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协调障碍

中枢性协调障碍

中枢性协调障碍

(1)概念

小儿脑瘫常常在小儿不会走路或症状明显时作出诊断,能不能在早期作出诊断呢?西德学者Vojta博士从1954年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创立了著名的Vojta诱导法,提出中枢性协调障碍这一概念,提出Vojta七种姿势反射,制成Vojta量表,使用这一量表,小儿在6个月前甚至在新生儿期就可被发现异常,然后采用Vojta诱导法进行早期干预。Vojta本人采用这种方法治疗207例8个月以内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有效率为96.1%。Vojta认为,在脑瘫形成早期,一些具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存在发育及中枢性运动障碍等临床表现,虽在早期不能确切地诊断为脑瘫,如不进行早期干预,有一部分会发展成为脑瘫,因此,中枢性协调障碍实际上是早期诊断脑瘫的代名词。目前这一诊断名称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采用,Vojta 疗法已成为当今早期诊治脑瘫的又一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患有中枢性协调性障碍的是指小儿姿势与运动协调性发生紊乱,提示患儿可能存在脑损伤,目前我国脑瘫中心大都采用综合性干预方法,可防止肌肉挛缩及关节变形,阻止姿势向异常方向发展。

(2)什么是Vojta姿势反射?

Vojta姿势反射是Vojta博士经过多年实践及反复研究后创立的,用于早期诊断脑瘫等脑损伤性疾病的七种姿势反射。被认为是简便、快捷、准确的早期筛查脑损伤的方法,Vojta七种姿势反射如下:

(1)拉起反射:小儿仰卧,检查这将拇指从小儿尺侧伸入小儿掌中,其余四指固定小儿腕部将小儿拉起,小儿在不同发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拉起姿势,初生婴儿呈头背屈下肢屈曲状态,逐渐发展为抬头、上肢用力及下肢伸展状态。如果头背屈保留时间过长、下肢硬性伸展、两侧不对称、全身发硬等均被视为异常。

(2)立位悬垂反射:患儿仰卧,检查这双手持其腋下将小儿垂直提起,如小儿下肢呈交叉、尖足、内收及硬性伸展以及两侧不对称均被视为异常。

神经康复学试卷(B卷)

诚信考试,考试作弊者将不授予学士学位! (详见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细则文件) 《神经康复学》考试试卷(B卷)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日期:年月日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5分,共10分) 1、突触的可塑性: 2、亨特综合征: 3、神经康复学: 4、阿尔兹海默病: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正确打√,错误打ㄨ) 1、在多发性硬化的影像学检查中,CT是诊断多发性硬化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 2、偏瘫急性期正确的体位摆放应该是将患侧肢体置于抗痉挛体位。() 3、吉兰-巴雷综合征是导致急性弛缓性瘫痪最常见的原因。()

4、脊髓炎急性期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失用综合征为以后康复创造条件。() 5、静止性震颤常为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 6、神经生长因子是影响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外在因素。() 7、在诊断为AD的人群中,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8、面神经炎的发病部位位于茎乳孔以上面神经管内。()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43分) 1、中枢神经的可塑性的核心是() A.对侧半球代偿 B.突触可塑性 C.神经轴突发芽 D.古旧脑代偿 2、急性脑出血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是() A.CR B.DSA C.CT D.MR 3、在运动控制中主要起承上启下作用的神经中枢结构是() A.脊髓 B.脑干 C.基底神经节 D.小脑 4、下列神经促进技术的治疗方法中,强调患者认知能力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的是( ) A.Baboth神经发育疗法

B.Brunnstrom运动疗法 C.运动再学习方法 D.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 5、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中不包括( ) A.上睑下垂 B.复视 C.光反射消失 D.内斜视 6、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脑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7、下列脑神经中属于混合神经的是() A.面神经 B.舌下神经 C.视神经 D.外展神经 8、失用症是指() A.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B.偏瘫肢体感觉功能障碍 C.偏瘫患者的触觉障碍 D.偏瘫患者的认知障碍 9、颅脑损伤后记忆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中,不属于内部策略的是() A.背诵

中枢神经主要部位损害的症状

中枢神经主要部位损害的症状 一、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的表面为大脑皮质所覆盖,在脑表面形成脑回和脑沟,内部为白质、基底节及侧脑室。大脑半球由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及岛叶。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肿瘤、感染、颅脑外伤等。下面叙述大脑半球及各叶受损的局部症状(图2—34)。 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如言语中枢大多数在左侧半球,部分左利手者则位于右侧。习惯上称左侧为优势大脑半球。近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在言语、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以及计算等方面起决定作用;右侧大脑半球有高级的认识中枢,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间和形状的识别、短暂的视觉记忆和认识不同人的面容等方面起决定作用。但大脑的整体功能很重要,大脑皮质各部是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各有其独特的生理作用。 (一)额叶病变时主要引起随意运动、言语以及精神活动方面的障碍。额叶前部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故表现为痴呆和人格改变。可有欣快或易激怒。可产生对侧肢体共济失调,步态不稳,这是由于影响了额叶脑桥小脑径路的额桥束纤维。额叶前部的病变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额中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时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时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后部受损可产生对侧上肢强握与摸索反射。中央前回处皮质为运动中枢,刺激性病灶产生对侧上肢、下肢或面部的抽搐(Jackson 癫痫),破坏性病灶多引起单瘫,中前回上部受损产生下肢瘫痪;下部受损则产生面、舌或上肢的瘫痪。旁中央小叶损害,如矢窦旁脑膜瘤因影响双侧下肢运动区,产生痉挛性截瘫、尿潴留和感觉障碍。一侧额叶底部占位性疾病(肿瘤)可引起同侧嗅觉缺失和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Foster—Kenndey综合征)。左侧(优势侧)半球受损,可产生运动性失语(额下回后部)或书写不能(额中回后部)。 (二)顶叶中央后回为皮质感觉中枢,故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中央后回的刺激性病灶产生对侧身体局限的感觉性癫痫发作,常常为针刺、电击、偶为疼痛的感觉异常发作,从一处向邻近部位扩展,或扩展至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引起局部抽搐发作。破坏性病变引起精细感觉障碍,如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和皮肤定位觉的丧失,一般感觉(触、痛、温度觉)则不受影响。左侧角回皮质损害引起失读。左侧缘上回皮质损害引起两侧运用不能。主侧角回的损害可引起古茨曼(Gerstmann)综合征,此征有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及书写不能四个症状,有时伴失读。右侧顶叶邻近角回损害可引起病人不认识对侧身体的存在,病人穿衣,刮胡子都用右手,认为左侧上下肢不是自己的,称自体认识不能(autotopagnosis)右侧顶叶邻近缘上回处损害有时可见到病人不认为自己有缺陷,否认左侧偏瘫之存在,称病觉缺失(anosognosia)。二者均属体象障碍。任一侧的顶叶病变出现触觉忽略(tactileinattention),即每侧分别试触觉时,病人能认知,如两侧同时给予触觉刺激时,病灶对侧则会不感觉。顶叶占位性病变因可损害视辐射的上部,故可引起对侧同向下象限盲。 (三)颞叶一侧颞叶的局部症状常较轻,尤其在右侧时,故有时也称“静区”。颞叶前部病变影响内侧面的嗅觉味觉中枢即钩回时,即出现特殊的症状,称钩回发作,是一种颞叶癫痫,病人有幻嗅或幻味,作舐舌、咀嚼动作。当癫痫放电向后扩散时,也可出现颞叶癫痫的一些其他症状,如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相识症(deja vu)、旧事如新症或生疏感(jamaisvu)、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或抽搐。如白质中视辐射受损害,引起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性盲。左侧颞叶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颞上回后部)租健忘性去语(颞中、下回后部)。一侧颞上回后部听中枢受损时常无听觉障碍,或为双耳听力轻度减退,听中枢周围的听觉联络区受损时,偶现幻听。双侧颞叶损害则引起严重的记忆缺损,见于脑炎后遗症、脑变性病。 (四)枕叶围绕矩状裂的皮质是视觉中枢,故枕叶病变主要引起视觉障碍。根据视辐射损害范围的大小,可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或象限盲,或对侧视野外周新月状缺损。一侧视中枢损害引起的偏盲不影响黄斑区视觉(黄斑回避),对光反射不消失。视中枢刺激性病变引起不成形幻视发作(闪光、暗影、色彩等),可继以癫痫大发作。视中枢周围视觉联络区的刺激性病灶则引起成形的幻视发作。左侧顶枕区可引起视觉失认,即对寻常物体失去认识能力,如给他看钥匙他不认得,但放在他手中接触一下,他即能认

脑变性病(中级整理)

帕金森病 概念: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特征: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 病理特征: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路易体(Lewy body)形成 帕金森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迄今为止,PD 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倾向于与年龄老化、遗传易感性和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因素有关。 1) 年龄老化:帕金森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 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 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2) 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3) 遗传易患性。近年在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曾发现a 共同核素基因的 Alα53THr 突变。但以后多次未被证实。 4) 家族遗传性: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病理】 胞浆内出现特征性嗜酸性包涵体--Lewy小体,a-突触核蛋白基因是Lewy小体中重要成分类似改变也见于蓝斑、中缝核、迷走神经背核等,程度较轻, 总之,典型病理特点是: ●进行性黑质和蓝斑核含黑色素多巴胺神经元大量丧失(50%~70%) ●残留的黑质DA能神经元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Lewy体(路易(Lewy)小 体有a-突触核蛋白沉积)

康复医学详解

康复医学详解 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好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疾病和虚弱的消除。 康复:(rehabilitation)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整体或者局部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病人为对象,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康复的方式:A.康复机构的康复B.上门康复服务C.社区康复(CBR)或基层康复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对象是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者。 康复医学组成: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介入,综合措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 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的核心:功能障碍的康复观。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损、社会水平的残障. 工作方式:一般采用多专业联合的作战方式,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团队。 康复治疗团队一般为康复医师,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和矫形器师、文体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 康复的基本目标:是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残疾人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分类:1.病损:恢复或改善存在的功能障碍;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调整心理状态,加强接受与克服的心理。 2.残疾:利用和加强残存的功能;假肢、支具、轮椅、辅助器的装配和使用,以补偿功能。 3.残障:改善居住和社会环境;改善家庭环境;促进就业,保证受教育和过有意义的生活。 我国残疾分类1.视力残疾2.听力残疾3.言语残疾4.智力残疾5.肢体残疾6.精神残疾残疾预防A.一级预防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最为有效,可降低残疾发生率70%。

发育性语言障碍

发育性语言障碍 发育性语言障碍(developmentallanguagedisorder)是指由于发育延迟而引起的语言障碍,而非因听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损害及严重的精神发育迟缓造成的。发育性语言障碍分为表达性语言障碍和感受性语言障碍两种。 目录 1. 1发病机制 2. 2两种分类 3. 3诊断要点 1. ?临床表现 2. ?诊断标准 3. ?鉴别诊断 1. 4疾病治疗 发病机制 据好医生网站资料,该疾病病因尚无定论,可能与脑组织的某些感知觉功能、特别是听觉分辨能力损伤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听觉知觉、听觉记忆、听觉整合、听觉理解和表达等脑功能缺陷所致。 两种分类 表达性语言障碍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显著低于其智力年龄的应有水平,但语言理解力在正常范围内,发音异常可有可无。 感受性语言障碍是指一种特定的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语言的理解低于其智龄所应有的水平,几乎所有患儿的语言表达都显著受损,也常见语言发育异常。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语言发育迟滞为最重要的表现。1岁时不会叫“爸爸”、“妈妈”,2岁时还不能组词,常借手势、眼神及其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需要。 1.感受性语言障碍

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言语常无反应,不能理解简单的命令,不能根据他人的语言要求去行动。表达性语言障碍者,语言理解尚好,仅表达能力差。 2.入学后发育性语言障碍 患儿常有明显的学习困难,主要是阅读困难,特别是感觉性语言障碍患儿的阅读能力较差,且常伴有计算困难,常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3.行为问题 该类患儿到学龄期后常因学习困难及与同学交往时语言表达困难,而出现焦虑、退缩、注意短暂、多动或违拗等行为问题。这些患儿的智力正常,视觉感受及视觉?空间知觉正常,内在的语言发育正常,在完成一些带有创意的游戏、绘画、音乐方面与正常儿童一致。 4.听力减退 感受性语言障碍患儿常有轻度的听力减退,电测听检查的听力曲线常很不稳定,波动大。 诊断标准 1.CCMD-3关于表达性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F80.1) (1)言语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实际年龄。2岁时不会说单词,3岁不能讲两个单词的短句,稍大后仍有词汇量少,讲话过短,句法错误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语言的理解能力正常。 (3)标准化测验总智商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及总智商≥70)。 (4)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2.CCMD-3关于感受性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F80-2) (1)言语理解能力低于实际年龄。1岁时对熟悉的名称无反应,2岁时仍不能听从日常生活简单的口令,以后又出现不能理解语法结构、不了解别人的语调、手势等意义,其严重程度超过同龄儿童的变异范围。 (2)有语言表达能力和发音异常。 (3)非言语智力测验智商在正常水平(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操作智商≥70)。 (4)不是由于听力缺陷、口腔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或广泛发育障碍所致。 鉴别诊断 1.精神发育迟滞 该病主要特点是智能低下,操作智商也明显降低。 2.聋哑病 早期即表现出听不到任何声音,无法学习讲话造成聋哑,听力检查可以确诊。 3.婴儿孤独症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治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治 蚌医一附院ICU 邓晰明 收住ICU的重症患者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多数病人症状轻微,短时期即可消失。严重者往往预后不良,应予以重视,最大限度地预防脑并发症的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脑功能障碍,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以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为许多全身疾病和颅内疾患的严重后果,是临床各科常见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脏器功能障碍。 脑是调节身体各器官的中枢,全身各系统的疾病、代谢紊乱或中毒以及神经系统本身疾患均可影响到脑,严重时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功能受损,直至脑死亡。临床上脑功能障碍多见于循环骤停、严重感染、缺氧、代谢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感染、出血、栓塞及创伤等。因而在抢救这类危重病患者时,应尽早实施脑保护、及时纠正缺氧及代谢紊乱和清除内、外源性毒性物质。脑功能障碍的预后除与原发病种类有关外,主要与衰竭程度和治疗措施有关。轻型脑功能障碍患者多可恢复,重型每遗有智力、意识和运动障碍,严重者可致死亡。 【病因】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病因分为颅内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表1)。 表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见病因 【发病机制】 脑组织耗氧量很大,脑内能源贮备很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缺氧使组织氧分压<30 mmHg即发生脑内乳酸血症,严重缺氧伴有低血压时脑细胞可死亡。心搏停止2~4 min脑内代谢停止,4~5 min时ATP耗尽,脑细胞肿胀。8 min时即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 脑缺血、缺氧后脑组织内液体积聚形成脑水肿。大脑的不同部位对缺氧的耐受性时限

不尽相同:大脑皮层为6 min,中脑为15 min,延髓为30 min。脑缺氧4~5 min后,一切需能的代谢停止,“钠泵”衰竭,细胞膜失去完整性,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肿胀。血脑屏障的损害,使其通透性增高,发生组织间水肿和出血。颅内压力的增高,首先可以通过脑脊液的生成速率减少和蛛网膜绒毛对脑脊液的吸收增加来代偿。代偿极限是颅腔容积的8~10%,超过此极限必将出现脑功能障碍。弥漫性颅内压增高较少形成脑疝,解除后功能恢复较快,如脑水肿、蛛网膜下腔血、弥漫性脑膜炎等。局限性颅内压升高时,颅内各部位间压力差明显,常出现脑组织移位,即发生脑疝。当压力解除后,脑功能恢复较慢。脑疝直接危及生命,有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小脑幕裂孔上疝及复合性脑疝。 【诊断】 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诊断通常依据1974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表2)。凡积分< 8者预后不良;积分5~7者预后恶劣;积分< 4者罕有存活;正常人应为15分。该表优点为简单、易行,但欠完整。 表2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自发性睁眼4分正确回答5分遵嘱执行动作6分闻声后睁眼3分对话混乱4分痛刺激可引起保护性反应5分刺痛后睁眼2分答非所问3分能躲避疼痛4分无反应1分音意难辨2分刺痛后肢体屈曲3分 无反应1分刺痛后肢体过伸2分 无反应1分注:以上三种得分相加即为GCS评分,最高为15分,最低为3分,8分以下为昏迷。昏迷的标准是①不能睁眼;②不能说出可以理解的语言;③不能按吩咐运作。 2.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经多国专家共同讨论修订,增为7项指标,35级,即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表(表3)。正常积分为35;34~28分考虑有神经功能损伤;27~16为早期衰竭;15~8分为脑衰竭;<7分为脑死亡。 3.脑功能失常诊断及严重度评分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上述两种计分法均存在忽视早期诊断的不足。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庐山)通过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中,对脑损害程度及条件做了新规定(5)。该标准为GCS昏迷程度计分表的修订。功能受损期定为1分,衰竭早期定为2分,衰竭期定为3分(表4)。 表3 Glasgow-Pittsburgh昏迷评分表

生理学习题10

第 1 页 共 3 页 年 ……………《生理学》复习题 第十章 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轴浆运输 2.EPSP 3.IPSP 4.突触 5.神经递质 6.突触后抑制 7.传入侧支性抑制 8.回返性抑制 9.运动单位 10.脊休克 11.牵张反射 12.腱反射 13.肌紧张 14.去大脑僵直 15.牵涉痛 16.后发放 二、填空与判断 1.根据兴奋传导速度的快慢,可将周围神经纤维分为 、 、 三类;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又可分为 、 、 、 四类。 2.神经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 和 两方面的作用。 3.根据神经元的接触部位,经典的突触可分为 、 和 三类。 4.突触后电位可分为 和 两种。前者在突触后膜出现________电位变化,后者则是在突触后膜出现________电位变化。 5.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主要有 、 和 。 6.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 ,其特点有 、 和 。 7.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 、 、 、 、 。 8.突触后抑制包括 和 两种形式。 9.脊髓灰质前角中主要存在 和 两类运动神经元。 10.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分为 和 两种类型。其感受器是 ,属于 感受器,中枢在 。 11.基底神经节病变可产生两类运动障碍性疾病,如 和 。 12.根据小脑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可将小脑分为 、 和 三个功能部分。 其中 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 13.快痛由________纤维传导,慢痛有________纤维传导。 14.第一体表感觉区位于 ,大脑皮层主要运动区位于 。 15.脑电波的基本波形包括 、 、 、 四种。正常人在安静、情绪、闭目状态 时,所记录的脑电波形是 。 16.睡眠可分为 和 两个时相。 17.脊髓半离断时,离断水平以下的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 侧,而深感觉障碍则发生在离断的 侧。 18.根据药理学特性,胆碱能受体分为 和 两类,前者可被 阻断,后者可被 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 和 两类,前者可被 阻断,后者可被 阻断。 19.皮层诱发电位一般包括 、 和 三部分。 判断对错 1.神经元由胞体和树突两部分组成。( ) 2.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 ) 3.神经纤维在有髓鞘、直径大和温度高的情况下传导速度快。( ) 4.EPSP 和IPSP 都是动作电位。( ) 5.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起调节信息传递效率的作用,即增强或削弱信息传递的作用。( ) 6.突触前抑制是指在突触前膜上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7.兴奋可在突触联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播。( ) 8.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神经元兴奋,必然引起另外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反应。( ) 9.γ运动神经元兴奋可引起梭外肌收缩,直接引起肌肉收缩。( ) 10.屈肌反射属于一种姿势反射,对维持身体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11.下丘脑是除嗅觉外的各种感觉传入通路的重要中继站,并能对感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综合。( ) 三、选择题 1.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是: A.胞体 B.树突 C.轴突始段 D.轴突 E.轴突末梢 2.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完整性 B.绝缘性 C.双向性 D.传导速度接近光速 E.相对不疲劳性 3.轴浆快速运输的主要是: A.带膜的细胞器 B.递质合成酶 C.微丝、微管 D.神经营养因子 E.狂犬病病毒 4.脊髓灰质炎患者出现肢体肌肉萎缩的原因是: A.失去神经冲动的影响 B.失去了神经的功能性作用 C.失去了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D.肌肉受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水平的影响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运动功能及智力 水平的影响 目的:系统地分析在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中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其运动功能和智力水平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药物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结果: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智力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中,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普及。 标签: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早期康复训练;运动功能;智力水平 近些年来,有研究人员指出,在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中应用早期康复锻炼能够使其智力水平和运动功能显著改善[1]。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观点,我们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其平均年龄(4.1±0.5)个月,平均体重(5232.5±110.1)g;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其平均年龄(4.3±0.3)个月,平均体重(5232.6±110.6)g。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次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脑活素药物实施西医常规治疗,与此同时,我们借助于Bobth法引导其进行常规功能训练。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1)声音刺激。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实际年龄和病情特点,给予其相应的家人呼唤声音、铃声、背景音乐等刺激,经常与患儿进行谈话,引导其找到声源,有效地改善其眼、耳等部位的协同功能;2)水疗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儿水疗,每次时长20 min,水温38℃左右;3)抚触护理。在患儿游泳后给予抚触护理。在抚触前,取婴儿润肤油均匀涂于双手掌心,然后按照头、面、胸、腹、手、四肢的顺序按摩其穴位;抚触过程中可轻柔卤门,促进大脑发育;以患儿脐部为中心,按顺时针旋转按摩,加速食物吸收;若患儿孕周不超过34周,护理人员需要抚触其头背部皮肤;若患儿的孕周较大且耐受较好,那么护理人员可先将其置于暖箱中,然后给予抚触;4)康复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其进行动作训练,主要包括抬胸、抬头、爬行、翻身、扶坐等,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陪伴和指导,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避免引起患儿疲累。

【免费下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治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诊治蚌医一附院ICU 邓晰明收住ICU 的重症患者中,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害,多数病人症状轻微,短时期即可消失。严重者往往预后不良,应予以重视,最大限度地预防脑并发 症的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脑功能障碍,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以意识障碍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为许多全身疾病和颅内疾患的严重后果,是临床各科常见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脏器功能障碍。 脑是调节身体各器官的中枢,全身各系统的疾病、代谢紊乱或中毒以及神经系统本身疾患均可影响到脑,严重时导致不同程度的脑功能受损,直至脑死亡。临床上脑功能障碍多见于循环骤停、严重感染、缺氧、代谢紊乱及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感染、出血、栓塞及创伤等。因而在抢救这类危重病患者时,应尽早实施脑保护、及时纠正缺氧及代谢紊乱和清除内、外源性毒性物质。脑功能障碍的预后除与原发病种类有关外,主要与衰竭程度和治疗措施有关。轻型脑功能障碍患者多可恢复,重型每遗有智力、意识和运动障碍,严重者可致死亡。 【病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病因分为颅内疾病和全身性疾病两大类(表1)。表1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见病因颅内疾病全身性疾病乙型脑炎、心脏骤停复苏后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多器官功能障碍颅内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流脑等尿毒症型脑病、肝性脑病脑出血、脑梗死、肺性脑病、粘液性水肿昏迷、低血糖昏迷脑血管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高渗性和低渗性昏迷、垂体危象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肿瘤、脑寄生虫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肾上腺危象颅脑外伤: 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中毒【发病机制】脑组织耗氧量很大,脑内能源贮备很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差。缺氧使组织氧分压<30 mmHg 即发生脑内乳酸血症,严重缺氧伴有低血压时脑细胞可死亡。心搏停止2~4 min 脑内代谢停止,4~5 min 时ATP 耗尽,脑细胞肿胀。8 min 时即发生不可逆性脑损害。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

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专业文章)

第一节儿童孤独症 12.1.1 症状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 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起就表现出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不亲,也不喜欢人抱,当人与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被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 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象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孤独症儿童 (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表现为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出在代词运用上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请把鼠标放到图上 (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保持不变。

康复治疗考试复习资料

健康:健康是身体,精神好和社会生活的完美状态,而不仅是疾病和虚弱的消除。 康复:(rehabilitation)是达到下述目标的一个过程,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上的最佳水平,从而使其借助某种手段,改变其生活,增强自立能力,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整体或者局部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病人为对象,以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康复的方式:A.康复机构的康复B.上门康复服务C.社区康复(CBR)或基层康复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对象是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者。 康复医学的组成 康复医学组成:康复医学的理论基础、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介入,综合措施,循序渐进,主动参与。 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 康复医学的核心:功能障碍的康复观。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的病损、个体水平的残损、社会水平的残障. 工作方式:一般采用多专业联合的作战方式,共同组成康复治疗团队。 康复治疗团队一般为康复医师,包括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假肢和矫形器师、文体治疗师和社会工作者。 康复的基本目标:是改善身心、社会、职业功能,使残疾人能在某种意义上像正常人一样过 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分类:1.病损:①恢复或改善存在的功能障碍;②预防和治疗并发症;③调整心理状态,加强接受与克服的心理。2.残疾:①利用和加强残存的功能;②假肢、支具、轮椅、辅助器的装配和使用,以补偿功能。3.残障:①改善居住和社会环境;②改善家庭环境;③促进就业,保证受教育和过有意义的生活。 我国残疾分类1.视力残疾2.听力残疾3.言语残疾4.智力残疾5.肢体残疾6.精神残疾 残疾预防A.一级预防减少各种病损的发生。最为有效,可降低残疾发生率70%。 优生优育产前检查预防接种合理营养合理用药B.二级预防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残疾。可降低残疾发生率10%~20%。治疗结核病高血压基本的手术治疗C.三级预防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减轻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评定也称评价,是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检查与测量障碍,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解释并进行障碍诊断的过程。 康复评定是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及潜在能力进行评测,以确定患者目前的功能障碍程度或残存功能及潜力,为制定治疗计划、判断疗效提供依据。 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分类: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异常肌张力:1.肌张力增高2.肌张力低下3.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 肌肉收缩的类型:①等长收缩②等张收缩③等速收缩 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①痉挛,表现为折刀样现象(在被动屈伸其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为锥体束损害现象。②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屈伸肢体时始终阻力增加),为锥体外损害现象。 构音障碍:指由于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分类;运动性,器质性,功能性构音障碍。 吞咽功能的测定方法:吞唾液测验,饮水实验,摄食-吞咽过程评定。 痉挛:是一种由于牵张反射高度兴奋所致的,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发射亢进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训练方案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训练方案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虽然听起来比较陌生,但是它还有发展成脑瘫的可能性,中枢神经协调障碍会让孩子的身体发育缓慢,而且反应和同龄人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及时的治疗的话会导致孩子变成程度不同的脑瘫,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训练方法。 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中枢神经损伤后,使中枢神经协调作用障碍而出现姿势反射异常和肌张力改变的 病症。 正常婴儿对躯体在空间的位置变化具有反应的能力,称为姿势反应性,这种反应性在出生时即已形成,在不同月龄有不同反应,它是通过中枢神经协调作用实现的。姿势反应性异常表示有脑损伤存在,但这些异常表现还不能构成脑损伤的典型表现(如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的诊断条件,而只是这些脑损伤性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给予治疗,有可能发展成不同程度的脑瘫,

或者没有脑瘫而有神经心理功能发育上的迟缓和障碍。 第一,了解患儿病情,各功能情况,了解其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肌张力的情况,以及患儿各种不正常用力和异常姿势。 第二,找出不正常用力的部位和造成异常姿势的真正原因。 第三,根据不同年龄、智力、个性、体质、病情和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来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和训练内容方法。 第四,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分清主次,先恢复什么功能,再恢复什么功能;?每个先恢复的功能是下一个要恢复功能的基础,恢复一个功能后,再把主要恢复功能变为次要,再把次要的功能变为主要功能来训练 第五,根据孩子的个性,想办法引起孩子的兴趣,让患儿配合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

上面的这些内容就是关于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训练方案了,其实中枢神经协调障碍如果能够接受有效的训练的话是有很好 的康复效果的,训练时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也要对孩子有信心,坚持一段时间的训练就会有明显的起色。

二便障碍的康复训练

凡有尿频、尿急、尿失禁、夜间尿频、遗尿症、大量残余尿、排尿后外漏、膀胱扩张等特定指标≥1个者,即可确诊。 危险因素分析:病理、生理因素、神经源性障碍或损伤、尿路异常、前列腺肥大、急性疼痛。治疗因素,个人状况,慢性便秘、脱水、应激或恐惧。高龄、感觉丧失、肌张力丧失等。 护理措施和方法:制定病人排尿时间表,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指导病人增加膀胱容量的技巧,改善尿频、漏尿、尿失禁,制定训练膀胱功能的计划。留置导尿管者尿管定时开放,尽量延长排尿间隔,增加膀胱容量。其先决条件是病人意识清楚、有动机、有尿感。未置导尿管者,则根据平常尿失禁时间及先兆表现,提前给予便器。应用脱水剂时应备便盆。 尿潴留者,授予排尿技巧:腹外用手协助排尿。用力易轻,嘱患者屏住呼吸或抵住关闭的声门,以增加腹压,协助排尿。或用温水清洗外阴诱导排尿,机械温度可刺激相应的阴部神经支配区的皮肤,诱发排尿反射,也可在下腹部或足底部用湿纱布或温水浸泡、按摩足底(因、神经支配足底),或以弛张振荡疗法,既用手按压耻骨上部,通过尿液机械性振荡扩张排尿。采用神经刺激疗法直接针刺脊髓神经根,也有一定疗效,如第骶孔的刺方穴,下腹正中线脐下6横指的中极穴。 尿失禁者:注意观测尿失禁频率,检测皮肤湿度,记录起居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及褥疮发生。使用尿失禁护理用具,如尿道口连接无菌引流瓶或引流袋(保鲜膜),尿布、尿失禁短裤及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及胶管自制成移动性便器等。 心理护理: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康复过程。心理护理与躯体护理应同时进行,以达到对感觉障碍的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目的。做好病人亲属的心理指导,病人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排尿障碍,心理负担重,亲人的陪伴与支持对于病人非常重要。 了解患者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性格,遵循病人的生活习惯,护士态度应和蔼,不要指责及嫌麻烦,通过各种治疗活动与对动作的适应以及语言交流等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促进护患合作,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感,从而消除应激和恐惧。 为就寝时排尿者创造良好的环境,遮盖病人显露部位,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维护自尊心,确保心情舒畅。使其保持适当的排尿姿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了解排尿障碍发生、发展、预后的客观规律,向家属讲解护理知识。嘱患者晚饭后少饮水,睡前先排尿,培养定时排尿的习惯,接受排尿快感与不可避免的身体负荷,克服羞耻心理给予排尿动作的指导,训练步行、更衣,如果病情允许,尽量到厕所排尿,要求自主,磨练意志。同时,告诉病人排尿困难可随着出血梗塞的吸收而好转。 护理介入排尿障碍,时间长短不一,短则5~10天,长则2~3年不等。订好长期训练的计划,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疗法,训练膀胱功能,做好皮肤和导尿管的护理,循序渐进功能锻炼,消除排尿障碍带来的负面影响,重建生活自理功能,最终达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其间需要护士的指导与协助,患者及家属的重视,以及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性发育障碍

颈短而宽,蹼颈,后发际低呈“W ”型 面部表现两眼距宽(指两眼内眦间的距离大于两眼外眦间距离的1/3 ),内眦赘皮,鼻梁低而宽(图9),腭宫高举,上颌狭窄,下颌内收,形成错咬合,牙齿排列不整,耳大低位,面部或背部有多发黑痣 呈桶状胸或盾状胸,肘外翻 骨骼改变:骨质疏松,骨骺延期愈合,骨龄小于年龄,此两种改变几乎所有病人都存在。骨骼还表现不同部位畸形,肘外翻,往内翻,脊柱侧弯后突畸形,颈骨平台凹陷,膝内翻,第 4 掌骨及第 4 骨短缩等等。 伴有脏器畸形:常常合并心血管畸形如右位心。主动脉弓窄等等。 22% 的病人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如马蹄肾、游走肾、双肾盂、肾旋转不良、双输尿管等。 皮肤纹理改变:部分病人呈通贯手, 10~20% 的患者掌纹中三叉点 t 向掌心移位呈三叉点 t ′ 两眼距间稍宽,面部多处黑色素痔,腭宫高举,牙齿排列不齐,后发际地,呈“W ”型,肘外翻,环指及第四指缩短,蹼颈,桶状胸,乳房未发育,乳头小,乳距17cm ,无腋毛。 智力发育普遍低下:学习成绩属中下等,但生活可自理。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意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测定 人体内血循环中大部分的IGF是与特异性结合蛋白(IGF-binding proteins,IGFBP)相结合的,人体中有6种不同性质的结合蛋白(IGFBP-1~IGFBP-6),其中IGFBP-3与生长激素关系密切,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有价值的指标。 IGFBP-3主要是由肝脏合成和分泌的,在血循环中以两种复合体形式存在: (1)大相对分子质量三聚体(150 000):它携带约80%的IGF,该复合体难以通过毛细血管屏障,仅在IGFBP-3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从复合体中释放出来的IGF-1才能通过血管内皮屏障到达组织血管发挥作用; (2)小相对分子质量二聚体(40 000):该复合体能通过毛细血管屏障,转运IGF-1到达靶细胞。IGFBP-3起着延长IGF-1半衰期的作用,可调整IGF对细胞的增殖、代谢和有丝分裂的作用。IGFBP-3的产生时受GH调节,其血中水平在日间无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变化,健康儿童在青春期达到高峰,9~18岁的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高出10%左右,在吸收不良、肥胖、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等情况下IGFBP-3水平下降,经生长激素治疗后会升高。GH兴奋试验GH峰值>10ng/ml的身材矮小儿中,可发现有些病例的IGF-1和IGFBP-3水平恢复正常。上述结果显示,血清IGFBP-3降低常提示生长激素缺乏症,其敏感性可达97%、特异性达95%,是筛查生长激素缺乏症良好的指标。有报道,正常儿童的血清IGFBP-3水平与其24hGH分泌量关系

认知功能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 掌握认知、认知障碍、注意、记忆、痴呆的概念,注意障碍的表现特征、记忆障碍的类型、失认症的种类和痴呆筛查量表的使用; 熟悉认知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注意、记忆的常用评定方法,失认症的表现及评定方法;了解认知功能评定的目的、实施方法,注意的特征,记忆的基本过程,痴呆的分类及临床表现,认知功能成套测验的主要内容及使用要点。 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 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体现出来的特点。 整个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过程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心理过程 认识 感觉 知觉 认知 记忆 言语 思维 推理 情感 情绪 感情 意志 动机 第一节概述 认知与认知障碍 认知是认识和知晓事物过程的总称; 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高级功能,是人们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获得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包括注意、知觉、思维和记忆等过程,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过程,通过脑这一特殊物质实现。 认知障碍是脑损伤导致大脑为解决问题而摄取、储存、重整和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出现的异常表现; 包括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推理能力降低、判断力差及交流障碍等。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偏侧化 总体上看 左半球专管语言能力如语言、阅读、书写、也涉及数学能力和分析能力; 右半球专管非词语性的,它以形象而不是以词语进行思维,主管与空间合成概念有关的能力如空间认知和旋律等。 额叶病变时引起记忆、注意和智能方面的障碍; 顶叶病变时引起空间辨别障碍、失用症、躯体失认、忽略症和体像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发育障碍 智力残疾(智力发育障碍) 对智力残疾(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强调了对认知能力(IQ)与适应功能两者都要评估的必要。严重性建立在适应功能而非智商分数上。DSM-4所用的术语为精神发育迟滞,而智力残疾在过去20年来被医学,教育,其他专业人士,一般公众与宣传组织更广泛采用;Rosa法律也用它取代了精神发育迟滞的说法。除了名字的改变,认知能力的缺陷开始于发育阶段,连同其诊断标准,被考虑构成一个精神障碍。智力发育障碍被放在括号内,反映的是国际疾病分类系统所有疾病都是以“障碍”列举(ICD;ICD-11将在2015年出台)并且把所有残疾建立在功能、残疾与健康国际分类(ICF)基础之上。 沟通障碍 DSM-5沟通障碍包括语言障碍(DSM-4中表达性语言障碍与接受-表达混合性语言障碍),发音发声障碍(一种新的语音学障碍)以及儿童起病的流畅性障碍(口吃的新的命名)。还包括社会沟通障碍(语用),是一种表现为在言语和非言语的社会性使用上存在持续性困难的新的情况。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沟通缺陷,因此,沟通障碍不能在有局限、重复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呈现的背景下诊断。DSM-4广泛性发育障碍NOS可能符合DSM-5的社会沟通障碍的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DSM-5的新名词,它反映了这样的一种科学共识,先前四个独立的障碍实际上是在两个核心领域表现为不同症状严重性的单一医学状况。孤独症谱系障碍现在包含以前DSM-4的孤独症性障碍,阿斯伯格障碍,儿童瓦解性障碍,以及广泛性发育障碍NOS。孤独症谱系障碍两个特征:1)社会沟通与社会互动的缺陷;2)局限的重复性的行为,兴趣与活动(RRBs)。如2)不在,1)可诊断为社会沟通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