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合集下载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课件
针对造血器官的药物
不同类型疾病相应的药物治疗
常见的包括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淋巴瘤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
这种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加速红细胞的合成过程。
免疫调节剂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免疫见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
2
可以缩小血管病变,有助于稳定病情。
3
抗凝剂
这种药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贫血治疗药物
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缓解贫血状况。
造血器官疾病常见药物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该病常使用免疫抑制剂或 免疫调节剂。
淋巴瘤
这类疾病通常使用化疗药物来 治疗。
输血
对于一些大量失血的疾病,输 血是一种常规的救治方式。
药物作用机制
血液药物的作用机制
有些药物可以刺激或抑制血小板和血细胞的生成或聚集作用,或是干扰血液的凝固机制。
造血器官药物的作用机制
这类药物可以促进骨髓和其他造血器官的细胞生成、诱导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攻击。
注意事项
1
药物副作用与风险
使用药物时,患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
2
用药时
应当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用药。
总结
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药物的发现和使用,对于医学的进步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本课件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目前主流药物的分 类、作用机制,并在实际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 物课件
药物对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课件将介绍与这些 领域相关的药物分类、作用机制、以及注意事项。
针对血液的药物
红细胞生成素
这类药物可提高患者贫血的红 细胞生成速率。
抗凝剂
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血 液循环系统中的血小板凝聚, 预防血栓的形成。
西医药理学-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课件
抗血小板药
抗凝血药
总结词
干扰血液凝固过程,预防血栓形成。
详细描述
这类药物通过干扰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预防血栓形成,主要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常见的抗凝血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总结词
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
详细描述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通过溶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血液流通。常见的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等。
分类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的定义和分类
通过抑制凝血酶、凝血因子或纤维蛋白等物质,阻止血液凝固,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抗凝血药
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或释放,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
通过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主要用于止血和治疗出血性疾病。
监测血常规指标
在使用抗贫血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抗贫血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血小板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监测血小板计数
抗血小板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西医药理学-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课件
目录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概述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的种类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01
CHAPTER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概述
血液负责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在使用抗凝血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凝血指标,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只能使血象好转,不能改善神经症状,而 维生素B12治疗较好。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47
第6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主要为骨髓造血因子。 人体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多向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
1、出血——促凝血药 2、血栓——抗凝血药 3、贫血——抗贫血药 4、失血——血容量扩张剂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3
主要内容:
一、影响凝血过程的药物 ㈠促凝血药:维生素K等 ㈡抗凝血药 1.抗凝血过程药:肝素、香豆素类 2.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 3.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 等
二、抗贫血药 三、血容量扩充剂 四、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早期应用肝素能 防止微血栓形成。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 耗竭,避免继法性的出血。
3.其它 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输血时预防血液凝固及血库保存鲜血等体外抗凝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8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停药,并注射鱼精蛋白。 2、过敏反应。 3、其它: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
15
内源性凝血系统 (Intrinsic)
Ⅻ
Ⅻa
IⅩ
IⅩa
外源性凝血系统 (Extrinsic)
Ⅺ
Ⅺa
Ca2+ + Ⅷ + PF3
第一步 Ⅹ
Ⅹa
Ⅴa +Ca2++ PF3
Ⅶ Ⅲ+ Ca2+
ⅩⅢ
第二步 Ⅱ(凝血酶原) 第三步 I (纤维蛋白原)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47
第6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主要为骨髓造血因子。 人体至少有四种不同的集落刺激因子,即: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多向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即IL-3)
1、出血——促凝血药 2、血栓——抗凝血药 3、贫血——抗贫血药 4、失血——血容量扩张剂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3
主要内容:
一、影响凝血过程的药物 ㈠促凝血药:维生素K等 ㈡抗凝血药 1.抗凝血过程药:肝素、香豆素类 2.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等 3.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 等
二、抗贫血药 三、血容量扩充剂 四、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早期应用肝素能 防止微血栓形成。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 耗竭,避免继法性的出血。
3.其它 心血管手术、心导管、血液透析等抗凝; 输血时预防血液凝固及血库保存鲜血等体外抗凝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18
不良反应
1、自发性出血 停药,并注射鱼精蛋白。 2、过敏反应。 3、其它:血小板减少症,骨质疏松和自发性
15
内源性凝血系统 (Intrinsic)
Ⅻ
Ⅻa
IⅩ
IⅩa
外源性凝血系统 (Extrinsic)
Ⅺ
Ⅺa
Ca2+ + Ⅷ + PF3
第一步 Ⅹ
Ⅹa
Ⅴa +Ca2++ PF3
Ⅶ Ⅲ+ Ca2+
ⅩⅢ
第二步 Ⅱ(凝血酶原) 第三步 I (纤维蛋白原)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药理学(第9版)
凝血酶直接抑制药
一、水蛭素
作用特点:抗凝血作用不需要血浆中ATⅢ的存在,与凝血酶按1∶1紧密结合形成复 合物,使凝血酶灭活。
二、阿加曲班
精氨酸衍生物
药理学(第9版)
三、维生素K拮抗药
香豆素类抗凝药,口服抗凝药。
(一)化学结构
药理学(第9版)
(二)体内过程
1. 吸收:口服吸收好,尤其是华法林最为常用。 2. 分布:高PPBR 3. 代谢:肝脏 4. 排泄:肾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
药理学(第9版)
基本要求 (1) 具有一定胶体渗透压。 (2)排泄较慢,不长期蓄积。 (3)无抗原性,无毒性。 (4)无过敏反应和无致热原。
药理学(第9版)
右旋糖酐
中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70):扩容作用强。 低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40):扩容,抗栓,改善微循环, 渗透性利尿。 小分子右旋糖酐(右旋糖酐10):改善微循环作用强。
一、肝素 (一)化学结构
凝血酶间接抑制药
药理学(第9版)
(二)体内过程
1. 吸收:与给药途径有关 2. 分布:血管内皮 3. 代谢:肝脏,t1/2与给药剂量有关 4. 排泄:肾
药理学(第9版)
(三)药理作用
1. 抗凝作用:迅速强大,体内外抗凝 2. 其他作用 (1)调血脂:促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 (2)抗炎 (3)抗动脉内膜增生 (4)抗血小板聚集
重点难点
掌握 肝素、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解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机制, 各类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特点。
熟悉 LMWH的临床应用特点、其他抗血小板药、维生素K、铁 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药物ppt课件
造血器官的作用
1 骨髓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 脾脏
脾脏负责储备和清除血液中的异常细胞和老化细胞。
3 淋巴结
淋巴结是免疫细胞聚集和活动的场所,参与免疫反应。
常见药物对血液的作用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结的能 力,预防血栓形成。
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 长,治疗感染性疾病。
输血
输血可以补充失血、提高血液质 量和增加患者生存机会。
常见药物对造血器官的作用
促进造血
某些药物可以刺激骨髓细胞分 裂和增殖,促进造血过程。
减少骨髓抑制
某些药物可以减少骨髓受损造 成的细胞减少,保护造血功能。
阻止白血病细胞生长
某些药物可以干扰白血病细胞 的生长,治疗白血病。
药物的分类
抗生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结论
• 药物在血液和造血器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 科学研发和合理应用药物可以改善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相关疾病治疗。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器官的 药物
血液和造血器官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部分,药物可以对它们产生多种作用。 了解这些作用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血液的作用
氧气和养分输送
血液通过血管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废物排泄
血液携带废物和二氧化碳到肺部和肾脏,完成体内废物的排泄。
免疫防御
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抗体提供免疫防御,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害。
抗凝药物
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 如肝素、华法林等。
激素
用于调节机体功能的药物, 如皮质类固醇、甲状腺素等。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PPT课件
【药代动力学】
口服铁剂或食物中外源性铁都以Fe2+ 形式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上段吸收。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的果糖、半胱氨酸等有 助于Fe3+ 的还原,可促进吸收。胃酸缺乏和服用抗酸药不利 于Fe2+的形成,影响铁的吸收。茶叶及含鞣酸的植物药,高 钙、高磷酸盐食物(如牛奶),可使铁沉淀,也有碍铁的吸 收。四环素等可与铁络合,也不利于铁的吸收。 Fe2+被吸收 入血后迅速被氧化为Fe3+ ,与转铁蛋白结合运送到肝、脾、 骨髓等造血组织及贮铁组织,与去铁铁蛋白结合为铁蛋白贮 存。肠道及皮肤细胞脱落是其主要排泄途径,少量经胆汁、 汗液和尿等排泄。每日失铁量约1 mg。
+ 其他不良反应有:胃肠反应、过敏、致畸等。 + 禁忌证同肝素。
(三) 体外抗凝血药
+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柠檬酸钠)
【药理作用】
+ ——体外抗凝 + 枸橼酸根离子+ Ca2+<血浆>
可溶性络合物 <难解离>
血Ca2+↓
抗凝血
【临床应用】
+ 仅用于体外血液保存
每100 ml全血中加入2. 5 %枸橼酸钠溶液10 ml 。
【药代动力学】
华法林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2 ~ 8小时血药浓 度达峰值,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0 % ~ 99 %, 经肝脏代谢,半衰期为10 ~ 60小时。
【药理作用】
+ ——体内抗凝 :缓慢、持久。 + 机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竞争性拮抗
维生素K,使肝内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 合成受阻。 + 对巳合成的凝血因子无影响,故体外用药无效。
链激酶(SK)
血液药理29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维生素K是具有甲萘醌结构的药物
• 脂溶性的
•VitK1—存在于植物苜蓿中,现可人工合成。 •VitK2—存在于腐败的鱼粉中,人体肠道的
细菌可以合成。
• 水溶性的
•VitK3 •VitK4
为人工合成
维生素K-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辅
酶,促其γ—羧化,转变成具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铁中毒的解救
• 小儿误服铁剂1g以上可致恶性中毒,2g 以上可致死。
• 急救措施为催吐,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
胃,并以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
以结合残存的铁。
叶酸(Folic acid )
பைடு நூலகம்
叶酸临床应用:
1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药物性叶酸缺乏症 3 恶性贫血 4 长期使用叶酸拮抗剂
维生素B12来源
2、用于急性血栓性疾病 (已机化者无效) UK仅用于SK过敏或耐药者。
3、作用无特异性,易致出血。注意禁忌症。 4、应用SK时注意有无链球菌感染。
氨甲苯酸
【药理作用】
纤 溶 酶 原
激(—) 氨甲环酸
活 物
纤溶酶原
纤溶酶
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临床应用: 1. 纤溶亢进所致出血:如肺、肝、脾、 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 的异常出血。癌症出血、创伤出血 及非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的出血无效。
临床应用 1 主要用于低血容量休克,包括急性失 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 2 用于DIC,血栓形成性疾病。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凝血障碍。
本章学习要点:
1. 从三方面比较记忆肝素、香豆素类的特点: ①抗凝特点;②抑制哪些凝血因子;③特异性 不良反应及其对抗剂。
2.抗贫血药重点掌握临床应用 • 缺铁性贫血用铁制剂,注意各种药物选择; •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以叶酸为主,辅以维生素B12; • 恶性贫血以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为主,辅以叶酸。
药理学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课件
血小板减少症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对血小 板减少症进行治疗,减 少出血风险。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与优化
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药物治疗 的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Aபைடு நூலகம்CD
副作用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明确药物的禁忌症,禁止或慎用于某 些特定人群或疾病状态,如孕妇、哺 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06
CATALOGUE
临床应用与实践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的选用原则
适应症明确
选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和症状,选择针对特定疾
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有效性
选用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有 效性,确保药物能够达到预期 的治疗效果。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上报的不良反应进行风险评估 ,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 修改药品说明书、发布安全警示 等。
紧急处理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采取紧急 处理措施,如停药、对症治疗等 ,以减轻患者痛苦和保障患者安 全。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物 在体内代谢、排泄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或降低药效。
02
CATALOGUE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抗凝血药
肝素
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 ,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抑制凝 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
用。
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是肝素的衍生物,其 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相似,但具有 更长的半衰期和较低的出血风险。
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 抑制剂等药物,对血小 板减少症进行治疗,减 少出血风险。
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与优化
疗效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药物治疗 的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Aபைடு நூலகம்CD
副作用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副 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禁忌症
明确药物的禁忌症,禁止或慎用于某 些特定人群或疾病状态,如孕妇、哺 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
06
CATALOGUE
临床应用与实践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药物的选用原则
适应症明确
选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病情和症状,选择针对特定疾
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有效性
选用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有 效性,确保药物能够达到预期 的治疗效果。
风险评估与控制
对上报的不良反应进行风险评估 ,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 修改药品说明书、发布安全警示 等。
紧急处理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采取紧急 处理措施,如停药、对症治疗等 ,以减轻患者痛苦和保障患者安 全。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研究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药物 在体内代谢、排泄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或降低药效。
02
CATALOGUE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抗凝血药
肝素
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 ,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抑制凝 血因子的活性,从而发挥抗凝作
用。
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是肝素的衍生物,其 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相似,但具有 更长的半衰期和较低的出血风险。
第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PPT课件
②香豆素类→作用缓慢而持久。
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1)可用大量VitK对抗,但作用缓慢。 (2) 病情较重时,要输新鲜血浆、全血对
抗(其内含有大量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2.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
21
肝素与香豆素类作用比较表
肝素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用法:
静脉
口服
靶点:
AT-Ⅲ
.
5
内源性
Ka Ⅻ
TF:组织因子 Ka:激肽释放酶 Pk:前激肽释放酶 HK:高分子激肽原
外源性
Ⅶ
HK Ⅺ
TF
Pk
Ⅻa
Ⅸ Ca2+
Ⅺa
Ⅸa PL
凝
Ca2+ Ⅷ
血
过
程
示 意
变化方向
图
催化方向
Ⅶa TF
Ⅹ
Ca2+
Ⅹa Ⅴa Ca2+ PL
Ⅱ Ⅰ
ⅩⅢ
Ⅱa
Ca2+
Ⅰa
Ⅹ Ⅲa
Ⅰa 难溶性
凝血过程
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
• 同时激活抗凝血系统
.
3
血液凝固相关知识
血凝概念: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
凝胶状态过程。
凝血因子:指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的
物质。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根据发现的先后 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Ⅰ--- ⅩⅢ。 常称作FⅠ--- F ⅩⅢ。
凝血因子的命名
因子
Ⅰ Ⅱ Ⅲ Ⅳ Ⅴ
⒊ K3 、K4可诱发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者溶血反应(因为G-6-PD的作用是维持 还原型谷光苷肽的水平,而还原型谷光苷肽是维
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
1.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 (1)可用大量VitK对抗,但作用缓慢。 (2) 病情较重时,要输新鲜血浆、全血对
抗(其内含有大量有活性的凝血因子)。 2.影响胎儿骨骼发育
.
21
肝素与香豆素类作用比较表
肝素
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
用法:
静脉
口服
靶点:
AT-Ⅲ
.
5
内源性
Ka Ⅻ
TF:组织因子 Ka:激肽释放酶 Pk:前激肽释放酶 HK:高分子激肽原
外源性
Ⅶ
HK Ⅺ
TF
Pk
Ⅻa
Ⅸ Ca2+
Ⅺa
Ⅸa PL
凝
Ca2+ Ⅷ
血
过
程
示 意
变化方向
图
催化方向
Ⅶa TF
Ⅹ
Ca2+
Ⅹa Ⅴa Ca2+ PL
Ⅱ Ⅰ
ⅩⅢ
Ⅱa
Ca2+
Ⅰa
Ⅹ Ⅲa
Ⅰa 难溶性
凝血过程
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 ↓
• 同时激活抗凝血系统
.
3
血液凝固相关知识
血凝概念: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
凝胶状态过程。
凝血因子:指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的
物质。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根据发现的先后 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2种,即Ⅰ--- ⅩⅢ。 常称作FⅠ--- F ⅩⅢ。
凝血因子的命名
因子
Ⅰ Ⅱ Ⅲ Ⅳ Ⅴ
⒊ K3 、K4可诱发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缺乏者溶血反应(因为G-6-PD的作用是维持 还原型谷光苷肽的水平,而还原型谷光苷肽是维
药理学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课件
肝素的药理作用机制
赖氨酸
肝 素
AT-III
IXa/IIa
肝素
AT-III
Xa
LMWH
AT-III
Xa
肝素
肝素、LMWH和AT-III及 凝血因子的作用
b、抗凝作用特点
1. 体内、体外均有强大抗凝作用 2. 可逆结合,反复利用 3.口服无效:极性大,静脉注射
2.抑制血小板聚集 3.抗动脉粥样硬化
降脂:促进脂蛋白脂肪酶释放水解乳糜微粒和VLDL 保护动脉内皮作用 抗血管内膜增生 4.其他作用:抗补体、降低血液粘稠度、抗炎
三、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对已形成的血栓疗效欠佳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应用 3.体外抗凝:心血管手术、心导管及血液透析等,防止血栓形成
尿激酶 urokinase,UK
人肾细胞合成,尿中分离,无抗原性 溶解血栓机制 1.直接激活凝血块表面纤溶酶原断裂成纤溶酶,产生溶解血栓作用 2.选择性差,不具有抗原性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
特点: 1. 选择性作用于血栓中纤维蛋白,并激活
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维蛋白溶酶原变为 纤溶酶,溶解血栓 2. 溶栓作用强,作用出现迅速,再灌注率 高,出血副作用少
体内过程
吸收: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酸性环境促吸收,Fe3+还原为Fe2+ 体内铁的存储影响吸收
2. 与转铁蛋白结合 受体 识别 胞饮
临床应用 1. 各种原因造成的缺铁性贫血:疗效佳 2. 首选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糖浆,一般症状及食欲迅速改善血液中网织红
细胞10~14天达到高峰,血红蛋白4~8正常 减半维持用药2~3个月 3. 静脉给药:右旋糖酐铁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 便秘 +硫化氢 2. 急性铁中毒:〉1g以上,即循环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抗凝血药
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coumarins)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 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吸收后参与体内代谢发挥抗 凝作用,故称口服抗凝药。常用双香豆素 (dicoumarol)、华法林(warfarin, 苄丙酮香豆 素)和醋硝香豆素(acenocoumarol,新 抗凝)等。
第一节 抗凝血药
Struart-Prower factor
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 PTA)
Ⅻ
接触因子(hageman factor)
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
内源性凝血系统
外源性凝血系统
激肽释放酶
前激肽释放酶
2.5h和5h。肺气肿、肺栓塞及肝、肾功能严重障
碍患者,t1/2明显延长。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药理作用】 在体内、体外肝素均有强大抗凝作用,静脉注射
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可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依赖于抗凝血酶Ⅲ
(antithrombinⅢ,AT-Ⅲ)。肝素分子与AT-Ⅲ结合 后,使AT-Ⅲ构型改变,活性部位充分暴露,并迅速 与因子Ⅱa、Ⅹa、Ⅸa 、Ⅺa、Ka、纤溶酶等结合, 并抑制这些因子。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
LMWH分子链较短,不能与AT-Ⅲ和凝血酶同时结合形 成复合物,因此主要对Ⅹa发挥作用,常用制剂有依 诺肝素(enoxaparin)、替地肝素(tedelparin)、 弗希肝素(fraxiparin)、洛吉肝素(logiparin) 及洛莫肝素(lomoparin)等,用于预防骨外科手术 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和血液透析、体外循环等。
后、内脏肿瘤、外伤及术后等用。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药物相互作用】 肝素为酸性药物,不能与碱性药物合用;与阿司 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右旋糖酐、双密达莫等 合用,可增加出血危险;与糖皮质激素类、依他 尼酸合用,可致胃肠道出血;与胰岛素或磺酰脲 类药物合用能导致低血糖;静脉同时给予肝素和 硝酸甘油,可降低肝素活性;与血管紧张素转化 酶抑制剂合用可引起高血钾。
【体内过程】
华法林口服吸收快、完全,生物利用度几乎为100%,吸收
后99%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表观分布容积小。tpeak2~ 8h,但药效的tpeak比达峰时间长。可通过胎盘屏障。在肝 中代谢,代谢物由肾排出,t1/2约40h。作用维持2~5天。
因子
同义名
Ⅰ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Ⅱ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Ⅲ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Ⅳ
Ca2+
Ⅴ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Ⅷ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AHF)
Ⅹ
【临床应用】 1.血栓栓塞性疾病。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 静脉术后血栓形成。 4.体外抗凝。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不良反应】
1.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 2.血小板减少症。 3.其他 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
炎和发热等。
【禁忌证】
对肝素过敏、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 小板减少症、紫癜、严重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肾功能不 全、溃疡病、颅内出血、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先兆流产、产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Drugs with Actions on Blood and Hematopoisis
内容提要
1.抗凝血药
凝血因子及凝血过程 抗凝血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及香豆素类
2.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1)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阿尼 普酶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Ⅱa Ⅷ Ca2+
交联纤维蛋白凝块
口服抗凝药作用点
肝素作用点
图29-1 凝血过程及抗凝血药的作用靶点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肝素 【体内过程】
肝素是带大量阴电荷的大分子,不易通过生物 膜,口服不被吸收,常静脉注射给药。肝素抗
凝活性t1/2因给药剂量而异,静脉注射100U/kg、 400U/kg、800U/kg,抗凝活性t1/2分别为1h、
促凝血药:维生素K 5.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1)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 (2)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红细胞生成素、非
格司亭、沙格司亭
6.血容量扩充药:右旋糖酐
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抗凝血药肝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及不良反应。低分子量肝素、链激酶、 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第一节 抗凝血药
【药理作用】 抗凝作用外,肝素还具有:
①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水解血中乳糜微粒和 VLDL发挥调血脂作用
②抑制炎症介质活性和炎症细胞活动,呈现抗炎作用 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等作用 ④抑制血小板聚集,这可能是继发于抑制凝血酶的结果 (凝血酶促进血小板聚集)
第一节 抗凝血药
Ⅻ HMWK Ⅻa
HMWK
Ⅺ
HMWK Ⅺa
Ca2+
Ⅸ
Ⅸa
Ca2+
磷脂
Ⅷa
Ⅸa-Ⅷa复合物
Ⅶ
Ⅱa Ⅷa
Ca2+ Ⅲ Ⅶa-Ⅲ复合物
组织损伤
蛋白 C
Thrombomoduli n血管内皮细胞
Ⅹ
Ⅹa
Ca2+ 磷脂
Ⅴa Ⅱa Ⅴ
凝血酶原激活物 (Ⅹa-Ca2+-Ⅴa)PL
Ⅱ
Ⅱ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Ca2+ Ⅷa
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香豆素类、阿尼普酶、氨甲苯酸、利多格
雷、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水蛭素、维生素 K、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红细胞生成 素、非格司亭、沙格司亭及右旋糖酐的药理 作用与临床应用。
了解:阿加曲班及凝血酶的作用与应用。贫血的原
因及治疗药物。
第一节 抗凝血药
一、血液凝固与凝血因子
血液凝固因子和同义名
(2)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氨甲苯酸
3.抗血小板药
内容提要
(1)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环氧酶抑制药-阿司匹林 TXA2合酶抑制药和TXA2受体阻断药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双嘧达莫
(2)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噻 氯匹定
(3)凝血酶抑制药:阿加曲班 (4)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
内容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