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儒家美学在这三个问题上都对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精神需求人文教养人生境界
一、从当今世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看儒家美学对我们的启示
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在世界的各个地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180年前,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开始他的哲学史讲演时,就对当时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精神生活的社会风气感叹不已。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致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艰苦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在里面。”黑格尔所描绘的19世纪初期的这种社会风气,在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不仅重新出现了,而且显得更为严重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空虚。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爱滋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发展中国家把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目标,正在致力于科技振兴和经济振兴,人们重视技术、经济、贸易、利润、金钱,而不重视文化、道德、审美,不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总之,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的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这样发展下去,人就有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成为没有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的动物和功利性的动物。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哲学和儒家美学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自身的教化的塑造,也就是要使人不断从动物的状态中提升出来。儒家学者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究竟在哪里。在儒家学者看来,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有高级的、精神的需求,包括道德的需求,奉献的需求,审美的需求,等等。这种精神的需求不同于物质功利的需求,它是对于物质功利需求的超越,是对于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的超越。
人类要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不能脱离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中国古代学者对这一点是有认识的。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引了一句谚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司马迁看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有物质的需求(“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为了满足这种物质需求,人类就要有生产活动和流通活动,并在生产和流通活动中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所以,司马迁认为,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人类从事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是完全合乎规律的(“道之所符”、“自然之验”)
但是,另一方面,人作为人,又不能只满足于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除了物质的、功利的需求之外,人还有精神的需求。儒家学者所强调的就是这种精神的需求。
有人把儒家文化的这种特点概括为重视人文精神、重视人文教养的传统。人文精神也好,人
文教养也好,其实质就是重视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求。因为在儒家看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也就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道德型的文化。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审美型的文化、艺术型的文化。这两种说法,一个强调“礼”,一个强调“乐”,其实可以统一起来。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重视人文教养的文化。而这种人文教养的目标,则是高尚人格的塑造,是理想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又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这些话都是说要用诗、礼、乐来塑造一种高尚的人格。这种理想的人格,其本质就在于能够超越物质的、功利的需求,而突出一种高尚的精神的需求,即“仁”的需求(“亲仁”、“欲仁”、“为仁”)。
孔子有两句有名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些话都是强调人有精神的需求,这种精神的需求高于物质功利的需求。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离娄下》)又说:“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孟子也认为,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在于人有精神的需求、道德的需求,在于人有社会责任感。孟子有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欲患有所不辟也。”(《告子上》)这就是说,人的精神需求,人的社会责任感,高于物质的、功利的需求,高于人的个体生存的欲望。
所以儒家学者十分重视人文教养。人文教养就是塑造人的精神,把人从动物的状态中提升出来,清代王夫之说:
能兴则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俟解》)
王夫之的话表明,儒家强调的人文教养(诗教、礼教、乐教),就是为了净化人的灵魂,也就是对人的精神起一种感发、激励、升华的作用,使人从“禄位田宅”等功利的束缚中超越出来,摆脱昏庸猥琐的境地,变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
从王夫之的话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文教养的目标,就在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的理论是儒家学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冯友兰先生对此曾有详细的解释和发挥。冯友兰先生说:“世界是同此世界,人生是同样底人生,但其对于各个人底意义,则可有不同。”(《新原人》)他又说,“人在生活中所遇见的各种事物的意义构成他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就是人生的“境界”。(《三松堂自序》)他认为,“人的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有小大。其境界高者,其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大。其境界低者,其所实际享受底一部分底世界小。公共世界,无限底大,其间底事物亦是无量无边地多。但一个人所能实际享受底,是他所能感觉或了解底一部分底世界。”对冯先生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借用美国哲学家和美学家斯蒂芬·C·佩珀在其《艺术欣赏的原则》一书中举出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位企业家,一生劳碌,晚年在妻子的怂恿下,外出旅游一圈。回到公司以后,人问他有何感想,他回答说:“旅游最大的好处是让人倍觉办公室的可爱。”这位先生实际享受的世界只是办公室的一角这么小块地方。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可以乘宇宙飞船到太空航行,似乎世界无限地扩大了,但人们实际享受的一部分世界却变得越来越窄小了。
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在儒家看来,最高的一种精神境界,其内涵是“仁”,而其表现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