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社会统计学复习-精选文档
社会统计学-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1。
国势学派:(又称记录学派或历史学派)对国家显著事迹的记录和比较。
“有名无实”代表人物:阿享瓦尔(1719—1772)“统计学之父"、康令(1606—1681)2.政治算术学派:对国家事项首创数字对比、分析。
“有实无名”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1623-1687)“政治经济学之父”、格朗特(1620—1674)3。
数理统计学派:将法国古典概率论引入统计学,用纯数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
代表人物:凯特勒(1796—1874)“现代统计学之父”4。
社会统计学派:研究社会现象代表人物:克尼斯(1821—1898)、梅尔(1841—1925)、恩格尔(1821—1896)二.社会统计学的对象和特点社会统计学:用于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和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方法与技术。
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
社会统计学特点:就研究对象而言,社会统计学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方面去认识社会;就研究内容而言,社会统计需要对人们的态度、观念、行为进行度量,测量这些社会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精确而统一的尺度,只能以近似估算或词语表达等方式来代替;就调查方法而言,社会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抽样调查更为常用。
三.社会统计学的方法1.大量观察法: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2.大数定理: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一般意义为: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3。
综合指标法4.统计推断法四.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总体与单位总体: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单位:构成整体的每一个个体。
2.标志与变量,标志: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
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

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一、变量的测量层次二、判断变量层次的技巧1.首先所有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2.其次看变量的取值能否比较大小,不能这个变量只能是定类变量。
3.最后如果这个变量能够比较大小,那么就看变量取值加减乘除是否有意义,如果有意义就是定距变量,如果没有意义就只能是定序变量。
三、变量层次的比较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和定比变量的数层次是从低到高排列的,高层次的变量同时具有低层次变量的功能。
第二节简化一个变项的分布一、定类变量1.统计表: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变量频次(或频率)分布的一种工具。
2.统计表必备的内容:(1)表号、标题(2)标识行:变量名、对应数据说明(频次、频率)(3)主题行:变量取值的统计数据(4)表尾:如果是引用必须说明资料来源二、定序变量1.适合定序变量的简化资料的方法(1)累加次数:把次数逐渐相加起来,分为向上累加次数(cf↑)和向下累加次数(cf↓)。
(2)累加频率:把各级的百分率逐渐相加。
也分为向下累加百分率和向下累加百分率。
2.cf↑的计算方法就是按照变量取值的等级从低往高逐层相加。
3.cf↓计算方法就是按照变量取值的等级从高往低逐层相加。
➢cf↑表示低于某个等级的频数有多少➢cf↓表示高于某个等级的频数有多少三、定距变量1.定距变量的简化工具是:分组、直方图和折线图。
2.连续型定距变量的分组统计(1)组数:分组的数量,一般5到7组合适,分为等距分组和非等距分组。
(2)组限:包括上限(up)和下限(low)(3)标识下限和标识上限,例500—699(4)真实下限:标识下限—0.5;真实上限:标识上限+0.5.(5)组距:真实上限与真实下限之差。
(6)组中值:真实上限与真实下限的平均值。
第三节集中趋势测量法1.集中趋势:用一个典型的变量值或特征值来代表全体变量的问题,用这个数值来代表变项的资料分布,以反映资料的集结情况。
2.集中趋势测量的意义就是可以根据这个代表值来估计或预测每个研究对象的数值。
社会统计学基本公式及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及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12231 3.322log 4×6i i i i i i i i i i i i u l u l u l u ll Rh N h R N AA B =-+-==+=+=====+第三章、组距 h (上限 下限)2、组中值 m 或 m 、斯特奇斯公式 (:组距 :全距 :总体单位)频数频率、频数密度 频率密度组距组距标准组距5、折合系数实际组距标准组距频数实际频数折合系数、基尼系数 G 111111n n i i i ii i PI P I --++===-∑∑ 或 G(i i P 是横轴上的累积百分数;I 是纵轴上的累计百分数)洛仑兹曲线P iI iAB1(2))(1)1221222d d X X X N fXX fN NN NN F L ==++-=+∑∑∑第四章1、算术平均数()()未分组资料 分组资料 注:对于单项数列分组,X即为变量值,若为组距式分组,则X为组中值 f:各组频数2、中位数(M 未分组资料 若N为奇数,则取第位上的变量值为中位数,若为偶数,则取第 位和第位上的两个变量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分组资料 M 112h h L : 2m m d m m m m m N F U f f f F F N---⨯=-⨯或 M 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小于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h :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U: 中位数所在组的上限: 包括中位数所在组的各组频数之和(向上累计) 注: 中位数所在组由确定11111111133333334h :h 34h :N F l f F l f NF l f F l -=+⨯-=+⨯3、四分位数(1)第一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下限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一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2)第三四分位数 Q :小于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各组累计频数(向上累计)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3311212h 1h :h 5o o o oo o f L L ∆=+⨯∆+∆∆∆下限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第三四分位数所在组的组距4、众数(M )()未分组资料 先将所有数据顺序排列,观察某些变量值出现的次数最多,这些变量值就 是众数(2)分组资料 M 众数所在组的下限: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前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频数与后一组频数之差 :众数所在组的组距、几何平均数11lg lg anti(lg )(2)1lg lg anti(lg )g g g g g gg g g X Nf X NX ========∑∑(M )()简单几何平均数 M 或 M M M 加权几何平均数M 或 M M 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则为组中值3112316)(1)111111...(2):312=23h h N h d o g h N Q Q NX X X X XNNf XX f X X -==++++==-≥≥-⋅∑∑、调和平均数(M 简单调和平均数(未分组) M 加权调和平均数(分组)M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7、各种平均数的关系2M M M M 第五章、全距 R=X X 、四分位差 Q D、平均差=2=::X X Nf X XfX f X f -⋅-⋅∑∑(1)未分组资料 A D ()分组资料 A D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频数4、标准差(S)(1)未分组资料(2)分组资料 注:若为组距式分组,为组中值 各组X X S-频数5、标准分 Z=社会统计学复习整理一、变量的测量层次61(2)37=1:83(o o oR R M M M o d o R X X SXN f f NNf X M X M X M S Sαα⋅⋅=-⋅=----==A D 、变异系数()全距系数 V =A D平均差系数 V =()标准差系数 V 、异众比率(非众数的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值) V R 众数的频数、偏态系数())偏态=二、判断变量层次的技巧1.首先所有的变量都是定类变量。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以下是一些社会统计学的期末复习题:
1. 解释什么是样本和总体。
2. 什么是频率分布?如何绘制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
3. 解释中心趋势的测量,包括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4. 什么是离散度?如何测量离散度?给出常用的离散度测量方法。
5. 解释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征和重要性。
6. 什么是假设检验?描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7. 什么是相关分析?解释相关系数和它们的意义。
8. 什么是线性回归分析?如何确定最佳拟合直线?
9. 什么是抽样和抽样误差?列举几种常见的抽样方法。
10. 解释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之间的区别。
1
这些问题涵盖了社会统计学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2。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DOC)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考试题型:一、填空(1*20=20)二、单选(1*10=10)三、多选(2*5=10)四、判断(2*5=10)五、计算题(5*8=40)六、分析题(1*10=10)一、填空题1、大量观察法之所以称为统计上特有的方法,是与()的作用分不开的。
2、大数定律的一般意义是:在综合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时,个别单位偶然的数量差异会(),使大量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借助于()形式,接近用确定的数值显示出必然的规律性。
3、要了解有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是(),总体单位是()。
4、凡是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称为()。
凡是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称为()。
5、统计按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和()。
6、推论统计有两个基本内容:参数估计和()。
7、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在统计学上称为()。
样本中所含的单位数,在统计学上称为样本大小,也叫做()。
8、()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
()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
9、()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
()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10、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分为()和()。
11.()误差是在遵守随机原则的条件下,用样本指标代表总体指标不可避免存在的误差,它表示抽样估计的精度。
12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不平均;基尼系数为(),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13、统计表通常有一定格式,统计表各部位的名称分别是()、横行标题、纵栏标题、()。
14、实际收入分配情况则由洛仑兹曲线表示,一般表现为一条下凹的弧线,下凹程度愈大,收入分配(),反之,则收入分配()。
相关:洛仑兹曲线是一种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累计百分数曲线。
(完整word版)社会统计学简答题与计算题复习资料

社会统计学复习材料简答题1、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1、精度: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2、准确性: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3、关联性:满足用户决策、管理和研究的需要;4、及时性: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5、一致性: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6、最低成本: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2、抽样误差及其影响因素:1、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带来的误差;2、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3、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因素:样本量的大小,总体的变异性。
3、判断计量优劣的评判标准:用样本的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点估计量,有更小标准差的估计量更有效;一致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4、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1)陈述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抽出一个随机样本;(3)确定一个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利用样本数据算出其具体数值;(4)确定一个适当的显著性水平,并计算出其临界值,指定拒绝域;(5)将统计量的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作出决策;(6)统计量的值落在拒绝域,拒绝H0,否则不拒绝H0。
5、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及其之间的关系错误:1、第Ⅰ类错误(弃真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a,即显著性水平;2、第Ⅱ类错误(取伪错误)原假设为假时未拒绝原假设,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b。
a和b的关系就像翘翘板,a小b就大,a大b就小。
因此,在样本容量n固定情况下,不能同时减少两类错误!一般采用增加样本容量的办法来解决。
关系:当显著性水平a减小时,由于拒绝域的减小,弃真的错误会减小,但由此而来的是接受域增大了,因此纳伪的概率b要增大。
反之亦然(P235)。
也就是说如果要减小b,就增大显著性水平a。
6、置信区间与置信度的关系表达式:称作置信区间。
称作置信度,可信度,或置信水平。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1.定类变量是指取值只有属性之分,没有大小程度之分。
定序变量是指除类别属性之外,还有等级次序的差别、大小之分。
定距变量是指区别它是连续型变量还是离散型变量。
定比变量是指其取值还可构成一个比率。
2.分布是指概率分布或频次分布。
在一个分布中,变量的取值应注意(1)变量取值必须完备;(2)变量取值必须互斥。
3.根据变量的不同层次,统计图的选择是不同的,定类变量选择圆瓣图和图;定序变量选择条形图;定距变量选择直方图和折线图。
4.圆瓣图是指将资料展示在一个圆平面上,通常用圆形代表现象的总体;条形图是指用长条的高度来表示资料类别的次数或百分数;直方图是指由紧挨着的长度所组成,以长条的面积来表示频次或相对频次;折线图是指用直线连接直方图中条形顶端的中点。
5.频次密度是指直方图的长条面积=频次/组距;相对频次密度是指条形的长度,即纵轴的高度。
6.累计图或累计表是指大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或小于某个变量值的频次是多少。
7.左偏态是指偏态图形左边尾巴拖得较长的图形;右偏态是指。
8.反映分布集中值或集中趋势的指标有众值、中位值、均值。
众值适用于定类、定序、定距变量;中位值适用于定距、定序变量;均值适用于定距变量。
9.对于众值、中位值和均值三者的大小关系,对称图形表现为众值、中位值、均值三者位置重叠;右偏态表现为均值变化较快,中位值次之,众值不变;左偏态表现为。
10.反映分布离散趋势的指标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互差、方差或标准差。
适用于定类变量的有异众比率;适用于定序变量的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互差;适用于定距变量的有异众比率、极差、四分互差,方差或标准差。
11.当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变量值较大的一方,当变量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靠近于变量值较小的一方。
12.某班7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85分,另3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全班总平均成绩为 80.5 分。
13.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均值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这个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社会统计学》知识-传文档(2020.06.11)

三、简答题1.判断以下随机变量是定性变量还是定量变量,如果是定量变量,确定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
(1)网络供应商的姓名(定性变量)(2)每月的网络服务费(定量变量-连续变量)(3)每月上网时间(定量变量-连续变量)(4)上网的主要目的(定性变量)(5)上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量(定量变量-离散变量)(6)每月用于网上购物的金额(定量变量-连续变量)(7)上月网上购物的次数(定量变量-离散变量)(8)使用的电脑的品牌(定性变量)(9)上网是否玩游戏(定性变量)(10)电脑是否带有光盘刻录机(定性变量)2.社会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简要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答: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一、问卷法。
是调查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取己经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
其优点有:(1)获得的资料便于进行定量分析;(2)节约时间、人力、经费;(3)应用范围广。
缺点有:(1)由于问卷调查一般是对某一时间点的调查,因而在探讨和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方面相对较弱;(2)对事物的理解和解释的深入性及效度相对较差;(3)由于卷调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结构相对固定,这在无形中限制了被调查者对问题的回答,使得所得资料比较表面化、简单化。
二、访谈法。
是指由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进行访问和交谈,并记录调查结果的方法。
其优点有:(1)调查的回答率较高;(2)调查资料的质量较高;(3)调对象的适用范围较广。
其缺点有:(1)访谈员的语言、表情等可能影响被调查者的回答;同时对访谈人员的要求比较高;(2)匿名性较差,对于隐私等敏感性内容不适合用访谈法进行调查;(3)调查事件比较长、费用比较高。
三、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深入到所要研究对象的生活中去,在实际中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直接记录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的方法。
其优点有:(1)和访谈法相比,观察法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研究对象可能性较小,因而能获得更真实的结果;(2)由于观察者直接记录有关资料,因而调查结果不受研究对象的意愿和回答能力的影响;(3)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收集想要得到的数据。
社会统计学复习全资料

⑴简单线性回归
; ;
⑵协方差:
⑶积距相关系数: [-1,1]
5. 定类变项与定距变项
⑴相关比率( 平方系数,适用于不对称关系):
; [0,1]
四、参数估计
1. 点估计
⑴样本均值:
⑵样本方差:
⑶样本成数:
2. 区间估计
⑴正态分布总体的区间估计
①总体方差( )已知:
②总体方差( )未知:
⑵大样本区间估计( )
4.虚无假设与研究假设
虚无假设 又称原假设、零假设。是一种无差别假设,是一种已有的,具有稳定性的经验看法,没有充分根据,是不会被轻易否定的。研究假设 又称备择假设,是研究者所需证实的假设。否定 后可以认为 是对的。
5.甲种误差与乙种误差
甲种误差又称第一类错误,是指 为真,但小概率事件发生了,拒绝了 ,即把真的当成假的,它是在拒绝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犯甲种误差的概率是显著性水平 。乙种误差即纳伪的错误,又称第二类错误,是指 为假,但小概率事件没有发生,接受即把假的当成真的,它是在接受原假设时出现的错误。犯乙种误差的概率为 , 的值随着真值 与原假设中 的偏离程度而变化, 越小, 的数值就越大。 大 就小, 小 就大。
2.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指根据样本资料以一个最适当的样本统计值来代表总体的参数值,简单明确,但不能说明估计结果的抽样误差和把握程度;区间估计指以两个数值之间的间距来估计参数值。点估计是区间估计的基础。
3.置信度和置信度水平
置信度又称置信概率或置信系数,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的可靠性,即置信区间包含参数 的概率。置信度水平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置信度与置信度水平之和为1。
3. 定距层次
⑴间距:上、下限之差。
综合 社会统计学复习

简化相关
所谓相关测量法就是以一 个统计值表示变量与变量 之间的关系,这个值通常 称为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选择
1.变量的测量层次 2.变量的关系是对称的,还是不 对称的(这一点不做严格要求) 3.消减误差比例意义 实际研究中更多考虑的是1、3
变量层次 相关系数 对称性 PRE
定类-定类 Lambda系数 对称
正态分布的计算
设x-N (x, 2,)在对某一区间的 概率(面积或个案出现的概率)计
算时,首先要换算成正态分布:
p( x1
x
x2 )
p( x1 s
x
xx s
x2 s
x )
p(z1 z z2 ) (z2 ) (z1 )
三、两个变量的相关
指一个变量的值与另一个变 量的值有连带性,即如果一 个变量的值发生变化,另一 个变量的值也有变化,则两 个变量就是相关了。
所谓离散趋势测量法
是指求出一个值来表示一 个变量上的个案与个案之 间的差异情况
正态曲线的一般形式
两个参数对曲线形状的影响
当x和 确定后,正态曲线的 图形也就唯一被确定了。 两者合称正态分布曲线的两 个参数。
标准分的意义
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 差为度量单位,因此,各总 体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分进行 合理的比较和相加。
有
Tau-y 不对称 有
定序-定序 rs系数
对称
无
G系数
对称
有
dyx系数
不对称
有
Tau系数 不对称 无
定距-定距
r
r2
对称
无
对称
有
定类-定距
E2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一、单项挑选题(20=2×10)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讨论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举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消遣消费在1000元以上。
此处800人是.样本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举行调查,以判断全部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
这项讨论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3.小学后勤集团想了解小学22000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同学举行调查,以判断全部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
这项讨论的总体是 22000名同学的每月生活费用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举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
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容易随机抽样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同学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同学,从女生中抽取8名同学举行调查。
这种调查办法属于分层抽样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纳容易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10.某班级有100名同学,为了了解同学消费水平,将全部同学根据学习成果排序后,在前十名同学中随机抽出成果为第3名的同学,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学生举行调查。
这种调查办法属于系统抽样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15.假如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23-2023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离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离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学生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离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果的中位数是 89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情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22.某专业共8名学生,他们的统计课成果分离为86、77、97、94、82、90、83、92,那么该班考试成果的中位数是8823.某班级同学平均天天上网时光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5.5小时24.对于左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2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6.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27.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相等,但是标准差相等。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学就是运用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与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专门方法与技术。
也就是对社会现象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对社会学的假设、理论进行求证的一门方法论学科。
4、点估计:所谓点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算出一个单一的估计值,用它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
5、区间估计:所谓区间估计,就是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指出估计的可信程度,进而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确定总体参数的所在范围或区间。
6、置信区间:置信区间就是我们为了增加参数被估计到的信心而在点估计两边设置的估计区间。
7、消减误差比例: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与X有关系时预测Y的误差E,减去知道Y与X有关系时预测Y的误差1E,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
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8、因果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断定是因果关系。
1)连个变量有共变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变化会伴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2)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由其他因素形成的,即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3)两个变量的产生和变化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即一个在前,另一个在后,前者称为自变量,后者称为因变量。
9、正相关与负相关:正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变量的值也增加;负相关是指一个变量的值增加时,另一变量的值却减少。
13、大数定理:当我们的观察次数n趋向无限时,随机事件可能转换为不可能事件或必然事件。
即,在大量观察的前提下,观察结果具有稳定性。
多次重复试验,随机变量的平均值接近数学期望(即总体均值)。
7.描述性统计就是讨论范围仅以搜索的资料本身为限,而不予以扩大。
早期的统计都是描述统计。
8.推论性统计,主要是依据概率论,研究如何依据有限资料对总体性质作推断,从而使统计的功能大为扩充。
是在树立统计学派之后发展起来的,属于比较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
9.样本或样本总体,是通过抽样得到的用以推断总体特征的那个“部分”。
社会统计学复习重点

社会统计学第一章社会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内容社会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描述和分析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状况数量方面的科学。
从社会统计的学科性质可以看出,社会统计学学科体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研究客体的独立性。
2,研究方法的特有性。
3,内容结构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4,与专业统计的相互渗透性。
5,学科体系的发展性。
社会统计指标的种类分为;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距指标与定比指标。
问题:为什么要开展主观指标的搜集工作呢?1,主观指标调查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2,补充客观指标的不足。
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同一现象,可以用不同类型的指标反映。
2,在采用指标体系法对统计客体进行统计描述时,应尽量采用同一层次统计指标,当较低层次的统计指标引人指标体系时,就会降低其测量层次。
3,对于定序指标或定类指标不能不加分析地直接将其转化成高层次统计指标。
第二章人口总量统计人口总量既可以从存量角度理解,也可以从流量角度理解,也可以从平均量的角度理解。
人口存量与人口流量的一般定义:人口存量指一定时点上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的人口总体。
人口结构又称人口构成,人口结构统计在于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揭示了人口结构的内在联系及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
根据人口结构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
人口年龄金子塔的横轴表示人口数或者人口构成,其中左侧表示男性人口,右侧表示女性人口,纵轴表示年龄。
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时应该注意的几点:1,不仅要注意人口群体数量的再生产,也要注意人口群体质量的再生产。
2,由于人口再生产有很强的惯性作用,所以在限制人口政策时要有长远观点。
3,应该注意人口群体的年龄结构。
反应人口增长率的指标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率,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增量与平均人口之比,反映一定时期内总人口的增长程度。
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差为迁移增长率。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ˆ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7%A 100% 1.06%100%6%-=-=-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100%10%100% 4.76%100%5%+=-=+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社会统计学课后题答案(卢淑华)【精选文档】

《社会统计学》课程练习题(1)答案一、略 二、(1)对立事件 (2)互不相容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 (1)对立事件 三、)(28.516200182525400)(5252004025504000元元=⨯++==⨯-+=M M d)(91.29040091.690)(91.690200226575600)(00.4002001510252001331元元元=-=-==⨯-+==⨯-+=Q Q Q Q Q)(66.225509245092410050924001001005260032760000)(2222元====-=-=∑∑σσNNb n bn i i ii四、(1)极差R=1529-65=1464(百元)(2)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65 92 106 118 122 135 148 174 185 1529)74.25(102.5-176.75Q )(75.17625.0)174185(174Q )(5.10275.0)92106(92Q 25.84)110(375.241103131百元四分互差百元百元的位置的位置===⨯-+==⨯-+==+⨯==+=Q Q(3))(92.42164.178017101026742495204)(222百元==-=-=∑∑NNx xi iσ32.010032)(15.08012)/(4.08032)/(4.010040)(12.010012)(6.02012)/(15.08012)/(2.010020)(8.010080)(==================AC P B A P A C P C P AB P B A P A B P B P A P六、633.0101157154)()()()(375.0415101)()()/(214.0715101)()()/(101)(157)(154)(=-+=-+=+=⨯===⨯=====AB P B P A P B A P A P AB P A B P B P AB P B A P AB P B P A P七、(1)10口井皆产油的概率为:0000059.07.03.0)10(0101010===C P ξ (2) 10口井皆不产油的概率为:02825.07.03.0)0(100010===C P ξ (3)该公司赢利的机会为:85069.07.03.07.03.01)2(91110100010=--=≥C C P ξ1465.071828.28!24)2(4442=⨯====--e x P λ 九、6022.0!137.1!037.1)1()0()10(37.137.1137.10=+==+==≤≤=--e e x P x P x P λ 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态分布的计算
设x-N ( x, 2,)在对某一区间的 概率(面积或个案出现的概率)计 算时,首先要换算成正态分布:
p (x 1xx2)p (x 1 s xx sxx2 s x)
p ( z 1 z z 2 ) ( z 2 ) ( z 1 )
三、两个变量的相关
如图:
+-SE 2SE
68.27% X~N(, 2 )
n
95.45%
五、参数估计
点估计 区间估计 区间估计的公式 区间估计与必要样本容量
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 二者的相同点 二者的相互转化
(利用置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
六、假设检验
主要问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2、假设检验的步骤 3、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4、总结
所谓离散趋势测量法
是指求出一个值来表示一 个变量上的个案与个案之 间的差异情况
正态曲线的一般形式
两个参数对曲线形状的影响
当x和 确定后,正态曲线的 图形也就唯一被确定了。 两者合称正态分布曲线的两 个参数。
标准分的意义
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 差为度量单位,因此,各总 体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分进行 合理的比较和相加。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基于小概 率原理的反证法。两个特点:
采用反证法 依据的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
在一次观察中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原则。
假设检验的步骤
1
建立总体假设 H0,H1
2
抽样得到样 本观察值
3
选择统计量 确定H0为真 时的抽样分布
6
计算检验统 计量的数值
7
比较并作出检验判断
指一个变量的值与另一个变 量的值有连带性,即如果一 个变量的值发生变化,另一 个变量的值也有变化,则两 个变量就是相关了。
简化相关
所谓相关测量法就是以一 个统计值表示变量与变量 之间的关系,这个值通常 称为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选择
1.变量的测量层次 2.变量的关系是对称的,还是不 对称的(这一点不做严格要求) 3.消减误差比例意义 实际研究中更多考虑的是1、3
Z检验法 5、小样本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采用卡方检验
法
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
接受原假设=原假设正确 接受原假设时,原假设正确的可能性 (判断正确的概率)=1- “差异显著”=有很大差异 对同一检验问题,两个假设互换位置, 检验结论并没有什么不同。
……
典型的数据分析方法(部分)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相关回归 假设检验
4
根据具体决策 要求确定α
5
确定分布上的临 界点C和检验规则
总体均值、比例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1、总体方差已知时对正态总体均值或均值差的检 验——Z检验法
2、总体方差未知时对正态总体均值或均值差的检 验——t检验法
3、大样本总体均值或均值差的检验—Z检验法 4、大样本总体比例或比例差的假设检验——采用
定距变量还可以使用直方图、 折线图等。
集中趋势测量法
所谓集中趋势测量法,就是找出一个数 值来代表变量的资料分布,以反映资料 的集中情况。
集中趋势测量法有一个特殊意义,就是 可以根据这个代表值来估计或预测每个 研究对象(即个案)的数值。这样的估计或 预测,由于所根据的数值最有代表性, 故所发生错误的总和是最小的。
变量层次 相关系数 对称性 PRE
定类-定类 Lambda系数 对称
有
Tau-y 不对称 有
定序-定序 rs系数
对称
无
G系数
对称
有
dyx系数
不对称
有
Tau系数 不对称 无
定距-定距
r
r2
对称
无
对称
有
定类-定距
E2
不对称 有
值域
[0, 1] [0, 1] [0, 1] [-1,1] [-1,1] 不定
1
关于测量层次的总结
数学特征
测量层次 =、 ≠
>、<
+、-
*、/
定类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定序 √ √
定距 √ √
√
定比 √ √
√
√
对测量尺度层次的判断
较低 层次 的测 量尺
度
低 测量精度 高 少 计算方法 多 小 信息数量 大
较高 层次 的测 量尺
度
二、简化一个变量的分布
基本技术 1.定类层次 2.定序层次 3.定距层次 集中趋势测量 离散趋势测量
1.定类层次
适用于简化一个定类变量 资料的方法有次数分布、 比例、比率、对比值和图 示(长条图、圆瓣图)。
2、定序层次
次数、比例、比率、对比值、长 条图和圆形图等,适用于简化定 类资料,也可以用于简化定序资 料。适用于定序层次而不可用于 定类层次的,有累加次数和累加 百分率。
3、定距层次
以上方法对定距层次的变量都 适用,但定距层次的变量在使 用这些方法时必须先进行分组, 由具体数字转化为区间。
定类变量 众数
异众比 品质相关 2 检验
定序变量 中位数 四分位差 等级相关 Z 、t检验
定距变量 均值
标准差 相关回归 F 、t检验
归纳:
定类-定类 定类-定序 X2检定 定序-定序 ——Z、T检定 定类-定距 定序-定距 F检定 定距-定距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中相关回归分析的差别
描述统计:
不需要对随机误差项作出各种假定,各种 参数估计值是具体数值,是对总体存在的 相关关系的描述,不存在显著性检验.
社会统计学复习
1.变量层次:四个层次的特征 2.单变量分布的简化 3.双变量的相关 4.抽样分布 5.参数估计 6.假设检验
一、测量层次
1.定类层次
(nominal level)
4
2.定序层次
(ordinal level)
3
3.定距层次
(interval level)
2
4.定比层次 (ratio level)
推断统计:
需要对随机误差项作出各种假定,各种参 数估计量是随机变量,抽取的样本不同时, 得到的估计值也不同.可以用来推断总体. 需要进行各种检验.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是用一个指标来表明现象间依 存关系的密切程度。回归分析是用数学模 型近似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相关分析可以不必确定变量中哪个是自 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其所涉及的变量都 是随机变量。
[-1,1] [0,1]
[0,1]
四、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是根据概率分布的原则而成立的理 论性分布,显示由同一总体中反复不断的抽 取不同样本时,各个可能出现的样本统计量 的分布情况。 注意区分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
抽样分布
正态分布总体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如果样本足够大,N>30,不管原分布如何, 抽样分布接近正态分布 抽样分布的均值就是总体的均值。 抽样误差就是抽样分布中均值的标准差。 那么,抽样分布的均值两旁,包括多少个 样本均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