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美苏军备竞赛与中美军备“竞赛”的浅显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闲谈美苏军备竞赛与中美军备“竞赛”的浅显比
较
美苏军备竞赛:
1.竞赛过程中的经济对比:
从上表可以看到,从第一天开始,苏联的经济就远低于美国,就好比高中生与初中生比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当时的东西方阵营的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的差距,西方阵营多为老牌的工业化国家,东方阵营除苏联外,多为落后的农业国家,西方阵营的工业基础远强于东方阵营,另外,西方阵营的经济体之间是一个大的循环体,而东方阵营因为制造业的落后,因此在经济循环上是远远落后于西方阵营。
为了在军备竞赛中不被甩下,苏联的军费开支就必须保持与美国大体一致,导致军费占GDP的比重基本在美国的2
倍以上,如下表1985-1990年:
美苏军费开支(单位:亿美元) 军费开支占GDP的比例
美国苏联美国苏联
1985年:2582 2772 6.2% 13.1%
1986年:2809 2876 6.4% 12.8%
1987年:2880 3030 6.1% 12.9%
1988年:2930 3190 5.8% 12.7%
1989年:3040 3030 5.6% 11.5%
1990年:3060 2920 5.3% 11.0%
因为军费的开支过大,又造成苏联的民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比例远小于美国,这与经济总量又是美国的1/3至1/2相互叠加,长此以往,苏联的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生活的质量与水平慢慢远远落后于欧美。
2.军备竞赛的模式
美苏军备竞赛的模式可以说是相互比烧钱,这从核武器方面可以明显
的体现出来,你有多少颗我就恨不得比你多一颗,你有什么当量的我就得有什么当量的,哪管什么地球都能毁灭N多次了,到如今两家还相约一起把多余的那些同步减掉;航空方面,一方有新的进展,另一方马上跟进,但相互间各自设计理念不同,大多平行发展,相互借鉴不多,那时好像没有谁山寨谁的论调;海军方面也是针锋相对,军事基地、军舰数量、潜艇数量等等方方面面都追求对等。
所以,看美苏军备竞赛就像是田径场上两个长跑运动员的比赛,看谁的体力好、谁的速度快,可以称之为“力量竞赛”与“平行竞赛”。
中美军备“竞赛”
如果从1950年开始算起,中国的平价GDP只有美国的1/7左右,工业基础、农业基础与美国没有“可比性”,而军事装备的差距在抗美援朝的朝鲜战争中可以看的一清二楚,因此中美的“竞赛”的起点不像美苏竞赛那样基本是一起起跑的“平行竞赛”,而是一个经历百年的被掠夺与战火不断、没有工业基础火柴都叫“洋火”、农业基础都非常落后的新生国家与一个成熟的工业化国家的“竞赛”,是一个起步相差以百年记的“竞赛”。
从建国到1978年,在这段时期,中国的工农业基础基本建立且门类齐全,但国民经济因为冷战的原因依然没有融入大的世界经济循环中去,而中国的“军备”最为杰出
与最为重要的是“两弹一星”,可以说是军事上“安身立命”之本。
从1978年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中国的经济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体系,发展的重点在于工业领域,而军事领域的开支则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的状态,这期间可以说是“两弹一星”在为中国提供着终极威慑,是中国裁规模、减开支的主要底气;而美国在此期间军费依旧维持在GDP占比3%至6%,中国的军事装备的数量与质量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但在科研上一直采取跟踪的策略。
1999年到2009年,中国的平价GDP从美国的40%发展到几乎与美国相当,中国的军费开支也开始了连续两位数的增长,军费从1076亿元增加到4806亿元,翻了两番还多,但军事的发展采取的是以提升技术水平的科研攻关为主,少量的装备制造为辅,正常数量的装备必须达到技术水平与欧美主力装备无代差。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平价GDP超过美国,而在军事装备的技术水平上大部分与欧美基本达到无代差,甚至因为后发优势,某些领域还要超过欧美,比如预警机、北斗(定位+通信)、快舟等,这就相当于美国现有的庞大军事装备对中国已经没有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却在还能使用的年限上要大大的小于中国新入役的军事装备,要想弥补这个时间段,要么生产新的同一代技术的装备,要么开发更高一代的技术装备进行替换。
前者美国是不会采取的,因为没有技术领先一代以上的军事装备,现在的美国大兵是打不了仗的;那么看美国采取后者的情况:
一来,创新开发的难度与成本都是高昂的,是需要很多很多的钱,而眼下美国的钱却是比较紧张,欠最大债主中国的债可是不少;
二来,中国在后面紧紧跟着,美国有的新技术,中国后发的可以花费少得多的时间与成本就达到同代的技术水平(山寨的威力);
三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是美国的1.3倍,GDP增速是美国2倍以上,中国军费的GDP占比远小于美国,装备价格相对美国更是白菜对黄金;
四来,中国不需要世界驻军当世界警察,中美在军事装备的常态数量上估摸个最低极限比率就算是1:1.5吧,这可是"白菜价"对"黄金价";
五来,中国不求全面优势而集中精力于“不对称”,中国是围棋的鼻祖,对“棋筋”的研究和理解那是世界第一的,美国花费“一百”的装备体系,中国或许只用“五十”装备就扯平了;
六来,美国是财团体制,而中国是举国体制。
从上面这六点来看,中国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如今开始进入“赶(上)超(过)”阶段,如果说美苏当年的竞赛是一个健壮的专业运动员拖垮了一个体质虚弱又一心想跟跑甚至超越的业余运动员的话,那么今天的中美,就象是一个健壮的专业运动员快追上一个先跑许多已累得气喘吁吁的业余运动员的情形,借用一个词“TPP",那就是中国在美国身后"踢屁屁"的赶着美国使命往前跑。
中国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模式不太准确的借用中国的一个故事就是“田忌赛马”。
以上凭借个人业余级的军事知识闲谈了些中美、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没有鼓吹军事对抗的意思,中国文化的核心那可是有一个"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