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四五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翻译文学的兴盛及其影响 (一)翻译文学兴盛的原因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 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其原因是: 对西方文明的追求。其原因是: (1)政治变革的需要。 )政治变革的需要。
自甲午战争之后, 自甲午战争之后,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苦的忧国忧民的中 国知识分子,痛感中国政治的腐败,积弱不振, 国知识分子,痛感中国政治的腐败,积弱不振,急于寻求救国革新 的真理,因此,对西方新理论、新学说发生好奇心, 的真理,因此,对西方新理论、新学说发生好奇心,需要大量翻译 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作, 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作,作为自己的战 斗武器。许多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著作, 斗武器。许多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著作,都带有程度不同的要求个 性解放、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主义思想, 性解放、反对封建压迫的民主主义思想,这在当时中国的反对封建 专制统治和要求变法维新的斗争中,有它积极的进步意义, 专制统治和要求变法维新的斗争中,有它积极的进步意义,因而迎 合了人们求新求变的需要。 合了人们求新求变的需要。
(2)文学革新的需要。 )文学革新的需要。 翻译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译介, 翻译家们通过文学作品译介,目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人们看到 了中国以外的文学世界, 了中国以外的文学世界,把新的文学观念引入到中 国,打破中国固有的文学封闭体系,促进中国文学 打破中国固有的文学封闭体系, 的变革。 的变革。
三、严复的“三点论”(什么是信、达、雅?) 严复的“三点论” 什么是信、
四、林纾前期翻译的特点
1、有明显的倾向性。林纾的早期译 、有明显的倾向性。 作,所介绍的大多数是接近于批判 现实主义的, 现实主义的,或者向社会的不平挑 战的作家。 战的作家。他前期的译作在内容上 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 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表现出对 封建制度的不满, 封建制度的不满,表达了反帝爱国 热情,倡科学、 热情,倡科学、重民主的因素及向 西方学习的思想。 西方学习的思想。
4、较为普遍地运用了中西文学比较方法,进一步 、较为普遍地运用了中西文学比较方法, 扩展了文学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评论思维方式; 扩展了文学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评论思维方式; 5、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了文学创作原理和文艺特征, 、进一步探索和总结了文学创作原理和文艺特征, 使近代文学批评更趋于理论化和系统化。 使近代文学批评更趋于理论化和系统化。
六、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发展的影响
1、促使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促使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2、引进了许多新事新理,既提供了思想战斗的武器, 、引进了许多新事新理,既提供了思想战斗的武器, 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题材和新内容。 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题材和新内容。 3、输入了新的表现方法, 3、输入了新的表现方法,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 体裁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体裁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4、促进了语言形式的革命。 、促进了语言形式的革命。
即严复在其译述的《天演论》中提出的“ 即严复在其译述的《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 这是近代翻译文学的一种标准。 雅”,这是近代翻译文学的一种标准。 即译文要忠实可靠,要能准确传达原著的内容; 信,即译文要忠实可靠,要能准确传达原著的内容; 即尽量运用读者所习见的表达方式; 达,即尽量运用读者所习见的表达方式; 指通过艺术再现来加强原作风格以吸引读者, 雅,指通过艺术再现来加强原作风格以吸引读者, 即译著语言有文学色彩。 即译著语言有文学色彩。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表里。这一翻译 标准,直到今天, 标准,直到今天,也被认为是翻译界应遵守的 普遍法则。 普遍法则。
3、翻译数量多、名著多。在他20多年的译书生涯中,共 、翻译数量多、名著多。在他 多年的译书生涯中 多年的译书生涯中,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180余种 包括未刊22种),其中世 余种(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 余种(包括未刊 种),其中世 界名著40多种 多种。 界名著 多种。 4、翻译目的明确。他并非仅仅是向人们介绍外国名著, 、翻译目的明确。他并非仅仅是向人们介绍外国名著, 更重要的是为了“唤醒国人,起而救国” 更重要的是为了“唤醒国人,起而救国”。他想通过翻 译小说,向中国人民介绍外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译小说,向中国人民介绍外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 以警醒同胞,使人们认识到亡国来种的危险, 以警醒同胞,使人们认识到亡国来种的危险,从而发出 怒吼,奋起救国。 怒吼,奋起救国。
2、在文学观念上,戊戌变法前后兴起的文学翻译热潮,把 、在文学观念上,戊戌变法前后兴起的文学翻译热潮, 西方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开始被近代作家接受, 西方思想介绍到中国来,开始被近代作家接受,促进了文 学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变革。 学观念的更新和艺术思维方式的变革。
进化论对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文学观念的影响; 如进化论对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文学观念的影响; 民主、平等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文学思想的影响; 民主、平等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派文学思想的影响; 康德、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哲学思想促使王国维形成了悲观主义美 康德、尼采、 学观; 学观; 进化论的学说促使早期的鲁迅将它与反封建思想的斗争实践相结合, 进化论的学说促使早期的鲁迅将它与反封建思想的斗争实践相结合, 形成了社会思想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进化发展观念, 形成了社会思想和社会伦理道德的进化发展观念,使之建立了新的 的观念及表现人、描写人的艺术原则。 “人”的观念及表现人、描写人的艺术原则。
4、运用序、跋等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进行阐释或赏析,并在 、运用序、跋等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进行阐释或赏析, 翻译过程中还拿外国小说与中国古典作品进行比较。 翻译过程中还拿外国小说与中国古典作品进行比较。
五、林纾的翻译成就(为什么说林纾是我国近代 林纾的翻译成就( 文学翻译界有相当建树的人物?) 文学翻译界有相当建树的人物?)
中国近代文学史之第四章
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及翻译文学
自考辅导
一、中西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对中国近代文学产生的影响
1、在哲学思想上,中国近代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肇始于甲 、在哲学思想上, 午战争前后,这是近代历史与文学艺术的转折点。在近代社会这 午战争前后,这是近代历史与文学艺术的转折点。 一乾坤巨变的年代里,随着世界历史的巨大转折而来的往往是不 一乾坤巨变的年代里, 同哲学学派和文艺流派思想观点以至审美观点纷呈的时代。 同哲学学派和文艺流派思想观点以至审美观点纷呈的时代。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进,与传统文化展开了全面冲突与交汇,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进,与传统文化展开了全面冲突与交汇, 外国的“舶来品”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 外国的“舶来品”如西方进化自然观、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康德、 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等被引入到中国,传 黑格尔的美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等等被引入到中国, 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步步逼进,一再改变着自己的形态,以 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步步逼进,一再改变着自己的形态, 适应时代潮流,以捍卫自己的生存。因此,中西哲学相互混合, 适应时代潮流,以捍卫自己的生存。因此,中西哲学相互混合, 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这种新形势 形成了以进化论为主线的中外思想杂糅的哲学氛围, 推动着中国近代文学的变革。 推动着中国近代文学的变革。
1、最早翻译长篇小说。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巴 、最早翻译长篇小说。林纾参与翻译的第一部小说《 黎茶花女遗事》 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 黎茶花女遗事》,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长篇翻译小说。 2、对外国小说的看法有过人之处。晚清士大夫阶层,大 、对外国小说的看法有过人之处。晚清士大夫阶层, 多数鄙薄小说,而且盲目自大, 多数鄙薄小说,而且盲目自大,认为中国文学便是世界 上最高最美的文学。林纾则不为传统观念所囿, 上最高最美的文学。林纾则不为传统观念所囿,走在一 些能读外国小说原文者的前头,大量译介外国小说。 些能读外国小说原文者的前头,大量译介外国小说。
第五章 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批评及其影响
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特点
1、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意 、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 识和强烈的社会政治倾向; 识和强烈的社会政治倾向; 2、在冲破旧文学传统中确立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 、在冲破旧文学传统中确立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 3、一批作家和文论家致力于介绍西方文化,注意吸收 一批作家和文论家致力于介绍西方文化, 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 和运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美学和文艺学等方面的知 识来分析文学作品,扩展了文学批评视野, 识来分析文学作品,扩展了文学批评视野,丰富了文学 理论范畴; 理论范畴;
和内容; 和内容; 新的表现方法被引入, 新的表现方法被引入,林纾的翻译小说促使小说的章回体形 式被打破, 式被打破, 新的文学体裁如短篇小说被纳入到文学发展的庙堂中来, 新的文学体裁如短篇小说被纳入到文学发展的庙堂中来,产 生了早期话剧。 生了早期话剧。 促进了后来的白话文运动。 促进了后来的白话文运动。
3、在文学创作上,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从内容、形式、语 、在文学创作上,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从内容、形式、 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冲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格局, 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冲破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格局, 促进了晚清文学的革新、发展和繁荣。 促进了晚清文学的革新、发展和繁荣。 如:翻译文学为近代作家们提供了如表现婚姻自由等新的题材
第二个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五四”运动后的几年。 五四”运动后的几年。 梁启超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讲学, 梁启超主要致力于学术研究与讲学,这一时期的 主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有《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词》 主要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有《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词》 )、《 (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 )、 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 美术与生活》、(1922)、《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 《美术与生活》、( )、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 )、《 (1922)、《什么是新文化》(1922)、《屈原研究》 )、 什么是新文化》 )、 屈原研究》 ),以及 (1922),以及《桃花扇 注》(1922)等等。 ),以及《桃花扇注 )等等。
2、林纾林纾是一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翻译的小说几乎全是 、林纾林纾是一位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采取与人合译方式进行的。 采取与人合译方式进行的。 3、运用“古文”来意译西方文学,体现了林纾的译书风格。 、运用“古文”来意译西方文学,体现了林纾的译书风格。
如:迦茵颀而长,面温嫩不类村女。修臂下垂,两手莹洁作玉色,面容尤庄贵不 迦茵颀而长,面温嫩不类村女。修臂下垂,两手莹洁作玉色, 大抵英人闺秀,似此者亦多。而亨利见时,迦茵为年恰二十二岁,樱口绛色, 佻。大抵英人闺秀,似此者亦多。而亨利见时,迦茵为年恰二十二岁,樱口绛色, 唇下作小窝,秀眉媚眼,睛作棕色,发栗色作椎结,衣缟色宽博之衣,系以白鞓 唇下作小窝,秀眉媚眼,睛作棕色,发栗色作椎结,衣缟色宽博之衣,系以白鞓, 妆饰严净。 妆饰严净。
二、梁启超的文学批评
(一)梁启超的文学批评的基本状况 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戊戌变法前后, 世纪末至“ 第一个时期是戊戌变法前后,即19世纪末至“五四” 世纪末至 五四” 运动之前。 运动之前。 这一时期的主要论著有《蒙学报 演义报合叙 演义报合叙》 这一时期的主要论著有《蒙学报演义报合叙》 (1897)、《译印政治小说叙》(1989)、《广诗中八 )、《译印政治小说叙》 )、《 )、 )、 贤歌》 )、《 贤歌》(1902)、《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 )、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饮冰室诗话》 其中以发表在《 《饮冰室诗话》(1902—1907)等。其中以发表在《新 ) 小说》杂志创刊号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小说》杂志创刊号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影响 最大。 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