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地地区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在地球南北两端,有两个十分特殊的地区:南极地 区和北极地区,合称为极地地区。
南北极地区范围
北美洲
印度洋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西
南极洲

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
南 北 极 地 区 气 温 比 较
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
• 海陆性质不同:南极以大陆为主,且冰雪 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热量少,放出 热量多,而北极以海洋为主,海洋释放热 量慢
• 全球变暖导致极冰在减少,不仅仅影响到南北两 极的动植物和土著居民,也影响着全人类赖以生 存的唯一星球,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 己。
长城站
阿蒙森塑像
穿越南极
探险阶段 中山站
想一想:
如果你去极地考察,请 选择下列所需物品:
指南针、温度计、棉衣、棉 帽、沙漠鞋、手套
太阳镜、遮阳帽、雨衣、 冰芯钻探机、帆船
• 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号称高原大陆, 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受高度的影响,气 温低
• 洋流、人类活动等等………….
南极——烈风
南极——白色荒漠
酷寒、干燥、烈风
特色生物
南极主人企鹅
北极主人北极熊
我国极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山站
泰山站

昆仑站
极东 地
西

ຫໍສະໝຸດ Baidu
长城站
长城站
南极长城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
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
减少 增多 增多
海藻、浮游植物
南极冰面也在减少
保护极地不容缓 和平利用订条约
• 2006年12月,驻扎在 南极的国际科考人员 说,栖息在冰面上的 阿德利企鹅在其栖息 地南部逐渐增多,北 部则逐渐减少,这一 变化可以证实全球气 候变暖。这是在南极 拍摄的阿德利企鹅的 资料照片。
14日,位于西南极洲南
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南
部(62°S,58°W),
有各种建筑25座,除先
进的通信设备、舒适的
生活条件外,还拥有较
为完善的科学实验室,

配备有供科学研究使用

的各种仪器设备。



中山站全景
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顺利抵达中山站
企鹅排队走过中山站门前
中山站建干1989年 2月26日,位于东南 极大陆拉斯曼丘陵 (69°S,76°E),有 各种建筑15座。
中山站全景
中山站每年可接纳越冬人员 25名,度夏人员6O名。
南极资源
•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可丰富了!煤、铁和 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在南极,冰雪资 源也很丰富。那里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 的72%。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也非常丰 富。例如,在南极可见到海豹、巨鲸、企 鹅、磷虾等珍贵的动物…….
南极冰山——淡水资源宝库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 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 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 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 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 《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 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 《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演讲活动: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 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 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 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极地冰的变化
• 上图是2005年9月 北极地区海冰景象 的卫星照片。由于 全球变暖,北冰洋 在最近几十年发生 了明显的异常变化 。
• 下图为北极熊跳跃 图片(没有连续供 其行走冰)
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 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 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设立了“国 际极地年”。为配合国际极地年的正式启动,世 界气象组织将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定为“极 地气象:了解全球影响”。
矿产资源
钟老师地理课堂之极地地区
南极磷虾



黄河站

北极考察
北极深海取样现场 采取冰雪雪样
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北极黄河站——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2004年7月28日成立。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 度55分,东经11度56分,在地图上,它处于挪 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是我国 继南极长城、中山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 中国也成为第八个国家在挪威的斯匹次卑尔 根群岛建立北极科考站。
黄 河 站 全 景
黄 河 站 极 昼 现 象
北极熊也叫白熊,是熊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其 身躯庞大,体长可达2.5米以上,行走时肩高1.6 米,体重可达半吨。北极熊气力和耐力非常惊人, 奔跑时速高达60公里,但不能持久。它具有粗 壮而又灵便的四肢,尤其是它的前掌,力量巨大, 一掌可使人致命。
海象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极地地区环境的变化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
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 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 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 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
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 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 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如图 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
南极考察
•自然资源“大仓库” •原生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资源开发和科 学研究阶段
合作学习
完成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比较表
海狮
海豹
北极狐
与世界其他鹿种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雌鹿 同雄鹿一样都长着树枝般的角;二是驯鹿像候 鸟一样,入冬时节,便开始一群群地往南迁移。 早春时节,便开始向北进发,它们常常长途跋 涉500公里~700公里,甚至上千里,而且通 常是成年的雌鹿充当前锋。
驯鹿
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
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 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 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 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 的价值。
在地球这个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 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 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 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 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 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 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 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 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 球的历史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