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11期2011年第1期Serial No.111
No.1,2011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长江一线”和
“西南一片”的衔接点,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H ”形发展战略构架的重要支撑点,也是全国一级综合交通枢纽[1]。重庆周围集聚了诸如成都、西安等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市群。重
庆入选
“国家中心城市”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既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央对重庆直辖十多年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不过,由于重庆直辖之后的发展起步较晚,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仍相对弱小,它作为西部开发“领头羊”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快速崛起的“引擎”,既需要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这对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成渝经济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城市化正在迅速向前推进,已然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趋势,而城市的发展尤以中心城市为重。中心城市指的是一定区域内居于社
会经济中心地位的城市,是自然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
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的统一体。国家中心城市则是指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
些城市能够在全国具备引领、
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
2010年2月份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说明重庆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重庆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强大动力。重庆应该把国家中心城市当做一种责任,通过未来
的发展使自身与这种定位完全相称。这就需要重庆确立自己
的核心,提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2010年初,重庆同时拥有了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两大开放平台———西永综合保税区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也意味着以“内陆开放高地”为目
标的重庆,将从此迈入
“双核”驱动时代:东边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依托水港、空港,侧重保税物流,辐射重庆市本地及周边省市;西边的西永综合保税区,依托西永微电园高科技项目集群,侧重保税加工,为全球电子信息类企业在渝落户、发展,提供全面的平台服务。两个保税区完全可以错位发展、相互呼应,推动电子信息、轻工、纺织等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这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以及西部重要增长极的重庆,抓住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的机遇以及发挥出辐射西部、服务西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符合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及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有了明显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战略方针表述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
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
。把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
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
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也是适应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包括成渝经济区在内的整个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区域经济尚处于早期单纯的集聚发展阶段,城市的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较小,且相互作用较弱,尤其是缺乏具有较大带动作用、较强功能的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条件下,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为充分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培育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增长极,成为各种生产要素集聚地,发达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及外资投资增长的密集地,从而带动成渝经济区乃至西部地区整体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为在西部实现率先小康奠定了坚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陈国富(1971-),男,河南周口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陈国富,王伯承
(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党校,重庆401220)
摘要:在“城市西进”的大趋势下,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领头羊”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增强它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裂变力。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但可以提升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而且还可以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向前发展。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01-0159-02
159——
实的基础。
二、推进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凝聚成渝经济区在中西部的向心力
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就是要突出其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力,成为内陆直接对外开放的城市,成为西部,乃至中国的物流、交通和人流门户与枢纽以及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区。2010年5月国务院批复了重庆“两江新区”总体方案。规划的“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包括江北、渝北、北碚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总控制范围120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150余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用地400平方公里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指出:“重庆两江新区的获批对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下,中西部地区发展进入上升阶段,其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地区,大量投资和产业也向中西部转移。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将是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3]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也指认:“这个区域拥有中国首个内陆水港加空港保税港区,交通、科技、制造业发达,已具备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门户的基础。”[4]“两江新区”的获批,体现了国家新阶段西部大开发以点带面的特点。
“两江新区”的成立从国家战略上可以看做是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它将深刻改变西部的经济面貌,对缩小东西部差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应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重庆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将为重庆的发展带来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而随着产业的升级,又将吸引全球高级人才的聚集,反过来又能再提高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力。这对于重庆建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及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无疑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全球乃至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发展,就必须减少“内耗”,参与区域竞争乃至国际竞争。国内与国际上都不乏两地为争“名分”而展开的恶性竞争:各自划地为牢、与邻为壑,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重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则在成渝经济区释放了关于重庆、成都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无序竞争。客观地说,成都与重庆相比,成都的突出优势在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高等教育、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成都这几方面的建树不仅高于重庆,而且在全国也处于前列。成都还以航空、机电、冶金、化学、轻纺为支柱产业,此外还有电子信息、石油化工、酒业、中药业等。但重庆的地位还是略高于成都,这之中除了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以外,主要还因为重庆处于大西南的门户区位,与东部发达地区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比成都更为方便。重庆在“国际化”的趋势上,势头要猛烈一些。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西进,日本、加拿大先后在此设立领事馆,英国也把总领事馆设在了重庆。
作为整个西部地区直接对外开放的开放型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是整个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运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国际门户性枢纽,因而必然成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西部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首先,联手川陕启动“西三角”经济区战略。与川陕共谋构建“西三角”经济区,旨在贯通中国西南与西北,联结成渝和关中—天水两大西部重要城市群。其次,带动周边地市启动“融入重庆”合作战略。重庆中心城市的发展,背后带来的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这对重庆引领西部大开发更是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内江、广安、泸州、资阳、遂宁、达州等周边地市抓住新一轮川渝合作及重庆国家中心城市机遇,竞相启动“融入重庆”合作战略,加快了融入重庆都市圈的步伐,这进一步彰显了重庆的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显示了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
三、发挥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
发挥重庆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重庆要担当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以实现在西部的率先发展,从而带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其次,重庆也是构筑西部对外开放的制高点。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西部大开放,只有真正实现了西部的大开放,才能实现西部的大发展。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将成为“外资西进”和“东资西移”的首选地,并以此作为内外资向西部扩散的跳板,拓展整个西部对外开放的领域和空间。最后,重庆应当发挥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源作用。由于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在西部地区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西部大开发中必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成渝经济区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人口众多,腹地广大,经济强劲,新技术、新思想活跃,是连接国内、国际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的节点以及科学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和传输带,对国家、区域乃至世界经济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中枢支配作用。重庆定位为中西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而成渝经济区若要真正发挥西部中心的作用,成都和重庆应该分工合作,解决存在两市之间诸多矛盾,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同时加强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建设,保持与周围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拓展成渝经济区发展的空间,带动与辐射更为广泛的区域。重庆与成都应当强化分工协作,共同建成西南地区的全国性中心城市。从分工来看,重庆应当成为西南地区的商务中心、制造业中心、交通中心和对外经济联系中心,重点放在加强与东部地区和国外的经济联系,吸引范围重点放在重庆市、贵州省及湘西、鄂西地区,辐射西南及西北;成都应当成为西南地区的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服务业中心,重点放在带领远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上,吸引范围重点在四川、云南、西藏,辐射西南其他地区及西北。相信通过成渝的相互协作协调发展,成渝经济区一体化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重庆跻身全国五大中心城市[EB/OL]./a/20100208/000220.htm.
[2]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EB/OL]./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7.htm.
[3]两江新区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EB/OL]/20100623/f3.htm.
[4]重庆两江新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EB/OL]./index/gdbb/201005/545485.htm.
[责任编辑安世友] 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