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1107班-第八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 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 行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 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 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 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 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 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 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本质:
任务与传统的练习/活动的本质差别:
任务:具有目的性(任务本身所包含的非教学目 的 &任务设计者所期望任务参与者达到的教学目 的 );产生非语言性结果 ;具有开放性 ;具有交际性 或互动性
练习/活动:具有教学目的 ;产生语言性结果
理论依据
1.语言学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的语言理论基础是社会语言学 ( Social Linguistics ),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费斯 曼和海姆斯 。 费斯曼认为:Who speaks what variety of language to whom, where, when, about what topic and with what individual intent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优点:
1) 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 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 力。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象 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 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 学生进行教学。 5) 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 生的知识面。 6) 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 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 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 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 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 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 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 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五)实用性原则。任务的设计不能仅注重形式, 而不考虑它的效果。课堂任务总是服务于教学的。 因此,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 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 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 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局限性:
在同一功能项目的教学中容易同时出现不同 难易的语言结构, 往往给学生带来困难;不强 调随时纠正错误, 恐不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 的精确性。
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 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 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 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 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 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 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 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 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 为“做什么”。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 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 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三)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 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 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 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
(二)形式/功能原则。传统语言练习的最大不足 之处便是语言脱离语境,脱离功能,学生可能知 道不同的语言形式,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 达意义和功能。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 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 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 关系,以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 言得体性的理解。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第八组
1107班
目录:
1.概念&本质 2.理论依据 3.特点 4.基本要素
5.作用
6.基本原则
概念:
TBLT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 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 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 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 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 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learning by doing),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 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四)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 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输入材料可以是语言 的,如新闻报道、旅游指南、产品使用说明、天气 预报等;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如一叠照片、图表、 漫画、交通地图、列车时刻表等。尽管有些课堂任 务并不一定都要使用或依据这样的输入材料,但在 任务设计中,通常提倡准备和提供这样的材料,使 任务的履行更具操作性,更好地与教学结合。
(三)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 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 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 上的连贯与流畅。任务型教学并非指一堂课中穿插 了一两个活动,也并不指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上毫无 关联的堆积。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通过一组或一系 列的任务履行来完成或达到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 学中,一堂课的若干任务或一个任务的若干子任务 应是相互关联、具有统一的教学目的或目标指向, 同时在内容上相互衔接。
2.心理学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心理主义 学派(Mentalistic)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他认为:人类的语言行为比动物的行为要复 杂得多, 语言行为只能用人的天生能力(innate ability) 才能解释得通。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 要学生的学习产生效果, 必须使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与学生的交际需要和 他们的经验相联系, 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积极 性对掌握知识和技能最为重要。
(五)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 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 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 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任务 设计中,设计者也可考虑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明确的 角色定位,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地进行。 (六)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 的环境或背景条件,包括语言交际的语境,同时也 涉及课堂任务的组织形式。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 使情景接近于真实,以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 关系的意识。
特点(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思维的挑 战性 )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以具体的任务为主要线索 来安排教学内容, 而不是以语言形式来安排内容, 并根据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其培养目 标的侧重面。 它认为学习英语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恰当地使 用真实的语言, 因而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适 合不同阶段的各种方式进行交际活动, 使学生具 备创造性地组合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表达自己 思想感情的能力。
基本要素:
(一)目标——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 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Biblioteka Baidu
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 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 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 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作为促 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六)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 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 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任务设计中,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 复重复的任务类型可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 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 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 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 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 奋感、成就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