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依心功能分级指导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疗效观察论文

依心功能分级指导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疗效观察论文

依心功能分级指导运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疗效的观察【摘要】目的:依据n端脑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采取相应康复运动,观察运动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运动组nt-probnp水平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5)。

所有患者研究期间病情相对稳定,无肝、肾、脑、肺等严重并发症,无心衰以外的严重心脏疾病和影响患者参与运动的神经肌肉障碍疾病。

研究征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1.2.1血浆n端脑钠肽的测定应用美国relia公司的免疫生化测定仪及试剂盒,行双向测流免疫法,由专人检测,整个实验遵循操作规程,进行仪器和室内质量控制,所有参数符合要求。

心功能正常范围4200pg/l。

1.2.2观察项目①临床心功能,以nt-probnp水平为标准②观察发生呼吸困难次数、时间及程度③住院天数1.2.3护理干预项目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宣教,使患者能够及时做到自我监测、自我应对。

对康复运动组患者给予运动护理指导:①给予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有关心衰及运动疗法的基本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②运动时要遵循个体化和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重视运动训练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③密切监测运动中的反应,避免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随身携带救心丸等急救药品;④血压未控制或存在严重的心律失常者避免运动,并避免超强度或超负荷运动。

1.2.3.1心功能ⅳ级患者:严格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病情稳定后可在床上被动活动肢体关节,避免有劳累感,逐步增加运动量,到床边吃饭、小便、站立,时间不宜过长。

应解释心衰病因及治疗,增强其战胜疾病信心。

1.2.3.2心功能ⅲ级患者:可从事简单的日常生活,床下小便,坐位大便,洗脸、刷牙、更衣。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运动康复实践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社区运动康复实践
运 动 方 法 : 组 均 按 C F治 疗 原 则 , 两 H 采取常规治疗方案 , 治疗病 因, 去除诱 因, 吸氧 , 据病 情酌 情 使用 利 尿 剂 、 根 B一受 体阻滞剂 、 血管 紧张素 转换 酶抑 制剂 、 洋 地黄制剂等 。康 复组 在继 续原 药物 治疗 同时 , 根据患者病情介 入康 复运动 。运动 方 案 见 表 l 。 方案 由家庭陪护者实施 , 区医生跟 社 踪督导。在实施方案时必须做 到 : 完全掌 握操作方法 , 时询 问患者 的 主观感 觉 , 随 每次运动均从低运动量开始 , 循序渐进地 增 加 运 动 强 度 , 运 动 时 以 不 出 现 明 显 疲 在 劳或 自觉不适 为前 提 , 出现 明显 症状 , 若 如头晕 、 心绞 痛 、 气短 等任何 与运 动前 加 重的不适 , 立 即停止运 动 , 应 并保 持通 讯 畅通立 即与社 区医 生联 系。社 区医生 隔 日电 话询 问1 , 次 每周 现场 督 导 1 , 次 特

1 6 1 P >0 0 。 .0 , . 5)
资 料 与 方 法 入选社区 中建立 了健康 档 案心 力衰 竭患者 5 5例 , 为在二 甲及 以上 医 院住 均 院出院且 病情 稳定 的心 衰患者 。在 开展 常规健康 教育 的 同时 向患 者介 绍运 动康 复的作用 , 根据患者是否 自愿参 与分成 两
慢 性 心 力 衰竭 患 者 的社 区运 动康 复 实践
郑作继 陈亚莉
7 60 550宁 夏 彭 阳 县 中 医 医 院
7 60 550彭 阳 县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讨 社 区 督 导 一家 庭 护 理 探模 式 对慢 性 心 力 衰 竭 ( HF 心 衰 ) C , 患者 的 康 复 影 响 。 方 法 : 选 建 立 健 康 管理 档 案 入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实践报告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实践报告

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康复实践报告摘要: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心脏病患者,运动康复被广泛认可并有效用于提高心脏功能和促进康复。

本实践报告将介绍心脏病患者运动康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康复计划。

通过自我管理和定期监测,心脏病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

1. 引言心脏病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心脏病的主要症状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运动康复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

2. 运动康复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有助于心脏病患者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心脏的耐力和功能。

定期进行运动可以减轻症状、改善体质,预防心脏病的进展。

此外,运动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提高心血管健康。

3. 运动康复的计划一个成功的运动康复计划需要个性化,并由医生或康复专家指导。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计划示例:3.1 初步评估首先,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测和心率监测。

这些评估将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设计出适合其个体情况的运动康复计划。

3.2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在运动康复的早期,患者应该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步行、慢跑、自行车骑行等。

随着康复的进展,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可以逐渐增加。

3.3 心率监测患者进行运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定期测量心率。

心率的控制对于心脏病康复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在安全的心率区间内。

3.4 全身性运动除了有氧运动,心脏病患者还应进行一些全身性的锻炼,如力量训练和伸展运动。

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4. 自我管理和定期监测心脏病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的同时,应积极进行自我管理和定期监测,包括:4.1 药物管理患者需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作用。

4.2 饮食管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健康的饮食。

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实施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对其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方案应用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

对比两组应用效果。

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将运动康复结合情绪管理应用在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能够对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运动康复;情绪管理;慢性心衰;运动能力;生活质量慢性心衰患者有着较弱的心肌收缩能力和心脏射血能力,同时患者的心脏射血能力偏低,倘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适症状,如水肿、心绞痛等,尤其是在体育锻炼或情绪异常激动后,因具有较弱的心脏射血能力对其运动能力产生一定影响[1-2]。

因此,应加强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

现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应用在慢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设置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29例患者中有15例男性和1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范围为(72.12±5.45)岁;对照组29例患者中有16例男性和1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范围为(72.45±6.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心衰;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运动功能障碍或沟通障碍者;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力衰竭引言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0.77%,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当前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常规用药为主,旨在帮助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其他方法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必要手段。

临床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干预在改善机体多脏器及多系统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尤其将长期运动干预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可发挥较强的作用。

本文拟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且临床症状稳定,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均为稳定期。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

心力衰竭与心脏康复运动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冠心病成为目前中国心衰患者的主要病因,心衰患者住院病死率为4.1%,较以往有所下降。

但我国仍面临着高患病率、高再入院率、高死亡率的特点[1]。

心力衰竭往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后的战场,但在这场战役中,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延缓心衰发展进程、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减少再入院率,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等。

1.心脏康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组成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康复可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次数,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心脏康复是指多种协同的、有目的的各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评估、运动训练、饮食指导、规律服药、宣传教育、定期监测各项指标等,既包括心脏疾病预防及前期功能锻炼,还包括心脏疾病后期功能恢复,全程全面关注患者,帮助其回归家庭和社会[2]。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主要为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戒烟处方。

人员构成方面,心脏康复团队一般由心血管科医师、治疗师、营养师、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

2.运动康复是心衰康复的核心内容在心脏康复中,运动康复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心力衰竭管理指南把运动康复列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IA类推荐。

运动康复对心衰患者的确定效果主要有:提高运动耐力,改善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提高骨骼肌肌力何耐力,以及改善骨骼肌氧化酶活性等;可能带来的效果有:提高心排出量,改善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容量,降低血浆神经激素水平,改变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和抗炎等。

虽然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为了顺利执行运动方案,必须在运动处方制定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对患者病史资料、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及体适能的评估,严格把握运动康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争取最小风险最大获益。

心衰康复正确锻炼方法

心衰康复正确锻炼方法

心衰康复正确锻炼方法心衰是一种心脏疾病,它会导致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供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正确的锻炼方法对于康复至关重要。

合理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衰康复的正确锻炼方法。

1.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开始锻炼之前,心衰患者应该首先与医生进行咨询。

只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才能确定适合的锻炼强度和方式。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2. 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刚开始锻炼时,心衰患者应该选择低强度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行等。

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对心脏造成负担。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调整锻炼强度,如心率、呼吸状况等。

3. 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心衰康复的关键,它可以提高心脏的耐力和循环功能。

适宜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游泳、跳舞等。

每次锻炼至少持续20分钟,每周进行3-5次。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心脏更有效地泵血,增加血液流向全身各个部位。

4. 注意力量训练除了有氧运动,心衰康复还应包括一定的力量训练。

适量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自主控制能力,增加日常活动的便利性。

心衰患者可以尝试举重、伸展运动、体操等,但要避免负重过大,以免心脏负荷过重。

5. 注重运动安全心衰患者在进行锻炼时,必须注重运动的安全。

遵循以下原则可以保障安全:- 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风险。

-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锻炼,如高温、严寒。

- 在合适的场所进行锻炼,如健身房、体育馆等,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并在锻炼过程中时刻关注身体状况,如心率、呼吸等。

6. 饮食与休息的重要性锻炼虽然是心衰康复的重要一环,但饮食与休息同样重要。

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康复。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保证8小时的充足睡眠。

7. 定期监测并调整锻炼计划心衰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全文)

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全文)

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全文)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为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目前全球3 80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欧洲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2%,我国已增至2%~3%,其病死率和再住院率也居高不下。

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疲乏、液体潴留等症状的进行性加重和反复发作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尽管基于最新指南指导下的临床药物治疗可缓解心力衰竭患者部分临床症状和提高其生存率,但仍需结合非药物管理才有更好的干预效果。

近些年,运动康复在心力衰竭的非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已被证实是安全有效的,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增加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

但关于心力衰竭患者如何进行运动康复,目前多凭借临床工作经验,运动处方的制定也无统一规范的标准,缺少高质量证据支持。

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检索并总结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证据,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01 资料与方法1.1 检索策略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地检索与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相关的所有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

检索数据库依次为: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国际合作中心图书馆、国际指南图书馆(GIN)、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网(N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

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7月。

中文检索词为心力衰竭,心脏衰竭,心功能不全;运动,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力量训练,肌肉训练;证据总结,指南,标准,共识,系统评价等。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是原发性心肌病变或是由于心肌长期压力或容量负荷太重从而造成的心肌收缩力减弱、无法满足心排出量等一系列的症状,是大部分心血管疾病的演化[1,2].医学界近年来探索出了一种新的护理老年慢性心衰疾病的方式,即运动康复护理,但这种护理方式具体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经验。

现以**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为例,选用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取对照实验的方法展开对运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疾病应用的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XXXXXXXX1资料与方法XXXXXX XX1.1一般资料XXXX XX选取2021~2021年入住**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年龄55~65岁,女48例,男52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女27例,男23例。

实验组女21例,男29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XX XXXX XX XX1.2方法XXXXXX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前的检查和记录,内容包括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内经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等。

患者还须做6min的步行试验,根据步行试验结果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情况。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由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帮助患者了解护理内容和程序,给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法等,同时还需负责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帮助患者洗脸、洗手、洗脚以及吃饭等,给患者提供生活上和治疗上的指导等。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运动康复护理。

专家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指导措施,并制定出一个完整的运动训练方案,由护理人员监督进行。

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根据医生制定的运动方案进行步行训练,需在20~30min内完成50~100m的运动标准,运动的速度以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最大速度为准。

具体4周内的运动安排:第1周,分别在周二、周四、周六运动3次;第2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周日运动4次;第3周,分别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周日运动5次;第4周,分别在周一、周三、周四、周六、周日运动5次.每次患者运动结束后,检测患者的体征,如果患者出现不适,则下次运动时应相应的缩短运动的距离或者减少运动的速度。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结合以上本文结果可以看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冶.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2):2654-2658.
[2]刘永政.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1):54-57.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摘要】目的以研究有效的护理为目的,本文选取运动康复护理,分析其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一整年间,我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择取82例为本文对比分析对象,对比方式为将82例分成41和41的两组,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参照组),一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护理(运动组),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产生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的内容包括: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有效率,通过最后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运动组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运动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3]朱春霞.运动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9):95-98.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分组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时,均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治疗,有效的控制病情。
参照组:每天按时巡房,对患者的心率、脉搏等身体指标进行监测和记录,并以叙述的方式大概告知下该疾病的发病影响因素以及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不良嗜好进行及时的纠正,叮嘱患者保持睡眠和愉悦的心情。
2结果
2.1护理有效率
运动组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孙殿恩(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山东德州253023)〔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0w 的康复运动。

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6min 步行距离(6MWD )、血浆脑钠素(BNP )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并利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MLHFQ )测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康复运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D 、BNP 、LVEF 、LVEDD 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

康复运动治疗20w 后,康复运动组6MWD 增加,BNP 水平显著降低,LVEF 明显升高,LVEDD 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 <0.05)。

结论康复运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 水平,调节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康复运动;慢性心衰;影响〔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09-1842-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09.031第一作者:孙殿恩(1977-),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的防治,传统疗法多要求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具有改善肾血流和外周循环、减轻心脏负担等益处;但是,患者长期不活动易引发痔疮、肌肉萎缩、静脉血栓等疾病以及焦虑、抑郁、敏感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近些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对老年CHF 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CHF 患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德州市医院就诊的老年CHF 患者80例(均符合Framingham 国际心力衰竭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研究进展心力衰竭是各种诱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最终结果。

目前康复治疗和康复运动因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成为慢性心衰治疗的核心内容,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就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为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作用机制;运动方法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不规律饮食、吸烟酗酒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加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进一步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的频发[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相关心脏病共同最终的结果,发病率高达1.5%~2.0%,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死亡人数在过去40年增长了6倍,且医疗费用比较高,临床症状复杂,尤其多发于老年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2]。

心衰典型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并且在活动时加重,因此心衰患者一般表现为疲劳、气促以及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下降,为患者和家庭均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BurchGE[3]及KavanaughT[4]等学者研究发现,康复运动可以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于1990年提出了慢性心衰患者运动疗法[5]。

限制活动具有降低心衰患者的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肾上腺素动能的活动的优势,然而,长期卧床可导致患者远期运动耐量降低,此外还能够诱发各种并发症,如褥疮、静脉血栓以及肌肉萎缩和肺栓塞等。

ACEI或ARB等药物的治疗对心衰有一定疗效,可短期控制心衰症状,然而对患者的预后依然没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康复运动因其安全可靠,简单易行,且可有效降低治疗的费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治疗过程中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成为心脏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

本文再次就康复运动从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具体康复运动方法以及结果评价等几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心力衰竭患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具体而言,心脏康复治疗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和心理支持,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减轻疾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讨心脏康复治疗的机制,优化治疗方案,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心脏康复治疗、心力衰竭、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机制分析、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心理支持、营养指导等多个方面。

通过心脏康复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运动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对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还不够清楚。

有些研究表明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也有一些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必要对这个话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心脏康复治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对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心脏康复治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

显 高于对照组 66.00%,差异有统 计学意 能 Ⅳ级 者 :绝对 卧床休 息的 同时 由护理 慢 ,需 要 辅 以运 动 康 复 训 练 ,促 进 心
义(P<O.05)。结论 :运动康复在老年慢性 人员协 助全身关 节进行 被动 运动 ,4次/ 功 能 恢 复 。 运 动 康 复 过 程 中 要 注 意
观察组在 对症治疗基础上适 当进行运动康 >176 mol/L的女性 患者 ;③血钾浓度 个 非 常 特 殊 的 群 体 , 他 们 机 体 老
复,比较两组心功能改善、心率及身体 活 >5.0mmol/L者 ;④ 伴有不稳定心 绞痛或 化 、重 要 器 官 功 能 衰 退 ,药 效 学 和
心功能分级均 Ⅲ Ⅳ级 ;③左室射血分数 讨 论
摘 要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 >45%;④ 近期 未使 用醛 固酮受 体拮抗
慢 性 心 衰 是 大 多 数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动 康 复 的 效果 。方 法 :收 治慢 性 心 衰老 年 剂 、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最 终归 宿 ,也 是 致死 的 主要 原 因 。临
关键 词 老年患者 慢性心衰 运动康复 训 练 。根据患者 实际病情循 序渐进 提高 运 动 康 复 的 效果 。另 外 ,运 动康 复 要
效 果
运动 时 间及运 动量 ;② 心 功能 Ⅲ级 者 : 遵 循 根 据 病情 循 序 渐 进 的 原则 ,由被
保持患 者卧床休 息 ,护 理人员协 助患者 动运 动 过 渡 至 主 动运 动 , 由床 上运 动
CHfNESE COMMUNf丁y D0C DRS
护 理 论 著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
张成跃 ’ 李发骥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治疗论文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治疗论文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成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离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和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

其它较常见的病因有心肌炎、肾炎和先天性心脏病。

较少见的易被忽视的病因有心包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贫血、脚气病、动静脉瘘、心房粘液瘤和其他心脏肿瘤、结缔组织疾病、高原病及少见的内分泌病等。

【关键词】康复;心室功能障碍;运动疗法【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31-01心功能不全是威胁人类健康,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生活的主要疾病之一。

虽然许多治疗方法如溶栓、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等的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仍有不少的患者存在复发,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和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降低冠心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以使患者运动耐力增加15%~25%[1]。

本研究通过对74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康复运动的观察,发现通过康复运动,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5年至2007年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74例,男53例,女21例,年龄49~74,平均(70.63±12.09)岁。

冠心病73例[稳定型心绞痛60 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植入术后4例、陈旧性心梗5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

纳入标准:纽约心功能分级为2~3级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彩超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50%]。

1.2 方法: (1)运动锻炼方法及内容:在康复治疗室进行运动治疗。

全部受检对象在安静状态下测心率、血压并进行心电监测。

运动方式为慢跑、踏车、摇臂运动和划船。

医生根据患者体力的不同、运动形式的不同予以运动处方,并根据运动情况适时调整。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康复运动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tv l mp o e q a i fl e r d c o l ai n , n ti a ey a d wo t y o r moi n i ey i r v u l y o i , e u e c mp i t s a d i ss t n rh fp o t . t f c o f o
义 ( >00 ) 具 有 可 比 性 。 P . , 5
12 方 法 .
和 射血 功 能 障碍 而 引起 的一 种 进 行 性 加 重 的临 床 综合 征 【 l J 。 随 着社 会 老 龄 化 ,慢 性 心 力 衰 竭 的 患病 率 逐 年 增 加 1 %~ . 5 2 6 %,0岁 以上 的患 病 率更 高 , 6 1 %闭 为 %一 0 。患 者 常感 疲劳 、 呼 吸困难 , 并可 出现 浮肿 等 症状 , 动 明显受 限 , 运 生活 质量 低 下。 加强 C HF的预 防和康 复治 疗 十分 迫切 和必 要 。 统 治疗 传 慢性 心 衰 的方 法 主要 是休 息 、 制活 动 , 限 以减轻 心脏 负荷 。 是
左 室射 血分 数 、 i 6m n步行 距离 、 生活质 量 比较 无显 著差 异 ( P>0 5 , . ) 治疗 8周 后 与对 照组 比较 , 0 康复 运 动组 左室 射 血 分 数升 高 , n步 行距 离显 著 增加 , 活 质量 明显 提 高 , 发症 显 著 降低 ( 6mi 生 并 P<00 ) 结 论 慢性 心 力 衰竭 患 者 .5 。 进 行康 复 运动 , 提 高生 活质 量 , 能 减少 并发 症 , 安全 性 高 , 且 值得 临 床推 广 。 【 关键 词 陉性 心力 衰竭 ; 动 疗 法 ; 运 生活质 量 【 中图分 类号】R 4 5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号】1 7 — 2 0(0 2 0 a) 0 7 — 2 6 3 7 1 2 1 ) 4( 一 0 3 0

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张永宏;陈四清【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21【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退休职工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慢性心衰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在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及随访1年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DEd)、左室收缩末径(LVSEd)、左房内径(LAd)、E/A比值及心肌重量指数(LVMI)等心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运动贮量(METS)和6 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步行距离、步行前后呼吸、血压及心率、临床症状等,采用明尼苏达心衰问卷调查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在出院及随访1年时NYHA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院及随访1年时NYHA Ⅰ级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和26.67%,而对照组分别为0.00%和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及随访1年时LVDEd、LVSEd、LAd、LV-MI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出院、随访1年时(P<0.05),观察组出院及随访1年时LVEF、E/A水平明显高于人院时及对照组出院、随访1年时(P<0.05).观察组出院及随访1年时METS评分分别为(5.23±0.45)、(5.78±0.42)分,6 min步行距离为(223.56±45.67)、(247.67±43.21)m,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98±4.12)、(9.34±3.12)分;对照组分别为(3.65±0.56)、(3.78 ±0.54)分;(105.67--±21.45)、(110.34±20.31)m,(20.31±7.32)、(19.89±6.12)分,观察组METS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运动康复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总页数】2页(P5307-5308)【作者】张永宏;陈四清【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体育系,江苏南京210096;南京中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运动康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 [J], 吴征2.运动康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J], 左瑞云;蔡文花;高春香;纪秀连3.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任丽玮;朱国英;王献忠;原涛;许振坤4.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 任丽玮;朱国英;王献忠;原涛;许振坤5.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于丽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护理研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任丽玮△ 朱国英 王献忠 原涛 许振坤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河北邯郸 056002【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行运动康复护理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来院治疗的151例CHF患者。

以抽签法为基准,观察组75例予以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76例予以常规护理。

对比护理实用性。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醛缩酶(ALD)和脑钠肽(BNP)等数据对比均未见差异(P>0.05)。

护理5个月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ALD与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后(P<0.05)结论:为CHF患者行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且能加快病情转归。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111-02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日益提升[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较为频发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为乏力或是呼吸困难,对患者生活具有严重影响,严重者可猝死。

在诊疗技术的优化发展下,CHF的康复率逐年提升,且预后较佳。

但是多数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后未规范生活行为,导致疾病复发,这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

为此,临床认为应为CHF患者执行科学化护理,目的是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进行规律性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复发情况。

本研究选取151例CHF患者,用于分析运动康复护理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诊治时间于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共计151例CHF患者。

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运动康复治疗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8周的运动康复治疗,对照组继续接受传统治疗。

治疗前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体力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评估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明显改善,包括左室射血分数、运动耐力和运动容量等指标均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

观察组的体力活动水平也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发现观察组中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度不适,如疲劳或肌肉酸痛,但都能够忍受并逐渐缓解。

对照组中也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可以认为运动康复治疗对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是安全的。

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体力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指标,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运动康复治疗可以作为慢性稳定性心衰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进一步研究还需探讨运动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最佳方式和长期效果等问题。

依据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的疗效观察

依据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的疗效观察

依据血清 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究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的疗效。

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共100例,对照组根据主诉、临床症状制定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而观察组则根据患者入院48小时测定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运动方式和强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52.52±1.02)%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50.21±1.31)mm、左室收缩末内径(35.02±1.02)mm、左心房内径(34.21±1.12)mm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经干预后,再入院人数为1例,所占比2.00%;对照组经干预后,再入院人数为10例,所占比20.00%;观察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依据血清NT-proBNP指数制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护理计划,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使血清NT-proBNP指数降低,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血清NT-proBNP指数;慢性心力衰竭;运动护理;疗效在中老年人常见心内科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十分常见,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疾病或生理压力增加所引起的心肌收缩减弱,导致心脏排血量无法使机体代谢得到满足,增加心脏负荷,最终引起一系列代偿反应。

该疾病在临床具有极高发病率,在疾病早期症状或体征不明显,导致治疗难度增加[1]。

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并在护理方面指导其卧床休息,但效果不显著,特别是体力活动的减少,易导致其非心源性循环功能得以减弱,导致心力衰竭加重,增加死亡风险。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来说,需指导其保证卧床休息,但患者长期不运动,易导致其出现较多不良反应,比如自理能力降低、运动耐力下降、静脉血栓形成、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减退、骨骼肌肉萎缩等,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临床对于运动量尚无明确判断标准,部分患者由于害怕运动后不适或由于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常主诉症状过重无法进行主动康复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康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实施康复运动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106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治疗)和运动康复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运动训练)。

治疗1个月,随访10个月。

患者心功能以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表示,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Fd),同时测定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最大摄氧量(VO2max),记录10个月内患者的再发率和猝死率。

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LVEF、LVEDd均显示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运动康复组LVEF(63.4±2.7)%比(52.5±3.2)%、LVEDd(39.2±4.3)mm比(50.6±3.3)mm改善更显著(P<0.05);6MWD(177.6±5.7)m比(132.5±5.2)m明显增加(P<0.01),血浆BNP水平(30.4±4.9)pg/ml比(41.4±4.8)pg/ml明显降低(P<0.05);VO2max[(27.3±1.1)ml/(kg·min)]比[(20.3±2.1)ml(/kg·min)]改善更显著(P<0.05)。

随访10个月,运动康复组心衰再发率为40.74%,低于对照组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心肌梗死率为37.04%,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猝死率为20.37%,低于对照组的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稳定性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运动;疗效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心力衰竭管理指南将慢性心衰运动康复列为ⅠA类推荐。

一定量的康复运动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反复住院的次数,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合理控制医疗成本。

2013年1月~2014 年1月在本院收治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观察其康复运动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慢性心衰临床诊断标准,NYHA分级Ⅱ~Ⅲ级,平均年龄(6
2.4±9.3)岁,心衰症状稳定≥4周。

排除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炎、有症状的主动脉狭窄、严重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

随机分为运动康复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慢性心衰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用药。

并且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

包括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

1. 3 观察指标治疗后1个月后复查心功能:LVEF、LVEFd、6MWD、NYHA
分级、BNP水平、VO2max、再发率和猝死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与运动康复组心功能均有改善。

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52.5±3.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39.2±4.3)mm;6 min步行距离(132.5±5.2)m;血浆脑钠肽(41.4±4.8)pg/ml;最大摄氧量分别为(20.3±2.1)ml/(kg·min)。

运动康复组:左室射血分数(63.4±2.7)%;左室舒张末期内径(39.2±4.3)mm;
6 min步行距离(177.6±5.7)m;血浆脑钠肽(30.4±4.9)pg/ml;VO2max分别为(27.3±1.1)ml/(kg·min)。

随访10个月,运动康复组心衰再发率为40.74%(22/54),低于对照组的57.69%(3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心肌梗死率为37.04%(20/54),低于对照组的50.00%(2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猝死率为20.37%(11/54),低于对照组的36.54%(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运动康复不仅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及组织细胞因子,还抑制内皮细胞凋亡[1]。

运动康复还可以通过提高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和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的活性,增加Ⅰ型肌纤维,可以扩大动脉管径,减小动脉管壁厚度。

通过运动治疗,心衰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张力降低,长期训练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交感兴奋性降低、迷走活动增强,从而使心率变慢,降低了心肌耗氧量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2]。

运动康复还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再发率和猝死率,改善生活质量。

有研究报道,共纳入233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访中位时间30个月,结果显示运动康复明显降低猝死率和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总费用[3-5]。

本组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治疗相比,运动康复组LVEF[(63.4±2.7)%比(52.5±3.2)%]、LVEDd[(39.2±4.3)mm比(50.6±3.3)mm]改善更显著(P<0.05);6MWD[(177.6±5.7)m比(132.5±5.2)m]明显增加(P<0.01),血浆BNP水平[(30.4±4.9)pg/ml比(41.4±4.8)pg/ml]明显降低(P<0.05);VO2max[(27.3±1.1 ml/(kg·min)比(20.3±2.1)ml/(kg·min)]改善更显著(P <0.05)。

表明康复运动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了6 min步行距离、降低了血浆BNP水平、增加了最大摄氧量。

随访10个月,运动康复组心衰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心肌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康复组发生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稳定性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玉琴,蒋金法,王乐民,等.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排量及相关参数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00-705.
[2] 沈玉琴,蒋金法,王乐民,等.有氧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91(38):2678-2682.
[3] O’Connor CM,Whellan DJ,Lee KL,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HF-ACTIO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2009,301(14):1439-1450.
[4] Keteyian SJ,Pi?a IL,Hibner BS,et al. clinical role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 Prevention,2010(30):67-76.
[5] Mammi C,la Sala A,V olterrani M ,et al. Exercise training reduces serum capacity to induce endothelial cell death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J Heart Fail,2011(13):642-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