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与诗歌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法隐喻与诗歌翻译
作者简介:吴琪,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翻译学、英语教学。
摘要:“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研究意义表达的重要概念,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来表示,意义的表达存在“一致式”与“隐喻式”。
本文以陶渊明的诗歌《饮酒》(其五)英译为例,围绕“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译者选择,探讨了美国汉学家巴顿·华兹生和我国现代著名译家汪榕培的译文。
研究表明:两者在语言形式和意义层面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交际功能和交际需要。
关键词:语法隐喻诗歌翻译陶渊明一致式隐喻式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2
1.引言
巴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是20世纪英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最多的美国翻译家及汉学家,在他六十多年的翻译生涯中,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国以及日本的文学和文化典籍,是较早把中国古典文化介绍到西方的先驱之一。
华兹生强调忠实于原作的措辞和句法,译文通俗易懂、流畅自然,非常符合现代英美人士的阅读习惯。
汪榕培(1942-)是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翻译家、教授、博导,论译著五十余部,主审各类论译著和词典二十余部。
特别是在中国古典文学英译和中西文化比较等方面,汪教授成就显
赫,其中包括英译《陶渊明集》等在内的多项成果已入选《大中华文库》,其专著《比较与翻译》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等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誉。
《饮酒》(其五)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意、情”相互交融,投射出他隐耕以后所享受到的无穷的自然乐趣。
本文将从国外译家(华兹生)和国内译家(汪榕培)的角度,结合语法隐喻来对比探讨他们英译的《饮酒》(其五)一诗。
2.“语法隐喻”理论概述
“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由halliday在《功能语法导论》(1985)中首次提出,并在1994和1996年加以发展。
[1]语法隐喻模式包括“元功能”和“层次”两个方面:“元功能”分为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和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层次”分为“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
根据halliday的观点,“一致式”是语义和语法之间固定的对应关系,随着一致性语法功能转化为隐喻性语法功能,一致式转化为“隐喻式”。
[2]thompson(2004:222-223)认为“一致式”指的是“更加靠近外部世界的事态”的表达方式,而语法隐喻是当一个“词汇语法”形式不是用于表达它原先通常所表达的意义时的表达形式。
[3]
翻译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转换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面临不同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型的选择。
[6]下面本文将分别对三类语法隐喻在《饮酒》(其五)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讨。
2 《饮酒》(其五)的中文和两种英译文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drinking wine ⅴ
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yet with no sound and fury do i ken.to tell you how i can keep deaf and blind,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the evening haze enshrouds it in fine weather while flocks of birds are flying home together.the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wang rongpei) [4]
drinking wine no 5
i built my hut in a place where people live,and yet there
s no clatter of carriage or horse.you ask me how that could be?with a mind remote,the region too grows distant.i pick chrysanthemums by the eastern hedge,see the southern mountain,calm and still.the mountain air is beautiful at
close of day,birds on the wing coming home together.in all this here s some principle of truth,but try to define it and you forget the words.(burton watson) [5]
3 语法隐喻在《饮酒》(其五)英译中的应用分析
halliday的元功能是三分的,其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指“及物性”系统中的六个“过程类型”,人际隐喻主要指“语气”和“情态”,语篇隐喻主要指“主位结构”中的主位体现情况。
请看下面具体的例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a.汪译:my house is built amid the world of men,yet with no sound and fury do i ken.
b.华译:i built my hut in a place where people live,and yet there s no clatter of carriage or horse.
在这里,两种译文都是对同一汉语诗句的不同语法结构表达。
从整句来看,华译上半句的主动句式(物质过程)和下半句的存在过程更接近原文,即“更贴近外部世界的事态”,包括“喧“翻译成clatter都是有动态意义的词汇,很形象,总体上是一种”一致式“。
汪译上半句用了被动形式的物质过程,而且下半句用了倒装,并以“with no sound and fury”作为标记主位对原句进行了转换,总体上是一种对原文的概念隐喻的翻译表达。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a.汪译:to tell you how i can keep deaf and blind,any place
is calm for a peaceful mind.
b.华译:you ask me how that could be?with a mind remote,the region too grows distant.
很明显,上半句是个问句,汪译采用的是省略主语“我”的陈述句,而陈述句主要是用来提供信息或陈述事实的。
原文的疑问句表达了委婉的“请求”,“心远地自偏”有条件的答复(“只有‘心远’,‘地’才会‘自偏’”)。
所以,从句子语气来看,汪译是人际语法隐喻,而华译的言语过程小句是“一致式”。
华译不仅补全了主语和宾语“you”和“me”,突出了要交流的信息,还把“with a mind remote”这个独立主格结构(无标记主位)对应了原文的那个条件,这个条件在汪译里是没有明示的。
另外,下半句的“汪译”是侧重属性的关系过程;“华译”是侧重动态变化的物质过程,与原文意境很切合。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汪译: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
b.华译:i pick chrysanthemums by the eastern hedge,see the southern mountain,calm and still.
值得注意的是,汪译和华译都用了物质过程小句,但在上半句的“环境成分”的处理上显著不同。
“东篱下”表示具体地点,汪译将其作为了前置定语,华译则顺译了原句的环境成分;后半句两位译者对“悠然”的处理基本相同,都是心理过程小句,但汪译的
“in leisure”是静态的,而华译的“calm and still”是感觉者“i”的补足语,该环境成分似更能产发出一种动(calm)静(still)融合的韵味。
可以说,整体上汪译是“隐喻式”,华译是“一致式”。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a.汪译:the evening haze enshrouds it in fine weather while flocks of birds are flying home together.
b.华译:the mountain air is beautiful at close of day,birds on the wing coming home together.
巧合的是,两位译者对两个半句都分别采用了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
不过,汪译在词汇选择上侧重“神”,对原诗句变通较大;华译更侧重“形”,与原诗句对应较多。
简单说,就哪一个“更接近外部世界的事态”来说,华译的语言结构主要是“一致式”,而汪译主要呈现的是“隐喻式”。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汪译:the view provides some veritable truth,but my defining words seem to me uncouth.
b.华译:in all this here s some principle of truth,but try to define it and you forget the words.
两位译者译文的上下半句的主位成分都与原文保持了基本的一致。
而且,上半句都是关系过程小句的翻译表述,下半句主体上也都是心理过程。
不过,两位译者对主位成分的选择却不一样。
汪译选用的是名词短语(the view/my defining words),这与原文两
个半句的主位明显不一致。
华译上半句选择了环境成分in all this 来对应原文的“此中”,下半句的主位是隐去的感觉者“you”,也与原文相呼应。
因此,这句诗的汪译属于语篇隐喻,而华译则趋向于“一致式”表达。
4 结语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的语法隐喻分析了陶渊明《饮酒》(其五)的翻译。
语言形式的选择涉及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对象、翻译策略以及文化涵养、翻译心理等诸多因素。
研究发现,在《饮酒》一诗的两个译本中,汪榕培教授的翻译倾向于“隐喻表达”,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播,而华兹生的译文倾向于“一致式”对应,侧重中国文化的介绍。
当然,本文基于“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分析了“一致式”和“隐喻式”是尝试性的,只是针对诗歌语言的主要方面和某些方面的突出特征进行了探讨,还需要作者今后研究的不断系统和深化。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2] 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 thompson,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m].london: amold,2004.
[4] 汪榕培(英译),陶渊明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5] 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0.
[6] 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