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行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金融市场上,参与者常常面对庞大的信息流、复杂的情形及交易压力,为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他们通常借助一些直觉和框架。直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在试错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些普遍经验规则。它帮助人们迅速找到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最优,可能接近于正确答案,但也可能出现一些系统性的偏差。框架是描述决策问题的形式。由于许多框架是模糊的,投资者会因为情境和问题的陈述与表达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这种现象被称为框架依赖。无论是直觉偏差,还是框架依赖,都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
一、投资者行为的偏差分析
1.启发式偏差。研究表明,人们在解决规范性、确定性问题的时候,尤其是就封闭性任务做出决策时,往往采用算法思维;当面对复杂、不确定的情况或遇到开放性问题,且没有现成算法时,人们往往采用的是启发式决策。启发式思维用在恰当的时候,是快速、简单而有效的。但是,当涉及到与统计有关的投资决策行为时,却常常容易导致一些偏差:
(1)代表性启发。人们利用代表性启发方法形成信念和推理时存在着两个严重偏差:一是过于注重事件的某个特征而忽视了其出现的无条件概率,从而引起信念的偏差;二是忽略样本大小对推理的影响。
(2)可得性启发。是指人们常常只是根据个人记忆中对某一事件所熟悉的和容易得到的信息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为更经常出现。
(3)锚定与调整启发。人们在判断和评估中,往往先设定一个最容易获得信息作为估计的初始值或基准值,然后再围绕基础值进行一定调整,得出解决方案。调整是以初始的信息为参照进行的,不同的初始点常对应不同的估计结果,调整也往往是不充分的,容易产生偏差。
2.框架偏差。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事物的表面形式会影响人们对事物本质的看法。框架偏差就是指个人在判断与决策中,对某一问题尽管本质相同,也会因为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3.确认偏差。是指人们一旦形成一个信念较强的假设或设想,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不再关心那些否定该设想的证据,并人为地扭曲新的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由于确认偏差的存在,当市场形成“股市要持续上涨”的信念时,投资者倾向于主动搜索利好消息,或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信息片面理解成利好消息,对不利的消息或证据却视而不见,从而继续买入或推高股市;相反,当市场陷入恐慌性下跌时,投资者只重视看到的不利消息,进一步推动股市下跌。
金融证券研究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现代金融理论认为,证券投资者应当是理性的,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个体的投资行为。然而,国外大量的研究发现,人的情绪、性格及心理感觉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投资者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态度做出决策,其投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影响,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二、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分析
证券投资者尚不成熟、投资心理非完全理性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只想到高风险中有高收益,但很少想到高收益中有高风险。存在心理误区或心理障碍是造成其投资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投资者心理误区的主要表现
1.跟风
有这种心理的投资人,要么看见他人纷纷买进证券的时候.也深恐落后,在不了解行情和公司状况的情况下,也买人自己并不了解的证券;要么看到市场行情萎靡,大肆抛售的时候不认真分析缘由就糊里糊涂地抛售自己手中后市潜力很好的股票。还有些投资人容易受到某些空穴来风的消息的影响,产生恐慌急于出手,而事实证明这些恐慌一般是不真实的,常常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散布的。
2.举棋不定
主要表现为投资人本来有自己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及其相应的投资计划,但极易受到市场
整体行情的影响,难以实施既定的方针和策略,临阵退缩持续观望,在关键时刻,不能作出判断,错过良机。还表现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总不肯果断地抛出赚取既得利益,总是期望还有上涨的空间,结果在行情下跌时被套牢;每当证券价格下跌的时候,又迟迟不肯买进,总是盼望价格跌了再跌,结果错失良机。这种无止境的欲望,反倒会使本来已经到手的获利一下子落空。
3.求低避高
价格较高的证券一般波动较大,投资者购买风险也就相对较大,因此某些投资者不敢涉足那些高价证券,往往只在中低价位的证券进行投机。因此某些企业筹资困难,这些企业也抓住投资者这些心理,把股票拆分降低价格。但是价格高未必就是坏事,某些企业业绩良好受投资者青睐,价格也就较高,只有那些虚高的证券才是最危险的。而某些投资者无论高价是何成因就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拒绝,这种情况在证券市场上也普遍存在。
4.投机善赌
具有赌博心理的股市投资者,总是希望通过几次成功的投机就获得可观的收益,即所谓的“一劳永逸”。这样的定额投资者常常紧紧盯住某一支证券,把所有的精力和资金都投入进去,当行情下跌的时候仍不死心,频频增加资金妄图降低购人成本以图触底反弹.其结果是被市场牢牢套住,损失甚大。
5.过分依赖经纪人
有些投资者买人证券后以后,就听其自然发展下去,全权委托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经纪人操纵,自己很少介人。这种做法在市场活跃的时候可以顺势而为。但逆势往往会贻误战机或不能迅速的止损。
6.不够果断
证券市场风险极高,在出现损失的时失的扩大才是将来东山再起的资本,因此投资者要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采取灵活应对的策略。当股市大势下跌或公司受损失时,且不要被损失所纠缠,仔细地分析证券的情势和企业的经营业绩,应当机立断,对没有价值的证券要忍痛割爱,不抱有幻想。
(二)投资者心理误区的成因
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其心理的真实反映,一些固有的心理弊病是产生不合理投资行为的原因。
l.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上就是一种无意识地主观选择。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是最典型的,对证券市场上的情况凭借以前的印象来进行主观判断,市场投资者的判断往往从自己的利害得失出发,对市场走势产生主观上的某种期望。这种先人为主的思维定势阻碍其对市场进行客观冷静的分析,容易片面强调符合自己思维中印象强烈的信息,从而导致主观判断和直接操作的失误。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先人为主的思维定势常常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实际操作:一方面,投资者前一次的失误行为常会影响随后的交易行为,过度沉湎在前期失误的阴影中,会滋生出相应的逆反心理,失去在新环境条件下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投资者成功的操作使自己沉湎于成功的喜悦,盲目执著的追求自己的主观目标,对市场存在的风险漠视不理、反应迟钝;此外,证券市场持续的一种走势使投资者的心态充满惯性,不自觉地接受与行情相一致的信息,忽视其他信息,对变化的环境视而不见。
2.贪婪与恐惧心理
证券市场的投资者都希望盈利越多越好,因此每个投资者都有贪婪心理。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因为贪心而错失良机,甚至扭赢为亏的教训,相信许多人都有极深的体验。贪婪的典型表现有:频繁过量交易,期望获得短线价差,结果事与愿违,反而交付了大量的佣金;在市场低迷时,总希望价格能触底反弹,放任其继续下滑结果越亏越多;当手中的证券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