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合集下载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 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程标准】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掌握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道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通过材料展示,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提高学生以此及彼、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说与历史的区分,介绍朱元璋生平,激起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提供材料、讲小故事、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围绕“君权加强”这一主线展开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明朝君权的加强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虽有一定作用,但其导致专制腐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我国后来长期落后于世界的重大原因。

【教材分析】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

【学情分析】近年来,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剧和历史读物较多,学生这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初一学生由于缺乏必需的指导,对文艺作品和历史本身难以区分。

另外本课知识点较多且抽象,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设计】导入:在《倚天屠龙记》中,朱元璋用奸雄之奇计,逼退张无忌,让张无忌自动让位,退出政治舞台。

事实上,张无忌是金庸先生创造出来的文学人物,(历史≠小说)那么历史上的朱元璋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师展示朱元璋小档案,激发学生兴趣。

)朱元璋通过造反当上了皇帝,建立了明朝,那么明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朱元璋及其后继者又是怎样加强君权的呢?让我们走入浩瀚的历史海洋,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推进新课:一、明太祖—朱元璋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8页第一段文字,找出明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和开国的年号。

生:1368、南京、朱元璋、洪武。

师: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当上了皇帝,但是他却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我要怎样来巩固统治呢?”假如你是朱元璋的一位谋士,你认为他应该怎样做?生:·····师:事实上,明太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京。

2 分析明朝加强君权的目的,并认清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 从概念上理解何为“八股文”并正确分析理解“八股取士”的影响。

学习重点: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目的,分析归纳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学习难点: “八股文”概念的理解,对社会的影响。

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了解元朝灭亡的原因,并在课本上标画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定都等相关知识。

等相关知识。

2、 归纳记忆明太祖为加强君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可组内讨论完成)3、 何为“靖难之役”在课本上标画并记忆迁都北京的时间、在位皇帝、目的。

目的。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1)丞相之职是哪个皇帝时开始设立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2)让同学们看课本89页关于特务的小字资料,鼓励学生即兴表演小品,以加深理解设特务机构的目的,及其职能。

(3)何为“八股文”,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结合所学的知识,总结科举制从隋朝创立到明朝的发展,全面认识科举制在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封建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四)系统总结:(四)系统总结:1、知识建构:、知识建构:)靖难之役到迁都北京 君权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2)措施(3)靖难之役到迁都北京2、方法归类:归纳学习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应从几方面入手?(五)巩固训练(五)巩固训练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六部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三司、三司2、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清朝3、明成祖登上帝位的过程,类似于( )A、唐太宗李世民B、宋太祖赵匡胤C、隋文帝杨坚D、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4、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B、设六部分理朝政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D、八股取士5、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沉痛地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元璋档案
出身布衣 明太祖朱元璋在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后改名朱元璋。朱元璋生长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 者,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以便在这里 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 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 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 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反元斗争 元朝末年腐败,压榨百姓,把人分为四等,蒙古人 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蒙古人无需劳动就可
像朱元璋这样 参加过农民起义的 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怎样才能让 大明王朝历 经万代,长 治久安呢?
政治上 一、清除权臣。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 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 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在中央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 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 以胡惟庸任相后最出。胡惟庸势力逐大,威胁皇权。日益骄横,懈 怠政事。于是,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 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改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后不再设丞 相。1393年,锦衣卫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三 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 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二、打击贪官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所以,他登 基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 官污吏。 首先,他的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不管涉及到谁, 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实现统一 朱元璋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灭掉了陈友谅, 张士诚等,统一了长江以南。朱元璋又派徐达、常 遇春北进中原。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 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京师(后来 又改为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 明太祖。当年秋天,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 宫后妃、皇太子等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 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这样,明朝取得了在长城 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 朝的统治之下。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共22张)PPT课件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共22张)PPT课件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 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 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 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
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权。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 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活动与探究: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 “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 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 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 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 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 中坐,却知天下事”?
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 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
明成祖朱棣 (1360— 1424年),朱元璋的第四 子,被封为燕王,籓镇北平 (今北京)。1398年朱元 璋死,建文帝朱允炆即位。 惠帝计划削籓。朱棣发现 后,起兵“靖难”,经四 年战争,占领南京,自立 为帝,年号“永乐”。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七年级 人教版 历史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七年级 人教版 历史 第十五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本课笔记:
三、靖难之役 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
四.明成祖朱棣加强君权
本课笔记:
四、朱棣加强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 2.继续削藩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三、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
1、改革行政机构 2、设立锦衣卫
明成祖朱棣:
1、削藩 2、迁都北京
3、增设东厂
二.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
3.实行八股取士
明代科举考试-八股取士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结果: 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二.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
“八股取士”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如何评价?
在中国,提起宰相,可谓无人不知。宰相 制度起源于春秋,结束于明朝。皇帝通过丞 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又是百官 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因此,朱元 璋担心皇帝大权旁落,以谋反罪杀了时任丞 相的胡惟庸,废除了中国1600多年的宰相制 度。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全都集中到了 皇帝手里。
二.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
二.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根据材料和教材分析:
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的目的、特:它由皇帝直接指挥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 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积极影响: 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使考试更加 规范化。
消极影响: 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助长了为了当官而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对中 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七年级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是这种制度达到巅峰和开始破碎的历史时期。
中国古代史上为加强君权都曾采取过哪 些措施?
秦朝( )——西汉( ) ——元朝( )——明朝( ) ——清朝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朱元璋档案”
姓名:朱元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 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主要经历: 1328——1344 放牛 1344——1347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 1347——1352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1368 造反 1368——1398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它们指的是什么事情?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明)顾炎武
1、既然“八股取士”有这么多弊端,为 什么统治者采用这种制度?它对统治者有 什么好处?
巩固统治,使考试规范化
2、它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危害? 脱离实际,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建文帝加强君权的措施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 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 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思想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 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 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 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 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是 明朝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 个儿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 1370年受封燕王,封地在北平(今北 京),曾屡次受命参加北方军事活动, 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 中旳影响。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 不但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 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逝世后, 继位旳建文帝朱允炆实施削藩,朱棣 于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1423年攻 入南京,夺取了皇位。第二年改元永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用过哪些措施来 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 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实施八股取士。
“说凤阳, 道凤阳,凤阳是 个好地方,自从 有了朱皇帝,十 年倒有九年荒。”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明朝建立后来,为了巩固自己旳统 治,朱元璋把自己旳子孙分封到各地 做藩王,同步还授予他们军政大权, 这么就造成了各地藩王势力旳日益膨 胀。朱元璋逝世之后,继位旳建文帝 开始着手实施削藩政策,最终造成了 燕王朱棣旳起兵。
导入新课
明太祖加强君权旳措施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要点
明太祖加强中央君权旳措施。
难点
八股取士。
一、明太祖加强君权旳措施 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朝旳建立
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 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 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 1351年,红巾军起义暴发,第二年朱元璋投 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旳部队,今后屡次立 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 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 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旳残余势力之后, 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 立明朝。

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七下)PPT课件

历史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人教版七下)PPT课件

八 股 文 之 害 等 于 焚
抨明 击代 过著 八名 股学 文者 :顾
炎 武 曾
……
11
刑礼吏 部 部 部 中央 工兵户 部部部
八 股 取 士
皇帝
地方


政司

刑 狱


锦衣卫(明太祖)
民 政

、政
财 政

12返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 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 分镇诸国。”
23
24
25
26
27
28
——朱元璋
“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 掉。 到那时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叛 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
——叶伯臣
13
14
明成祖朱棣 15
三、靖难之役
1. 时间:1398年—1402年 2. 结果:朱棣(明成祖)称帝
16


三、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
1. 政治方面: 迁都北京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2. 文化教育方面: 继续实行八股文
3. 军事方面: 继续实行削藩

17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 剥 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 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 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
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
18
故宫 19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 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 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 北 京 宫 城 图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 后,改名为天安门。
小结: 明行中书省
按察司
皇 帝
群臣
都司
皇族
厂卫特务机构
人民
中 央
削 藩
废丞相
吏 户
礼 兵


历史与现实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 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 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 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 侦查,加强了君权 . 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 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 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考试范围: 四书五经
考试要求: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考试文体: 八股文 考试目的: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危害:
束缚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1、朱元璋认为,凡以应天为都的历朝,气数都不长。 作为他的儿子,朱棣显然理解这一点 。 2、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在军事防御上处于不利的地 理位置
片断二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 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 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他 历经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魔爪,从 死人堆里爬出来,掩埋好战友的尸体,然后 继续战斗。……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 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 帝国
片断三
礼 兵 部 部
刑 部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乙:擅于采百家之言,引用
答题要求:要代圣人立 言,只能根据指定的观 点答卷,不得发挥自己 的见解.
名人警句 。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八 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鲁迅:“八股原是愚笨的产 物”。
八股取士的危害: 抑制人们创造性思维,
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孙中山曾经说过:“欧洲 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 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 界上最古最好的拔取真才的 制度。”这里的“中国的考 试制度”说的即是科举制。
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 厂卫特务机构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 打出“靖难”旗号, 起兵反对建文帝,史 称“靖难之役”。
后朱棣称帝,他 就是明成祖。
开放课堂:
1、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明成祖是如何继续加 强君权的?
燕王朱棣 .
经过:北平 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 ”旗号,
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结果:以燕王的胜利 告终。朱棣 称帝,就是 明成祖 .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421 年 明成祖迁都 北京,以加强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明成祖 改北平为 北京 )执行削藩 政策。
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 东厂,由 宦官 统领
一、明朝的建立和元朝的灭亡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 加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 还有哪些?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时间:1368年 都城: 应天(南京) 建立者: 朱元璋 明太祖
灭元朝时间: 1368年 灭元朝标志: 攻占大都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明代东厂腰牌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 构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 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 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 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 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 以 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六
3、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 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的是: D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 B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课堂练习
3、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 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 所产生的后果?( )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4、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 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 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 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5、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 误的是( )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6、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 ④设立东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撤部 废中 丞 书分 相 省理 朝
中央
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八股取士 命题: 四书五经 形式: 文章结构由把部分构成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
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内容: 朱熹《四书集注》
这样的考试制度会带来什么影响?
1 、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

明成祖朱棣
夺取帝位后,我该 如何巩固统治呢?
二、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
迁都北京,进一步巩固北边边防(1421年)

2、司法上 设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

(君主专制的强化) 3、军事上 削藩
迁都北京(为什么?) 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北京——皇权中心
增设东厂
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的亲信宦官 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监管侦察、逮捕、审 讯等事。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
思考:
锦衣卫的设立对社会造成了 哪些影响?
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 . 对维护中央集权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 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 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
锦衣卫 殿 阁 大 学 士
中央


左丞相 —— (中书省) —— 右丞相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三 司
地 方
( 行 省 )
布政司—民政
都司 — 军政
按察司—刑狱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 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五 年(公元 1382 年),专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 是皇帝的侍卫和耳目与明 王朝相伴始终 . 以刑部、 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狱。 称三法司,让其互相制约, 锦衣卫监视官员,平民的活动和生活 如遇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 从而加强皇权。 审结案。这枚木印是三法 司会同刻置的。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科学习。使我们比较全面地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还设置锦 衣卫,以八股取士以及明成祖迁都北京、实行削藩、增设东 厂等加强中央集权的基本史实,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措施及 特点。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 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C、秦朝和清朝
B、秦朝和明朝
D、秦朝和宋朝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
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 准的客观性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的亲信宦官 担任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百姓的监管
明朝疆域图
君权加强
中 央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吏 部
锦衣卫 地 方
布政司 (民政)
皇 帝
按察司 (刑狱)
东厂
殿阁大学士
都司 (军政)
明朝君权的加强
• 除行省,设三司,中央直属。
• 废丞相,撤中书,权分六部。
皇 帝
殿阁大学士
地 方
布政司 (民政)
按察司 (刑狱)
都司 (军政)
“殿阁大学士久备 顾问。帝方自操 威柄,学士鲜所 参决。”
殿阁大学士
2 、 锦衣卫特务机构 职能: 对臣民监视、侦查。 特点: 由皇帝直接指挥,
不受法律的约束。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别, 安然朝中 坐, 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2.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廖燕在《明太祖论》写道:“我认 为明太祖的八股取士,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没有什么区别, 只不过是明朝做的比较巧妙,秦朝做的笨而已,他们都是 为了愚昧天下人的思想(原文是文言文,这是译文)。” 这段话主要是说 A.明朝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B.明朝科举制的消极作用 C.秦朝焚书坑儒的积极作用 D.秦朝焚书坑儒的消极作用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天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官员宋讷,昨天晚
上为什么发怒,宋讷先是一惊。只见朱元璋拿出
一幅画,正是宋讷昨夜生气表情的画像。一时间
宋讷骨悚然,解释道:因有下属打坏了茶具。明太
祖这才放心。 请回答:
1、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2、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2
1.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
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
B.专制制度的强化
D.思想文化的繁荣 )
2. “八股文”最早出现在( c A.隋文帝时 C.明太祖时 B.唐太宗时 D.明成祖时
1 .明朝的建立时间在( A )
4
A.1368年
B.1399年
C.1421年
D.1402年
2 . 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
是( D )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与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 明朝的哪一制度?
“八股取士”
(2)这一制度与秦朝的焚书有何相同点?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3)明朝使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有何突出的弊端?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 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称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背景 经过 结果
建文帝削藩。
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燕王获胜,称帝,是为明成祖。
三、明成祖强化君权的措施
1.迁都北京
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宦官统领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 剥 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 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 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 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① ② ③ C、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3、我国古代帝王迁都的原因有多种,下 列各次迁都,目的在于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的是: D A商王盘庚迁殷 B周平王迁都洛邑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D明成祖迁都北京
4、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 B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片段3.“看榜文”——不 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 股取士”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 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 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 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 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 让人叹息。
思考:科举
考试创于哪 个朝代?完 善于哪个朝 代?如果你 是当时的考 生,你会怎 么样准备科 举考试?
明成祖朱棣
思考:为什么朱棣会胜 利?上台后的他如何加 强君权?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迁都北京(1421年) ②. 削藩 ③. 设立东厂
①.
明成祖为何迁都北京呢?
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于1421年迁都北京。


你知道明政府为何要迁都北京吗
明政府的都城原在应天(今南京),但
在明朝建立以后,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建立
1368 年,______ 朱元璋 5._____ 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 南京 朱棣 将都城 祖。定都在______.1421 年_______ 北京 目的是 迁都到_______, 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五经 答卷文 6.明朝科举考试命题范围________, 八股文 体被称为________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明、清(鸦片战争前)
比一比
猜一猜,唱的是谁?
十自凤说 年从阳凤 倒出本阳 有了是, 九朱好道 年皇地凤 荒帝方阳 。,。,
思考讨论:
朱元璋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他是怎样建立的明朝?
明朝军权又是怎样的加强?
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7.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 锦衣卫 明成祖设立________. 东厂 ________,
厂卫特务机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设立是明朝君主 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
Hale Waihona Puke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 了哪些加强君权的 措施?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 (1)改革机构 ①中央: 废丞相,撤销中书省 ②地方: 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设立特务机构: 厂卫制度 2、思想上:八股取士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靖难之役 建文帝 VS 朱棣 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 迁都北京 ② 削藩 ③ 设立东厂
(明太祖) 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制度基本形成 2.厂卫特务 机构 3.八股取士
太祖 锦衣卫 成祖 东厂
迁都北京 4. “靖难之役” 削藩 增设东厂
课堂练习:
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 (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 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 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锦衣卫印
片段2.“宋濂请客”——恐怖 的厂卫特务机构之锦衣卫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 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 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 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 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 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锦衣卫 的职能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 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 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 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 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 机构。 思考:丞相制度创于何时?朱元璋为什么杀 以 胡惟庸?改革行政机构后有什么作用? 六
……
《范进中举》 (节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 “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 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 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 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 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 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 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 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 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 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一齐道:“原来 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 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 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 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 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科举考试的三级 秀才 ↓
举人 (省级乡试)

进士 (中央会试
和殿试)
明朝乡试试卷
隋朝: 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创立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 武则天首创武举与殿试 完善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 主要内容
唐太宗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命题范围: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答题观点: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文体:八股文(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甚焚 曾明 于书 抨代 咸, 八 击著 阳而 股 过名 之败 文 八学 郊坏 之 股者 人 害 文顾 材 等 :炎 有于 武
请结合书中90页动 脑筋,谈一谈“八 股取士”有何利弊 呢?
1 、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
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 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 举制到明朝时已趋 意义。 于僵化
2 、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
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束缚了
撤部 废中 丞 书分 相 省理 朝
中央
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皇帝
丞相 (百官 首领)
明殿阁大学士
殿阁大学 士参与决 策,逐渐 形成内阁 (皇帝助 手)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皇帝 中央
内 阁 吏 部 地方 布 政 司 户 部 锦 衣 卫 刑 部 工 部 东 厂
(六部)
礼 部 兵 部
(三司) 按 察 司 都 司
思想。尤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
攻读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
片段4.“靖难之役”— —叔侄之争(姜是老的 辣) 朱元璋死后,接力 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 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 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 “靖难”为旗号灭掉侄 子,登上王位,并召见 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 的措施。

朱棣PK建文帝
第15课
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朱元璋以应 天为南京, 建立明朝年 号洪武。
讨论:我国 历史上像朱 元璋这样参 加过农民起 义的开国皇 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地点: 应天,改称南京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我该怎样 做才能加强 军权呢?
锦衣卫的职能是监察官员和百姓。厂卫 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 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 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 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 还属少见。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厂卫特务机构(锦 1.锦衣卫(明太祖) 衣卫、东厂、西厂) 2.东厂 (明成祖) 的设置,是明朝君主 锦衣卫 专制空前加强的一种 表现。
起北元政权,对明朝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
建都南京都带有偏安的性质。以南京为都城
来应付北元卷土重来的严重威胁,必然有鞭
长莫及的危险。再说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兴王
之地:1399年,他在北京发动“靖难之变”,
并于1403年夺得帝位。
新 疆 哈 密
日 本 海、 乌 第 河
南海及海外诸岛
知识结构第15课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明朝的建 强化君权 农民起义 立1368 地方 : 废行省 ,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