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朱永新与孙云晓对话录
2007年3月7日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少年儿童研究》总编辑孙云晓研究员做客搜狐教育频道的两会系列访谈。两位执着于教育的学者和网友一起探讨有关阅读的话题。这两位从少年时代便开始阅读的人,用自己的亲身感悟和理性研究与大家分享有关阅读的认识。现将部分内容整理如下: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没有教育,只有训练。
主持人(李静玉):朱老师作为一位“教育市长”,说到阅读的重要性的时候,举的例子对我触动特别大。提到犹太民族只有两三千万的人口,但是整个历史中出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无论是在商界、科学界、文学界的,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我觉得这是特别鲜活的例子,能不能在这里再分享一下?
朱永新:我自己特别看重的行为就是阅读。应该说从2003年开始,关于阅读的问题我写了五年的提案。我觉得阅读是整个中华民族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犹太民族的确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和研究的一个民族。美国人有一句玩笑,说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犹太人对宇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技术都有很多非常独到的贡献,我们中华民族应该肃然起敬。为什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犹太人是最善于阅读的民族。曾有统计,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的阅读量是45本书,犹太人生下来就要在圣经上舔一下封面,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犹太人对书的崇敬差不多近乎宗教,所以犹太人是一个阅读的民族。我经常讲,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取决于他的阅读力量。因此一个不善于阅读的民族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精神力量的民族,也绝对不会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民族。可以说这也是我倡导阅读的时候以犹太人为例的重要原因。
主持人:第四届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显示,我们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呈下降的势头,并首次跌破50%。孙老师是不是有一点看法?我看您听到这组数据的时候,表情很凝重。
孙云晓:深圳举办了多年的读书节、读书月,两次请我去做讲演。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阅读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爱好问题,它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行为、国家的导向。对图书的出版、推介,应该作为国家文明的基石。比方说,现在图书的价格越来越高,图书馆很不发达,我们的阅读很不方便,儿童的书儿童拿不动,为什么?我们阅读的推动力是非常不够的。
朱永新:我讲过一句话,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所以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没有教育,只有训练。
孙云晓:我是做儿童研究的,我们的调查发现今天的父母最希望孩子读的书是教学参考书,最希望孩子看的书除了参考书就是名人传记。我们调查儿童希望看什么书呢?儿童不喜欢看这些书,至少说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教辅读物,累死了,烦死了。儿童最喜欢看的是冒险的、幽默的、动漫的,这些符合儿童的心理。我们的儿童阅读处于不符合儿童需要的状况。
人的精神实际上也有饥饿感,习惯阅读的孩子会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满足精神的饥饿感而读书
主持人:我想到另外两个词,读书跟阅读,这两个词看似很相似,但是我们的孩子只是在读书上学,并没有真正的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这里面有个悖离初衷的东西。
朱永新:对于学校教育来说,阅读是那么重要,但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阅读对教育价值本身的意义,包括很多父母亲、很多老师,甚至很多研究教育的人。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为什么这么说?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过,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是他教育信仰的真谛。他说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那就是学校。也就是说阅读实际上是学校最重要的活动。还有一种观点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人的精神是怎么发育起来的?当然是靠书。我们离开母体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是靠母亲的乳水,但是母亲的乳水一年以后就会减弱,因此需要自主地进食,每天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来充实,才能成为躯体发育健康的人。
我们很多人没有想过人的精神需不需要吃东西,我认为精神同样需要吃东西,教材教辅也需要,那是母亲第一年的乳水,是为孩子最初的精神成长所准备的。但是只看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精神发育不良的人。所以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定要大量地阅读,而且我认为人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以及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等一切教育内容必须在中小学阶段养成,就是形成是人的精神饥饿感。我认为每个人躯体有饥饿感,因为从小我们已经被训练了要定时进食。
人的精神实际上也有饥饿感,经过大量阅读的孩子,每天都会阅读,以满足精神的需要、精神的饥饿感。没有这样阅读训练的孩子就没有精神需要,你让他读书他也不会读。所以像我们现在每天不读书,就感到精神饿得慌。所以高尔基就有类似的感受,他说一个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就是精神的饥饿感。虽然他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但是他在《我的大学》里面就是把阅读作为他的大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精神饥饿感,这是我创造的概念,创造的名词,我觉得对人的精神成长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够不断地去阅读、不断地去充实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精神来源,总之在基础教育阶段,我觉得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对书的一种依赖或者说一种渴望。
朱永新:对。
主持人:因为我们在这个阶段是没有接受过的阅读的“饥饿培养”,那该怎么办?比如说我就没有这样的饥饿感,看书也能看,不看也不觉得“饿”。
孙云晓:人阅读的问题其实说得再深一点是养成民族阅读习惯的问题,习惯不是号召出来的,习惯是坚持出来的。人的一生都可以不断养成各种习惯,但是你要看到所有的习惯莫过于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比方我们口味千奇百怪,但是你想一想你的口味哪来的,你的口味很可能就是在你十几岁以前养成的习惯。你小的时候都觉得家乡的东西好吃,为什么呢?那就是习惯。所以童年的阅读习惯对一生的影响最大,到了成年之后你也能阅读,但是你会是理智性的。所以说儿童的习惯哪来呢?习惯决不是来自于命令,习惯来自于一种兴趣,他一定是充分地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才愿意千方百计地找书看。我可以作为朱教授刚才这个观点的例证,你们可能也不知道,我今天也被认为是一个有一些成就的研究者或者是作家,这一切的成长我的幸福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大家可能难以想像,我在11岁之前没有看到任何文学著作,我们家穷得没有一本课外书。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那个冬天,我哥哥看到工厂要清除图书馆里的“大毒草”,把一些名著推倒在地要烧掉。他比我大4岁,他想看书舍不得烧掉,看没有人就偷了一书包的书回家。我11岁的冬天是停课闹革命,我疯狂地看了一个月的书,那个感觉就和高尔基说的一样,一个饥饿的人扑到了面包上,一个荒漠时代的人看到了绿洲,看到了甘泉。我读了一个月的书,从我们现在的研究来看一个月恰恰可以养成习惯。
从那个时候我就有文学梦,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作家,梦想写出一本书。那种强烈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