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珠江新城板块研究分
珠江新城概况

珠江新城概况珠江新城位于北二环与东二环的交汇处,占地约1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40万平方米,容纳25000个家庭,常住人口达8万人,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新区。
建成的珠江新城集合城市所有单元,将完善的学校、大型超市、综合百货、特色商业街区、运动场馆、医疗机构、服务管理等设施为一体。
简介珠江新城——十年蓄势,浴火凤凰。
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中心、文化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中心……珠江新城的崛起,标志着广州作为中国三大城市之一的特殊地位;她的功能,把广州从省会城市推向影响整个南中国的现代大都会,其社会经济文化辐射力直指东南亚。
1992年开始规划的珠江新城,用地规模6.19平方公里。
珠江新城建成后以冼村路为界,分东、西两区,东区以居住为主,西区以商务办公为主,两区以珠江滨水绿化带和东西向商业活动轴线贯通。
在广州城市中轴线和珠江新城景观轴的交汇处,规划拟建多个标志性建筑,如广州歌剧院、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重要公共设施,中轴线广场群、海心沙市民广场等。
人口规模预测可达17-18万,提供近30万个就业岗位。
地区性质为21世纪广州市中央商务区(GCBD21)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统筹布局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和行政等多种功能,成为推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是集中体现广州国际性城市形象的“窗口”。
城市主次干道将珠江新城划分为14个街区。
规划功能区由东至西主要有以下几个:西区A、E、I区,A区以商务办公为主,E区为商住区、I区为商务办公与商住综合区。
中轴线区域B、F、J区,B区为入口广场与金融办公区,F区为商贸办公区与中央广场,J区为商务办公区与文化广场。
东1区C、G、K区,为自然村址与村留商主用地。
东2区D、H、L区,D区为商务办公与商住综合区,H 区为别墅区与珠江公园,L区为商住用地。
东3区M、N区,M区为文化娱乐综合区与赛马场,N区为商住珠江新城与酒店区。
作为广州市21世纪城市中心商务区硬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珠江新城未来的发展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仍将拥有其他地区缺乏的发展优势,比如大型的开发规模、较强的综合性、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和公共设施以及区域的中心作用等等。
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

二、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
1、珠江新城发展史
1992年初,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开发珠江新城。 1993年6月,珠江新城规划确定,堪称广州当时最先进的一个城市规 划。
2000年8月,广州市政府公开对珠江新城进行规划检讨,广泛听取民 意,这在该市规划史上史无先例,反响极大。
2002年6月,《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经广州市政府正式审议通过, 珠江新城规划经过2年的整理报批,终于定案。
1、珠江新城的定位
珠江新城占地6.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8万 人(面积人口相当于越秀区),共划分为14个 20—40公顷的街区,包括商务、行政办公街区、 高层居住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 业购物街区等,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 商业、文娱、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于 一体,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3、公共设施建设
10年过去了,在基础 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市已投 入50多亿元人民币,但在 生活配套设施上仍是严重 滞后,仍是令人赧颜的空 白!当然,1997年以后的 珠江新城也的确拥有了部 分基础设施:道路变宽敞, 珠江公园建成,商业服务 有起色,文化、休闲服务 有优势。
三、市政定位、功能配套及分布
一、珠江新城概况
1、区位状况
珠江新城位于广州东部新 中轴线上,总用地面积约 6.5平方公里。北接黄埔大 道,南达珠江北岸,西临 广州大道中,东抵华南大 道。
2、交通状况
珠江新城东西向交通 主干道为花城大道,它西 接广州大道,东下穿华南 干线与黄埔区联系,同时 与华南快速干线设互通式 立交。南北向交通主干道 为猎德路,北接天河,向 南跨珠江,还有三路公交 车直通珠江新城。
2、新规划的布局设置
珠江新城中区为贸易中心区,西面依次为 信息中心区、高层公寓区和管理中心区, 东面依次为高级住宅区和综合居住区。
商圈分析 珠江新城

8.番禺大北路商圈 (市桥) 9.小北商圈 (流花火车站一带)
主要竞争对手
• 北京路、上下九是广州传统的核心商圈,但这两大商圈以 临街商铺为主,购物环境落后,商圈内主要商业项目档次 较低;更严重的是与城市主干道基本隔绝,周边道路多为 狭小的单行道,其最大硬伤是停车位严重不足,与地铁站 距离也较远。 • 天河路作为广州近十年最兴旺商圈,是广州市商业发展的 领航者,其所占据的主角地位不容置疑。而随着太古汇、 万菱汇、宏城广场、卓越时尚广场的入市,天河商圈还将 进一步扩容,并实现升级换代。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天 河城与正佳广场作为天河商圈的两大主力,其筹建时间均 是1996年,商场规划与现在相比相差了14年,硬件及配 套设施落后。
黄华军指出,相比于天河商圈扎堆扩容带来停车 难等交通压力,珠江新城有交通网络发达优势。 但目前商圈开业的项目有限,商业氛围不浓,仍 需一定时间培育,“我认为,珠江新城要到2016年 东塔建成后才算定型,因此,整个商圈真正成熟 还需要5~6年时间。”
交通状况
珠江新城已形成华南快速干线、新光快速干线与黄埔 大道、临江大道的交会,其中地铁三号、五号线可直接将 商圈延伸到广州人口最稠密的老城区,为解决“迷城”问题 ,区内还开设了穿梭巴士。天河区建设和水务局近日透露 ,今年天河区还将积极配合推进科韵北路延长线、云溪路 等重点工程建设,按计划推进科韵北路延长线和云溪路道 路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同时,珠江新城10条道路也 将在今年进行升级改造。
珠江新城商圈:真正成熟尚需5~6年培育期
1、目前,珠江新城商圈有“西塔”、高德置地四季 MALL、兴盛路步行街、太阳新天地、广粤天地,再加上 2012年一、二、三区全面开业的花城汇,和2016年建成 的东塔,珠江新城商圈面积约在50万平方米以上。在第一 区开业典礼上,盛智文信誓旦旦地表示,“未来3年,珠江 新城CBD将有超过40栋写字楼建成,花城汇吸引的将是高 端商务人群和高端住宅人群。”
广州板块房产片区地图-克尔瑞矢量 -房地产-2024

增城区:新塘、中新、石滩、荔城、朱村、派潭小楼 从化区:鳌头镇、温泉镇、良口镇、太平镇、街口
1
2
3
4
太和
白云湖
越秀
同德围
同和 后天河北
金沙洲
淘金
五山天河公园
越秀区
老西关 政府 老东山
泛珠江 新城
金融城
东圃
天河
老芳村 龙溪
江南西新港西赤岗
广钢
南洲
荔湾
海珠
知识城 中新 朱村 荔城
长岭居 科学城 新塘 石滩
旧黄埔
洛溪大石 大学城
黄埔
南站
华南 市桥
石基
市桥南
番禺
南南沙沙北北 黄阁
金洲 明珠湾 南沙湾
增城
外围 5区
(黑色部分为近 郊,紫色部分
为远郊)
南沙
南沙南
越秀区:淘金、越秀区政府、老东山 荔湾区:老西关、广钢、龙溪、老芳村 海珠区:工业大道、南洲、琶洲、赤岗、江南西、 新港西 天河区:后天河北、五山、天河公园、泛珠江新城、 东圃、金融城 白云区:太和、金沙洲、人和、白云大道、白云湖、 同和、同德围、机场路 黄埔区:旧黄埔、科学城、长岭居、知识城
【板块划分】依据克而瑞投资决策系统对广州全市11区板块划分,以区域边界为原则,共包含62个板块
外围5区
中心6区
番禺、南沙、增城、花都、从化 板块划分示意图
良口镇
从化
天河、海珠、越秀、白云、荔湾、黄埔
板块划分示意图 白赤坭镇
广州城市新轴线系列空间调查——珠江新城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调研背景 (1)1.2调研范围 (1)1.3调研方法 (1)1. 4 CBD专题研究 (2)1.4.1 CBD概念理解 (2)1.4.2 CBD类型 (2)1.4.3 CBD结构布局 (2)第二章调研内容 (3)2.1用地性质 (3)2.1.1规划历史与对比 (3)2.1.2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4)2.1.3现状用地构成 (5)2.1.4分析 (5)2.2空间形态结构 (6)2.2.1空间形态布局 (6)2.2.2天际轮廓 (8)2.3建筑现状 (10)2.3.1建筑质量分析 (10)2.3.2建筑高度分析 (10)2.3.3建筑风貌分析 (11)2.3.4综合评价 (11)2.4交通分析 (12)2.4.1轨道交通系统分析 (12)2.4.2车行系统分析 (13)2.4.3人行系统分析 (13)2.5.公共空间体系 (14)2.5.1公共空间结构 (14)2.5.2公共空间类型 (15)2.5.3公共空间尺度 (16)2.5.4行为活动 (16)2.5.5地下公共空间 (18)2.5.6小结 (18)2.6景观、视线及绿化植被分析 (19)2.6.1景观分析 (19)2.6.2视线分析 (20)2.6.3绿化植被 (21)2.7公共服务设施 (22)第三章综合评价 (23)附件广州市花城广场植物应用情况详表第一章调研背景1.1调研背景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正在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迈进,一个强有力的城市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明确了北起燕岭公园,南至海珠区的全长12公里的广州城市新中轴范围。
新中轴线贯穿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新电视塔,南至珠江后航道的海心沙岛,以新电视塔为界分为南、北段,东至以林和中路-体育东路-冼村路向东拓展200米,西至林和西路-体育西路-华夏路向西拓展200米,总用地面积5.88平方公里。
广州珠江新城及亚运村考察报告

广州珠江新城及亚运村考察报告为借鉴广州市重点新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开展前海片区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5月23日至24日,由前海办喻祥和陈立新两位副主任带队,城市设计处、建筑设计处、土地利用处、市政交通处、直属二局、深规院和西北市政院等单位的相关人员一行19人赴广州市参观学习,市前海管理局也派员参加了本次考察工作。
考察团与广州市规划局、珠江新城核心区建设办公室、地下空间开发办公室等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实地参观了花城广场和亚运城的规划建设情况,重点对新区土地整备、开发模式、水系规划、地下空间、地下交通、集中供冷、垃圾输送以及综合管沟等相关情况进行了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珠江新城概况珠江新城规划范围北起黄埔大道,南至珠江,西以广州大道为界,东抵华南快速干线,将容纳17万-18万居住人口。
珠江新城中心区域包括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第二少年宫、超高双塔和电视观光塔在内的七大标志性建筑和37栋商业大厦已建成。
形成珠江与城市新中轴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规划定位为21世纪广州中央商务区(CBD)核心。
珠江新城总用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496万平方米,共划分为14个20—40公顷的街区,分为商务行政办公街区、高层居住街区、金融贸易街区、文化活动街区、商业购物街区等,规划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文娱、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于一体。
珠江岸线天际轮廓线与北部天河体育中心、88层中信广场共同形成有节奏、有韵律的波浪形天际轮廓线。
而北岸两幢超高双塔与南岸电视观光塔三足鼎立,两岸三塔成沿江美景。
二、亚运城概况广州亚运城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中东部,规划中的广州新城东北部,用地范围包括京珠高速公路及地铁四号线以东,清河东路以南,莲花山水道、石楼涌和小浮莲山以西,规划中的长南路以北,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737平方公里,规划净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是第16届亚运会最大的一项亚运工程项目。
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案例研究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中心地区对老旧、落后的建筑物、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更新,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城市发展战略。
以下是10个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的案例研究。
1. 北京王府井商圈更新:北京王府井商圈是中国最著名的商业区之一,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商业建筑,提升了商圈的整体形象,增加了商业设施,并引入了更多的国际品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2. 上海外滩更新:上海外滩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经过城市更新,修复了老旧的建筑,增加了文化、商业、休闲设施,使外滩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国内外游客必去的地方。
3. 香港中环地区更新:香港中环地区是香港的金融中心,经过城市更新,更新了老旧的写字楼、商场和交通设施,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商业氛围和形象,吸引了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商业企业。
4. 广州珠江新城更新:广州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中心区域的重要商业区,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建筑物,增加了商业设施和文化设施,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形象,成为广州的新地标。
5. 成都春熙路更新:成都春熙路是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建筑和街道,增加了商业设施和休闲设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6. 深圳福田中心区更新:深圳福田中心区是深圳市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写字楼和商业设施,增加了文化、休闲设施,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形象和功能。
7. 杭州西湖景区更新:杭州西湖景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经过城市更新,修缮了老旧的建筑和景点,增加了文化、休闲设施,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
8. 南京夫子庙更新:南京夫子庙是南京市的文化和商业中心,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建筑和街道,增加了商业设施和文化设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9. 武汉江汉路更新:武汉江汉路是武汉市的商业街之一,经过城市更新,改造了老旧的建筑和街道,增加了商业设施和休闲设施,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繁华程度。
广州珠江新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文 献标 识 码 :A
.
并 出现 了 专 业 化 的倾 向
,
作
广 州通 过 提 高土 地 利用 价值 调 整 中心
、 、
2
如 C B D 的兴 起
—
,
但广 州城 市 中心 区 本质 上
。
结构 改善 交通 条件 改善 中心 环 境 等措施
,
,
文章 编 号 : 1 0 0 8
广 州 珠 江 新城 规 划 土 地 利 用 规 划调 整 分 析 图
一
作者简 介 :王 茂 ( 1 9 8 0 ) 男 重 庆 市 人 信 息 产 业 部 电子 第 十 设 计 研 究 院有 限 公 司 规 划 景 观 院 工 程 师 东 南 大 学 建 筑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欧 晓 斌 男 建 筑 师 东 南 大 学 建筑 系 建筑 设 计 及 其 理 论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是 新 城 规 划 及 高 层 建 筑 设 计
、
、
信 息 服 务职 能 生
、
、 、
现 状 及 出 现 的 问题 , 分 析 了 问 题 的 根 源 提 出 了 解
广 州 市 的 中 心 区 主 要 集 中在 流 花 地 区
环 市路 东风 路 沿 线
, , ,
活 服 务职 能 社会 服 务 职 能 专业 市 场 行 政
决 对 策 并 阐 述 了 新 城 开 发 建 设 需 要 注 意 的 问题
—
0 4 2 2 (2 0 0 8 )0 8
0 1 OO 0 4
一
仍是
一
个 功 能 混 合 的地 区
广 州 城 市 中心 区
广州新城区大型居住板块发展研究

f r er o l g s a e r s en i leal ut h t ar e—c l i e d t a r
es at t e devel opm ent Recenty, . l
11 房地产 商大 规模 囤积 土地 , . 造成 大量土地资源 套设施重复建设 ,不但造成资源浪 费,而且增加 了业主的
开发企业 自 资金不得低 于项 目所需 资金 的 3 %。据 有 有 0 关媒 体披露 ,广州房 地产企业 3 强的资金负债率普遍在 0
华 南板 块 主要 由华南 碧桂 园 、锦 绣香 江 、星河 湾 、 开 发 ,再 到 大 规 模 住 区开 发 三 个 主 要 发 7 % 以上。上文 已经提到 ,这么大规模 的土地,大都是经 0 展 阶段 。近年 来,连片 开发 的 大规模 楼 南 国奥 林匹克 花园 、广 地花园 、华南新 城 、雅居 乐 、祈 过协议方式 取得 的 ,开发商 无须一次 性缴齐 这笔 巨额地 盘不 断涌现 ,房地 产商更 号称现在房 地 福新村 等八个 巨型楼盘组 成 ,各 楼盘规 划总建筑 面积近 款,必要时还可以直接把土地抵押给银行以获取贷款 , 这 0 6 00 月对广 州市 的 产 业 进 入 了 “ 盘 时 代 ” 该 文 试 图 以广 1 0 万 平方米 。广州 市政府 在 2 0 年 7 大 。 就相 当于把大部分 的金融风 险转嫁到银 行身上 ,对 于维 州市番 禺 区华 南板 块为例 ,分析 “ 大盘 远景规 划 中指 出 ,广 州市今后 的发展方 向将会 向广 州 以 持正常的金融秩序是极 为不利的 。而一旦银行 负担 过重 , 南扩展 ;珠江 以北 ,将 以天河 的珠江新 城为 中心 ,珠江 现 象” 的主要存在 问题 ,并参照香 港新 资金供 给断裂 ,这 些大型 房地产项 目往往就成 了 “ 尾 烂 市镇 开发 的经验 ,以探讨 改善这 些问题 以南 ,将会 以番禺市桥 、南沙 开发 区为 中心 。华 南板块 楼” 沦为城市的 “ , 疤痕” 这在许多城市是有深刻教训的。 , 正好位 于广州 市两个新 兴 中心商 务区 的心脏地段 ,是广 的 方 法 和 出路 。
小区调研分析

银行
连锁便利店
法拉利专营店
帝景苑
简 介 开 发 商:广州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楼盘地址:天河区龙口西路338号(天河北路与龙口西路交汇处) 物业公司:广东康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物业类别:商住楼 建筑类型:高层洋房 开盘时间:2002年 物 业 费:2.8元/平米·月 绿 化 率:30.00%
小帝 区 和景 周苑 边 环 境
香港汇景花园
配套设施
香港汇景花园
公共服务
香港汇景花园
户型
滙景花園一層八戶,提供面積 由674呎兩房戶至最大的913 方呎三房連套房,全部為鑽 石廳間隔。兩房戶由674呎 至最大的680方呎,數呎之 差純粹因高低層的牆身有別, 間隔一律有小走廊、方形房 間兼有窗台。兩房戶僅得第 一至第八座的ABCD室供應, 佔全苑的25%。屋苑三房單 位,面積由783至785呎,佔 總供應量的一半,選擇最多。 至於910至913方呎則為三房 連套房,除了夠闊落,更雄 踞9至17座的外圍景觀,大 部份單位擁綠油油曬草灣景 觀,高層更可遠眺海景。
新加坡翠城新景
设计理念
1.基地概况:基地占地面积8公顷,前址是Gillman Heights,被Alexandra路和Ayer Rajah高速路环绕。 同时基地与Kent Ridge, Telok Blangah Hill及 Mount Faber公园连接形成9公里长的绿化带。 2.设计简要说明:“这一设计直接探讨当代社会中共 享空间与社交需求的问题,并通过提供针对热带环境 的多种室内和室外空间,兼顾公共居住空间和私密性 的要求。” - 奥雷·舍人 31个公寓单元,每个6层楼高,以六边形格局叠加组 成的公寓,采用横向堆叠结构,每一阵列楼层堆叠到 另一阵列楼层上。同时构成6个超大尺度的通透庭院, 其交织的空间形成一个包括空中花园、私人和公共屋 顶平台,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 这个项目有趣的地方是,这么多零散的体块如何组织 成一个如此高密度住宅体,但同时又保证私密性和从 效果图中看到的长范围的视线景观。叠置的策略带来 的第二个结构是,公共空间可以与热带植物交织在一 起。从平面图上看,块与块之间的空旷空间形成了一 系列内庭院。从而使次项目形成了一个丰满的竖向社 区,而不是此区域中随处可见的单调塔楼项目。大量 的住宅辅助设施也交融在这片绿色中,为社会交流、 休闲和娱乐提供了大量机会。 3.绿化:设计利用基地的大尺度,通过开阔的屋顶花 园、具有热带景观的天台和层叠的阳台增加绿色自然 环境,同时最低限度减少地面的车辆流通,使得项目 的绿化面积达到最大化。此外加上对日照、风量和基 地微气候条件所进行的环境分析,以及低耗能战略的 引入,The Interlace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特色。
广州 珠江新城总结

珠江新城已有研究总结报告戚路辉发展历程简述:作为广州CBD的珠江新城,1992年广州市政府委托美国托马斯夫人就珠江新城进行规划,1993年批准实施《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但在1996年上报国务院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没有提及中央商务区(CBD)的概念。
2002年4月实施《珠江新城规划检讨》,直到2003版广州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广州21世纪城市中央商务区区的基本结构是“以体育中心四周和新城市中轴线珠江新城段商务办公区为硬核,以天河中心区和东风路、环市东路沿线地民为核缘,以新城市中轴线南延地区为发展用地储备,以广州大道、江海大道(暂名)为内部交通轴的CBD”。
有论文说是中国通过审批的三个中央商务区之一。
(还待考证)建设问题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市政府曾设想用5到10年时间,把珠江新城打造成一个现代化金融商务中心,但10年过去了,珠江新城仍未能形成设想中的商务环境。
在卖出去的地块中,有2 /3没有进入实质性的开发,然而近几年来珠江新城的开发掀起了一股热潮。
广州CBD的发展,主要在于没有考虑市场因素。
CBD不是规划出来的,它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自然产物,只有顺应市场,CBD才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从1992年至2001年底,珠江新城卖地99宗,其中,已建成19宗,在建11宗,没有开发的达69宗,占2/3还多。
珠江新城合同出让地价共102亿元。
广州市原本指望珠江新城土地能为地铁“生财”80-100亿元,但政府急于启动珠江新城开发。
以每平方米2300元的拍卖底价出让,直到2001年底真正到手的仅45亿元。
珠江新城不但没有如期建成广州市的“中央商务区”,而且还成为广州市最大的闲置地。
2002年后建设逐步复苏,2005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2700多元/平方米(越秀城建),2005年3月,珠江新城住宅用地拍出3348元/平方米。
2006年广州市新出台的“双核心”规划,当年4月12日起,对于在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新设立金融机构总部的,广州政府将一次性奖励500万元,以及预计珠江新城大型配套设施2009年基本投入使用后的刺激,2006年进入发力期;2006年商务用地的楼面地价达到4308元/平方米(富力),2007年楼面地价8357元/平方米的新地王(永恒投资有限公司)。
珠江新城旅游调查报告

珠江新城旅游调查报告1. 引言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商务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而闻名。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珠江新城旅游的调查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得准确和全面的数据,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调查方法:2.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游客的问卷调查,并在珠江新城的主要旅游景点和酒店进行了发放。
问卷包括旅游目的、满意度评价、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2.2. 现场观察我们派出调查员深入珠江新城的主要景点,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的内容包括游客数量、游客行为、设施设备状况等。
2.3. 专家访谈我们还采访了几位旅游专家,包括景区管理者、酒店经理等,了解他们对于珠江新城旅游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3. 调查结果与分析3.1. 游客特征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珠江新城的游客主要来自国内其他城市,其中以广东省内的游客最多,占总游客量的60%。
此外,约有20%的游客来自其他省份,还有10%的游客来自海外。
3.2. 旅游目的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询问了游客们来珠江新城的主要旅游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游客来此是因为商务旅行(占比40%),其次是观光旅游(占比30%),还有一部分游客是为了文化交流和购物消费而来。
3.3. 满意度评价游客对于珠江新城的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
其中,景区环境和设施设备是游客们最为满意的两个方面,满意度分别超过80%。
然而,一些游客对于景区的价格水平和服务质量表示不太满意。
3.4. 问题与建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交通状况:珠江新城虽然交通便利,但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建议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交通方式选择。
•价格水平:一些游客认为景区内部的价格过高,建议加强价格监管,保证物美价廉。
•文化体验:除了商务和购物,珠江新城还应加强文化旅游的推广,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活动。
4. 结论通过对珠江新城旅游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商务区,吸引了大量的商务旅行者。
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

广州珠江新城发展历史和现状1. 前言珠江新城位于中国广州市中心,是广州市政府确定的未来发展重点区域之一。
自1992年提出规划以来,珠江新城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广州乃至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本文将从珠江新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2. 发展历史珠江新城的发展起源于1992年广州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其中珠江新城的核心地带是–天河体育中心。
当时,广州市政府决定将天河体育中心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商业、文化、娱乐和居住区,以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珠江新城的规划范围不断扩大,激发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动力。
政府大力引入各类资金和项目,推动珠江新城的快速建设。
同时,珠江新城规划中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绿化、交通、公共设施等方面考虑进去,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3. 发展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珠江新城目前已经成为广州的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新城内聚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热点。
3.1 金融中心珠江新城的金融中心集聚了众多的金融机构,包括国内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这些机构不仅提供了各类金融服务,还加速了珠江新城金融业的发展。
同时,各类金融机构的进驻也提高了新城的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3.2 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的商业中心集中了大型综合购物中心、高档百货商店、奢侈品牌店等。
这些商业设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和娱乐,推动了新城的商业经济的繁荣。
同时,商业中心还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的入驻,提升了新城的国际化水平。
3.3 文化中心珠江新城的文化中心包括大型剧院、艺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以及众多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
这些设施和活动丰富了新城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广州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此外,文化中心还加强了新城与国内外的文化交流。
3.4 科技创新中心珠江新城的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许多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和孵化器。
重大规划曝光!罗冲围要打造广州第二个珠江新城!

将成为白云区乃至广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区个重点片区做地试点项目 湾区新岸项目效果图之一,西临珠江西航道,背靠广州白云站,北承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南接白鹅潭商务区,贯通广州西部科创商贸走廊,规划范围约22.8平方公里。
湾区新岸以“湾区活力新水岸·科创商贸未来城”为发展定位,首期启动松溪片区、白云站西(潭村)片区, 广州食材之都电商一体交易中心项目效果图广州时尚之都项目效果图规划结构图珠江西航道金沙街段交通网络珠江西航道、石井河、增槎路与107国道、东风路、环市路相连,许广高速、广佛高速、环城高速在境内经过;地铁十三号线二期(朝阳-鱼珠)在松洲段有槎头站、西洲站、松溪站、罗冲围站4个站点,目前已完成站场建筑建设工作。
白云区将在湾区新岸构建“15横10纵”高效、高密、畅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推进沉香通道、广佛大桥二期等3条区域通道建设,强化广佛交通联系;构建“4线13站”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大提升片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明确客货运通道,实现交通组织分离。
五年内,在片区内建设超过20条区域级道路,形成外通内联、高效畅达的综合交通体系。
城市功能湾区新岸预计将实现14条城中村、39个旧厂的改造升级,打破国有用地与集体用地边界,统筹开发利用,优化片区整体空间和产业布局规划。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引入多元社区配套,提升智能服务水平,打造生态友好、产城融合的智慧未来社区,建设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面激发城市活力。
滨江风貌《白云区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提出,要以赓续历史文化、保育生态本底、推动区域科创协同为导向,塑造白云滨江品牌;打开滨江空间,划定70—400米的开阔型滨水公共空间,分北、中、南三段有序推进空间腾挪,实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还岸线于民。
白云区计划贯通滨江沿线断点,优化滨水驳岸,增加绿化和文化体验场所,形成丰富多元的滨水生活带,实现滨江贯通,塑造高质量活力水岸,焕发产城融合新活力。
广州珠江新城方案设计AECOM

花园园路
Neighborhood Road
地下室车行入口
Basement Entry
落客点
Drop off
人行流线分析
Gallery Experience Analysis
图例
Legend 主要景观走廊
Main Corridor
景观步道
Pedestrian
公共人行道
Public Side Walk
8.60
7.90
8.65
7.90
雪茄吧 Cigar Bar
慢跑径 艺术接待厅 Exercise Art Reception
Path
东入口艺术花园 East Entry Garden
15.80 8.30
7.90 8.65
10.15 8.60
8.60
7.90
7.90 8.65
7
3
4
2
1
局部放大平面图
Blow up Plan
2.0 项目愿景
Project Vision
1.0 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3.0 方案一
Option 1
4.0 方案二
Option 2
项目定位
Project Position
• 尊贵度假 Luxury Resort • 时尚生态 Stylish Ecology • 艺术人文 Art & Culture
建筑入口
Building Entry
入口花园、大堂
Entry Courtyard/Lobby
人防出口
Emergency Exit
09:00
15:00
日影分析
Shadow Analysis
CBD案例分析.doc

CBD案例分析摘要:广州市珠江新城是广州未来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其发展源于广州“东进”与“国际化”的战略,从“城市中心区”上升为“21 世纪CBD”,现在又再次面临亚运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广州市先后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检讨等多种城市规划方案指引珠江新城建设。
如今的珠江新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商务发展氛围成熟国际化、公共服务设施多样高质量和市政基础配套高效多功能的现代化CBD。
珠江新城的规划体现了一种动态完善的思路,其未来的发展仍然主要取决于广州的整体国际化程度,但珠江新城必然将对此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CBD;商用物业;酒店市场;市政配套时至今日,CBD 的概念无论是对于专家学者还是普罗大众,都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词汇。
但是CBD 的建设却不会与对CBD 的狂热一样短暂。
CBD 发展的程度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培育有效的CBD 商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提高区域(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CBD(中心商务区)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发展,在城市中心围绕地价峰值点形成的土地利用高度化、集约化的区域。
在城市及区域各个发展阶段,CBD相应集中了最高级别的经济活动,是城市地域结构和功能系统的核心,是城市及区域繁荣、发展的动力源及标志。
现代城市中央商务区主要由商务办公、金融和服务类三大职能设施构成,当代城市CBD拥有以下基本特征:1.拥有高盈利水平的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导;2.拥有商务空间的最高聚集度;3.具有最高的交通可达性,无一例外处于城市干道系统的核心;4.拥有最高的地价;5.与城市最初的发源地,目前的地理中心有一定的关联性;6.具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技术设施和城市景观;7.借助信息交换维持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控制作用;8.趋向于在社会组织体系中形成一个阶层,这一阶层与信息、科技领域重合的趋势显著。
国际性大城市中,CBD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集中了大量跨国公司总部,还有高层次、专业化的商务服务,包括金融、法律、会计、管理及广告业等。
珠江新城F2-4地块项目工程设计

用 地 总面 积 2 5 4 7 0 m , 总建筑面 积 3 9 1 2 3 6 m ( 其 中地 上 : 2 6 6 7 3 7 m 计 算容 积率 面 积 : 2 8 0 8 9 4 m 地下: 1 1 0 3 4 2 m ) , 建
筑 基地面积 1 5 6 7 8 m 。 总 建筑 高度 : 2 8 2 . 8 0米 , 建筑 密 度 :
广场 ) 成 为 珠 江 新 城 新 一 代 的标 志 和 象征 。 广州被誉 为中 国的花城 , 我们也 致力于将 绿色环境 融入
位置 , 建筑总体设置充分考虑花城 广场及珠江视线 , 以地标性 建筑协助 组 织城 市开放 空 间体 系, 塑造 出天际线节 点。设 计
体 现 了 顶 级 商务 酒 店 及 办 公 楼 的优 雅 气质 与 空 间 品 质 , 同 时 充 满 了 现 代 感和 前 瞻 性 。 外 立 面设 计 在 平 面 高 效 、 结 构 合 理
人群 高峰时 的等候 时间 , 提 供舒适 、 节 能、 高 效的超 甲级办 公
0 . 6 0 , 建筑层 数: 地下6 F ,地 上 分 别 1 6 F / 4 6 F , 4 9 F , 绿 地率:
珠江新城 F 2 — 4 地 块 项 目( 高德 置地 冬 广 场 ) 是广州 C B D
珠 江 新 城 高 德 置 地 广 场 位 于 广 州 市 天 河 区 珠 江 新城 CB D核 心地段—— 中央广场 绿核 公园两侧 , 广州标志性 的城 市核 心。高 德置地 广场 S e a s o n s Ma l l 四季商场 时珠江新 城 最 大的综合 性商业 项 目, 全亚洲 唯一 的上 百 间复 式店铺 汇聚
核心地段集 国际金 融、 贸易、 商业 、 文娱、 酒 店为一体 的商业综
《珠江新城策划案》PPT课件

B-2 项目市场定位
根据PART A中的分析,平衡考虑产业 消费者 竞争 和自 身四种市场导向,我们提出一下项目市场定位:
广州市内最大最全、 配套完善、 面向普通 白领的家居休闲购物中心。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B-2 项目市场定位
定位的可行性:
• 最大最全: 70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广州首屈一指; 经营商品将涵盖各类家私 办公文具 厨卫洁具 装修 建材 家居饰品等丰富门类,多种档次花色齐全。 配套完善: 停车场 餐饮 娱乐 银行等配套设施完善;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项目策划流程
市场解析
4C分析 •Category 行业发展 •Compete 竞争对手 •Company自身实力 •Consumer 消费者
策略发展
STP目标定位 •目标消费群定位 •项目市场定位 •品牌传播定位
策略实施
IMC整合传播 •广告创作 •终端推广 •媒介投放
31-40岁 31% 48%
41-50岁 23% 55%
50岁以上 14% 44%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A-4 消费者
根据《2000年IMI消费行为及生活形态年鉴》显示,广州市 居民对以下消费观念的认同度较高: □ 态度1 宁愿多花钱买品质好的东西: □ 态度2 我认为名牌的商品品质好 □ 态度3 相要得东西,价格贵些也会买 □ 态度4 买东西时,我要货比三家 □ 态度5 买东西时,我主要考虑它的价格 □ 态度6 我非常注意商店的气氛
中管网房地产频道
A-4 消费者
Ì È ¬ ¶ 1 4.0 3.94 ¬ ¶ Ì È 6 3.44 2.0 0.0 ¬ ¶ Ì È 5 3.49 3.49 ¬ ¶ Ì È 4 3.51 ¬ ¶ Ì È 3 3.69 ¬ ¶ Ì È 2 ï Î ã ¹ û Ï Ý Ö Ï È · Ñ û Ï ¬ Í Ä µ · Ñ Ø Ö ß Õ ª Ò º ¹
广州珠江新城现代化的奇迹

广州珠江新城现代化的奇迹广州珠江新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杰出代表。
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规划设计,珠江新城已成为国内外瞩目的城市奇迹。
本文将探讨珠江新城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发展历程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面临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挑战。
政府决定将珠江新城规划为一个现代化的商务中心和生活社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
1993年,珠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正式启动,政府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和规划专家,进行全面的城市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过程中,注重保护珠江的自然生态,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成就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成就令人瞩目。
首先,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完善。
道路、桥梁和交通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同时也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其次,珠江新城拥有世界一流的建筑和景观。
高楼大厦、现代化办公楼、购物中心和豪华住宅林立,彰显了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
沿江的公园和休闲区域给市民带来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珠江新城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娱乐资源。
博物馆、剧院、音乐厅和艺术展览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成为城市文化交流和艺术创意的重要场所。
三、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广州珠江新城的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众多的企业、商家和服务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吸引了人才和资源的集聚。
其次,珠江新城的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随着新城的不断扩展,附近的商业区、商务区和住宅区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了当地的产业链和经济效益。
最重要的是,广州珠江新城的建设推动了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商务中心,新城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入驻,促进了贸易和合作的交流,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珠江新城板块研究分析-研究分析一、珠江新城板块描述珠江新城是广州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工程,是城市中心区保留的唯一可供开发的成片土地。
它位于广州东部新中轴线上,总用地面积6.5平方公里,北接黄埔大道,南达珠江北岸,西临广州大道中,东抵华南大道,核心地区约1平方公里,商用面积450万平方米。
珠江新城是广州市二十一世纪中心商务区(GCBD21)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新城将发展成为集国际金融、贸易、商业、会展、文娱、外事、行政和居住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推动广州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基地。
规划用15年建成,可容纳18万居住人口,提供30万就业岗位。
从2004年开始政府加大了对珠江新城的政策倾斜,引发了新一轮的开发热潮,目前的开发重点已经由住宅转向商业、综合功能项目。
二、历史记忆80年代珠江新城的初步形成广州的城市规划早在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当时市政府已经定下了城市中心东移的大体规划,在旧城组团和五山组团之间,正式的圈定了一块占地640万平方米的“珠江新城”板块,从此“珠江新城板块”就此诞生了。
90年代初珠江新城规划出台根据广州市政府的指示,广州市规划局在1992年7月委托了美国的托马斯规划服务公司和香港梁柏涛规划师、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同时进行规划设计。
于92年10月提交了第一轮规划设计方案,92年12月8日又提供了第二轮方案,经过了多次的研讨和修改,于1993年2月1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在托马斯方案基础上,综合其它两个方案的优点,进行编制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规划》出台,规划确定珠江新城建设目标是“未来广州新城市中心,将统筹布局、综合商贸、金融、康乐和文化旅游、行政、外事等城市一级功能设施”,政府开始拿出有限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一时间平地一声雷,许多大型国有房地产公司和投资者积极圈地响应,场面好不热闹。
1994年-1995年期间,珠江新城由于地价高昂(3800元/平方米)导致了部分的发展商资金周转不灵,加上市政配套的不够完善,导致了较多的发展商对珠江新城的建设持观望态度。
1997年到1998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出现土地供应失控,开发商拿地的方式竟然出现了“多样化”例如一些单位为了“脱困”不惜平价出让土地。
那些在几年前按照高达3800元/平方米楼面地价买到的珠江新城项目地块的开发商开始后悔了。
《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出台由于《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规划》完成于1993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际的开发情况和原有的规划管理依据出现了差距:原规划中A街区的“会议展览中心区”,由于广州的新会展中心已选址在琶洲,并且原会展中心的某些地块已经被改变了用地功能;原规划中D街区保留了大量的“特殊用地”也随着广州土地整体开发的推进,而已迁出了珠江新城,这些空置的土地将面临重新规划的问题;原规划中I街区的“外贸外事区”,由于与赤岗外事区在规划功能上有重叠,是急需要修改规划的。
为了适应新时期广州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有效地导控珠江新城的开发建设,对原规划进行检讨和调整十分必要,需要对原规划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和修正。
1999年9月广州市规划局开展了对珠江新城规划的检讨工作。
并在2001年12月11日已穗规领会(2001)5号文下达了“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珠江新城检讨》对原有规划作出了七项重大调整,调整要点如下:强化中轴线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将原控规的128米宽中央林前大道调整为80-230米不等的生态性绿色开敞空间,适当降低开发密度,在商务办公区减少约15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增加了广场和绿化用地,设计了新中轴线系列广场;提高了建设标准和公共配套设施水平,增设幼儿园9所,小学1所,同时争取扩大学校用地规模,教育设施用地由原来的19.6公顷增加至32公顷。
扩大市级医院用地规模,明确市级文化中心的具体内容为广州歌剧院、广州博物馆、市图书馆和市青少年宫;改变小地块开发“楼看楼”的模式,本次规划将原控规约440个小开发地块整合为269块综合地块开发单元(街坊),采用建筑周边围合的布局方式,采用国际通用的计划单元综合开发模式(PUD),将群楼间的绿化集中设置,形成很多漂亮的小花园;街道变单一为多样,有“东风路”式的交通干道,也有“上下九”式的骑楼式商业步行街;提出由高架步行道、地下行隧道、地面专用步行道构成的立体化步行系统;提出了一个必须通过举办设计竞赛才能确定方案的地标性建筑系统,用制度保证创造出有艺术特色的城市形象;对3个“城中村”(猎德、冼村和谭村)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改造方案。
【观点】:首先,规划检讨从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战略高度重新提出了建设广州市二十一世纪中心商务区(GCBD21)的目标。
其次,规划检讨就空间形态的改进进行了城市设计研究,就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改进,对规划控制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一套由三层次构成的、可以取代原规划、更有进取心并可以作为未来管理工作依据的控制性规划成果。
第三,规划检讨既要从城市设计角度考虑到土地开发的经济性、总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公共空间界面的连续性和居住街区的私密性,又要从规划管理角度保证政策的延续性,保持既定利益的平衡。
此次新的规划方案,政府用了“珠江新城规划检讨”这个名词,尽管这种“检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检讨,不是一种简单的否定,是对珠江新城以前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可在多少人眼中,政府此次“回头看”,反映出了多少深层次的思考。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形势的变化,原有的规划在实际的开发和建设管理的现实情况出现了差距,产生了某些矛盾。
当时政府开发珠江新城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地铁建设筹到一笔款,所以规划中土地的开发强度非常高。
珠江新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令政府意识到,当时的公共空间设计水平、公共绿地组织方式,公共建筑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们才有幸看到“珠江新城规划检讨”。
这种“检讨”,是一种回顾,是一种总结,是一种重新筹划,是对原规划的调整,是对原规划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和修正,正是在这种“检讨”之中,越来越多的人重拾对珠江新城的信心和期望。
三、“CBD”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形成房地产概况绕珠江新城一圈,不难发现目前珠江新城已经成型的楼盘都是住宅盘,如新大厦、星汇园、南国花园、远洋明苑等,这些楼盘大部分都是在1999年到2001年开发的,应该是珠江新城第一次开发热潮留下的产物。
楼盘的规模都比较大,生活配套成熟,外立面鲜亮、明快,户型设计和小区布局到今天仍处于中上水平。
而目前在楼盘大部分是2004年左右开始开发的。
珠江新城在2005-2006年的两年内将有较多的写字楼和住宅项目面市,珠江新城目前云集了广州多数的地产大鳄:富力地产、中海地产、恒大集团、保利地产、新世界地产、嘉裕集团等纵横驰骋,令豪宅市场再次升级换代,各项商用物业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住宅市场实现价值回归珠江新城的投资前景向好,目前虽然是以住宅项目为主,但商业项目很快就会大批量涌现,在珠江新城的20多个住宅项目中,售价在6000-7000元/平方米的住宅占了近五分之一的比例,7000-8000元占近一半的比例,8000-9000元的比例有四分之一,而目前在售的楼盘保利香槟花园、利雅湾、凯旋新世界、珠江•赛马国际、碧海湾等楼盘的均价都在8000-11000元/平方米之间。
其中最明显的是保利香槟花园从开售到目前价格升了四次,由开盘时的7000元/平方米升至目前的9000元/平方米,而接下来的中海地产、合景集团的住宅项目也将会按高标准来进行打造。
部分在售住宅基本情况表1:部分在售住宅楼盘名称规模(㎡)面积分布(㎡)均价(元/㎡)装修情况(元/㎡)卖点目标客户群凯旋新世界占地11万平方米,总建30万平方米 91-249 9000-10000 二房:1200三房以上:毛坯新世界广州首席豪宅,珠江新城最大的住宅区跨国企业总裁或顶级经济圈上层人士保利香槟花园占地1.5万,总建7万平方米 91-170 8500-9000 1200 CDB商务圈地段,意大利风情保利地产业主及介绍业主,政府机关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利雅湾占地3.7万,总建20万 86-152 7500-8000 毛坯装修 CBD商务圈地段、欧区园林天河区工作的白领人士马赛国际公寓总建筑9万平方米 44-120 8000 高级装修小户型利于投资天河区投资客和部分白领部分即将开售项目基本情况表2:部分即将开售项目楼盘名称地块性质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推售时间富力爱丁保国际公寓 I5-1 公寓 5856 4万 2005年12月份进行内部认购广控地产项目 D5-3、D5-8 住宅 2万多 14万多 2006年进入销售嘉裕集团E6-1项目 E6-1 商住 14834 103840 ——嘉裕集团E5-2商务酒店 E5-2 商务酒店型公寓 7818 76618 2005年下半年力迅上筑 L9区1-4 住宅 27452 110522 2005年5月中旬发售中海地产珠江新城K2项目 K2-1、K2-2、K2-3 住宅约3.3万 27万余 2005年底或2006年初中海地产珠江新城G2项目 G2-2、G2-4 住宅近20万—— 2006年上半年启动中海地产珠江新城D7-6项目 D7-6 住宅 2万近14万 2005年底或2006年初合景泰富集团项目 G1-1之一、G1-2 商住 23000多————合景泰富集团项目 D7-4、D7-5、D7-7 住宅 22000多 18万左右 2005年下半年保瑞丰公司项目 I1-2 商住 5264 住宅面积约4万 2006年上半年【观点】:珠江新城住宅的稀缺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珠江新城的地块面积有限,二是珠江新城住宅用地比例有限。
珠江新城总占地面积仅6.5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约占23%左右的比例,因此,住宅的稀缺性不言而喻。
随着一系列市政配套的设施逐步完善和大型发展商大举进军珠江新城等利好带动下,珠江新城再次迎来了“艳阳天”。
由于在未来珠江新城将担当着中央商务区(CBD)的重大使命,决定了珠江新城将不可能将大量的地块用来开发住宅,因此板块内的住宅是卖少见少的,因此在供需杠杆发展失衡的情况下,珠江新城的房价将还会有上升的空间。
商用物业方兴未艾自92年广州市政府把珠江新城规划为中央商务区的10多年以来,人们很少把珠江新城与商用物业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人心目中,珠江新城缺乏商业气息,可以支撑商业物业生存与发展的人流量与购买力不足。
然而,随着珠江新城住宅物业“大跃进式”的发展,特别是豪宅和国际公寓吸引了许多精力充沛、购买力强劲的成功人士,情况似乎正发生迅速的转变。
一方面,开发商开始注重该区域商业地产的开发;另一方面,投资者和众多潜在业主对珠江新城商铺的信心指数也屡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