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局部解剖学定义
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内各器官(结构)间关系的科学。
即探讨人体各局部是由哪些骨、肌肉、血管、神经及内脏组成,及组成该局部的各器官间是以何种方式相互组合。
二、局部解剖学目的和任务
局部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是,明确人体各局部内器官的数目(结论),器官间的关系(路线)及器官的内部关系(原则)。
以求获得正确的结论,确立正确的处理路线和原则。
达到对各局部进行"拆、卸、修、补、组装及重建"之目的。
三、局部解剖学与系统解剖学的区别
系统解剖学是按机能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的形态;局部解剖学是按局部对人体进行划分,重点研究器官与器官间的关系。
四、器官间各种关系
1、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人体各局部最主要的关系,在体壁和四肢,呈现封套式层次关系。
在体腔,则呈现行列式层次关系。
封套式层次关系即:由浅入深分别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和骨,前二者称浅层结构;后三者称深层结构。
行列式层次即:上下、左右、内外、前后及浅深间关系。
2、间接关系:间接关系即腔隙关系,器官与器官间相贴但不直接相连,其间有空间相隔。
主要出现于三大浆膜囊存在的局部,即胸部、腹部和盆部。
间接关系为局部器官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同时也为处该局部器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即天然的通道,但又是病变扩散的途径。
3、间隙关系:间隙关系是器官与器官间直接关系,其特点为器官与器官间由疏松组织连接。
既有利于器官的活动,又是进入该器官血管神经的通道,易剥离。
是处理各局部首选的路线和进路,也是病变扩散的途径即危险的局部关系。
4、其他各种形式器官间关系:韧带、隔、缔、孔、三角、沟、管等是器官间的特殊关系,也是确定各种结构的标志。
五、局部的划分
1、自然划分:人体可自然地划分为8个局部,即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区、上肢和下肢。
2、人为划分:为有利于研究各局部器官间的关系,可将8大局部根据其组装特点进一步划分若干小的局部,最小的局部即一器官所占据的局部,即器官的局部解剖。
器官的局部解剖是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器官的周围关系和器官的内部关系。
器官的周围关系:即器官的四周关系,研究其上下、前后、左右间存在何种关系,间接或直接关系。
器官的内部关系:即器官的内部划分。
机能重要的器官,其周围关系简单,内部关系复杂;机能非重要的器官,其周围关系较复杂,而内部关系则简单。
六、局部的内在辩证关系
1、局部与机能关系:局部的组合与局部的机能相统一,如头部后上方的局部主要是脑存在的局部,即形成了封闭式局部;其前方下为面部,是感觉器官存在的局部,即形成了开放性局部。
局部的组合及配布与局部的机能相统一,将机能与局部联系起来,有利于认识各局部。
2、局部与系统:局部的组合是器官的组合,即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六大系统,将局部与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内容联系起来,会更加明确、认识和理解各局部。
七、局部解剖与临床实践
器官间的关系即器官间的规律,临床实践过程即理顺器官间关系的过程,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实践的关系,即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
1、缩短操作时间,杜决医源性损伤:明确器官间的关系即掌握了器官间的规律,扎实的局部解剖学知识是临床各种操作顺利而迅速、准确而无误的基础,从而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损伤,是成功的保证,大量的临床实践得以证实(5分钟摘除脾,7分钟切除半月板,18分行脾、肾切除等;胃与回肠吻合、疝手术切除膀胱取、误认正中神经为掌长肌腱等)。
2、改革与创新,推动临床医学发展:整形发展,革新的术式(代替术、移植术、再造术、美容术等),均是局部解剖学推动临床医学深入发展的辉煌硕果(代食管术、拇指再造术、器官移植术等)。
3、历史回顾与展望
由于临床实践的需要,又推动了局部解剖学不断发展,尚有待于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某些局部解剖关系尚未被认识,临床实践中出现了高代价教训(股深动脉损伤、第一腰静脉损伤、副肝右静脉、迷走肾动脉、胃后静脉等),正是局部解剖学不断深入发展动力。
下肢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境界 下肢与腹部的界线为骨性骨盆上口,下肢与盆部的界线为骨性骨盆的下口,下肢与脊柱区的界线为骶尾骨。
分区 下肢分为: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
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
二、对比关系
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半屈位。
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Nelaton线。
此线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若大转子尖向此线上方或下方移位,多见于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Kaplan点: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拢,两髂前上棘处在同一平面,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的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两线在脐上相交之点,称Kaplan点。
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该点常移至脐下,且偏向健侧。
三、基本结构配布
下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
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
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浅静脉、淋巴管和皮神经。
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
臀部
主要局部结构: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和坐骨小孔。
臀部是髋骨后外侧面的区域,由大量髋肌和丰富的血管神经构成。
在臀大肌的深面有两大通道,即坐骨大孔和小孔,每一孔均有一块肌肉和一组血管神经通过。
闭孔内肌通过坐骨
小孔;梨状肌通过坐骨大孔,并将其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
因此,臀大肌、闭孔内肌、梨状肌及三个孔道是确定和查找该区血管神经的标志(图1-4)。
1、梨状肌上孔是梨状肌上缘的缝隙。
通过梨状肌上孔的血管神经,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
2、梨状肌下孔是梨状肌下缘的缝隙。
通过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3、坐骨小孔是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间的缝隙。
通过坐骨小孔的血管神经,由外侧向内侧依次为: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
闭孔内肌腱位于血管和神经的深面。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主要局部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
进入股前区的血管神经,通过二个腔隙即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进入;然后集中于股前区的股三角区内;最后经隐静脉裂孔进入股前区和腹前外侧壁浅层;经收肌管进入膝后区。
1、肌腔隙lacuna m uscul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和髂骨围成,内有髂腰肌及其浅面内侧的股神经和其浅面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围成,内有股动脉及其内侧的股静脉和股管。
股管的开口为股环,其外为股静脉,后为耻骨,仅前、内为韧带,是扩大股管的部位。
股三角
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 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
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鞘和股管。
(1)股动脉 femoral artery: 是股三角内的中心结构,有四大分支。
向前发出三条动脉即: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和阴部外动脉。
向后发出股深动脉,该动脉又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和穿动脉,股动脉与股深动脉几乎处于同一垂线上。
(2)股静脉 femoral vein: 位于动脉内侧,有四条属支,与动脉的分支同名但归属有异。
其前方为一支,即大隐静脉。
后方为三支,即股深静脉、旋股内、外侧静脉。
(3)股神经 femoral nerve: 位于动脉的外侧,立即分成多条肌支和皮支,其中有两条神经一直伴动脉下行,即隐神经及其外侧的股内侧肌支。
(4)股鞘 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
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图1-8)。
(5)股管 femoral canal: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及筛筋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神经、动脉和静脉三者间的动态变化为:由原位的外、中、内关系,发展到前、中、后关系。
即外侧的神经向前,内侧的静脉向后,在三角的尖部,神经和血管呈前后一排,由前向后分别为: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深动脉、股深静脉。
因此,在三角尖部由前向后刺入,可同时损伤四条血管。
股动脉浅面无任何神经肌支跨过,沿股动脉切开,除切断浅层的股前皮神经和隐神经外,无任何神经肌支受损。
动脉的内侧肌群由闭孔神经支配,其外侧肌群由股神经支配,耻骨肌位于动脉内侧,也由股神经支配,但该神经由动脉之深面通过。
隐静脉裂孔
隐静脉裂孔 saphenous hiatus: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形成。
有一条静脉及三条动脉通过,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结,大隐静脉的五条属支并不通过此裂孔。
收肌管
收肌管 adductor canal: 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
进入收肌管者为: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收肌管者为:股动脉和股静脉;途中穿出收肌管壁者为:隐神经和膝降动脉。
股内侧区
局部核心结构:短收肌
股内侧区有五块肌肉,短收肌与该区的血管神经及肌肉关系密切。
短收肌前方为三块肌肉,即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后方为一块肌肉,即大收肌。
由闭孔进入股内侧区的血管神经分别经短收肌浅、深面下行,即骑跨于该肌之上。
股后区
局部核心结构:股二头肌。
股后区是坐骨神经的通道,有三块肌肉即股二头肌、半膜肌和半腱肌。
其中股二头肌与坐骨神经相关密切。
坐骨神经 sciatic nerve: 行于股二肌长头的深面,在股二头肌上缘与臀大肌下缘之间,坐骨神经无肌肉覆盖,为第一危险区;
在股二头肌下缘坐骨神经仍无肌肉覆盖,为第二危险区。
在坐骨神经行程中,自内侧发出肌支至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及大收肌的坐骨部,而股二头肌短头则由腓总神经支配。
坐骨神经的内侧部则为第三危险区。
坐骨神经外侧部无分支,故为安全区。
膝后区
主要局部结构:腘窝。
膝部分为前后两区,后区是下肢血管神经汇集的局部,该区肌肉形成菱形窝即腘窝。
腘窝 popliteal fossa: 是膝后区由诸肌肉形成的菱形局部。
窝的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下内、外侧界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在腘窝内有大量血管神经,由浅入深分别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腘静脉、腘动脉。
腘动脉因发出胫前动脉和腓动脉,故于胫神经的深面先跨其外侧,然后再重返其内侧下行,沿途发出大量分支形成膝关节网。
胫神经由窝上角至下角,在上角处与腓总神经紧密相贴,在下角处有分支进入小腿三头肌。
腓总神经紧贴窝上外侧界全程。
小腿前区
局部核心结构: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
小腿前区有三块肌肉(胫骨前肌、长伸肌、趾长伸肌)和一束血管神经。
血管神经包括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前静脉anterior tibial vein 和腓深神经 deep peroneal nerve 。
在此区血管神经始终贴紧小腿骨表面下行。
在前区上部处于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间,在前区下部处于胫骨前肌与长伸肌间,至小腿下端伸肌上支持带处,长伸肌腱由其浅面跨过,胫前血管神经处于、趾长伸肌腱间。
血管神经间的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腓深神经在前区上部居外,在中部居前,在下部居内。
胫前血管的全程不仅被一神经在其前方跨过,也被一肌在其前方跨过。
小腿外区
局部核心结构:腓浅神经。
小腿外区有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及腓浅神经 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 。
腓浅神经在此区始终没离开骨骼平面。
腓浅神经先处于腓骨长肌深面,后处于腓骨短肌前缘下行。
小腿后区
局部核心结构:胫后血管神经。
小腿后区有浅、深两层肌肉。
浅层肌为小腿三头肌,深层肌有三块,即胫骨后肌、趾长屈肌和长屈肌。
在浅、深两层肌之间有二条动脉及一条神经,即: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 、腓动脉和胫后神经tibial nerve。
神经于二动脉分叉后越过胫后动脉浅面,并在二条动脉之间下降,三者贴附于骨平面,在胫骨后肌筋膜深面,肌内、外缘及其中间下行。
至小腿下端,神经趋向胫侧血管进入踝管,而腓动脉独自进入外踝下方。
踝
主要局部结构:踝管。
踝部是小腿与足底的通道,内踝是血管神经及肌腱的主要通道,并形成踝管。
外踝为单纯的肌性通道。
1、踝管 malleolar canal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围成,有三条肌腱和一束血管神经
通过。
其相互关系为:胫骨后肌腱行于内踝下;趾长屈肌腱行于载距突内侧;长屈肌腱行于内踝、距骨和载距突三骨之后,位置较深;血管和神经行于后二条肌腱之间。
2、外踝腓骨肌上支持带和腓骨肌下支持带分别于外踝和跟骨外侧形成两条通道,有前上方的腓骨短肌腱和后下方的腓骨长肌腱及其腱鞘通过。
足底
主要局部结构:内侧鞘、中间鞘和外侧鞘。
足底深筋膜与足底骨间形成内、中和外三个骨筋膜鞘,其间又形成了足底内、外侧二个沟。
1、内侧鞘有展肌、短屈肌、长屈肌腱及足底内侧血管神经。
2、外侧鞘有小趾展肌和小趾短屈肌。
3、中间鞘由浅入深分三个层次:浅层为趾短屈肌;中层为足底方肌、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足底外侧血管神经;深层为收肌和足底动脉弓。
中层肌与足底外侧血管神经关系密切,足底外侧血管和神经由中层肌后端内侧斜行跨过其浅面至其外侧,续沿其外缘前行,至其前端再入其深面达其内侧,即袢绕中层肌走行。
翻开这三个层次,可完全暴露足底,且保持足之外形。
足背
主要局部结构:三个骨纤维管。
伸肌下支持带inferior extensor retinaculum在足背形成三个骨纤维管通道。
内侧管通过胫骨前肌腱;中间管通过长伸肌腱、足背血管及腓深神经;外侧管通过趾长伸肌腱。
趾短伸肌由外侧向前内伸至诸肌腱之下,并横过足背血管之上。
上肢
概述
境界与分区
上肢与胸部和颈部相接,与颈部的分界为颈部的下界,与胸部的分界为三角肌前后缘与腋前后壁中点的连线。
上肢由近至远分为五部,即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和手部。
肩部又分为肩胛区、三角肌区和腋区;臂部、肘部和前臂部各又均分前区和后区;手部分为腕、手掌和手指,三部又各分为掌侧及背侧。
基本结构配布
上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
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
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浅静脉、淋巴管和皮神经。
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
腋腔
腋腔腋腔分顶、底和四壁。
顶为骨性;底为膜性;前壁为肌性;外壁为骨性;内侧壁和后壁均为肌、骨性。
1、顶:由锁骨、肩胛骨和第一肋围成,腋静脉、腋动脉和臂丛由前内向后外相互伴行通过,锁骨的运动对其有一定的影晌,若骨折对其构成极大威胁。
2、底:由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构成,前二者弹性较大,可大部分切除,后者弹性较小,大部分切除可影晌上肢活动。
3、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和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 构成。
锁胸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和胸前内、外侧神经穿过。
4、后壁:由肩胛骨和肩胛下肌等构成。
肌肉与骨间形成了四边孔和三边孔,四边孔内有腋神经、旋肱后动脉通过,肩关节囊和肱骨外科颈与四边孔关系密切。
5、外壁:外壁为肱骨结节间沟,肩关节囊可延伸至沟内。
腋腔内容
腋腔内容主要有腋动脉、腋静脉、臂丛、腋淋巴及腋鞘。
1、腋动脉 axillary artery:
腋动脉是腋腔内容的中心结构,借胸小肌分为三段。
第一段有一条动脉分支(胸上动脉);第二段有二条动脉分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二条动脉分别沿胸小肌上下缘走行;第三段有三条动脉分支(旋肱前、后动脉和肩胛下动脉),第三段动脉最表浅,发出三分支后管径大为减小,易发生栓塞。
2、腋静脉 axillary vein:
腋静脉居腋动脉的前内侧。
3、臂丛 brachial plexus:
由5个神经根、3个干、6个股、3个束和5个神经终支构成。
可以说是以5个根开始,形成5个阶段,又以5个神经告终(即5-3--6-3-5配布)。
居腋腔的部分为后半即部分6股、全部3束和5神经终支。
其中三束分别居腋动脉内、外侧和后方。
内外束分支形成“M”形结合,即外侧的肌皮神经、中间和正中神经和内侧的尺神经。
后束分支为桡神经和腋神经。
4、腋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
腋淋巴结分五群,以胸外侧动脉和肩胛下动脉为分界线。
在胸外侧动脉周围的淋巴结为前群;在肩胛下动脉周围的淋巴结为后群;肩胛下动脉以远,腋静脉周围的淋巴结为外侧群;肩胛下动脉与胸外侧动脉间,腋静脉周围的淋巴结为中央群;胸外侧动脉以上,腋静脉周围的淋巴结为尖群。
5、腋鞘 axillary sheath:
包绕腋腔内容,形成管状亦称颈腋管。
沿该管可向颈、臂、四边孔和胸前壁扩展。
腋鞘在腋腔内的空间定位,即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由内向外,在腋尖部居前内,在腋底部居后外。
三角肌区
主要局部结构:三角肌前、后缘、外科颈。
三角肌区 deltoid region: 是三角肌所占据的范围。
三角肌前缘有头静脉伴行,其深方有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
三角肌后缘有臂外侧上皮神经伴行,其深方有腋神经和桡神经。
三角肌深部为肱骨上端,即外科颈部无肌肉附着呈现裸区,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与其关系密切。
肩胛区
局部核心结构:三组血管神经。
肩胛区 scapular region: 是肩胛骨占据的范围,有大量肌肉附着。
在肩关节周围,肩带肌腱板形成肌腱袖,加强和稳固肩关节。
进入肩胛区的血管神经有三组:肩胛上血管神经经肩胛上孔进入;旋肩胛血管和肩胛下神经经三边孔进入;颈横血管及副神经经肩胛骨上角进入。
三组血管在肩胛骨背面吻合成网。
在肩胛骨的上角处,肩胛提肌的浅面为副神经及颈横动脉浅支,其深面有菱形肌神经及颈横动脉深支。
臂部
主要局部结构:肱二头肌内侧沟、肱骨肌管、臂中部。
臂部分前后两区,血管神经受其影响形成两条行走路线,即臂前区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和臂后区的肱骨肌管。
在此二局部血神经神经间也不断发生位置变化,并以臂中部(中1/3或中点)变化最显著。
因此,两条纵行路线与臂中部交点处是臂部最重要局部区域。
即臂前区中1/3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和臂后区中1/3的肱骨肌管是臂部血管神经及肌肉筋膜集中和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局部各种结构在臂中部的相互关系为:
1、肱动脉 brachial artery:
行于臂前区肱二头肌内侧沟内,发出两条分支,肱骨滋养动脉和尺侧上副动脉。
前者进入肱骨滋养孔,后者伴尺神经穿臂内侧肌间隔进入臂后区。
2、肱静脉 brachial veins: 共两条,伴动脉两侧上行。
3、贵要静脉 basilic vein:
穿臂深筋膜由浅层进入深层并伴肱静脉上行。
4、正中神经 median nerve:
由肱动脉的外侧跨其前方至其内侧下行。
5、尺神经 ulnar nerve:
穿臂内侧肌间隔伴尺侧上副动脉在臂后区下行。
6、肌皮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erve:
行于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
7、桡神经 radial nerve:
在臂后区的肱骨肌管内,伴肱深血管紧贴于肱骨的后面。
8、前臂内侧皮神经
伴贵要静脉穿臂深筋膜浅出至皮下。
9、臂内、外侧肌间隔
由深筋膜在此形成并向下逐渐增厚。
10、臂部肌的起止点
三角肌、喙肱肌的止点,肱肌的起点,肱三头肌两个短头的分界线。
肘部
一、肘前区
局部核心结构:肱二头肌腱。
肱二头肌腱 bicipital aponeurosis 是肘窝的重要标志:
1、肌腱内侧为肱动脉,其两侧有伴行的肱静脉。
2、肱动脉的内侧为正中神经。
3、肌腱的外侧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4、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外侧(或其深部)为桡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5、肱二头肌腱膜横行覆盖其内侧的诸结构。
6、肱动脉分支在肘部形成肘关节网,其位置较深。
7、正中神经再次于前方跨过尺动脉,至其外侧。
二、肘后区
主要局部结构: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
肘后三角 屈肘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尖端,三点成等腰三角形。
肘关节伸直时,三点成一直线。
当肘关节脱位或骨折时,该三角关系将发生改变。
肘外侧三角 当屈肘成直角时,肱骨外上髁、桡骨头与尺骨鹰嘴尖端,三点成一尖向前的三角形。
其中点是肘关节穿刺的进针部位。
前臂前区
旋前圆肌 pronator teres 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1、旋前圆肌的浅面,有桡神经和桡动脉及其静脉跨过。
2、旋前圆肌的深面,有尺动静脉通过。
3、旋前圆肌的中间,有正中神经穿过。
指浅屈肌m.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1、指浅屈肌的外缘有桡血管神经束,该血管神经束的上、下1/3处血管与神经分开,中1/3合并,即呈X形伴行关系。
2、指浅屈肌的内缘有尺血管神经束,该血管神经束的上1/3处血管与神经分开;而下2/3处血管与神经合并伴行,即呈Y形伴行关系。
3、指浅屈肌的深面为正中血管神经束和骨间前血管神经束,二者间隔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
前臂后区
主要局部结构:神经间线。
前臂后区深层的四条伸指肌即: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及示指伸肌从深层浅出后,将浅层的五块肌肉分为外、后两群。
外侧群由桡神经 radial nerve支配,后群由骨间后神经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支配,两肌群间的缝隙无神经跨过,是进入前臂后区的安全线,即“神经间线”,也是能充分暴露深部结构的途径。
腕部
主要局部结构:腕桡侧管、腕尺侧管、腕管。
腕前区anterior region of wrist
有三个管道,腕管、腕尺侧管和腕桡侧管。
腕管由腕骨和屈肌支持带围成;腕尺侧管由屈肌支持带的尺侧端与其浅面的腕掌侧韧带围成;腕桡侧管由屈肌支持带的桡侧端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