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 古诗三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古诗三首
课堂互动 学习《寒 食》
寒食 [唐]韩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寒食》这首诗中,寒 食是指什么?
寒食:指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 的第105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 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 名寒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 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一个冷清的中秋之夜,表现了作者 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情。
男女生对读,看谁能读出韵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绪。 “谁家”就是“谁”的意思。
“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知识梳理
古诗三首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
对权贵的讽刺 分离的悲苦 对亲人的思念
主题概括
《寒食》开头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 城寒食节的景色,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 王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在写作上: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为一体,措语
·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快,笔 法巧妙含蓄。
主题概括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 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 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 痛苦忧伤的心情,同时深深流露的是 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 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 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写《十五夜望月》)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 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 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 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在万籁俱寂的深 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 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 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课堂练笔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 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 乡亲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 谁的一边!
读出诗歌的节奏
反复诵读诗句,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象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
怅望。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
牛星,又是写河汉女。 视点:站在地上,仰望天空。 互文
全班齐读,读出诗人的同情。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前一句写织女忙碌地织 布,她整天织布,为什 么还是“不成章”呢? 为什么“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札札地正在织布。一整天 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 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此时的视点,转移到天上——银河之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既清又浅,可以涉水 而过,他们为什么不能见 面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 该距离有多远呢?清清的 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 望,不能互诉衷肠。
学习《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 像铺上了一层霜雪,萧森的 树荫里,乌鸦们先后进入了 梦乡,夜深了,秋露无声地 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视点:从织女的角度写。一水相隔,咫尺天涯。
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在你看来,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同桌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吧!
这首诗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被 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抒发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 的相思之苦。本诗明写传说故事,暗写现实生活, 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 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以委婉曲折 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主题概括
《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中秋月色和 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 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 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 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 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 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 人。
想象一下,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开头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 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 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 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 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全班齐读,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的盛况。
叠字
1.形式上: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和韵 律美。 2.内容上: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 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悱恻。
·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写素手之细之美 ·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清且浅 ·脉脉:写相视之态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 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 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 的巧妙抒发,与全诗缠绵排侧的感 情十分和谐,体现了景中情、情中 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 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
边?
《全唐诗》在收录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时将末句的“落” 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给人以形 象的动感,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 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 这样的艺术效果。
课堂练笔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改
诗的后一句流露出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班齐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由白 天写到夜晚。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寒食 [唐]韩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学习《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诗句,说说你 对诗句的理解。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 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 送蜡烛,除了皇宫,权贵豪门也可得到这份恩 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 烟之味。
表达了诗人对王 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 满和讽刺。
课堂互动 学习《寒 食》
寒食 [唐]韩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寒食》这首诗中,寒 食是指什么?
寒食:指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 的第105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 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 名寒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 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一个冷清的中秋之夜,表现了作者 在异乡孤寂、惆怅的心情。
男女生对读,看谁能读出韵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
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绪。 “谁家”就是“谁”的意思。
“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知识梳理
古诗三首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
对权贵的讽刺 分离的悲苦 对亲人的思念
主题概括
《寒食》开头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 城寒食节的景色,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 王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满和讽刺。 在写作上: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为一体,措语
·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快,笔 法巧妙含蓄。
主题概括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神话传 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 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 痛苦忧伤的心情,同时深深流露的是 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 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 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
写《十五夜望月》)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 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 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 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在万籁俱寂的深 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 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 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
课堂练笔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 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 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 乡亲人。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 谁的一边!
读出诗歌的节奏
反复诵读诗句,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象牛郎与织女隔着银河
怅望。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
牛星,又是写河汉女。 视点:站在地上,仰望天空。 互文
全班齐读,读出诗人的同情。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前一句写织女忙碌地织 布,她整天织布,为什 么还是“不成章”呢? 为什么“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札札地正在织布。一整天 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 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此时的视点,转移到天上——银河之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既清又浅,可以涉水 而过,他们为什么不能见 面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 该距离有多远呢?清清的 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 望,不能互诉衷肠。
学习《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读出诗歌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 像铺上了一层霜雪,萧森的 树荫里,乌鸦们先后进入了 梦乡,夜深了,秋露无声地 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视点:从织女的角度写。一水相隔,咫尺天涯。
那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在你看来,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同桌互相交流,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吧!
这首诗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被 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抒发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 的相思之苦。本诗明写传说故事,暗写现实生活, 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 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以委婉曲折 的手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主题概括
《十五夜望月》分别写中秋月色和 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 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 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 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 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 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 人。
想象一下,诗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开头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 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一派缤 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是 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 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全班齐读,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的盛况。
叠字
1.形式上: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和韵 律美。 2.内容上: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生” 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悱恻。
·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写素手之细之美 ·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清且浅 ·脉脉:写相视之态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 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 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 的巧妙抒发,与全诗缠绵排侧的感 情十分和谐,体现了景中情、情中 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 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
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一
边?
《全唐诗》在收录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诗时将末句的“落” 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给人以形 象的动感,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 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字就没有 这样的艺术效果。
课堂练笔
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改
诗的后一句流露出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班齐读,读出诗人的情感。
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由白 天写到夜晚。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寒食 [唐]韩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学习《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读诗句,说说你 对诗句的理解。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 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 送蜡烛,除了皇宫,权贵豪门也可得到这份恩 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 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 烟之味。
表达了诗人对王 侯贵族享有特权的不 满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