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1例的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09-07-21T16:59:33.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6期供稿作者:张华 (黑龙江省巴彦县中医院黑龙江巴彦 1518 [导读] 在治疗护理上必须抓住各期的主要环节,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肾脏损伤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在治疗护理上必须抓住各期的主要环节,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

1 病例介绍患者男:26岁、农民。

因腰痛六天,头晕、头痛、眼眶痛、伴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入院。

入院时体温35.4℃,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1.3/17.3kpa,颜面潮红,颈胸V三角潮红,球结膜及咽部充血,前胸及腋下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以索条状排列。

肾区叩击痛明显,有少尿倾向,继而出现抽搐,口唇樱桃红色,颈强弱阳性,意识恍惚,腹部舟状内陷,尿储留等,尿常规:蛋白(+++),红细毛(++),白细胞(++),尿中膜状物。

临床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2 护理体会2.1精确记录出入量记好出入量可帮助掌握进液量,维持体液平衡,判断肾功能改变情况。

排出量包括尿、便、呕吐物、汗液。

少尿期记录尿量以小时记录,如尿太少在容器里计量不准确时,用针筒在容器中抽吸记数,必要时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插导尿管观察,但不能久置。

应用利尿剂时要作前后比较。

少尿期病人严格控制水的入量,要限制含蛋白质、钾高的食物,保证足够热量摄入,最好以口服为主。

记录入量时病人吃的饭菜、水果、导泻剂等都要做记量,折合成水份记录。

给予病人固定的杯、碗、尿瓶都要标有刻度,要求病人解尿便在容器中,量过后倒掉。

记录出入量每班值班人员做小结,24小时做总结。

入量分清是口服还是补液,出量中尿量另做小结。

2.2补液的护理病人输液时间较长,所以要有计划的使用静脉,从远端开始,做到一针见血,集中抽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避免出血,保护静脉,同时还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静脉炎。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0-05-28T11:05:0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祁玉娥[导读]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播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源体为EHF病毒,故也称为病毒性出血热。

祁玉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02-0226-02【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播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病源体为EHF病毒,故也称为病毒性出血热。

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以青壮年、农民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

病情分为轻、中、重及危重型。

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中注意防治休克、出血和肾衰竭。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病情的严密观察及细致、精心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6 例,男18 例,女8 例,年龄20~45岁,居住环境中均有鼠类活动。

住院天数15~37d。

1.2 临床特点潜伏期4~46天,一般7~14天,以2周多见。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而重型患者则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的互相重叠。

该病主要临床特征有“三痛”、“三红”和病程发展过程的五期经过。

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腰痛,为病人发热期的中毒症状,系由颅内血管充血、眼球及肾周围软组织水肿、充血所致。

三红,即病人的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的皮肤潮红,似醉酒貌,腋下、前胸、软颚及眼结合膜常有出血点,这是流行性出血热较为特异的体征,系因皮肤毛细血管充血、出血所致。

典型病例病程经历的五期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护理体会[ 11-02-18 10:00:00 ] 作者:赵慧赵桂兰王平编辑:studa090420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1临床表现少尿期常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而无明显界限。

在低血压中、后期即可出现少尿,也有人从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而表现发热。

低血压和少尿期重叠常为重型病例。

1.1少尿期的出现及持续时间一般在病程的第5-8病日,早者第3病日,晚者第10病日,持续2-5天。

1.2少尿强度24h尿量<1000ml者为少尿倾向,<500ml者为少尿,<50ml者为无尿,有些病例少尿不明显,但存在氮质血症,称之为“无少尿型肾功衰竭”。

1.3少尿期的临床表现由于肾功衰竭,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大量代谢物及液体潴留,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氮质血症和/或尿毒症,酸中毒,高血容量综合征,如厌食恶心,腹胀,头晕头痛,皮肤大片淤斑,呼吸深快,心肌收缩无力,血压下降,高血容量时出现头胀痛,体毒V充盈,脉洪大,血压上升,心率上升,红细胞,血红蛋白,压积下降。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以及发热、低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等五期临床过程。

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或某期表现突出,或某期不明显而呈“越期”现象,或前两、三期重叠。

2护理2.1发热期的护理:早期卧床休息,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噪声.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予以高热量、高维牛素、易消化饮食。

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

特别是高热的患者,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

由于此病有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故不宜用酒精擦浴.尽鼋少用解热镇痛药,定期测量血压。

患者发热后期多汗、缸液浓缩.应鼓励病人多口服补液.必要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防止休克和保护肾脏。

2.2低血压期的护理: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每30 min测血压、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补液速度,低血压早期应快速补液。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82投稿邮箱:sjzxyx88@318·临床监护·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殷亚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9年5月3日收治的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和护理。

结果 该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于5月26日转往普通病房。

结论 对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护理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2.204本文引用格式:殷亚珍.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318.0 引言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

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情发展较为复杂,典型病例的病情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 一般资料患者华某,男,42岁,因发热伴头痛、嗜睡、乏力3天而入院。

发热,最高体温39.5℃,伴头部胀痛、嗜睡、乏力,休息后无明显好转;解黄绿色稀水便,2-3次/天。

5.3因呼吸急促、心率快、血压低收治我科。

查体:T39.8℃,P152次/分,R32次/分,Bp82/45mmHg;急性热病容,表情痛苦,全身散在淤紫、花斑,口腔、鼻腔少量出血,无尿。

予以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留导尿。

予力月西5mg/h 静脉泵入,舒芬太尼5µg/h 静脉泵入,去甲肾上腺素0.5mg/h 静脉泵入。

2 临床分期发热期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2]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摘要】对1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配合医生治疗,并辅以相应的生理及心理护理。

提示护理人员:严密的病情观察与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病情观察;护理出血热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出血现象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

在我国各地发生的出血热大多数属动物源性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

本病典型病例临床上常具备三大症状及五期经过。

因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易合并脑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故病死率较高。

1995~2005年,我科共收治1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1~52岁。

病情轻重不一,全组患者有典型五期经过10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电解质紊乱4例,继发感染3例,其中死亡1例,治愈16例,治愈率达%。

2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要了解每个患者所处的病日和病期,再根据病期的临床特点严密仔细观察。

特别是对发热已退,全身症状反而加重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观察,这往往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特点之一。

因此现象常常是低血压休克期的前兆,所以对发热后期患者更应注意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每30min测量1次,要求测量准确,如脉压差>20mmHg提示休克先兆,要严密观察,并早期做好扩容等抗休克准备。

出入量的观察由于毛细血管损害,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肾衰竭,因此必须准确记录每日尿量。

特别是每小时的尿量,以判断肾功能的情况,若尿量明显减少,出现少尿或尿闭,则表示病情进入少尿期,若病程的第9~14天左右,尿量回升到每日3000ml以上,则表示病情进入多尿期。

记出入量时,必须使用有明显刻度的容器来测量,绝对不允许大概估计,不能以尿次代替尿量,以至影响病情而失去抢救的机会。

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常见并发症有:出血、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等。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及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2000年9月~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308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8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70岁。

住院时间1~30天,发病季节为春秋两季。

轻型162例,重型5例,分别并发肺炎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其中伴急性左心衰0例。

1.2 结果临床经过抗病毒、抗渗出、抗出血、抗休克、血液透析、支持疗法等治疗,除1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治愈。

2 护理2.1 发热期的护理2.1.1 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耐心劝导患者,鼓励患者多进食物,少量多餐。

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本病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

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则越重。

因此,护士应随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体温过高时,及时通知医生,并按高热护理常规及时采取物理降温。

以冰敷为主,不宜用酒精擦浴,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而进一步丧失血容量导致休克。

发热3~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此时定期测血压,以便及早发现低血糖倾向,以利早期治疗。

2.1.2 由于发热期患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损伤,眼周围组织及肾充血和水肿,临床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症状。

应注意观察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给患者摆好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避免按摩肾区疼痛部位,以免发生肾破裂出血。

由于毛细血管的损害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患者可表现为醉酒貌和鼻出血、咯血、黑便和血尿。

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胃肠道的中毒症状与出血倾向,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护理工作。

注意观察尿量及尿色等,及时留取尿标本送验,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2 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2.2.1 多数患者发热末期或热退时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此时应有专人守护。

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观察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并总结护理体会。

总结观察要点和护理措施。

该患者在治疗和护理后病情逐步好转,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康复出院。

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救治成功率至关重要。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0-0202-01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存在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后期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我科于2018年11月28日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精细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好转转入感染科治疗后各项指标正常,康复出院。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

此次因“发热伴呕血黑便3天”于2018年11月28日13:05急诊入抢,诊断:流行性出血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起热时间无规律,伴头痛、眼眶痛、腰痛。

解黑色不成形软便4次,量约600ml。

纳差、乏力、呕咖啡样液体2次,量约500ml,于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急诊。

查体:神清,精神萎,颜面部、颈部及上胸部潮红充血、球结膜水肿、四肢湿冷,T36.7℃,HR 129次/分,BP 82/46mmHg, Spo2 96%。

血常规:WBC 32.3×109/L↑、PLT 18×109/L↓、血红蛋白74g/L。

血生化:K+2.9mmol/L ↓、AST 295u/L↑、ALT 218u/L↑、BUN24mmol/L↑、肌酐279mmol/L↑。

心肌酶谱:LDH 1863u/L↑、PCT 2ng/ml↑。

心电图示窦速。

颅脑及上腹部CT示:左侧颞叶软化灶,腹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腔少许积液。

流行性出血热1例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1例的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1例的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该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院2012年10月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34岁,因“ 发热伴咳嗽4天”予 2012-10-12入院。

查体:T37.6℃,P95次/分,R19次/分,BP107/67mmHg,神志清,精神稍软,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5次/分,心律齐,心音无亢进,心浊音界不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生化全套:谷丙转氨酶315.0U/L,谷草转氨酶516.0U/L,谷氨酰转肽酶52.0U/L,0.57mmol/L,乳酸脱氢酶1057.0U/L,总蛋白59.3g/L,尿素氮12.64mmol/L,尿酸424.0μmol/L;乙型肝炎定量:HBsAb(阳)HBcAb(阳);血RT+CRP(急诊):白细胞7.27×109/L,超敏C反应蛋白65.1mg/L,血红蛋白167g/L,单核细胞比率8.3%,血小板29×109/L。

上腹部CT平扫示1.两侧胸腔少量积液.2.少量腹水。

初步诊断:1.发热待查:肺部感染?胸膜炎?2.肝功能异常。

10-15日仔细追问病史,患者诉其有头痛及腰痛,眼眶痛,检查患者眼红,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腋下出现出血点和肾区叩痛,予查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G阳性,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M阴性,结合患者为外地民工,居住环境差,经常有老鼠出没等因素,考虑为流行性出血热。

立即予控制感染、防治休克出血、防治肾功能衰竭等对症支持治疗。

10月30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h入量3100ml,出量3350ml,病情好转,11月1日康复出院。

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第一篇: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一、案例介绍:患者李XX,男,63岁。

患者于4月4号受凉后出现发热,伴咳嗽,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在当地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好转不明显,且于4月7号出现大小便失禁,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门诊于4月8号以“发热待查”收入感染科;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起病来,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有失禁,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1995年患有败血症,有长期抽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T37.8℃,P108次/分,R 21次/分,BP95/48mmHg,神清,精神差,皮肤巩膜未见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啰音及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病理征阴2性。

请我科会诊后转入我科。

体格检查可见右侧颈部见一5×5cm皮下血肿,面部皮肤及胸部皮肤潮红,眼睑充血,无尿。

行机械通气,床边CVVH,升血压,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于4月13号家属放弃治疗出院。

阳性结果:淋巴细胞16.5%,异型淋巴细胞13.5% ,白细胞32.42* 10^9/L, 红细胞数 6.25*10^12/L, 血小板数18.0 *10^9/L ,血红蛋白192.0g/L, 尿镜检细菌计数36.30 /μL, 葡萄糖 +, 隐血 3+,胆红素阴性,尿蛋白2+,红细胞3178.1/μL,尿比重1.014。

二、诊断:出血热三、诊断依据:1、根据病史:发热四天2、血生化检查:异型淋巴细胞13.50%四、入院后治疗:①针对患者躁动焦虑的神经症状使用力月西+吗啡各2mg/h静脉;②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改善呼吸功能;③胃肠道保护:奥美拉唑40mg(Q12h),翰康6mg24h静脉泵入;④病原体:病毒唑0.5q12h ⑤肺部感染:美罗培南0.5q12h ⑥血小板减少症:吉巨芬3mgiH ⑦增强抵抗力:迈普新1.6mgiHq12h ⑧肾衰竭:行床边CVVH五、知识回顾: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1 2 g L, K : 4 8 e / 9m / .m gL, N a 1 7 e / : 2 m g L, Ch 81 e / , m gL
Ca 8 m e / 。 : 8 gL
1 治疗方法 收入 的 4 . 2 6例 中, 9例发热早期 3 d及 ~4 末 期 1d以上治疗用环磷酰胺静 点 3日为 1 5 个疗程 。临 床观察其 中发热 3 d用药者 5 ,4例度过 了少尿低 ~4 例
◎ 懊
T廪 翟  ̄ O h l 墩 O f : C
第 0总1 2 1上刊 0 7第期 99 半 I期 1 1 ・月 卷月 2 年 第
浅 词 :流行 性 出血热 ;传 染病 学 ; 中医 护理 学 d i 036  ̄i n17—792 1. . 7 o:1.99 .s. 227 . 11 0 s 6 0 77 文章编 号 : 17 .79 (0 1 1—100 622 7 2 1) 70 1—2
3 护 理 要点
31 休息 患者入院后 需绝对 卧床休息 ,应注意避免随 . 意搬动患者 。由于病人有广泛性毛细管及血小管实质性 损伤及 功能障碍 ,不适 当的活动可使发热者迅速转变为 低血压休 克期,亦可 使低血压休克期的患者病情加重转 变 为少尿 期至多尿期 ,所 以应注意卧床休息 ,恢复期者
作者单位:吉林 省通化矿 业集团总医院消化内科 f白山 1 4 0 3 3 0)
33 体温 根据体温变 化特 点,每 4 _ h测量体温 1次, 对 高热患者可用物理降温,若体温不降于颈部大血管出 放置冰 袋 ,一般不宜用酒精擦浴 ,以免加重毛细血管中 毒损害;解 热镇痛药应慎用 ,如用需观察 出汗情况 以免 诱 发低 血压休 克期提 前 出现 。对体温降至正常或骤降者 应警惕转入低血压或少尿期 。 34 低血压 休克期 的护理 观察休 克 的动态 变态 ,每 . 3 mi- l 测血压 1 ,必要 时随时测量 ,并详细记录。 0 n h 次 及 时观 察休 克早期的表现 ,如发热过后一般情况反而恶 化,中毒症状加重 ,烦躁不安恶心 、呕吐或血压先在正 常范围 内,但不稳定有下 降趋势 。听诊血管音 响减弱 、 脉压小 ,由于 出血热 的低压休克期 系血压外渗 ,有效循 环血量下降所致 。可见血红蛋 白值升 高血液浓缩沉象 , 且 同时伴有进行性眼球结膜充血水肿 ,皮下组织水肿 , 腹水等血浆外渗现象 。应做好扩容休克 的抢救准备 ,并 观察其效果 。 3 少尿期与多尿期 的护理 根据尿量 的变化特点,应 . 5 了解少尿期和低血压休克期并无明显界限, 二者经常重叠 或接踵 而来 ,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少尿期和多尿期的工作 。 3 . 少尿期 的护理 本期主要为肾功能不全,造成机 .1 5 体 内环 境紊 乱而 出现 水和 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出血心 力衰竭 、肺水 肿、高血钾等 严重病 发症。治疗和 护理 的重 点,应加 强利尿措 施,减 轻肾脏负担,积极防 治病发症 ,使 患者渡 过少尿 期。① 准确记 录出入 量,入 量 限制在前 1日尿量 加 5 0 左右 ,如恶心 、呕吐、应 0 ml 以静 点为主,但 需保 证足够 的热量, 同时应用胰岛素, 如尿素氮 升高用同化 激素及能量合剂 以加速糖的利用, 减少 蛋 白质 的分解 。② 口服或静脉补液时 ,注意高血容 量综合症的出现 ,病人表现为浅静脉充盈,脉搏洪大有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免疫源性疾病,临床表现病程长,症状重,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高,身体健康危害极大。

所以护理质量对本病的转归有着重要影响。

现根据临床实践,将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护理要点: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与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而引起机体各器官、组织广泛充血、初学、血浆渗出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伴有变性和坏死。

整个病程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及各期的主要矛盾,抓住要点,照顾全面,是搞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1 发热期的护理1.1 患者往往在本期出现较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倾向,特别在发热末期,活动增加可导致休克,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为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应做过仔细的思想工作,以增加其信心取得其合作。

1.2 高热患者可给予头部冷敷、避免急剧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及随便服用解热药,以免打乱热型给诊断带来因难及加重皮肤出血。

同时,题为逐降常可使低血压期提前几症状加重。

1.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尿量的变化及休克前期症状。

一般每日测体温、脉搏、血压4~6次,每24 h总结尿量。

在发热末期,即第4~6病日,尤其在体温下降时,应特别提高警惕,每30 min~1 h测脉搏、血压1次,并几率每小时尿量,如发现收缩压低于90 mm Hg,脉压<30 mm Hg,脉搏在100次/min以上,尿量每小时少于25 ml,患者表现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则应立即报告医生,即使处理。

注意皮肤出血情况及排泄物,呕吐物的量、性质及颜色改变,尽量减少因治疗、护理不当之出血,如测血时袖带不可压迫太久;在不影响治疗及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将注射时间尽量集中,减少注射、穿刺次数,并注意更换部位,做到有计划使用和保护血管。

2 低血压期的护理根据本期病理特点,治疗原则是迅速扩充血容量,疏通微循环,尽快逆转休克,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

我科自2012年以来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55例,有40例被临床诊断为重症,其中死亡1例,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关键词: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护理1 临床资料40例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2月至年2017年4月期间的住院病人,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4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传染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中并发脑出血1例,肺出血4例,消化道出血3例,肺水肿11例,急性心衰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心肌损害11例,感染7例。

所有病例中行血液透析治疗28例,床旁血液滤过治疗16例。

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床位安置及消毒隔离:重症患者应安置于监护病房以便随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备好抢救设备于床旁。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病房内装空气消毒机定期消毒,限制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

2.1.2 饮食护理:给予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进食品种及数量依据各个病期的需要而定。

并发有消化道出血者予以暂禁食。

2.1.3 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予以垫气垫床防止压疮发生;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做好各管道的护理。

2.1.4 心理护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为青壮年,大多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患病后他们的思想负担加重,我们应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利用治疗和查房的时间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该病如果治愈了,一般不会留有后遗症,消除病人及家属对出血热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分期护理:典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部分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重叠[1]。

2.2.1 发热期:发热期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意识的变化,每4h测量体温1次,对于高热患者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或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的护理体会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的护理体会

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尿期的护理体会赵允丽;汪增秀;王慧群【摘要】目的:总结对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

结果:此例患者从多尿期进入恢复期。

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患者病情开始转归,进入恢复期。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4(000)013【总页数】3页(P1803-1805)【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护理体会【作者】赵允丽;汪增秀;王慧群【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83.4我院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患者,对其进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8月份,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现将病史介绍如下:患者男,45岁,农民,因“发热,尿量减少7d”于2013年8月4日入院。

患者入院前7d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热峰在40℃,入院3d前出现腰痛,尿量减少至20~30ml/d,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患者诉10d前食用过被老鼠咬过的西瓜。

体格检查:T 37℃,P 84次/min,BP 116/71mmHg(1mmHg=0.133kPa),左眼睑结膜充血,腹部稍膨隆,右侧有压痛及反跳痛,双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当地医院B超示:双肾形态饱满,皮髓质分界欠清晰;少许腹腔积液;前列腺增生。

入院后监测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的相关检查部分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时期患者血常规情况其他辅助检查提示(8月5日):右侧胸腔积液,右肾下方肿块。

慢性肝损害,胆囊炎,腹水。

8月5日予以外送疾控中心汉坦病毒检查,6日检查结果汉坦病毒:IgM、IgG均阳性。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体会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过疫鼠身上的螨的刺螫或鼠排泄物污染伤口而感染,临床以突然起病、高热、出血、肾脏损害为特征,病情较重,常因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所以在护理上必须抓住各期的主要环节,把好休克、出血、肾功能衰竭与感染“四关”,使病人脱险治愈,现就我科治愈的2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谈谈有关护理体会。

1 病例来源患者女,35岁,发热、头痛、腰痛7天,球结膜,颜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充血,尿少、浅昏迷半日入院,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通过抗休克、抗病毒、止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治疗,病情稳定,住院15天后治愈出院。

患者男,19岁,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面部、颈部充血,尿少,3天入院,经抗炎、抗休克、维持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后,恢复良好,住院11天后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应进行综合性的抢救措施,针对各期病理变化,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转化趋势,做到三早一就,把住休克,肾功能不全和大出血等三关,积极预防合并症,病情可渐趋好转,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2.1隔离隔离是防止传染病再传播的重要手段,隔离期主要以急性症状消失为止,尤其是在毒血症期,患者的血,排泄物中,可有病毒,具有传染性,应认真处理好病人的衣物及排泄物,病人的排泄物应予消毒。

2.2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由于病变损害心脏、肾脏血管、重要脏器,宜少活动待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以利机体组织细胞的修复,患者不可随意搬运,以免血压骤降导致休克。

2.3加强对病情观察一般病程在10天之内,病情变化快而危重,临床五期经过可以不典型重叠或不完全,因此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度过危险期。

(1)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生命体征可极其敏感地反映器官机能的微小变化,故密切观察这些变化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以及是否发生合并症等。

(2)注意尿液及尿量的变化。

及时留取作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病程早期,可见尿液内有膜状物或絮状物,指示肾脏病理性损害,通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能及时了解尿液质与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及时发现高血容量综合症,指导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避免随意搬动。

2、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根据病程需要保证入量。

3、高热患者应按发热护理常规护理。

给予物理降温为主,不宜用酒精擦浴,及
大量药物降温。

4、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控制休克,做好保暖工作。

保证静脉通道,控制输液速度。

5、使用升压药时注意局部反应,严防液体外渗。

6、患者进入少尿期时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及心衰等并发症。

7、多尿期应保证口服补液,出入量要平衡。

8、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时发现高钾血症或低血钾、酸中毒现象,及时配合医
生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9、配合做好肾透析治疗,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每日定期开窗通风。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个案护理
该病起病急,进展快,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是目前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 病之一。
急性白血病与流行性出血热的区别?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 .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性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的症状。 起病急,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
饮食中液体
入量,控制
知识缺乏:疾病知识缺 乏,缺乏相关血透的知
识。
向患者及家属解
液体入量和 滴数。透析 治疗。防便 秘宣教
释血透的重要性
与必要性,加强
皮肤护理,预防
管道感染
时间 第一天
护理过程
病情 进展
护理 问题
护理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护理结局评价
患者轮椅入院,:、患者全身疼痛 、限制患者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分,跌倒坠床评 的情况。
、留陪人,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分分。
、皮肤黏膜充血 、密切观察皮肤充血、出血的情况。
的情况。
、饮食宣教。
、高危跌倒人群。 、骨髓穿刺知识宣教。
、嘱患者穿宽松衣服。
合理饮食。
第二天
面部水肿,胸部 散在出血点,腹 泻。:分,
:*,病危。
、患者出血情 况。。 、饮食与营养。
、遵医嘱予止血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骨髓穿刺点有无渗血、出 血情况;
、遵医嘱予止泻治疗,观察患者大便 的性质和量。 、遵医嘱予抗感染治疗。
、心率偏快,呼吸、血 压、血氧饱和度正常。 、穿刺点敷料无渗血; 、未腹泻。
护理过程
时间 (天)
(天)
病情
护理
护理措施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章晓玲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 章晓玲

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体会章晓玲发表时间:2012-03-26T09:00:39.7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章晓玲[导读] 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6—78岁,均居住在农村和从事野外工作者。

章晓玲 (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 433124)【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321-0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免疫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殊的急性传染病[1],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多发于农村秋收季节。

鼠为主要的传染源,起病急,主要有发热、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重症病例可有2或3期重叠[2],轻症可有越期现象,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护理人员应针对各期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特点进行科学的护理,现将各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年5月~2010年11月,我院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6—78岁,均居住在农村和从事野外工作者。

发病季节为春秋两季,轻型13例,无并发症,分期不明显;中型4例,重型6例,1例并发肺炎,急性肾功衰5例。

经过抗炎、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以防治休克、血液透析、支持治疗,除1例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治愈。

2 护理2.1发热期的护理2.1.1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因患者在本期出现较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倾向,特别在发热末期,活动增加可导致休克,甚至造成死亡。

为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应做好思想工作,以增加其信心。

发热期患者出现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症状,给患者摆好舒适体位,减轻疼痛。

2.1.2体温过高时及时通知医生,以冷敷为主,不宜酒精擦浴,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预防大汗而进一步加重低血压休克。

2.1.3密切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尿量的变化及休克前期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出血热1例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22T14:00:51.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张文丽[导读] 进行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宣教,特别是宣传个人防护及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方法,以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张文丽(浙江省永康市红十字会医院 3213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237-0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典型病例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该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降低病死率必不可少的条件。

我院2012年10月收治1例流行性出血热的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4岁,因“ 发热伴咳嗽4天”予 2012-10-12入院。

查体:T37.6℃,P95次/分,R19次/分,BP107/67mmHg,神志清,精神稍软,咽部无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5次/分,心律齐,心音无亢进,心浊音界不扩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生化全套:谷丙转氨酶315.0U/L,谷草转氨酶516.0U/L,谷氨酰转肽酶52.0U/L,0.57mmol/L,乳酸脱氢酶1057.0U/L,总蛋白59.3g/L,尿素氮12.64mmol/L,尿酸424.0μmol/L;乙型肝炎定量:HBsAb(阳)HBcAb (阳);血RT+CRP(急诊):白细胞7.27×109/L,超敏C反应蛋白65.1mg/L,血红蛋白167g/L,单核细胞比率8.3%,血小板29×109/L。

上腹部CT 平扫示1.两侧胸腔少量积液.2.少量腹水。

初步诊断:1.发热待查:肺部感染?胸膜炎?2.肝功能异常。

10-15日仔细追问病史,患者诉其有头痛及腰痛,眼眶痛,检查患者眼红,咽部及软腭充血、皮肤瘀点及腋下出现出血点和肾区叩痛,予查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G阳性,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IgM阴性,结合患者为外地民工,居住环境差,经常有老鼠出没等因素,考虑为流行性出血热。

立即予控制感染、防治休克出血、防治肾功能衰竭等对症支持治疗。

10月30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24h入量3100ml,出量3350ml,病情好转,11月1日康复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隔离措施等,消除病人及家属对出血热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注意日常工作态度、语言,操作要轻柔到位,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给病人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2.2发热期的护理:早期卧床休息,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噪声,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予以高热量、高维牛素、易消化饮食。

随时观察体温的变化。

特别是高热的患者,护理以时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的解热药物,避免大量出汗而诱发休克。

降温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

[2]由于此病有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故不宜用酒精擦浴。

2.3低血压期的护理: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每30min测血压、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补液速度,低血压早期应快速补液。

必要时加粗针头或多静脉通道。

但对老年体弱及心、肾功能不全者,速度应适当放慢,减少用量以防止肺水肿的发生:低血压期患者注意保暖,禁止搬动。

准确记录24h尿量。

尽早发现少尿倾向。

2.4少尿期的护理:病人进入少尿期后,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补液原则以前1个24h尿量加500-700ml作为下1个24h补液量,防止补液量过多。

同时观察病人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以及尿比重的变化,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了解患者肾脏功能情况,及时采取防治肾衰。

如血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提示并发高血容量综合症。

如血压在短时间内急骤升高,病人烦躁不安,常常是抽搐的先兆,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2.5多尿期的护理:本期若尿量多而未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亦可发生电解平衡失调(低钾、低钠等)及第二次休克。

应及时补足液体及电解质,防止失水、低钾与低钠,防止继发感染。

补充原则为量出为入,以口服为主。

2.6恢复期的护理: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糖、多维生素饮食。

注意休息,一般需l-3个月左右,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重型病例可适当延长时间。

2.7并发症的护理:①观察是否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是否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的表现。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给予相应的护理,并按医嘱给予止血药。

②心衰、肺水肿患者,应减慢输液或停止补液。

半卧位。

注意保暖。

氧气吸人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脑水肿发生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应镇静、止痉脱水。

注意观察疗效。

④高血钾病人静注葡萄糖酸钙时宜慢。

输注胰岛素时应缓慢静滴,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

3 出院宣教
进行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宣教,特别是宣传个人防护及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方法,以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本病恢复后,肾功能恢复还需较长时间,应定期复查肾功能、血压、垂体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4 小结
总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护理工作繁重,护士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掌握各期的临床特点,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抢救病人,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春霞,张增梅,刘彦青.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15:145-146.
[2]范德环,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6(11):871-8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