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难点及相应对策_陈初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全面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难点及相应对策陈初昉1.2 1.南开大学 2.江苏广靖锡澄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维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权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急需引入公允价值,不过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允价值的真正确立是2006,同年2月财政部下发了38项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17项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良好接轨,根据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要求,财政部于2013年1月26日在原38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增订了第39项准则,单独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解释和说明。但由于受我国的特殊国情的限制,在实际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难点和问题。

一、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融资的需求也更加的旺盛。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并不高,使得投资者不能及时、高效、准确地了解企业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状况,所蕴含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望而却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有用性,真实准确反映金融企业的经济价值,既能为投资者提供财务决策服务,也能减低优秀企业的融资成本。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风险管理惯例,能有效反映金融机构及其交易人员的投资损失,避免投资者被蒙蔽和误导。

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并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其在金融资产核算的作用是无法替换的,至少找到更好的会计计量模式出现之前。如果盲目停用公允价值计量,那么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将会出现严重的下滑,打乱会计处理的连续性,形成企业会计体系的黑匣子。

二、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难点

1.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局限性。对于如何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第39条会计准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法和衡量标准,这就导致公允价值的计量过程极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与之相关的数据或资料也非常难以取得,继而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有效性。

2.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条件不成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条件是市场的规范性和有限性,但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并不成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配套的风险监控机制也不完善、不健全,政府行政手段对利率、汇率、金融产品及衔生品的影响仍处于强势地位,破坏交易的公平性和自愿性,使得公允价值的获取没有制度保障。

2.2市场竞争不充分。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货币、自然资源、资本、外汇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严重扭曲了正常的交易价格的形成,甚至形成垄断市场,背离市场经济的平等交易的原则,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

2.3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不高。资本市场越发达,公允价值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就越宽泛,其可靠性也就越高,对投资者决策的帮助也就越大。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也就导致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较窄,条件要求也较为苛刻,导致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与投资决策的可靠性关联性不大。

2.4股票价格指数严重失真。通常情况下,股票价格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 股指走势好,说明宏观经济也好,反之亦然。但我国的股票价格被政府、机构、大庄等操纵,导致金融资本市场价格的信息失真,使得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不准确。

2.5沦为盈余管理的工具。由于公允价值能准确计量金融资产,真实放映企业的盈余情况,所以公允价值存在着被滥用,沦为企业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工具。

2.6适用范围难以掌控。从会计学角度来分析,公允价值计量的适用范围难以掌控。比如,在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由于公允价值能迅速且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行为过于保守,加重了次贷危机。也就是说,在非正常情况下,不适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三、公允价值计量难点的相应对策

通过以上论述,对于公允价值计量难点,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加以应对:一是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各项准则进行解释和说明,使之具体化,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进行压缩,对会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优化和简化。二是规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使之不能直接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三是在特殊情况下,应允许会计主体进行重分类。四是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市场信息网络系统,并建立配套的行业数据信息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有效地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为资产定价提供数据支撑。五是加大政府机构监管力度,促使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少上市公司鉴于滥用公允价值等违规的机会成本远远抵于预期收益而不惜铤而走险,导致出现会计造假泛滥、财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

1.把握公允价值会计的使用时点。国际上,公允价值会计使用时点并不一致。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不采用公允价值外,我们还 应加强市场条件和公允价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在不同时点下制定相应的公允价值计算方法,使公允价值的使用时点与计算方法协调起来,提高不同时点下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使之能真实反映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的实际价值。

2.区分公允价值计量对象。金融资产是公允价值计量对象,而金融资产分为传统产品、结构性衔生产品、复杂产品、简单产品等,对此应立足于投资工具进行区分,使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不仅能满足投资者的信息要求,也能尽可能降低对保守金融产品持有者利益的损伤。

3.分析影响公允价值计量效果的风险因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或负债时,应充分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因素,提高金融资产或负债价值计算的准确性。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可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流动性风险引起的资产价格波动,在流动性风险精确判断或完全释放后,可在损益表体现出来。同时,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对企业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判断,也在损益表体现出来。

4.实行双报表机制。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公允价值的应用时间也较短,这就导致公允价值既没有经过完整经济周期的检验,也不能积累足够的的数据,这是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曲折发展的深层原因,其产生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可靠性较低,不为投资者所认可。对此,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出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同时出具历史成本计量,这样既弥补了公允价值计量在信息揭示上的空白,也能确保公允价值的发展。

笔者认为,重信息披露、轻价值确认将是未来企业财务报告的演化趋势。不过,信息的盲目无节制披露,会使得财务报告过分繁冗,增加投资者的阅读负担,不利于有用信息的把握,造成投资决策困难。因此,我们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利用其不断优化我们的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会计准则,加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的学习,确保我国会计准则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

四、全面应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1.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公允价值的运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规则的约束。我国理论界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理论是实务的向导,在布满荆棘的公允价值的使用道路上,需要理论的先行的开拓,以免实务迷失方向、畏惧困难而中途退缩,或者在犹豫踌躇中上路又回头,重复

财 税 金 融

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