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大家刘知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大家刘知几

刘知几是唐代著名史学家、诗人,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于公元661年,亡于公元721年。其撰写的杰出史学论著《史通》,影响巨大,留芳百世。本文略述他的事迹和著作。

1、喜文而好史

刘知几少小时酷爱读书,特别喜欢看文学和历史著作。十二岁时就开始读《左传》。十七岁上,通读了《左传》、《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当时能够见到的史籍。他也喜欢诗文,《诗经》,楚辞、汉赋等前人诗文大体读遍。十几岁时便能做诗文,并享誉一时,人称“少年才俊”。可惜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寥寥几首。他认为“读史可使人明智”,把诗歌和历史结合起来,是为咏史诗。下面介绍一下他的咏史诗:

“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奋飞出草泽,啸咤驭群雄。淮阴既附凤,鲸彭亦攀龙。一朝逢运会,南面皆王公。鱼得自忘筌,鸟尽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无遗踪。智哉张子房,处世独为工。功成薄受赏,高举追赤松。知止信无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载后,击柝仰遗风。”

此诗有感于西汉开国君臣的历史故事,慨叹封建专制社会里英雄人物功成身退的处世之道。汉高祖刘邦一介布衣,起于草莽之间,竟然亡秦灭楚,夺得天下,凭的是什么?凭的是他能够驾驭群雄,包括淮阴侯韩信,以及鲸布、彭越等。时来运转,这些人也都封王封侯。然而,诚如古语所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飞鸟尽,良弓藏。”夺得了天下,功臣们难免要被猜忌被翦除。惟张良深谙处世之术,大功告成后,远走高飞,隐逸山林,免于横祸。千年之后,人们仍仰慕他的风范。刘知几此诗是读《汉书》后的感慨。是以诗论古,以古鉴今。

再介绍一首:

泛泛水中蓱,离离岸傍草,逐浪高复下,从风起还倒。人生不若兹,处世安可保?遽瑗仕卫国,屈伸随世道;方朔隐汉朝,易农以为宝。饮啄得其性,从容成寿考。南国有狂生,形容独枯槁,作赋刺椒兰,投江溺流潦。达人无不可,委运推苍昊;何为明自销,取讥于楚老?

此诗集中体现了刘知几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聊以自慰的悲伤无奈之情。唐代之前诗以“咏史”命名且影响最大者是左太冲《咏史》八首,刘知几的诗从风格到词章都与其相近。

刘知几不但形象思维好,能写诗文,逻辑思维也好,能论诗文。他在《史通"叙事》里说:“诗要言近而旨远,辞浅而意深,虽发话已殚,而含意未尽。使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句外。”他还说散文应追求“文约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美的极至,是“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这些论述都是精辟之言。

刘知几的诗有文采也有思想,他的文采和思想也为他写史书打下了基础。

2、坎坷著汗青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刘知几考中进士。当上获嘉县(今河南获嘉)主簿。获嘉与长安、洛阳相距很近,这两地是当时的首都和东都,文化发达,藏书丰富。刘知几便经常往来于两地,饱览公私藏书,经史百家,无不涉猎。在读书之余,刘知几也关心时事,并对不正之风敢于直谏。在开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十二月,他上书请淘汰尸位素餐的冗吏。同年,他又上书“刺史非历三岁以上不可迁官”,认为地方官调换频繁对管理不利。主.证圣元年(695年),他又上书“节赦”,提出“赦宥无度”是“小人之幸,君子不幸,”希望皇上“而今而后,颇节于赦。”同年,针对滥赐阶勋的弊端,他又上表建议赐阶勋应以德才

为标准,不行私恩,不致过滥。上述所言四事,切中时弊,表明刘知几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强烈的爱国心。

但刘知几的直言,却不受朝廷的重视,反而惹得一些权贵不满,致使刘知几十五年官职不得升迁。

武后圣历二年(699年),三十八岁的刘知几在做获嘉县主簿这个九品芝麻官十九年后,调任京师定王府仓曹。奉旨编撰《三教珠英》这本宣传儒、佛、道三教精华的书籍。他的调任是因为他文华卓著,已负盛名,朝廷要借重他的名声,利用他的文才。

长安元年(701年),《三教珠英》修成,次年刘知几出任著作佐郎(从六品),兼修《唐史》,时年四十二岁。从此他走上专门著史之路。

唐睿宗继位,尊武则天当皇太后。武则天宠信张昌宗、张易之,二人乘机诬告丞相魏元忠阴谋造反,又逼魏元忠部下张说作伪证陷害魏元忠。张说找刘知几商议,刘知几阻止,云:“无污青史,无累子孙。”。张说走后,刘知几仍然难平胸中愤懑,提笔写下《思慎赋》,痛斥奸臣酷吏无耻罪行。刘知几把《思慎赋》呈给武则天,武则天不屑一顾放在一边,说:“爱卿不要妄言干政,老身封爱卿当凤阁舍人,负责编撰老身的《实录》。”

刘知几沮丧万分,无可奈何到凤阁上任,编撰二十卷《武后实录》。他秉笔直书,如实记载张昌宗、张易之逼迫张说陷害丞相魏元忠的事实。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胁迫他曲笔掩盖史实,遭到拒绝。

武则天后唐中宗继位。唐中宗封刘知几为秘书少监,编撰《唐中宗实录》,丞相韦巨源与纪处讷、杨再忠、宗楚客、萧至忠等人监督参与编撰。可韦巨源等人不学无术,却勾心斗角,时常干扰刘知几。刘知几无奈给萧至忠写辞职报告。报告写道:“古人编写国史,大多是指定少数专业人员负责。采用丰富可靠文献史料作编史依据,制定严格规章制度,防止溢美、丑化他人,力求体例统一,观点鲜明。只有《东观汉纪》例外,由多人参与编写,书稿质量低劣。如今编写《唐中宗实录》,采用《东观汉记》的编写方法,多人参与其中,体例、观点混乱不清,缺乏必要的文献史料,还有人给史官施加压力,影响公正客观准确完整地记载史实、评价人物,必然影响编写质量。鄙人作为具体负责编撰的史官,无法下笔,只能请求辞职。”

萧至忠看罢,深知没有刘知几,《唐中宗实录》难以编成,便不批准他辞职。刘知几无奈,只好继续写作此书。

数年后,刘知几终于写完《唐中宗实录》二十卷,呈给唐中宗审阅。唐中宗看罢,大喜过望。

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封刘知几当左散骑常侍,让他编撰了十卷《唐睿宗实录》。

一天,礼部尚书郑惟忠问刘知几:“自古文人不少,而史官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刘知几答道:“史官必须具备史才、史识、史观三大本领,只有史识没有史才,好似笨蛋得到千顷良田和满筐黄金,还是发不了财;只有史才没有史识,好似能人手中缺乏工具,还是干不成活儿;好的史官必须有好的史观,秉笔直书,明辨是非,不丑化溢美,不歪曲事实,这样的史官实在太少了。如果没有史才、史识、史观,就不配当史官。”

郑惟忠听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赞道:“这番话真是至理名言呀!对后世史官将有莫大影响!”

刘知几又写出《刘氏家乘》十五卷和《刘氏谱考》三卷。他在这两部书中认为刘姓先祖不是玄嚣、蟜极、帝喾、帝尧、丹朱、刘式、刘累诸人,而是昌意、颛顼、老童、吴回、陆终、彭祖、大彭诸人。刘知几考证出彭城郡的刘姓豪门大族并不都是汉楚王刘交后裔,也有楚王刘嚣的后裔,确是真知灼见。刘知几常自豪地说:“鄙人是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