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辩
义利之辨作文800字
义利之辨作文800字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这句话就揭示了义与利的关系。
由此可见,义和利是紧密相连的。
可是为什么又有人会提出“义利”之辨呢?义者:生存之本、活命之根。
“求富贵者得富贵,求平安者得平安,两者不可兼得,舍富贵以求平安也。
”也许在某些人眼里,贫穷会比富贵要好;也许在某些人眼里,福祸共存才是最完美的。
不管你怎样想,义与利都将牢牢地绑在同一艘船上,无法分割。
当义重于利时,我们常常说他是见利忘义;反之,当利重于义时,我们也常常说他是见利忘义。
那么,该如何解释才对呢?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曹雪芹先生通过大观园中的一群少女来揭示了“义利之辩”。
利者:基本的生活保障。
“权力倾轧,流言蜚语,风霜雪雨,海誓山盟,转瞬即逝。
”义者生存之本,而利则为其基本的生活保障。
由此可见,义和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利。
首先,在利益面前,人们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并且贪图小便宜,损害公德心;其次,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大量的“北漂族”“蚁族”一心追求高薪,却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难免不“走宝”,成为下一个“卖肾族”。
一个人,如果既能利又能义,无疑是一个幸福的人。
相反,如果一个人既不能利也不能义,必然会遭到大家的厌恶。
做人,不能只有利没有义,也不能只有义没有利。
我认为“利”和“义”是相互制约、互相联系的,所以应该做一个有义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有利的人。
当你选择了利时,你也应该明白选择了义时,便选择了放弃。
放弃了“义”的人终究一事无成。
只有懂得了“舍小义得大义”的道理,才能不被名利所诱惑。
总而言之,“利”与“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因此,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有“义”有“利”的双重标准。
王霸义利之辨名词解释
王霸义利之辨名词解释
王霸义利之辨是指在权力与道义、私利与公益之间进行的一种辩证思考和抉择。
在人类社会中,权力和利益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而如何平衡和处理这些因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王霸,指的是统治者或者权力集团。
在古代社会中,王霸代表了最高的权威和统治力量。
他们通过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资源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然而,王霸往往容易陷入私欲膨胀、忽视民众福祉等问题。
义利,指的是道义与私利。
道义是指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准则;而私利则强调个人或特定群体的经济、社会或政治利益。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是合理且必要的,但过度追求私利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王霸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中一对非常核心的命题,它涉及到权力与道义、私利与公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统治方式以及社会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利之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材料五:如果我们空谈道德性命,政治觉悟,或将 道德原则同个人福利对立起来,抽象的宣扬存理 去欲,就会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市场 经济的发展。如果只求个人福利,不顾社会正义, 置公共利益于脑后,将功利主义引向个人利己主 义,甚至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势必造成市场经济 的混乱,危害社会和谐与安定。
重义轻利
把“义”上升为“道”,主张“以 重
义制利”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 道不计其功”, 进一步把重义轻利
义
观点神圣化、绝对化与普遍化
轻
主张“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
天理灭” ,重义轻利观念发展到 利
了极致
“以义主利,以利佐义,合而相 成,通为一脉”,较好地将义与利 统一起来。
(二)历史认识与历史反思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大道废,有仁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 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 乃圣人之治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老子 “不利货财,不近富贵;……万物一府,死生同 状” 。 “绝圣弃智”,“攘弃仁义”
—— 庄子
二、义利之辩——先秦先贤们如是说:
严刑峻法、奖励耕战、主张加强 中央集权、主张“不期修古、不
法常可”“事变则备变”。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一起温习先贤的智慧
老子:
“道”是万物的本源、朴素 的辨证法、无 为 而 治、
小国寡民
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 庄子: 崇尚自然、鄙视富贵利禄、主张
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
思考1
“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 处?---忠不足以安君, ……义不足以利物 。”
辨析“义利之辩”
辨析“义利之辩”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猛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
墨子的说法与儒家不同。
他认为“义,利也”(《墨子·经说上》),主张义和利是一致的。
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论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
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
宋代又就义利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
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
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
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
”(《二程语录》)陈亮、叶适则认为道义和功利并不矛盾,功利体现在道义之中,离开功利无所谓道义。
叶适说:“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
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
”(《习学记言》)后来清颜元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该并重。
他反对董仲舒的观点,把董的话改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义利之辩是古代思想史的重大话题之一。
这场辨析,不仅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而且辨析过程及其结论对于思想史的影响,进而对于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义利之辩始自春秋初年。
在此前的有关史料,比如《诗经》和《尚书》之中,都以谈论周初形成的德治思想为中心话题,而极少言利,也没有把义利对举的例证。
而在《左传》和《国语》中,义利对举的例证开始出现并逐渐多了起来。
现在已知的最早的一条义利对举的例子是《国语·晋语一》的记载,晋献公十一年(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准备废长立幼,大臣丕郑议论说:“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
……民之有君,以治其义也。
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
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 1义利之辨鲁国有规定。
任何人在国外旅行,看到一个鲁国的人被卖到外国当奴隶,都可以花钱赎回他。
回到鲁国后,就去国库报销,国库出钱。
孔子的一个学生,看到一个鲁国人被卖到国外当奴隶,就把他赎回来了。
赎回后,他没有去国库报账。
也有人说这个人品德高尚。
孔子知道后,大骂学生,说他做错了。
孔子说,不能这样看问题。
他的做法实际上阻止了更多的奴隶得到救赎。
这个人回来后没有交账。
以后别人看到做奴隶的鲁国人要赎他,要还他账,别人就说他人品不如他。
这样,这个人可能会假装没看见,不会去赎回。
因此,这种做法阻止了更多的鲁国奴隶得到救赎,这是有害的。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
别人就在背后议论孔子的这个学生。
孔子知道了,表扬了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样做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东西,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
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B小题2:D小题3:A小题4:栻之言曰:“学莫先于义利之辨/义者/本心之当为/非有为而为也/有为而为/则皆人欲/非天理。
”(共6处,两处1分。
共3分)小题5:(1)皇帝听了惊愕地说:“如你所说,这是我借发运使的手来使百姓困苦了!”(2)但现在想崇尚武功来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这样的人,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会激怒武臣。
小题1:拜官小题2:A他,代词/ B从,介词/ C 因为,介词D将要,副词;却,副词小题3:张栻又上书皇帝,使皇帝省悟,停止了任命。
小题4:本题考查断句,附译文:“为学没有比分清义和利更重要的。
义,是本心所应当做的,不是有所为才去做的;有所为才去做的,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
”小题5: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1)共3分。
“矍然”译为惊愕地,然是···的样子。
“假”译为借“病”译为困苦各1分。
论义利之辨
论义利之辨义利之辨1.孟子继承孔子思想,特别推重“义”。
他认为“义”是“人之正路”(《孟子•滕文公下》);为了“义”,他甚至表示愿意放弃生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孟子的“义利”观引起后世批评争议的,是他谒见梁惠王时所说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这一回著名“公案”值得我们再次分析。
梁惠王即魏惠王。
据《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惠王三年,与齐战,败;五年,为秦所败;“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浍;与秦战少梁”;“十年,伐取赵皮牢”;“十六年,侵宋黄池”;“十七年,与秦战”,失去少梁;又攻赵,“十八年,拔邯郸”,被救赵的齐军打败于桂陵;“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与齐人战,败于马陵”。
从以上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这位魏惠王执政三十多年,频频攻伐,穷兵黩武;然而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损兵折将,国力空虚,被迫迁都大梁,因而被称为“梁惠王”。
造成如此困难局面,梁惠王才“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以高待遇延请贤能的人来帮助他。
孟子谒见,梁惠王是怎么提出问题的呢,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掳,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
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这样一番话,可见梁惠王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穷兵黩武的错误,没有认识到国君的责任首要在于“敬天保民”、富民教民。
他所谓“利吾国”,并非指有利于国富民丰、人民安居乐业;而是指希望国富兵强,继续征战以开疆拓土,为他“先君宗庙”洗刷“羞”辱,为他这个“寡人”遮“丑”,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和享受。
这不是要求“利吾国”,而纯粹是欲以利他的一己之私。
孟子当年勇敢地、超前地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于梁惠王这种不顾人民,只图自己的论调自然反感,所以当即斥之曰:“王何必曰利~”孟子这段论述开头如此推崇仁义,是否根本不要“利”呢,非也非也。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
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比较及启示摘要:义利之辩不仅是要讨论义和利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应怎样对待"利",在什么前提下取"利",这方面孔孟一致主张见利恩义,以利佐义。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孟子在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后,有所发展,主张尚义贱利,以“挨他、及将“义”和“利”对立起来等思想。
因此、分析孔孟的异同点是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学习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同时,孔孟义利观的真知灼见也对个人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孟子;义利;义利之辩自先秦以来,对于义利之辩的问题古代诸子百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在百家争鸣之中主张重义轻利、义利对立等义利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故此,尝试对孔子与孟子义利观进行异同比较,同时分析其义利观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一、孔子与孟子义利观的相同点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儒学创始人;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是战国时期儒学的集大成者,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具有传承关系。
在此主要介绍孔孟在义利观上的相同点,具体如下:1.孔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孔孟都主张把对待义利的不同态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孔子从君子小人之辩中来褒"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提出了义利问题,“利”指利益,又指功效,"义"指正当的行为。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君子最看重的是道义,假如君子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难免添乱乃至作乱;假如小人只有勇敢而不讲道义,就很容易成为盗贼、土匪。
这说明道义是君子一切言行的本质或者说是最高原则。
孟子也把"为利"还是"为善"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
义利之辩
【注释】 (1)叟:对长者的敬称,犹今之 “有利吧?亦,则、那 么。有以,有办法。 (3)亦有仁义而已矣:亦,但, 只。 (4)何以:即“以何”,用什么, 怎么样。
(5)上下交征利:交,相互。征, 夺取。 (6)弑:杀。专指下杀上、贱杀贵。 (7)苟为:假如是。苟,如果、假 使。 (8)餍:满足。 (9)后:不急、怠缓、怠慢。
义利之辩
第(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 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 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 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 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 已矣,何必曰利?
辩论赛
基本要素: 1、赛对 3、评判人员 5、论辩规则 7、双方论点 9、公证意见 2、主持人 4、公证人 6、确定辩题 8、评判优胜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 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 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
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 只要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使我 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 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 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位的人和下 位的人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 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 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
的国家里,杀害他国君的人,一定是 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 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 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 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如果以道义为 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的地位 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 弃父母的,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 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 为什么一定说利呢?”
做事顺乎义理的故事
做事顺乎义理的故事
“做事顺乎义理”的故事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几个:
1. 孟子义利之辩:
孟子在游说各国时,始终强调“义”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与梁惠王讨论道德问题时,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在于义理,而小人看重的在于利益。
孟子的观点是,一个人应该以义为先,以利益为后。
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利益,而忽视了义理,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时刻顺乎义理,即使没有得到任何利益,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2. 屈原爱国忠贞: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政治家。
他出生在贵族家庭,但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为平民。
后来,他因为忠诚于国家而被流放。
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认为爱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他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诗篇,表达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政治的看法。
最终,他因为不愿意背叛国家而投江自尽。
3. 文天祥舍生取义: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以忠诚和正直著称。
当元朝军队攻打南宋时,他担任了南宋的最后一任宰相。
虽然他试图尽力保卫国家,但最终南宋还是被元朝所灭。
在元朝统治者劝他投降时,他坚决拒绝,并说:“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表明了他对正义和荣誉的重视,而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或生命的安全。
这些故事都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做事情应该顺乎义理,而不是只追求个人利益或生命的安全。
如何认识孟子的义利之辨
如何认识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的义利之辨
孟子承袭孔子思想,在义利思想上主张“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也”,又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显然,孟子也是将义看成是高于利的价值标准,人们应当把是否“义”作为取利的前提和标准。
以义为先的另一面是赤裸裸的“功利论”,孟子也看到了单纯逐利的危害性,“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最终的后果是人们为了利益,贪得无厌,整个社会陷入利益的争夺之中。
只有将义看成是高于利的价值标准,在行动前能三思,这样的追求是否符合道义,是否能取得更加美善的后果,这样自然而然人们的一切行动就会有一种源自内在的束缚力,将利益的追求限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孟子的“义利之辩”实质是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这两种价值取向之间的论辩,在战国利益纷争的年代,企图重新唤起人们对义的重视,揭示出功利原则背后所隐藏的弊端。
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辩本质
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辩本质传统道德中,义利之辨和理欲之辩是关乎人们行为规范的重要支柱。
义利之辨是指在具体的情况下,应当从义利和利益两方面来衡量一种
行为是否合情合理,而理欲之辩则是建立在义利之辨之上,指人们评
判行为应当以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来提出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以及这种行为是否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
首先,涉及义利之辨的行为,应当是有利有弊的,由此可以判断这种
行为是否值得去做。
义利之辨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判断,正当义利、
折中义利、冒险义利等,通过仔细斟酌,会最终评定行为是否合理。
另外,要加强对理欲之辩的认知。
理欲之辩对未来的预测仅能作参考,不能以此作为衡量行为是否合理的标准。
有时候,看似理性的判断,
未必能带来满意的结果,所以在作出行为判断时,除了义利之辨外,
还应兼顾实际情况,权衡利弊,更加明智。
另外,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概念是非此即彼,既要尊重他人,也要照
顾自己。
尊重他人是义利之辨中最重要的要素,即须考虑他人的利益,而以照顾自己为出发点,也能做出更为明智的决定。
因为,凡是把自
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考虑在内的决定,都是最科学的判断。
综上所述,义利之辨和理欲之辩是传统道德中不可或缺的义理,我们
除了要尊重他人外,还应该更多的考虑自己,加以权衡利弊,把立足
于义利之辨,又要注意把握理欲之辩,做出更加明智合情合理的决定,以求行为正义廉明,以此追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美满的关系。
2021高三联考作文“义利之辩”作文原题及优秀范文两篇
2021高三联考作文“义利之辩”作文原题及优秀范文两篇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②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③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④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
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
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董仲舒《春秋繁露》)⑤义利、利义相为用,而天下运诸掌矣。
(苏洵《利者义之和论》)“义利之辩”自古有之。
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去思考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呢?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当今社会存在的相关现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优秀作文1利者求富自强义者千古恒存从古之诗篇中走来,我们听过太多义利之辨。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古之圣人言:重义轻利。
仿佛,见义忘利才是人之正道。
然而,在我看来,求利者乃自强,重义者乃树德,二者兼备,方能固人之根本,绽精神之花。
“义”之一字,从古至今备受讴歌。
从《孟子》中之言:“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到《荀子》中说:“先利而后利者荣,先义而后利者辱。
”不可否认的是,为人的“信义”、与人交往的“道义”,是值得提倡的美好品质,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然而,“义”的极端化促成了“利”之观念的畸形化,使“士农工商”的封建思想长期占据主流,使社会各阶层皆避之如猛虎、谈之色变。
为“利”正名,势在必行。
当今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是价值多元化的时代。
“利”成为当今世界每个个体、每个国家皆需面对的时代话题。
从大处来说,经济与科技成为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的主要因素,若不求利、谋求经济的发展,谈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进而屹立于世界民族强国之林?从小处看眼,个人收入是人的生活来源,若不求利,谈何满足生存所需,立足社会,更何况寻求精神丰盈,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是下,“利”已然成为“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义离开了“利”,也将成为一纸空谈。
孔子的故事主要情节
孔子的故事主要情节1、义利之辩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2、孔子学琴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
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
曲名是《文王操》。
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
”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
”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
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3、孔子相师《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
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
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
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
”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
”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要不耻下问。
”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与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义利之辩主要强调义务优于利益,把道德视为基础,以义为主。
它把服从礼法、公德、统治者的旨意作为权威,主张以义行事,反对以利谋求利益。
在古代,“仁义为先”的告诫深入人心,道德
准则成为具有约束力的主导思想。
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义利观教育要培养学生从社会和人文角度审视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努力培养他们义利意识。
这将有助于青少年正确对待利益和责任,明确利益和义务关系,让学生牢记“仁义为先”,在安全政策、社会政策、司法政策等各种层面充分考虑义务和利益,以确保公共秩序和法治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
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在决策中考虑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义务和公共利益。
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义利思辩作文
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义利思辩作文咱们来聊聊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义利之辩,这可是个超级有趣又特别有深度的话题。
在古代,儒家学派那可是大力倡导“义”的。
孔子就说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意思就像是在划清界限,君子心里想的是大义,而小人满脑子都是利益。
可别简单地觉得儒家就完全排斥利哦。
孟子也讲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里就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在儒家看来,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追求利益可以,但得在义的框架之内。
就好比你赚钱,得用正当的手段,要是靠坑蒙拐骗去得利,那可就是违背义了。
比如说古代的商人,如果他诚实守信,价格公道,那就是在义利之间找到了平衡;要是他短斤缺两,以次充好,那就是只追求利而抛弃了义。
再看看墨家呢,墨家的思想里义利是统一的。
墨家认为,义就是利天下。
他们提倡兼爱、非攻,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互相关爱,不要打仗。
这看起来是在讲道德的义,可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了,整个天下就会太平,大家都会得利。
就像一个村子里,大家互相帮助,今天你帮我种地,明天我帮你修房子,这样整个村子都会繁荣起来,每个人都能得到好处。
墨家觉得那些只讲空话,不做对人们实际有利事情的行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义。
道家对义利的看法又很独特。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他们觉得人们不应该被义利这些东西束缚住。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道家觉得,一旦大家都去争义或者争利,就会产生很多虚伪的东西。
比如说,为了显示自己有义,就会做一些表面功夫,而真正的人性可能就被扭曲了。
而且,在道家看来,人们过度追求利益会破坏自然的和谐。
就像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木材去砍树,砍得太多就破坏了森林的生态,最后倒霉的还是人类自己。
那么这些古代哲学家的义利之辩对咱们现代生活有啥启发呢?那可太多了。
现在社会上有好多诱惑,各种利益摆在眼前。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六讲 王霸义利之辩
1.以仁义治国的必要性及其与法术刑名 1.以仁义治国的必要性及其与法术刑名 的关系。 的关系。 以仁义治国, 以仁义治国,是儒家王道理论的 根本点。因而,自荀、 根本点。因而,自荀、孟辨析王霸时 为什么要以仁义治国, 起,为什么要以仁义治国,便成为传 统儒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统儒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对于 这一问题, 这一问题,传统儒家基本一致的认识
王霸分界标准、 王霸分界标准、政治由以遵循的原 主观动机与客观事功、 则、主观动机与客观事功、个人的心 性修养以及王道实现的途径等等, 性修养以及王道实现的途径等等,都 是宋代思想家广泛讨论的问题。 是宋代思想家广泛讨论的问题。 实际上,直到清代, 实际上,直到清代,思想文化领 域对于王霸问题的论辨, 域对于王霸问题的论辨,依然是围绕 这些问题进行的。 这些问题进行的。
极致。朱熹说: 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极致。朱熹说:“仁义根于仁心之固有, 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 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 人欲之私也, 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 不利, 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 政治的本质只能用道义来说明, 之。” 政治的本质只能用道义来说明, 行王道不可以求利。从宋代 行王道不可以求利。
汉代思想家论说王道, 汉代思想家论说王道,主要是强 调王道对于维护专制政治秩序的意义。 调王道对于维护专制政治秩序的意义。 先秦两汉儒家辨析王霸, 先秦两汉儒家辨析王霸,其内在的 价值尺度则是义利。在义利关系上, 价值尺度则是义利。在义利关系上, 传统儒家的基本思路是重义轻利, 传统儒家的基本思路是重义轻利,先 义后利, 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 义后利,“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逻辑上, 明其道不计其功” ,在逻辑上,王道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义利之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义利关系的辩争。
义指封建道德,利指利益、功利。
儒家先义后利、义重于利,《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西汉董仲舒主张“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急其功"。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墨家义利并重,《墨经上》:“义,利也。
”宋以后反理学思想也持此说,明清之际的颜元强调“正其谊911(义)以谋其利,明其道以计其功。
”(《四书正误》卷一)。
义”是一个人心问题、人性问题、心性问题,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内在的人心人性,也叫“心性”。
“义”就是正确认识人的心性,即正确认识人心的基本属性,然后发遵循和符合人心人性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这就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即理”、“性即理”。
这里的“理”与“义”同义。
“利”则是一个效率问题、经济问题,所关注的对象是外在的外物,主要是经济活动。
“利”就是正确认识外物,去发现更有效率的生产和解决方法。
“义利之辨”与“心物之辩”是相对应的。
“义”属于“心”的范畴,而“利”则属于“物”的范畴。
“心”是人的思考认知主体,人的一切思考认知活动,都是由“心”所发出。
而“物”则是人心的思考认知对象。
“义”属于“心”的属性,而“利”则属于“物”的属性。
在西化的现代学术的误导之下,现代中国人对“义”所存在的最大谬见是,将“义”也看成“物”的范畴,甚至将“义”看成一个经济分配问题,直接与经济分配公平等同。
经济分配公平了,就是“义”、“正义”。
经济分配不公,出现了两极分化,就是“不义”、“非正义”。
经济分配公平,的确符合“义”的原则,但是,经济分配公平与“义”存在本质不同。
经济分配无论公平与否,是以经济为中心的,都是经济问题,属于“物”,属于“利”。
以此为视角,就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质相同,都是经济问题,都属于“利”,却缺乏“义”。
其不同仅仅在于分配方式的不同,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两极分化的,而共产主义的分配则是平均的、公平的。
孟子的义利之辨
评孟子的义利之辨义利观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侧面,义利之辨层次最能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孟子正确审视义与利之间的选择性张力,既能鲜明地坚持道义论的基本立场,又能够对经济生活进行独具特色的伦理辩护。
义与利,通俗地说,就是道德与利益。
“义利之辨”,就是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如果说仁是《论语》的核心价值观,那么,义可以说是《孟子》全书的一个重要主题。
《孟子》第一章《梁惠王上》的主题是“义利之辨”。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还提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之后孟子还提到:“人性中羞耻的心,是义的开始”(“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孟子·公孙丑上》)。
“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会给别人,也不会从别人那里拿取一丝一毫”(“非其义者,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孟子·万章上》)。
“官吏违背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国家还能存在,那是太侥幸了”(“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
”《孟子·离娄上》)。
综上,可看出孟子已将“义”上升到了国家安全的层面,足以见得孟子对于义的看重。
但是我认为孟子这样讲“义”与’利“放在了两个完全的对立面,未免有些过于极端。
其实在之后儒家也并不讳言利。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
”也就是说,道德和利益是人所兼有的。
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为了国家的崇高利益,不应趋福避祸,即使贡献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我们上一届总理温家宝也提到,商家要流着道德血液,我们应该鼓励社会对于“义”的发扬,但也不反对人们对于合法利益的追求,做到义与利的结合,我想这才是我们建立一个和谐的法治社会所需要努力发展的方向。
关于义利之辨的名言
关于义利之辨的名言1.义利之辨,原本是人们判断行为动机和目的的根本标准。
2.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的利益,是没有道德感的行为。
3.利己主义者往往忽视了义利之辨,只顾自身利益。
4.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坚守道义,不以利益为重。
5.秉持正义原则,对待他人应该重视他们的利益。
6.不追逐短期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发展,才能体现出真正的道义。
7.在面对利益和正义的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正义的一方。
8.真正的智者会懂得如何平衡义与利的关系。
9.过分追求利益,往往会导致道义的失落。
10.义利之辨是人们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的重要准则。
11.金钱与利益不应成为评判一个人品德的唯一标准。
12.世界需要更多关注义利之辨的人,以推动社会进步。
13.追求利益时要记住,这不应该是以损害他人为代价。
14.道德与理性应该在义利之间达到平衡。
15.义利之辨是衡量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准则。
16.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行为,是缺乏道义的表现。
17.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感受的人,缺乏义利之辨的理解。
18.事业的成功不应该以伤害他人利益为代价。
19.义和利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
20.人们应该时刻保持对义利之辨的敏感与判断力。
21.不追求个人利益而选择帮助他人,是高尚品质的表现。
22.无利不起早,这种思想忽略了道德与义利的关系。
23.一个人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准则的限制,而不仅仅是追求利益。
24.公正与权益的平衡是义利之辨应该追求的目标。
25.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动机的行为,才能称之为高尚的义行。
26.义利之辨是人们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重要准则。
27.在利益面前,我们应该保持对道义的坚守,不随波逐流。
28.感恩之心应该超越利益,体现出我们对他人的真诚关怀。
29.以他人利益为先的行为,体现了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
30.利益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唯一目标。
31.真正的领导者会根据公平和正义来平衡义与利的关系。
32.追求自身利益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继承孔子,更强调义与利的对立。 他指出,从利来讲,国君与大夫之利、士庶 人之利是彼此相互矛盾的,若“上下交征利, 则国危矣!”由此,孟子提出了“何必曰利” 的命题。
以孔、孟、董仲舒为代 表的儒家坚持“重义轻利” 论调。
董仲舒提出了关于义利问题的两句名 言:“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他说:“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 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由此强调义对于 人生来说是最根本的东西,当义与利发生矛 盾时,应放弃利而坚持义。
以孔、孟、董仲舒为代 表的儒家坚持“重义轻利” 论调。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董仲舒区 分了公利与私利,他曾经赞扬“圣人 之为天下兴利也”(《春秋繁露·考 功名》),可见其反对的也是个人的 私利。
与儒家相反,墨家认为 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合 一的。
《墨经上》有云:“义,利也。” 这就是说,在墨家看来,义,即是利,义 与利二者是合一的。墨家所谓利是“国家百姓 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是公共利益 而非个人私利。
《管子》中有言:“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 而知荣辱”。认为先有物质生活才有精神生活,义 离不开利,因而是先利后义的。
在商鞅看来,儒家所谓仁义道德是罪恶之源, 他说:“礼乐,淫佚之征也,慈仁,过之母也。” (《商鞅·说民》)因此,他提倡贵利贱义。
以管子、商鞅、韩非子为代 表的法家认为真正的义离不开利 且必须以利为前提,因而重利而 轻义。
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比较系 统地阐述了法家的伦理思想。他认为人皆 “恶劳而佚乐”,趋乐避苦是人之本性, “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不仅如此,人都是自私的,都怀有计算利害 之心和自为之心。
以管子、商鞅、韩非子为代 表的法家认为真正的义离不开利 且必须以利为前提,因而重利而 轻义。
与儒、墨、法家均不同,道 家认为义利均轻。
道家既不看重利,也不推崇义,而是主张 “不就利,不违害”(《庄子·齐物论》),由此 超脱了关于义利的考虑。但实际上,道家认为 的义利均轻只能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幻想,违背 了现实情况。
朱熹曾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 义。”可见,“义利”问题在伦理价值观 中是极为重要的。纵观中国历史,关于 “义利”问题的争辩源远流长,至今余波 未息。 其中,所谓“义”是指思想行为符 合一定的道德标准;而所谓“利”,则指 利益、功利。
何谓 “义利之辩” ?
所谓“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关 于道德行为与利益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的 争辩。根据对“义”与“利”间的关系 的态度,可以将“义利之辩”区分为:
如此一来,韩非子从性恶论出发,否定 了伦理道德的作用,他说:“夫施于贫困者, 此世之所谓仁义;哀怜百姓,不忍诛罚者, 此世之所谓慈爱也,夫有施于贫困,则无功 者得赏,不忍诛罚,则暴乱不止。”
以管子、商鞅、韩非子为代 表的法家认为真正的义离不开利 且必须以利为前提,因而重利而 轻义。
因此,韩非子认为从长远利益考虑,必须 放弃所谓的“仁义之举”,而主张顺因人情, 尽量满足人的“好恶”之情,亦即人之利。虽 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自私并非完全不可改 变,可借助于法律的力量惩恶扬善,从而达到 维护统治阶级的大利。
荀子亦明确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 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的观 点。但荀子同时认为:“义与利者,人之所 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 纣不能去民之好义……”。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也反对后义而先利,但他认为任 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利益。
由此可见,荀子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 考虑个人的利益,然而,应该使关于个人利 益的考虑服从道德原则的指导。其后,宋代 的叶适指出,道义是不能脱离功利的,清初 的颜元也肯定了利的重要性。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也反对后义而先利,但他认为任 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利益。
“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 钩而不计得鱼者乎?”(《颜习斋言行录》卷 下)由此,颜元对董仲舒的两句名言提出修改 意见,认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 其功”。(《四书正误》卷一)
以管子、商鞅、韩非子为代 表的法家认为真正的义离不开利 且必须以利为前提,因而重利而 轻义。
“义利之辩”
重义轻利 义利合一 义利并重 重利轻义
以孔、孟、董仲舒为代 表的儒家坚持“重义轻利” 论调。
最早系统地论述义利问题的是孔子。他 区别了义与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 喻于利”。在这里,孔子所谓“义”是指行 为必须遵循的原则,所谓“利”是指个人的 私利。
以孔、孟、董仲舒为代 表的儒家坚持“重义轻利” 论调。
与儒家相反,墨家认为 义与利不是对立的,而是统 一的。
墨子反对“子亏父而自利”、“父亏子而自 利”、“臣亏君而自利”、“君亏臣而自利”。 墨家把义解释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把道德原则与天下之利统一起来,由此得出贵义 即是贵利、贵利即是贵义的义利合一结论,因而, 墨家是贵义尚利的。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 也反对后义而先利,但他认为任 何人都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利益。
因此,孔子并不完全排斥利,曾经提 出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政治主张, 虽然其最终目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其 主伙“民之所利”是应该重视的这一观点 仍具有进步意义。
以孔、孟、董仲舒为代 表的儒家坚持“重义轻利” 论调。
孔子所强调的是“见利思义”, 所反对的是“见利忘义”。他认为, 在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 应使个人利益服从道德原则;“民之 所利”是应该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