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对后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股文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
八股文是一种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数百年的特殊的文章体裁。自1901年,清廷宣布废除八股文以来,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然而更多的还是从其负面影响入手,批判揭露其弊端,否定八股文的存在价值。本文试图从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谈起,客观探讨八股文在科举制中的作用,还其本来面目,肯定八股文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八股文;八股取士;科举制度;考试
Eight-part Essay on the impa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Abstract
Eight-part Essay is a o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for centuries used a special articlegenre. Since 1901, the Ching court announced the abolition of Eight-part Essay, there has been mixed assessment of it. However, more or start from the negative impact, critical to reveal their shortcomings, the negative value of the Eight-part Essay. This article from the Eight-part Essay about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Eight-part Essay in the rol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but also its true colors, affirmed the value of the Eight-part Essay.
Key words: Eight-part Essay; Bagu from disabilitie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Examination
目录
前言 (3)
一、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 (3)
二、八股文与科举制 (4)
(一)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4)
(二)规范了考试形式 (6)
1.规范竞争,防止作弊 (6)
2.方便阅卷,文有定评 (9)
3.检测知识,提高能力 (10)
(三)促进明清文化教育 (12)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5)
前言
八股文是中国明清科举考试中所规定采用的一种专用文体。在其产生至终结的几百年中,对其好坏、存废的论争,可谓是绵延不断。1901年8月25日,清廷诏令改革科场,在科场考试中废止了八股文体,八股文至此寿终正寝。八股文虽然废止了,但是对其批判唾弃的评论却源源不断,“八股”二字甚至成为使人厌恶、遭人反对的一切坏事物的“谑谥”“恶谥”。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八股文的研究才逐渐从激情批判走向理性思考。人们逐渐认识到八股文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存在五百余年,有其自身存在的原因和价值。本文试从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分析其社会原因,将其置于历史环境中,客观分析八股文的影响及功用,进一步加深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当今考试改革的思考。
一、八股文产生的社会背景
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没落阶段,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在思想领域,各种脱离封建正统观念的离经叛道思想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明清两代的统治者虽然极力推行各种文化专制政策,加强其思想控制,仍然出现了一大批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等人以异端思想自居,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他们甚至公开向孔子挑战,宣称不能“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1]大胆喊出了“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2]明清两代的农民运动,此时也喊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这些都是对封建传统观念和君权政治的公然挑战,对统治者而言具有很大的威胁性。
大明王朝是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参与并领导了元末农民起义,深刻体会到了人民反抗对封建统治的巨大威胁。因此在称帝之后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其加强统治的政策。他一方面加强国家机器,设立锦衣卫、东西厂来控制人民;另一方面从思想文化领域入手,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相比较而言,前者是赤裸裸的,容易遭到人们的反对。而后者却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向统治阶级靠拢,为统治者服务。当时,明朝推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就是其加强文化专制主义的措施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制定程式,开始推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一方面可以选拔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以功名为诱饵,可以吸引大批读书人闭门读经,研习理学,控制读书人的思想,强化封建统治。八股文题目一律用《四书》、《五经》中的现成话,写作必须“代圣人立言”,这正好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的迫切需要。自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居于正统地位。统治阶级要强化其思想统治,必然离不开《四书》、《五经》。而“以考试的内容迫使知识分子服膺孔孟之道”,[3]接受程朱理学,则是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形式和手段。一方面它强迫广大士子从识字起就要研习儒学,另一方面也制止了所谓的异端杂说。八股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贯彻了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代圣人立言”有利于行孔孟之道。考生即使进不了仕途,也能做个知书明礼的顺民,一旦及第从政,更便于统治者所驾驭使用。从科举制度诞生之日起,历代统治者都在寻找一种既能考察士子学识,又便于控制士子思想的文体。而八股文正好符合这种要求。这种文体对加固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藩篱,维护孔孟之道的正统地位,统一广大士子的思想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历史的实践也证明了八股文的可行之处。统治阶级曾用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和文字狱对知识分子进行镇压,结果是压而不服,适得其反,遭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反抗。但八股取士的推行,却使千千万万的读书人趋之若鹜,心甘情愿接受其毒害。八股文在束缚人们思想方面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焚书坑儒和文字狱,所以明清两代的统治者把它视为珍宝,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八股文与科举制
(一)确定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以维护封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伦理道德学说,它的创始人孔子关于哲学政治教育等的种种议论,都没有离开这个核心。”[4]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阶级都把儒家思想看做是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法宝,其原因就是儒家思想的这一本质决定的。“儒家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鼓吹忠孝节义,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秩序。”[5]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从他们的实践中懂得,对于广大人民的“犯上作乱”,只靠武力镇压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一面还要靠思想的灌输和统治。所以,自隋唐确立科举制度以后,考试内容便逐渐规定以儒家经典和后人的注释为主。“唐代的明经科,考试内容即是孔颖达所纂《五经正义》,它是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的统一教材,起到了定儒学于一尊的作用。”[6]宋代以后理学形成,对于抵御佛道两教的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维护了儒家文化的地位。元代起考试以理学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维护了儒家文化的主体地位。元人李世弼在《金登科记序》中说得很透彻:科举“岂徒篆刻雕虫而已哉?固将率性修道,以人文化成天下,上则安富尊荣,下则孝悌忠信,而建万世之长策。……国家所以籍重古道者,以《六经》载道,所以重科举也。后世所以重科举,以维护《六经》,能传帝王之道也。科举之功,不亦大乎?”[7]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仍采用《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