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应力线轧机模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应力轧机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一、短应力线轧机整体结构
离合器 轴承座 手轮
上轧辊
齿圈齿套 下轧辊
支撑座
一、短应力线轧机零部件
传动装置:电机 传动轴 蜗轮蜗杆 手轮 传动齿轮 压下装置:丝杠 压下螺母 平衡螺母 平衡弹簧 球面垫 轴向调整装置:齿套 齿圈 推力轴承 端盖 轧辊、轴承座、辅助零件等
二、短应力线轧机与有牌坊轧机相比较
• 1 轴向固定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无长方柱,轴向固定采用压下立柱与轴承座的紧密配合。 压下立柱上有轴向固定套,与轴承座间隙很小,防止轴承座的轴向运动;轧辊通 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由立柱承受,立柱尺寸较大。 • 2轴向调整 直接通过扳手拧蜗杆,带动轴端的齿圈转动,其余同旧轧机。
七、叙述本轧机轧辊轴承座自动调位原理
在轧辊弯曲时,通过 球面垫来事轴承座跟着 轧辊一起弯曲摆动,减 少轴承烧损。通过压下 螺母下有一个球面垫、 长方柱与轴承座之间有 一个球面垫、固定轴承 座与长方柱的螺母为球 面的来实现自动调位(由 于三者摆动球心不同, 所以只能减轻不能消除)
wk.baidu.com
八、轴承座安装时,如何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等高)?
在轴承座与机座之间分别放置四个 高度相等的垫片,然后安装球面垫和 压下螺母,就能保证四个压下螺母相 对机座等高,从而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九、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
• 先把传动端联结轴与轧辊分开,再拧支座上的 四个固定螺栓,使轧机与支座分离。天车吊住 吊耳整体吊至换辊间。如需换辊,把离合器两 侧固定装置拆开,轴向固定装置拆开,将轧辊 抽出。如需换压下螺母或球面垫等内部零件, 则要先拆掉蜗轮箱,拧开轴承座上盖进行更换。 • 轧机的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相反,先把支座固 定在轨梁上,再把轧机吊在支座上,用四个固 定螺栓拧紧。 注:轴承座安装时在固定支座和轴承座之间放置 四个等高垫以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新式轧机平 衡机构采用 液压
旧式轧机平 衡靠平衡弹 簧调节
旧式轧机径 向调节结构 采用手轮调 节
新式轧机靠 液压马达调 节
十二、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不规则运动方式 及原因
★轴承座上下震动: 1、平衡弹簧断裂或者疲劳失效(单边轴承座震动) 2、支座与轴承座连接不紧,即“腰没夹紧”(上下轴 承座一起震动) ★轴承座前后震动:支座与轴承座之间的耐磨铜板磨损 严重。 ★轴承座轴向震动:长方柱与轴承座固定螺钉松动。 ★压下螺母与立柱台肩未抵紧。这是由于压下螺母的定 位销位置不对造成的。 ★相邻轧机轧辊轴线的高度差大,造成接轴倾角过大。 ★接轴的甩动。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接轴的甩动 造成轧机轴承座的振动。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立柱旋转 实现辊缝调整,即蜗轮与一 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 又与辊系一个立柱以键相联 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 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 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 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 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 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 传递路径: 手轮→蜗杆→蜗轮→齿轮→压 下立柱→压下螺母→球面垫 →轴承座→轴承→轧辊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的平衡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使用 弹性阻尼体代替弹簧, 可以做到吸震和缓冲的 作用;没有采用液压缸, 消除了使用液压缸平衡 方式产生的泄漏、失效 现象。但是长期使用会 产生老化失效。
五、轧制力经过的零件
轧辊→轴承→轴承座 →球面垫→压下螺母 →压下螺丝→机架
六、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十、短应力线轧机的易损零件
轧辊、四列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平衡弹簧、耐 磨滑板、球面垫、平衡螺母、压下螺母、套筒等
十一、新旧短应力线轧机对比
总结比较
平衡问题
径向调整
轴向调整
轴向固定
旧式短应力 线轧机
平衡弹簧
手轮
齿圈齿套
长方柱
新式短应力 线轧机
阻尼橡胶
液压马达
蜗轮蜗杆和 齿圈齿套
轴向固定套 紧密配合
短应力线轧机缺点
轴向固定调整和轴承座自位机构相互干涉影响,即降低了轴向刚度,容易造成窜辊。 由于压下螺母受力较大,且更换不方便,如有损坏,需要将整套辊组及蜗轮箱等全部拆装。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径向调整其实就是轧机的压 下,旧式短应力线轧机采用 手动压下,通过手轮带动蜗 轮蜗杆转动,来带动压下立 柱转动,立柱只转不动,压 下螺母与压下立柱螺纹配合, 通过压下螺母的轴向约束, 达到压下螺母的上下运动, 压下螺母压在球面垫上,进 而将力传递到轴承座上;轴 承座的上下移动带动轧辊上 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成辊缝 的目的。
分析轧机轴承座不规则振动的方式和引起的 原因有哪些?
1.上下震动:平衡弹簧失效或断裂(单个轴承座振动)、 丝杠与基座没有安装固定好(上下轴承座同时振动) 2.左右振动:耐磨滑板安装不合理(过薄)或损坏 3.前后振动:轴承座与长方柱之间安装不紧密、 机 架与机座没有固定锁紧
谢谢观看
四、短应力线轧机同步弹簧平衡
短应力线轧机立柱上各个零件工作原理 : 装配在立柱上、轴承座内部零件由上 至下依次为:同步弹簧、平衡螺母、压 下螺母、球面垫。 平衡原理 平衡螺母与立柱螺纹配合,弹 簧的平衡力起源于平衡螺母,作用于轴 承端盖,抬起轴承座整个重量,力由轴 承座下部向上传至球面垫、压下螺母, 使压下螺母与丝杠之间为下间隙,消除 了★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的间隙∆1、 ★ 压下螺母与球面垫的间隙∆2、 ★球面 垫与轴承座的间隙∆3。避免轧钢时冲击 和噪音
• 1 应力回线短,刚度高,保证产品高精度,容易实现负偏差制。 • 2 立柱两端有正反螺纹,能实现对中调整,轧制中心线不变。能提高 作业率,节省检修和更换导卫横梁时间,减少操作事故,避免轧件弯 头、冲击、缠辊等工艺事故,提高导卫寿命。 • 3 轴向调整方便,轴向游隙小。 • 4 使用平衡弹簧,平衡力大小不变,弹簧在轴承座内结构紧凑。 • 5 该种轧机的辊系在换辊前进行预安装并调整好,停车后新辊系更换 时间短。轧机预调性能好,换辊快,成材率高。 • 6 轴承座自动调位,四列圆柱轴承均衡受力,提高了轴承寿命。
轴向固定 轴承座轴向定位机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轴承座能摆动自位轴承受力的 前提下,通过对轴承座的轴向定位,控制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的轴向窜动。 长方柱通过螺钉与固定支座相连,轴向固定端轴承座通过两边两对球 面垫与长方柱压靠固定,轧辊通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主要又长方柱承受。
六、新式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材料四班
1号:李丹阳 2号:李迎馨 4号:李栋格
短应力线轧机介绍
所谓短应力线轧机是指 应力回线缩短了的轧机。 这里所说的应力回线是轧 机在轧制力的作用下机座 等各受力件的单位内力所 连成的闭合环线,简称应力 线,受力件的弹性变形量又 与其长度成正比,因此缩短 应力回线的长度,就能减 小轧机的弹性变形,提高机 座的刚度。
一、短应力线轧机整体结构
离合器 轴承座 手轮
上轧辊
齿圈齿套 下轧辊
支撑座
一、短应力线轧机零部件
传动装置:电机 传动轴 蜗轮蜗杆 手轮 传动齿轮 压下装置:丝杠 压下螺母 平衡螺母 平衡弹簧 球面垫 轴向调整装置:齿套 齿圈 推力轴承 端盖 轧辊、轴承座、辅助零件等
二、短应力线轧机与有牌坊轧机相比较
• 1 轴向固定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无长方柱,轴向固定采用压下立柱与轴承座的紧密配合。 压下立柱上有轴向固定套,与轴承座间隙很小,防止轴承座的轴向运动;轧辊通 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由立柱承受,立柱尺寸较大。 • 2轴向调整 直接通过扳手拧蜗杆,带动轴端的齿圈转动,其余同旧轧机。
七、叙述本轧机轧辊轴承座自动调位原理
在轧辊弯曲时,通过 球面垫来事轴承座跟着 轧辊一起弯曲摆动,减 少轴承烧损。通过压下 螺母下有一个球面垫、 长方柱与轴承座之间有 一个球面垫、固定轴承 座与长方柱的螺母为球 面的来实现自动调位(由 于三者摆动球心不同, 所以只能减轻不能消除)
wk.baidu.com
八、轴承座安装时,如何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等高)?
在轴承座与机座之间分别放置四个 高度相等的垫片,然后安装球面垫和 压下螺母,就能保证四个压下螺母相 对机座等高,从而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九、短应力线轧机的拆装
• 先把传动端联结轴与轧辊分开,再拧支座上的 四个固定螺栓,使轧机与支座分离。天车吊住 吊耳整体吊至换辊间。如需换辊,把离合器两 侧固定装置拆开,轴向固定装置拆开,将轧辊 抽出。如需换压下螺母或球面垫等内部零件, 则要先拆掉蜗轮箱,拧开轴承座上盖进行更换。 • 轧机的安装过程与拆卸过程相反,先把支座固 定在轨梁上,再把轧机吊在支座上,用四个固 定螺栓拧紧。 注:轴承座安装时在固定支座和轴承座之间放置 四个等高垫以保证轧辊两端水平。
新式轧机平 衡机构采用 液压
旧式轧机平 衡靠平衡弹 簧调节
旧式轧机径 向调节结构 采用手轮调 节
新式轧机靠 液压马达调 节
十二、短应力线轧机轴承座不规则运动方式 及原因
★轴承座上下震动: 1、平衡弹簧断裂或者疲劳失效(单边轴承座震动) 2、支座与轴承座连接不紧,即“腰没夹紧”(上下轴 承座一起震动) ★轴承座前后震动:支座与轴承座之间的耐磨铜板磨损 严重。 ★轴承座轴向震动:长方柱与轴承座固定螺钉松动。 ★压下螺母与立柱台肩未抵紧。这是由于压下螺母的定 位销位置不对造成的。 ★相邻轧机轧辊轴线的高度差大,造成接轴倾角过大。 ★接轴的甩动。在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接轴的甩动 造成轧机轴承座的振动。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由一套蜗轮蜗杆带动立柱旋转 实现辊缝调整,即蜗轮与一 个长蜗杆相啮合,每个蜗轮 又与辊系一个立柱以键相联 接,蜗杆轴上安装有内齿圈 和外齿轴套两个齿形离合器, 可以同时压下,也可以单侧 压下,选用齿形为花键的牙 嵌离合器,这种齿形可以传 递较大的力矩且容易啮合。 压下机构调整完毕后,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能自锁 传递路径: 手轮→蜗杆→蜗轮→齿轮→压 下立柱→压下螺母→球面垫 →轴承座→轴承→轧辊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的平衡
新式短应力线轧机使用 弹性阻尼体代替弹簧, 可以做到吸震和缓冲的 作用;没有采用液压缸, 消除了使用液压缸平衡 方式产生的泄漏、失效 现象。但是长期使用会 产生老化失效。
五、轧制力经过的零件
轧辊→轴承→轴承座 →球面垫→压下螺母 →压下螺丝→机架
六、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
十、短应力线轧机的易损零件
轧辊、四列滚动轴承、推力轴承、平衡弹簧、耐 磨滑板、球面垫、平衡螺母、压下螺母、套筒等
十一、新旧短应力线轧机对比
总结比较
平衡问题
径向调整
轴向调整
轴向固定
旧式短应力 线轧机
平衡弹簧
手轮
齿圈齿套
长方柱
新式短应力 线轧机
阻尼橡胶
液压马达
蜗轮蜗杆和 齿圈齿套
轴向固定套 紧密配合
短应力线轧机缺点
轴向固定调整和轴承座自位机构相互干涉影响,即降低了轴向刚度,容易造成窜辊。 由于压下螺母受力较大,且更换不方便,如有损坏,需要将整套辊组及蜗轮箱等全部拆装。
三、短应力线轧机径向调整原理
径向调整其实就是轧机的压 下,旧式短应力线轧机采用 手动压下,通过手轮带动蜗 轮蜗杆转动,来带动压下立 柱转动,立柱只转不动,压 下螺母与压下立柱螺纹配合, 通过压下螺母的轴向约束, 达到压下螺母的上下运动, 压下螺母压在球面垫上,进 而将力传递到轴承座上;轴 承座的上下移动带动轧辊上 下移动,从而达到调成辊缝 的目的。
分析轧机轴承座不规则振动的方式和引起的 原因有哪些?
1.上下震动:平衡弹簧失效或断裂(单个轴承座振动)、 丝杠与基座没有安装固定好(上下轴承座同时振动) 2.左右振动:耐磨滑板安装不合理(过薄)或损坏 3.前后振动:轴承座与长方柱之间安装不紧密、 机 架与机座没有固定锁紧
谢谢观看
四、短应力线轧机同步弹簧平衡
短应力线轧机立柱上各个零件工作原理 : 装配在立柱上、轴承座内部零件由上 至下依次为:同步弹簧、平衡螺母、压 下螺母、球面垫。 平衡原理 平衡螺母与立柱螺纹配合,弹 簧的平衡力起源于平衡螺母,作用于轴 承端盖,抬起轴承座整个重量,力由轴 承座下部向上传至球面垫、压下螺母, 使压下螺母与丝杠之间为下间隙,消除 了★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的间隙∆1、 ★ 压下螺母与球面垫的间隙∆2、 ★球面 垫与轴承座的间隙∆3。避免轧钢时冲击 和噪音
• 1 应力回线短,刚度高,保证产品高精度,容易实现负偏差制。 • 2 立柱两端有正反螺纹,能实现对中调整,轧制中心线不变。能提高 作业率,节省检修和更换导卫横梁时间,减少操作事故,避免轧件弯 头、冲击、缠辊等工艺事故,提高导卫寿命。 • 3 轴向调整方便,轴向游隙小。 • 4 使用平衡弹簧,平衡力大小不变,弹簧在轴承座内结构紧凑。 • 5 该种轧机的辊系在换辊前进行预安装并调整好,停车后新辊系更换 时间短。轧机预调性能好,换辊快,成材率高。 • 6 轴承座自动调位,四列圆柱轴承均衡受力,提高了轴承寿命。
轴向固定 轴承座轴向定位机构主要功能是在保证轴承座能摆动自位轴承受力的 前提下,通过对轴承座的轴向定位,控制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的轴向窜动。 长方柱通过螺钉与固定支座相连,轴向固定端轴承座通过两边两对球 面垫与长方柱压靠固定,轧辊通过推力轴承和轴承座端向固定。 轴向力主要又长方柱承受。
六、新式短应力线轧机轴向固定和调整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