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汉族民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族民歌》教学反思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音乐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传统音乐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在高中进行的汉族民歌的教学中,我从民歌的三种体裁切入教学,并将汉族民歌的教学上升一个层次,重点讲其南北音乐不同的风格,更能体现高中音乐学习的特点。
这节课,说到少数民族的民歌,同学们了解的曲目甚多,《敖包相会》、《阿里郎》等等。作为汉族人,反而对汉族民歌了解甚少,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我们多姿多彩的汉族民歌,这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展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把教学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以欣赏为主,注重了情感的渗透。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 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汉族民歌的美感之中。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氛围, 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我根据各小组活动情况,给整个活动过程提出评价意见和指导意见,通过这次汉族民歌初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加深对汉族民歌的了解,认识了各地方的民歌带有地方风格,有区域性,旋律优美,源远流长,带给我们一种美的感受。在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汉族民歌的魅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在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我们要传承这一优良文化,让更多的人喜爱民歌。
本课“以小见大”,从学生熟悉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着手,增添学生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从一南一北两类对比最明显的汉族民歌切入教学,“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不同地区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风格特点主要是在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从而让学生学会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各地区、各民族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在我的引导下,同学们欣赏了《澧水船夫号子》、《赶牲灵》、《刘三姐》片段等汉族民歌,从而了解了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民歌的艺术性,并学习演唱了中国最著名民歌《茉莉花》、《沂蒙山小调》,共同完成了《过滩号子》,根据《刘三姐》的旋律自创了山歌歌词,让学生从日常的音乐欣赏中留意中国民歌的无所不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知识的整合不够,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山歌、号子、小调的艺术特点基本了解,但是不能明确区分,在短短45分钟时间里,让同学们深入体会汉族民歌的悠久历史、艺术特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本课时的教学激发了学生们对民歌的探究的好奇心,在平日的生活中,多关注汉族民歌!
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对欣赏课的理解比较精疏,对教师的依赖特别强,对此,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再由老师的讲解、分析,比较等方法,结合听、看等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对音乐作品的鉴赏的能力,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另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弘扬民族音乐和重视音乐实践。最早收录民歌的著作当属《诗经》,其中的“风”就是当时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160首民歌。而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0%以上,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汉族民歌在全国的传唱范围也非常广泛。而我校的高中生大多为汉族,普遍喜欢流行音乐,对我们的民族音乐瑰宝越来越陌生,本堂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和表演来增进对汉族民歌中小调、劳动号子和山歌的了解,从而明白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欣赏与体验的基础上,增进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引导我们要热爱生活,并发现生活中的音乐美。
1、通过本节课对汉族民歌的试听欣赏和对比分析,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
了解了民歌的三种体裁,掌握了它们的特点,会区分哼唱三种不同特点的民歌,培养了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2、通过《过滩号子》的合作表演,增强了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刘三姐》片段的扩展表演,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
的重要性。
4、通过自主鉴赏、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音乐鉴赏》
【教学模块】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设计时段】一课时
本课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的汉族民歌就是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中国民族音乐为中心的音乐欣赏课,教材以音乐的体裁特点为线索,按照小调----号子----山歌的顺序进行呈现。为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我进行了资源开发和利用,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对三种体裁的欣赏、归纳和掌握。
教学过程:课前听唱《家在宁阳》
教学导入:
师:这段音乐熟悉吗?它描绘了哪里的风土人情?
生:曲调优美、清新。我们的家乡宁阳。
师:我们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泰山脚下,山美、水美、风光秀丽,素有大枣之乡的美称,多少年来,人民在这块多情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她悠悠神韵,韵出了灿烂的文化,也韵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个片段,看看这首民间歌曲大家熟悉吗?(08申奥)
师:这曲子是?大家熟悉吗?在这么重要的场合上,为什么在仅有的几分钟时间选用这首民歌作为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的曲目呢?(学生思考)师:(纯真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茉莉花的洁白无暇、高雅真挚,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理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蕴含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才具有世界的意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刚才短片展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大物博,其实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多姿多彩的音乐,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哪一个民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汉族。由于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也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音乐文化,可谓绚丽多姿,异彩纷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尽情的感受汉族民歌的文化风情,让我们随着汉族民歌的旋律,遨游汉族民歌的海洋。汉族民歌(出示课题)。找个同学读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师:民歌是一个国家音乐文化的基础,音乐家舒曼曾经说过:你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那就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歌吧!可见民歌在音乐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75页预习过的内容和自身经验谈一谈你对民歌的认识:
合作探究一:民歌、发展、分类。
师:学生讨论回答什么是民歌?(后老师补充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