你的理由。
2、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指导学生朗读,要让学生自悟自得。
通过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小松鼠心情的变化。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防止逐段逐句地进行,应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学习的主体性.
1、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供我们吃的局部也长在泥土里?〔土豆、芋艿、红薯、藕……〕
2、课文里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小朋友们只要你再动脑筋,还会有一个新
的故事,你能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目再编一个故事吗?试一试吧!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予以点拨指导,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会给别人以补充和帮助,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但由于能力有限,会有许多遗漏与缺乏,希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我一定会虚心接受。
七、说板书设计
看到――花生开花了
小松鼠等啊,等啊――没看见一个花生〔花生长在地底下〕
自言自语――谁偷走了花生
一、说教材
《小松鼠找花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它以“益智”为主题,借小松鼠找花生这件事,间接告诉学生花生在地下
结果这一常识。
课文以生动形象的童话形式讲授知识,语言活泼浅显,符合儿童特点,有助于活泼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文中插图形象鲜艳,有助于学生观察想象。
我将这篇课文分为2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1、帮助学生
认识“找、生”等12个生字,认识偏旁“夕”“母”;2、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中教学重点是认识12个生字,认识这些生字,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课文,为第
二课时的教学奠定根底。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教学生写会3
个字。
二、说学生情况
(一)一年级孩子对花生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松鼠的疑
问也就是孩子们很想解决的问题。
(二)一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朗读能力都很弱,阅读后孩子对课文已经有自己的一
些问题和想法引导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来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
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向学生展示花生实物,引出这篇课文,这可以吸引学生探知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通过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课文,
并标出生字及不会读的字。
然后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这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表达学生的主体性。
(三)字音教学
1.出示课件(有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读这些词语(点名读、齐读、小老师带着读),并引导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2.在读会词语的根底上,将生字独立出来,做成生字卡片,粘贴到黑板上,要
求学生会读,提出重点字音,并请小老师带着读生字;
3.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正确的分类(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并讨论记住
这些生字的方法,老师给予补充;
4.复习生字,并用生字组词,主要通过开火车、苹果乐园两个游戏来进行。
(四)全班朗读课文,使学生再一遍熟悉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复习学习过的生字,进入第二课时。
(二)整体感知,朗读感悟
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第二幅图的内容
1―2自然段
让学生自读1自然段,并起来说读到了些什么;通过展示花生的花的图片,让
学生理解“鲜艳”(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并
通过提问“还有哪些东西很鲜艳”拓展学生的思维。
小松鼠看见花生的花,它是怎么问鼹鼠的鼹鼠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学生分角
色朗读对话,老师从旁指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切身的感受小松鼠与鼹鼠当时的对话场景,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3―5自然段小松鼠听了鼹鼠的话,它是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没见到花生,小松鼠心里觉得怎么样 (承上启下,让学生理解小松鼠的奇怪和失望,并要求学生
能用这样的语气读该句子) 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什么疑问 (换位思考,引出
句子“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并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自言自语”。
出示花生生长于地里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观察,知道花生是生长在土里的,并进行思维拓展:你还知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长在土里的吗
(三)书写指导
事先在小黑板上写好“生”“里”“果”三个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师范写,并提出每个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描红;叫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练习,其他学生在下面练习写这三个字,老师最后进行评析。
(四)布置作业
1.将三个生字写在作业本上,每个字抄写5遍,要求整洁、标准。
(进一步稳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具准备
事先准备好上课要用的课件、花生、生字卡片和小黑板。
《小松鼠找花生》是小学教科版第二册第13课这一单元以益智为主题,编选了有趣、又有道理的主体课文和扩展阅读课文,激发学生遇事要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图文结合,引情激趣
结合低年级学生任知特点,从图画入手,很好地再现课文中的插图,放大图片的事物花与人物,从传神的动画、色彩艳丽把花朵引学生入课文的意境,引导学生进入画面,进入故事片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读到课文内容等几个自然是第一幅图分清,即在图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双把课文内容通过学生感观与大脑的想像再现出来,这无需老师过多讲解,就明白了课文内容。
二、从读中感悟,引入思考。
对低年级学生来写,多读是最主要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我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自由读,体会内容;图文对照,再次读,重点语句,体会读;对话分角色读,体会人物心理。
读书百变,其义无需再讲就会自见。
比方:小松鼠和鼹鼠对话,理解小松鼠的想吃花生的心情。
加重语气读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的每天,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出没看见一颗花生,从重点词语的读中,感悟出小鼠松的疑惑。
这样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出让学生随小松鼠一起思考。
三、从拓展中益智在延伸中深思
总之,在设计本节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采用了很多方法,但在实际操动中,因为个人能力有取限,会有很多遗漏与缺乏,希望领导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