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教学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诗经》教学的思考

提到《诗经》,总有太多的话说。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它就像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它又像一朵盛开的奇葩,闪耀着跨越千年的美丽,它可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啊!

从幼儿园开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背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们是把《诗经》当做儿歌来吟诵的,虽然他们不一定理解其中的含义,童音里却全是清脆与清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们真正接触《诗经》的时候,眼神却有些“黯然”失色了。似乎他们除了能够按照教材和老师的要求背诵、默写外,已经没有了小时候“求知”的欲望和热情。

初中阶段教材编选了《诗经》中的两首诗歌《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歌的内容,表达的都是人类最永恒,最美好、最纯真的情感——爱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对诗歌进行必要的诵读指导外,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挖掘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内

容之一。而“爱情”应该成为中学生不可回避的话题。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或许是因为时间紧张,或许是因为“不屑一顾”,或许是因为言语的“羞涩”,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常常是“蜻蜓点水”式的。这,其实是对美好情感的一种“漠视”。

也许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爱情”已经是一个被“用滥”的词语,但是,他们对“爱”的理解却是肤浅的、粗疏的、甚至是卑微的。所以,《关雎》和《蒹葭》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的好教材。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诗经》里的爱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一种充满美好,充满忐忑,充满期待,充满执著而又充满理性的情感。这样一种情感,这样一颗纯洁的种子,我们干吗不用我们的声音,传达给学生,从而种在他们的心里呢!所以,“诗经里的爱情”我们不能也不需要刻意“弱化”或者“轻视”。

再者,爱情的抒发是需要一定的“载体”,而《关雎》和《蒹葭》通过“兴”的手法,凭借“关雎”、“蒹葭”和“白露”等周围的景物,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抒情氛围,在“关关”的水鸟叫声中,在茂密的蒹葭丛中,在清凉的霜露里,主人公的故事绵延开来,环境、故事、人物完美地融为一体,让他们的爱情笼上了一层朦朦胧胧、亦真亦幻的色彩,诗歌的意境也就越发地深沉、含蓄而且多了一点悲凉的感觉,这不就是我们写作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但是,在我们的《诗经》教学中,我们往往把这种“兴“的手法像塞一件物品一样,硬硬地塞给孩子们,赛到他们

知识的口袋里,塞到他们聪明的大脑中,让他们失去了想象的空间,让“诗经”失去了应有的色彩和魅力!

无怪乎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诗歌,他们与诗歌的距离也越来越大,《诗经》也“渐行渐远”了!

所以,《诗经》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背背写写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热爱《诗经》的情感,重塑他们的价值观,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