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作文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标下的作文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评价的几点建议引起了我的深思:新课程标准呼唤人性化评价,作文评价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赞赏建议式的评价策略,小心呵护学生的写作热情,真心诚意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人性化评价——淡化文本,关注学生

批改作文是作文评价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只有“精批细改”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其实,批改不能仅仅局限于作文文本本身,更要关注文本背后的人——学生。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们必须进入儿童的经验世界,体会儿童的心理,理解并学会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儿童的语言,要尊重学生原作的完整性,尽量不随意改动。作文批改,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延续,它不仅有总结和反思,还包含对作文质量的整体评价,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而是学生习作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写好作文的开始。教师应把批改作文当作一次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用与学生商榷的方式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尽量多批少改,鼓励进步,在和学生的讨论中委婉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启发学生自己去修改。比如:在一次评改我们班王皓的一篇文章《我学会了“让”》时,我觉得这篇文章有许多优点,文从句顺,语言优美,但文章也存在不足——重点不突出。我本想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我转念一想,还是学生自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好一些。于是我和他们展开了讨论。师:王皓

的文章立意很新,选材新。我们平时一说到学会,一般是学会的做饭呀、骑车等技能,而王皓写学会了“让”,让人耳目一新。生:老师你说的不错,但文章“学会”应是重点,他应该多写些,你说对吧。师:哪部分是重点得看题目,我们先审题。“学”是过程,“会”是结果,哪部分应该是重点,该怎么改,应再听听王皓的意见。王皓:“‘学’应有个过程,我认为应该再写细致点。”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激发了学生修改习作的热情。

二、人性化评价——淡化统一,关注个性

个性化评价,淡化统一的目标,对不同学生提出有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个性化评价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方法捕捉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行为以及写作心理的投射表现;通过习作、日记、小练笔等对学生的写作行为和写作心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个性化写作档案,为实现评价个性化提供依据。

在个性化评价理念指导下,教师决不吝啬赞许与鼓励,同时努力淡化学生之间

的相互比较,更多地引导学生看到他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学会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写作能力的进展,评价同学的写作能力与表现,学会给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写评语。尤其是当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或个性内向的学生写作感到困窘时师生更应给

予热情的鼓励与帮助,多给机会,允许宽限时间和向他人求助,使之有勇气逐步创造成功。例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课堂上发言积极,回答精彩,但在书面写作时辞不达意,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

价显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就给他们做口头作文的机会,适当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同时不忘提醒:“你说得真好,如果写得也很好,那就更棒了!努力吧!”赞赏建议式的评价与鼓励,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这种个性化的评价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人性化评价——淡化单一,关注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作文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作出的单一评判,而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评价。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

做法:一是让学生自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写出的作文,哪些地方是亮点,哪些地方倾注的心血最多,哪些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学生自己最清楚,也最具有发言权。通过自评,不但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能坚定自己的作文信心。因此,我把“自评自改”这个环节放在第一课时,谁的作文写完了,就开始自评自改——说说心里话,把自己本次习作的得意之笔,点睛之处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也可以把本次习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困难写出来,寻求大家的帮助。二是小组互评。不同的学生对习作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的擅长叙述,有的擅长用词,有的擅长构思——如果能把他们的写作智慧和才能发挥出来,不仅能帮别人把作文写好,而且能充分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平。因此,在这一环节里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至少有两个作文程度比较好的同学,以确保评价的质量),互相修改组内同学的作文,组与组之间的作文也可以交换评改。评改时,可由一个学生读,然后共同评议,由组长把组员的意见归纳后写出评语;也可以每个人把几篇文章都看一遍,各自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以对习作的赞赏为评价原则。三是师生共评。受自我阅历和知识的局限,学生自评往往带有很强的自我倾向性,缺乏全面性。因此,在习作的评价中,常常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做好评价的示范性、指导性。在这一环节中,我挑选2-3名同学宣读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评议。评议的要求是:(1)明要求。找一找作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本次习作的要求;(2)找优点。找一找习作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一个吸引人的开头,一个让人回味的结尾,一种巧妙的构思,一处恰当的修辞,一个优美的语句等等。(3)出主意。帮小作者想想办法,出个主意,让他的习作更完善。

这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评价活动的主体,使学生有了自由表达的

机会,在切切实实的讨论和评判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自居,不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师生、生生互议互评,充分刺激学生的参与欲,发挥学生个性互补的优势,引导学生彼此启发,相互倾听,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主动探索,积极体验,相互交流,

相互评价,相互影响,相互赏识,从而启迪学生思辩的灵感,激活学生积累的语言和积淀的语感,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这种多样化

的评价方式,放大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人性化评价——淡化结果,关注过程

1、关注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为此,我们应该淡化习作结果的评价,关注材料获得过程的评价。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学会从生活中选取作文材料,并逐渐学会捕捉生活中有趣的、有感的、印象深刻的或者新奇的人、事、物、景,提供学生交流所听、所见、所思、所感的时空。对积极地通过观察、实践、调查、体验等获得真实材料的学生给予好的评价。如要求学生观察秋天的一处景物,要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我把作文课堂迁移到了校外,鼓励学生到田野村边走走,看看,听听,闻闻,观察有特点的秋景,感受秋天的气息,激励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说一说,我力图开阔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以往观察的积累,强调写自己观察到的,不要人云也云;我还指导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弄清景物各自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景物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这次习作,尽管篇幅有长短,用词有优劣,但同学们都能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眼中独特的,富有个性化的秋天,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

2、关注习作的修改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

平。”为此我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注意学生的修改方法。对认真修改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生中涌现出的好的修改方法加以推广。我告诉学生,叶圣陶爷爷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