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及治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垦匪』L塾堂苤查!坚生!旦箜3』鲞星垒塑丛』旦d迪:』出垫鳗:巡:箜:№:璺
-综述·
刘立曼(综述)穆亚平(审校)
【摘要】/bJL遗尿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由多种病因 引起的疾病。长期遗尿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若经久不愈,延至成 年,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临床治疗遗尿症主要采取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 心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是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 1.1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或迟缓完成排尿的神 经次高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婴幼儿排尿主要由次 高级中枢控制,其排尿的控制是一种反射性行为,即膀 胱充盈时诱导逼尿肌收缩并协调性引起括约肌舒张。 整个过程无须意识参与。正常情况下,在tJ,JL发育完全 以后,排尿控制指令则由大脑皮质的相关中枢发出,若 发育不全,则将保留婴幼儿的排尿特点,使睡眠中大脑 皮质控制能力下降,即出现遗尿。根据惊吓.瞬目反射 (startle-blink)结果和运动能力评分,遗尿症患儿存在着 广泛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和特殊核团功能障碍【5J。
垦匾』L型堂盘查!堂生2旦筮篁鲞箜!翅丛』型i坐:型z垫堕!必:堑:№:皇
族史,另外发现,印度裔血统是遗尿症多发的高危因 素Ll 3|。多点基因分析发现,遗尿基因可能位于13号 染色体的长臂上(13q13.q14),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尿基因可能在膀胱平滑肌收缩中发生作用,并且能 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机制异常。 1.6精神心理因素 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遗尿症 患儿的感情紊乱和心理问题略多于健康儿童,患儿所 经历的不良应激,如双亲间的争吵、剧烈运动、意外损 伤、恐惧受惊、情绪紧张、压力过大或不适应新环境等 被认为是引起继发性遗尿较重要的原因,甚至有人把 d,JD遗尿症归为神经精神性疾病范畴¨4|。但亦有学 者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长期遗尿而产生¨5I。遗尿症 给患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自卑感,由遗尿症引 发的感知能力下降在女孩及大龄患儿中更加明显。与 仅患夜间遗尿症的患儿相比,白天和夜间都无法自主 排尿的患儿在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更大的 困难‘1刮。 1.7器质性病变某些导致尿量增多的全身性疾病或 发育畸形可引起遗尿: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疾病、 糖尿病、泌尿道感染、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阴道瘘、脊 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症等¨7|。有些儿童习惯过度抑制排 尿和排便,会明显增加遗尿和尿道感染机会¨引。 2小儿遗尿症的治疗 2.1生活指导及医患配合(1)为患儿建立合理的生 活制度和饮食习惯。白天勿过度疲劳;傍晚勿过度兴 奋;晚餐不易过晚,餐后不易过度饮水;睡前排尿,并对 患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提醒。(2)训练患儿养成良好 的排尿习惯。家长应掌握患儿在睡眠中的动作,如患 儿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手足乱动或翻转不定,应立即叫 醒令其排尿或者每3,4小时令其排尿1次。这样慢 慢使患儿养成醒觉排尿的习惯。(3)婴儿期接受母乳 喂养达3个月以上可以预防遗尿症的发生¨9|。 2.2心理治疗正确对待患儿的遗尿问题,使患儿认 识到治疗该病的重要性,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情绪,树立 信心,培养其治愈本病的决心和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 治疗,平日应多与患儿交谈,尤其是睡前交谈。家长应 采取鼓励的态度,多给予患儿关怀和安慰,不要讥笑、辱 骂、责备患儿,更不要对外宣扬,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啪]。 2.3遗尿报警器或闹钟唤醒训练 (1)遗尿报警器: 它是通过将尿湿感应器放在床单上,当患儿尿床时,警 铃即报警叫醒睡梦中的患儿,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患 儿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此法使用方 便、安全有效,但它仍需要患儿及家长的格外关注和良 好耐性,同时还需要医生的不断鼓励_l 5|。(2)闹钟唤 醒:家长先掌握患儿的遗尿规律,在其尚未尿床前用闹
钟唤醒患儿,令其排尿,经多次反复训练,最终能使其 自觉醒来排尿。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难治的d,JD遗尿 症病例‘21|。 2.4膀胱功能训练 一般儿童的膀胱可容纳300 rnl 左右的尿液。白天应鼓励患儿多饮水,有意识地使膀 胱多储尿,当尿液达350ml以上时,患儿的膀胱便具备 了一定的贮存尿液的功能,然后再训练患儿在排尿中 途暂停排尿,憋尿数秒后再继续排尿,以训练患儿膀胱 括约肌的功能,增大膀胱容量,达到令其可以自己控制 排尿的目的。此方法较适用于夜间多次尿床或白天尿 湿的患儿忸J。 2.5药物治疗 2.5.1西药治疗(1)去氨加压素。它是AVP的一 种高效类似物,比AVP更能抵御肽酶的降解作用∞】。 1 ttg AVP产生的抗利尿作用可持续8~10h,对于闹钟唤 醒训练失败的患儿仍有较好疗效㈦J。该药能浓缩尿液, 减少尿量,促进觉醒,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每晚睡前 半小时口服0.2mg(效果欠佳时可增加到0.4mg),药效 可持续8~10h,总疗程3—6个月。在服药前1 h到服 药后8 h应注意限水,一般饮水量不应超过240ml喳J。 此药禁用于高血压、体液及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增高 者。(2)抗胆碱类药。此类药物可增加FBC,减少膀胱 的无抑制性收缩,对尿动力学紊乱所致的遗尿症有效。 常见药物有:①奥昔布宁(oxybutynine),可直接作用于 膀胱平滑肌,减少膀胱不自主收缩,恢复逼尿肌功能,同 时增加膀胱容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常用剂量:5 rag/ 次,大龄儿童10mg/次,睡前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121 渴、便秘、视力模糊、偶发肌震颤和眩晕。②托特罗定 (tolterodine),主要用于因膀胱过度活跃所致的排尿障碍 综合征。常用剂量1。2mg/次,2次/d。(耋)654-2,能松弛 平滑肌,但易致腹胀。④盐酸黄酮哌酯(flavoxate,泌尿 灵),能松弛平滑肌,泌尿系统解痉明显。(3)三环类抗 抑郁药。丙咪嗪:它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刺激抗利尿激 素的产生。剂量:6~8岁患儿睡前l一2h服25ln{;,较 大儿童服50rag,成年人可用到75nlg。其主要不良反 应为心脏毒性、DNA损害、恶心、多汗、发胖、情绪低 落、偶发肌痉挛,其中最危险的是心肌损伤。Kaneko 等协1研究指出,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副交感神经抑制剂 联合使用比其中任何一种药物单独使用的疗效都显 著,并且不良反应很小。(4)中枢兴奋药物。①利他 林,此药能够使大脑皮质处于较活跃状态,帮助遗尿症 患儿在夜间被尿意唤醒,从而达到治疗小儿遗尿症的 目的。但利他林的不良反应较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为食欲减退,其他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晕、头痛、失眠、 倦怠、运动障碍、恶心、神经质、皮疹、心律失常、心悸
1.2神经内分泌因素 正常人精氨酸加压素(—帅)
的分泌在夜间增多,使夜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 PNE患儿多在夜间缺少AVP的正常分泌,导致夜间尿
作者单位: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刘立曼);11(1032沈阳市儿 童医院(穆亚平)
万方数据
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因而引发遗尿。刘克兰等怕3报 道,遗尿症患儿日间血管加压素水平与正常儿童并无 差异,但凌晨1时血管加压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 Natochin等"J认为,PNE患儿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 夜间利尿和溶质排泄有所增加;夜间遗尿患儿出现肾 功能改变是由髓袢升支粗段的水和离子重吸收下降所 致;在给予AVP或双氯芬酸后,患儿的前列腺素分泌 下降,肾脏恢复离子和水的运输,患儿夜间遗尿的现象 消失。但是Ku珊etsova等哺1认为,夜间遗尿症患儿肾 功能的改变不是由较高的前列腺素分泌引起的,而是 和同时作用于肾小球细胞的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相比 较,前列腺素的作用相对占优势所致。 1.3尿动力学因素有学者认为PNE主要由功能性 膀胱容量(FBC)减少、逼尿肌不稳定和尿道梗阻致逼 尿肌过度收缩引起【9J。FBC是指白天膀胱充盈至最大 耐受程度时的膀胱充盈量。相当一部分遗尿患儿FBC 较正常儿童小。逼尿肌不稳定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 发生无抑制性收缩,逼尿肌不稳定本身可导致FBC减 少。此类患者由于在排尿时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调, 因而常伴有白天尿频、尿急症状,甚至有湿裤现象;夜 间膀胱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小而导致遗尿。 1.4睡眠觉醒障碍遗尿症患儿睡眠过深,膀胱充盈 的传人冲动不足以使患儿从睡眠转人觉醒状态,甚至 许多患儿被错误地诱导进入“一个有良好排尿环境”的 梦境中,并在梦中排尿。研究显示,高的唤醒阈是夜间 遗尿的致病因素之一,提示难治性遗尿症患儿可能不 仅比非遗尿同龄人睡得更深,也可能睡得更好[1训。 1.5 遗传因素 小儿遗尿症常伴有家族遗传倾 向¨¨。其中,PNE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双亲中有单 方遗尿史的儿童,44%遗尿;若双亲都有遗尿史的儿 童,则77%遗尿,且双胞胎有更高的一致性【l 2J。马来 西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3%的PNE患儿有家
参考文献
Leabharlann Baidu
[1]WeaverA,1)dⅪon P.Noeturmldluresisin ehildma.HealthCare,2007.17
(5):159—161.
[2]Wang QW,Wen JC.So.g DK.et a1.Bed-Mt她in Chhlese child,:
epid∞aiology and predictive factors.1、leurourol Urodyn,2007.26(4).512-
万方数据
垦匿』L型堂盘查2坚生!旦筮2』鲞复璺翅丛』旦4逝:丛2塑:型:堑:№:璺
·383·
等。近期研究发现,利他林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有 关,<0.75 rng/kg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利他林起 效快,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把握好剂量和入睡 前服用量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的基础。但应注 意,患有癫痫、高血压病的患儿应慎用,患有青光眼、激 动性忧郁或过度兴奋者忌用旧]。②麻黄素,入睡前口 服25嘴,对膀胱颈和后尿道的收缩力有增强作用汹]。 2.5.2中医药治疗传统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肺、 脾、肾三个脏器关系密切。肺为水之上源,肺虚则宣降 失调,通调和制约失衡,膀胱摄纳无权而致遗尿。脾主 运化,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下泄而致遗尿。肾主 开合,肾虚则不能主水,膀胱不固而致遗尿汹J,故多采 用补肺、滋肾、健脾等方法。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中药口 服、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推拿、刮痧及 磁疗等方法,从整体上对小儿进行调整,才能取得良好 的治疗作用啪J。
【关键词】遗尿;心理疗法
/],JL遗尿症俗称“尿床”,临床上多指≥5岁d,JL, 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t>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没 有明显生理反应和额外其他不适反应…。遗尿症一般 可分为原发性遗尿(PNE)、继发性遗尿(SNE)。1~4 岁儿童遗尿症发生率为23.03%,1 2岁一1 8岁为 1.37%怛J。遗尿症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体格发育 基本无区别,但一些患儿的语言发育较迟缓。遗尿症 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 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b],进而使体质下降, 易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如延至成 年,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 碍MJ。因此,研究d,JL遗尿症的病因并采取积极有效 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tJ、JL遗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Ml岫. 517.
[3]Kanahegwari Y.Epidenliology of childhood noctttmal enure自iB in
J Psljdiatr Child Health,2003,39(2):118-123.
al倒B [4]Wen JG,Wang Qw,(;hen Y,et a1.An epidenliologieal study of primary
综上所述,小儿遗尿症属多因素疾病,很难对每个 个体确切地判断其具体病因。由于/l,JI,遗尿症任何单 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均欠佳,且每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 局限性,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及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需要提及的是,小儿 遗尿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及患儿具有 良好的依从性,克服焦躁情绪,积极治疗,密切配合,以 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
-综述·
刘立曼(综述)穆亚平(审校)
【摘要】/bJL遗尿症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可能是由多种病因 引起的疾病。长期遗尿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若经久不愈,延至成 年,将严重影响患儿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碍。临床治疗遗尿症主要采取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 心理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
小儿遗尿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是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 1.1排尿控制中枢发育不全或迟缓完成排尿的神 经次高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婴幼儿排尿主要由次 高级中枢控制,其排尿的控制是一种反射性行为,即膀 胱充盈时诱导逼尿肌收缩并协调性引起括约肌舒张。 整个过程无须意识参与。正常情况下,在tJ,JL发育完全 以后,排尿控制指令则由大脑皮质的相关中枢发出,若 发育不全,则将保留婴幼儿的排尿特点,使睡眠中大脑 皮质控制能力下降,即出现遗尿。根据惊吓.瞬目反射 (startle-blink)结果和运动能力评分,遗尿症患儿存在着 广泛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和特殊核团功能障碍【5J。
垦匾』L型堂盘查!堂生2旦筮篁鲞箜!翅丛』型i坐:型z垫堕!必:堑:№:皇
族史,另外发现,印度裔血统是遗尿症多发的高危因 素Ll 3|。多点基因分析发现,遗尿基因可能位于13号 染色体的长臂上(13q13.q14),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尿基因可能在膀胱平滑肌收缩中发生作用,并且能 引起肾小管重吸收机制异常。 1.6精神心理因素 目前这方面研究较多。遗尿症 患儿的感情紊乱和心理问题略多于健康儿童,患儿所 经历的不良应激,如双亲间的争吵、剧烈运动、意外损 伤、恐惧受惊、情绪紧张、压力过大或不适应新环境等 被认为是引起继发性遗尿较重要的原因,甚至有人把 d,JD遗尿症归为神经精神性疾病范畴¨4|。但亦有学 者认为这些问题是由于长期遗尿而产生¨5I。遗尿症 给患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和自卑感,由遗尿症引 发的感知能力下降在女孩及大龄患儿中更加明显。与 仅患夜间遗尿症的患儿相比,白天和夜间都无法自主 排尿的患儿在智力发育及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着更大的 困难‘1刮。 1.7器质性病变某些导致尿量增多的全身性疾病或 发育畸形可引起遗尿: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疾病、 糖尿病、泌尿道感染、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阴道瘘、脊 椎裂、脊髓脊膜膨出症等¨7|。有些儿童习惯过度抑制排 尿和排便,会明显增加遗尿和尿道感染机会¨引。 2小儿遗尿症的治疗 2.1生活指导及医患配合(1)为患儿建立合理的生 活制度和饮食习惯。白天勿过度疲劳;傍晚勿过度兴 奋;晚餐不易过晚,餐后不易过度饮水;睡前排尿,并对 患儿进行适当的鼓励和提醒。(2)训练患儿养成良好 的排尿习惯。家长应掌握患儿在睡眠中的动作,如患 儿在睡眠中突然出现手足乱动或翻转不定,应立即叫 醒令其排尿或者每3,4小时令其排尿1次。这样慢 慢使患儿养成醒觉排尿的习惯。(3)婴儿期接受母乳 喂养达3个月以上可以预防遗尿症的发生¨9|。 2.2心理治疗正确对待患儿的遗尿问题,使患儿认 识到治疗该病的重要性,鼓励患儿消除紧张情绪,树立 信心,培养其治愈本病的决心和愿望。家长要积极配合 治疗,平日应多与患儿交谈,尤其是睡前交谈。家长应 采取鼓励的态度,多给予患儿关怀和安慰,不要讥笑、辱 骂、责备患儿,更不要对外宣扬,伤害儿童的自尊心啪]。 2.3遗尿报警器或闹钟唤醒训练 (1)遗尿报警器: 它是通过将尿湿感应器放在床单上,当患儿尿床时,警 铃即报警叫醒睡梦中的患儿,通过这样反复训练使患 儿最终能感受到尿意而自觉醒来排尿。此法使用方 便、安全有效,但它仍需要患儿及家长的格外关注和良 好耐性,同时还需要医生的不断鼓励_l 5|。(2)闹钟唤 醒:家长先掌握患儿的遗尿规律,在其尚未尿床前用闹
钟唤醒患儿,令其排尿,经多次反复训练,最终能使其 自觉醒来排尿。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难治的d,JD遗尿 症病例‘21|。 2.4膀胱功能训练 一般儿童的膀胱可容纳300 rnl 左右的尿液。白天应鼓励患儿多饮水,有意识地使膀 胱多储尿,当尿液达350ml以上时,患儿的膀胱便具备 了一定的贮存尿液的功能,然后再训练患儿在排尿中 途暂停排尿,憋尿数秒后再继续排尿,以训练患儿膀胱 括约肌的功能,增大膀胱容量,达到令其可以自己控制 排尿的目的。此方法较适用于夜间多次尿床或白天尿 湿的患儿忸J。 2.5药物治疗 2.5.1西药治疗(1)去氨加压素。它是AVP的一 种高效类似物,比AVP更能抵御肽酶的降解作用∞】。 1 ttg AVP产生的抗利尿作用可持续8~10h,对于闹钟唤 醒训练失败的患儿仍有较好疗效㈦J。该药能浓缩尿液, 减少尿量,促进觉醒,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每晚睡前 半小时口服0.2mg(效果欠佳时可增加到0.4mg),药效 可持续8~10h,总疗程3—6个月。在服药前1 h到服 药后8 h应注意限水,一般饮水量不应超过240ml喳J。 此药禁用于高血压、体液及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增高 者。(2)抗胆碱类药。此类药物可增加FBC,减少膀胱 的无抑制性收缩,对尿动力学紊乱所致的遗尿症有效。 常见药物有:①奥昔布宁(oxybutynine),可直接作用于 膀胱平滑肌,减少膀胱不自主收缩,恢复逼尿肌功能,同 时增加膀胱容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常用剂量:5 rag/ 次,大龄儿童10mg/次,睡前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121 渴、便秘、视力模糊、偶发肌震颤和眩晕。②托特罗定 (tolterodine),主要用于因膀胱过度活跃所致的排尿障碍 综合征。常用剂量1。2mg/次,2次/d。(耋)654-2,能松弛 平滑肌,但易致腹胀。④盐酸黄酮哌酯(flavoxate,泌尿 灵),能松弛平滑肌,泌尿系统解痉明显。(3)三环类抗 抑郁药。丙咪嗪:它能抑制副交感神经,刺激抗利尿激 素的产生。剂量:6~8岁患儿睡前l一2h服25ln{;,较 大儿童服50rag,成年人可用到75nlg。其主要不良反 应为心脏毒性、DNA损害、恶心、多汗、发胖、情绪低 落、偶发肌痉挛,其中最危险的是心肌损伤。Kaneko 等协1研究指出,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副交感神经抑制剂 联合使用比其中任何一种药物单独使用的疗效都显 著,并且不良反应很小。(4)中枢兴奋药物。①利他 林,此药能够使大脑皮质处于较活跃状态,帮助遗尿症 患儿在夜间被尿意唤醒,从而达到治疗小儿遗尿症的 目的。但利他林的不良反应较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为食欲减退,其他不良反应有口干、头晕、头痛、失眠、 倦怠、运动障碍、恶心、神经质、皮疹、心律失常、心悸
1.2神经内分泌因素 正常人精氨酸加压素(—帅)
的分泌在夜间增多,使夜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 PNE患儿多在夜间缺少AVP的正常分泌,导致夜间尿
作者单位:110001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刘立曼);11(1032沈阳市儿 童医院(穆亚平)
万方数据
量增多,尿渗透压降低,因而引发遗尿。刘克兰等怕3报 道,遗尿症患儿日间血管加压素水平与正常儿童并无 差异,但凌晨1时血管加压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 Natochin等"J认为,PNE患儿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而 夜间利尿和溶质排泄有所增加;夜间遗尿患儿出现肾 功能改变是由髓袢升支粗段的水和离子重吸收下降所 致;在给予AVP或双氯芬酸后,患儿的前列腺素分泌 下降,肾脏恢复离子和水的运输,患儿夜间遗尿的现象 消失。但是Ku珊etsova等哺1认为,夜间遗尿症患儿肾 功能的改变不是由较高的前列腺素分泌引起的,而是 和同时作用于肾小球细胞的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相比 较,前列腺素的作用相对占优势所致。 1.3尿动力学因素有学者认为PNE主要由功能性 膀胱容量(FBC)减少、逼尿肌不稳定和尿道梗阻致逼 尿肌过度收缩引起【9J。FBC是指白天膀胱充盈至最大 耐受程度时的膀胱充盈量。相当一部分遗尿患儿FBC 较正常儿童小。逼尿肌不稳定是指在膀胱充盈过程中 发生无抑制性收缩,逼尿肌不稳定本身可导致FBC减 少。此类患者由于在排尿时括约肌和逼尿肌不协调, 因而常伴有白天尿频、尿急症状,甚至有湿裤现象;夜 间膀胱不稳定收缩,膀胱容量小而导致遗尿。 1.4睡眠觉醒障碍遗尿症患儿睡眠过深,膀胱充盈 的传人冲动不足以使患儿从睡眠转人觉醒状态,甚至 许多患儿被错误地诱导进入“一个有良好排尿环境”的 梦境中,并在梦中排尿。研究显示,高的唤醒阈是夜间 遗尿的致病因素之一,提示难治性遗尿症患儿可能不 仅比非遗尿同龄人睡得更深,也可能睡得更好[1训。 1.5 遗传因素 小儿遗尿症常伴有家族遗传倾 向¨¨。其中,PNE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双亲中有单 方遗尿史的儿童,44%遗尿;若双亲都有遗尿史的儿 童,则77%遗尿,且双胞胎有更高的一致性【l 2J。马来 西亚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3%的PNE患儿有家
参考文献
Leabharlann Baidu
[1]WeaverA,1)dⅪon P.Noeturmldluresisin ehildma.HealthCare,2007.17
(5):159—161.
[2]Wang QW,Wen JC.So.g DK.et a1.Bed-Mt她in Chhlese child,:
epid∞aiology and predictive factors.1、leurourol Urodyn,2007.26(4).512-
万方数据
垦匿』L型堂盘查2坚生!旦筮2』鲞复璺翅丛』旦4逝:丛2塑:型:堑:№:璺
·383·
等。近期研究发现,利他林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剂量有 关,<0.75 rng/kg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利他林起 效快,排泄快,无蓄积作用。因此,把握好剂量和入睡 前服用量是减少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的基础。但应注 意,患有癫痫、高血压病的患儿应慎用,患有青光眼、激 动性忧郁或过度兴奋者忌用旧]。②麻黄素,入睡前口 服25嘴,对膀胱颈和后尿道的收缩力有增强作用汹]。 2.5.2中医药治疗传统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肺、 脾、肾三个脏器关系密切。肺为水之上源,肺虚则宣降 失调,通调和制约失衡,膀胱摄纳无权而致遗尿。脾主 运化,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下泄而致遗尿。肾主 开合,肾虚则不能主水,膀胱不固而致遗尿汹J,故多采 用补肺、滋肾、健脾等方法。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中药口 服、针灸、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推拿、刮痧及 磁疗等方法,从整体上对小儿进行调整,才能取得良好 的治疗作用啪J。
【关键词】遗尿;心理疗法
/],JL遗尿症俗称“尿床”,临床上多指≥5岁d,JL, 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t>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没 有明显生理反应和额外其他不适反应…。遗尿症一般 可分为原发性遗尿(PNE)、继发性遗尿(SNE)。1~4 岁儿童遗尿症发生率为23.03%,1 2岁一1 8岁为 1.37%怛J。遗尿症患儿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体格发育 基本无区别,但一些患儿的语言发育较迟缓。遗尿症 可严重损害患儿的身心健康,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 躁、多动、空想与幻觉等心理异常b],进而使体质下降, 易患心脏、内分泌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如延至成 年,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和生活,最终导致人格障 碍MJ。因此,研究d,JL遗尿症的病因并采取积极有效 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tJ、JL遗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Ml岫. 517.
[3]Kanahegwari Y.Epidenliology of childhood noctttmal enure自iB in
J Psljdiatr Child Health,2003,39(2):118-123.
al倒B [4]Wen JG,Wang Qw,(;hen Y,et a1.An epidenliologieal study of primary
综上所述,小儿遗尿症属多因素疾病,很难对每个 个体确切地判断其具体病因。由于/l,JI,遗尿症任何单 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均欠佳,且每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 局限性,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及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需要提及的是,小儿 遗尿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家长及患儿具有 良好的依从性,克服焦躁情绪,积极治疗,密切配合,以 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