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

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

诗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

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

《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

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

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

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

重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

子"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质。"七子"散文名篇有孔融《荐祢衡疏》、《与曹公论盛孝章书》,陈琳《移豫州檄》、《为曹洪与魏太子书》,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王粲《务本论》、《荆州文学记官志》等。"七子"散文在形式上有逐步骈化的趋向,尤以孔融、陈琳比较显著。他们的一些作品对偶整饬,又多用典故,成为从汉末到西晋散文骈化过程中的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

作品集

"七子"著作,原集皆已佚,今独存徐干的政治伦理专论《中论》。明代张溥辑有《孔少府集》、《王侍中集》、《陈记室集》、《阮元瑜集》、《刘公干集》、《应德琏休琏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清代杨逢辰辑有《建安七子集》。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各个割据势力,消除战乱,实施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的同时,身体力行,积极领导发展文学事业,“御军三十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追随他们的建安七子:孔融(唯其与曹操政见不一)、王灿、陈琳、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及一、二十位文人学士亦仿照曹操

积极努力创作。建安时期,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曹操又率先冲破儒学的禁锢,打破当时盛行的骈体文格式,采用通脱的文体作文章,追随他的文人学士亦积极响应。在北方,不仅出现了一个文学繁荣的局面,而且使一代文风得以转变。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之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为推动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对后来的文化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始文

嵇康、

阮籍、

阮籍著有《大人先生传》、《达庄论》、《通易论》、

五言咏怀八十二首,嵇康作品有《赠兄喜秀才入军诗》十

九首、《幽愤诗》一首、《叙志诗》二首、《游仙诗》一

首、《六言诗》十首、《重作四言诗》七首、《思亲诗》

一首、《答二郭诗》三首、《与阮德如诗》一首、《酒会

诗》七首、《杂诗》一首

书《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赋《琴

赋》、《酒赋》、《蚕赋》、《怀香赋》

《声无哀乐论》、《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释

私论》、《管蔡论》、《明胆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及《答解宅无吉凶摄生论》、《难自然好学论》

其他

《琴赞》、《灯铭》、《卜疑》、《太师箴》、《家

诫》、《圣贤高士传赞》、《春秋左氏传音》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

发生了重大变化。建安文学的

昂扬的基调是对於建立不朽

功业的渴望和自信。但是,也

存在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于个

体生命能否实现其应有的价

值的怀疑。阮瑀的诗已有这样

的内容,曹植后期的某些作品

更为突出。正始文人面对远为

严酷的现实,很自然的发展了

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

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

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

哀。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主

导地位的、高扬奋发、积极进

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

基本消失了。

由于周围环境危机

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

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

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

是避开现实,以哲学的眼光,

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

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

说,他们把从现实生活中所得

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

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

是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

理色彩。

深刻的理性思考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