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渝北区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引言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同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的“三农”问题也集中于县域,因此县域经济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十七大”又提出“保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在“十八大”进一步提出“统筹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即统筹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从其基本概况,总体经济,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城市化水平及区域战略政策,五个方面分析渝北区的县域经济。其中,对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区位及现状进行分析。

一、区域简介

近年来,渝北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多年稳居全市第一,工业总产值连续七年位列全市工业十强区县榜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连续十三年保持全市第一,综合经济实力名列主城前茅。渝北坚持民生导向的发展道路,社会管理走在全国前列,是西部首个"全国文明城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区"、"国家园林城区"、"全国武术之乡"等30多项国家级殊荣。

"十二五"期间,渝北将紧紧围绕打造"重庆对外开放第一门户"、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着力实施开放强区、生态立区、文化兴区、统筹活区战略,努力建设两江产业核心、重庆开放高地、西部宜居城区。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精细化进程不断提速,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形象初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区域开放开发整体有序推进,内陆开放高地聚集辐射效应集中显现。

二、经济总体概况

图1.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及增长速度

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3.35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43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39.06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525.86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0:57.14:40.6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029元,较上年增加3890元。

(一)农业

2016年全区聚焦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努力打造临空都市农业示范区,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上升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5.24亿元,较上年增加3.97亿元。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区粮食播种面积56.25万亩,总产量20.11万吨,亩产达357.52公斤,较上年增加9.25公斤/亩。蔬菜水果产量平稳增长,全区蔬菜总产量40.40万吨,同比增长3.3%;水果总产量14.61万吨,增长4.9%。生猪出栏量有所减少,出栏26.24万头,同比下降3.9%。家禽出栏保持平稳,出栏819.98万只,增长1.6%。

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强势推进。年末全区拥有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2个。全年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基地1.05万亩,其中中药材5180亩、蓝莓2300亩、休闲渔业基地2010亩。

(二)工业及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50.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2%,拉动全区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339.89亿元,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完成产值364.04亿元、2975.84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1:8.17

图2.2012-2016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三)服务业

乡村旅游和都市旅游发展同步推进,实现了旅游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41.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实现旅游收入70.04亿元,增长15.2%。其中接待海外游客26.79万人次、过夜游客991.8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0%、10.0%。传统金融业市场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4127.26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住户存款1166.91亿元、增长10.4%。贷款余额达3835.79亿元,增长16.9%,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580.10亿元、增长16.9%。

年末全区拥有银行分支机构62家,较上年增加2家,其中一级分行3家,一级支行或二级分行59家;证券机构19家,较上年增加1家;保险机构17家,其中一级分公司1家,二级支公司16家;累计注册新型金融机构120家,较上年增加25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8家,股权投资公司90家。

三、产业结构及主导产业

图3.2012-2016年三次产业占比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该地区属于典型的二三一形产业结构,三产占比为1.8:57.9:40.3,因此该地区是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其中机器人产业与前沿科技产业作为其主要发展对象

(一)区位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势

渝北区位于重庆主城东北部,地跨东经106°27'30"~106°57'58"、北纬29°34'45"~30°07'22"之间。东邻长寿区、南与江北区毗邻,同巴南、南岸、沙坪坝区隔江相望,西连北碚、合川区,北接四川省广安地区的华蓥市。幅员1452平方公里,辖18街道、11镇。

2.自然条件优势

渝北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硫铁矿、砂金、含钾凝灰岩、石灰岩、石英砂、陶瓷土、耐火粘土等19种,均有不同程度开采。水资源除有长江、嘉陵江过境地表水外,有御临河常年过境地表水约17亿立方米。过境主要河流有长江和嘉陵江。嘉陵江沿区境西南边境流过,有后河注入。3.社会区位优势

渝北区境内主要道路(含过境道路)有渝邻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渝黔段、渝长高速公路、渝宜高速公路、机场快速路、重庆内环快速公路、重庆外环高速路、210国道、319国道等。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位于渝北区两路街道,1990年1月建成使用,是中国西南地区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也是国家大型枢纽机场。交通便利。总人口160.25万,劳动力充足。

4.政策优势

政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创新驱动,持续扩大开放,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聚集发展前沿科技产业。围绕智能终端、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临空指向性强的产业方向,集聚发展临空高端制造业,力争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二是加快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整合财政资金2亿元,集中力量支持有前景、有实力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开发新产品,实施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以机器人制造应用和“两化融合”为核心,实施驰骋汽车等20个智能改造项目,力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