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颌面部骨折分类
![颌面部骨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5b835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a.png)
颌面部骨折分类
颌面部骨折是指面部或颌部骨骼结构的损伤或断裂。
这些骨折可
以根据损伤的位置、类型和程度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颌面部骨折分类:
1.眶下裂骨折(Orbital(Floor(Fracture):(发生在眼眶骨的底部,通常由于面部创伤而引起,可能会导致眼球下垂(视觉问题)或眼眶肿胀等症状。
2.颌下裂骨折 Mandibular(Fracture):(即下颌骨骨折,下颌骨是颌面部最大的骨骼。
这种骨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角部骨折、颏部骨折、颞部骨折等,每种类型的骨折可能导致不同的症状和并发症。
3.颅底骨折(Basilar(Skull(Fracture):(这种骨折发生在颅底部,可能伴随着严重的头部创伤,症状包括出血、耳部或鼻部漏液、面部瘀伤等。
4.颧骨骨折( Zygomatic(Fracture):(发生在颧骨( 颧弓)部位,可能会导致面部疼痛、颧弓移位或压迫。
5.上颌骨骨折( Maxillary(Fracture):(这种骨折发生在上颌骨,可能涉及上颌突、上颌骨体、颧弓等部位,可能会引起面部畸形或功能受损。
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类型、位置和程度。
诊断和治疗颌面部骨折通常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X射线、CT 扫描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可能包括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早期的适当治疗可以帮助避免并发症,并
促进骨折愈合。
1/ 1。
下颌间隙的名词解释
![下颌间隙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1a6de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4.png)
下颌间隙的名词解释
下颌间隙是指下颌骨(也称为下颌骨骨折)在受到外力作用或
其他原因导致骨折后,骨折断端之间形成的间隙或缝隙。
下颌间隙
通常发生在下颌骨的身体部分或角部分,可能导致下颌骨的不稳定
性和功能障碍。
下颌间隙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下颌部肿胀、疼痛、咬合困难、
口腔开合受限以及牙齿不对齐等症状。
诊断下颌间隙通常需要进行
口腔检查、X射线、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下颌间隙的方法取决于骨折的性质和程度。
对于较小的间隙,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固定下颌骨通过牙合板或外固定器来促
进骨折愈合。
对于较大的间隙或不稳定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干预,如内固定术或骨移植术来恢复下颌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如避免咬硬食物、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诊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总之,下颌间隙是指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断端之间形成的间隙或
缝隙,可能导致下颌骨的不稳定性和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干预,具体方法需根据骨折的性质和程度来确定。
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
![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ece8e5ebf12d2af90242e6f9.png)
饱满OR塌陷骨折的感受是啥?是疼,是骨折部位或突出或塌陷,尤其是面部的骨折,更是关系到个人的颜面,研究表明颌骨骨折的病因主要为交通事故,所以提醒小伙伴们“交规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今天就到各位小伙伴来了解下颌骨骨折的表现和带来的影响。
牙槽突骨折特点:外力所致,好发上颌前部危害:唇、牙龈撕裂、肿胀、牙松动、牙折或脱落、骨折片移位、咬合错乱。
正中联合部骨折特点:单侧:骨折线常无明显移位。
有时可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高低不一。
两侧:骨折段向下后方退缩。
粉碎性骨折(骨质缺损):两侧骨折段向中线移位,下颌牙弓变窄。
危害:舌后坠,呼吸困难,窒息。
颏孔区骨折特点:一侧骨折:前骨折段向下方移位,稍偏向外侧;后骨折段向上前方移位,稍偏向内侧。
双侧颏骨折:两侧骨折段向上前方移位。
危害:颏部后缩及舌后坠,引起窒息。
下颌角部骨折特点:骨折线位于下颌角,骨折段可不发生移位;骨折线位于肌附着前,前部骨折段向下内移位,后部骨折段向上前移位。
危害:损伤神经,口唇麻木。
髁突骨折特点:多发髁突颈部。
位于关节窝内:折断向前、内移位。
位于关节窝外:向内、向前、向后或向外移位。
危害:关节囊撕裂,髁突进入颅中窝。
单侧髁突颈部骨折特点:患侧下颌向外后方移位,不能作对侧向运动。
危害: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
双侧髁颈部骨折者特点:下颌不能前伸;下颌支向后上移位;后牙早接触,前牙开(牙合),侧向运动受限。
危害:单侧受损严重可引起脑震荡。
Le Fort Ⅰ型骨折特点:骨折线从梨状孔水平、牙槽突上方向两侧水平延伸至上颌翼突缝。
危害:咬合错乱。
Le Fort Ⅱ型骨折特点: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内侧壁、眶底、额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
危害:脑脊液鼻漏,复视。
Le Fort Ⅲ型骨折特点: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眶部,经额缝向后达翼突,形成颅面分离。
危害:面中部凹陷、变长,颅底骨折,颅脑损伤,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复视。
最后很重要的是当颌面部发生损伤时,应紧急就医,尤其是发生骨折,不可自行处置,及时的就医会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ca06e1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a.png)
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一)下颌骨骨折诊断标准引言下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损伤,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影响。
准确的诊断是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下颌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下颌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患者描述的外伤史,如车祸、摔倒等。
–症状的出现时间,是否与外伤有关。
–患者是否有其他伤情,如头部外伤、颅脑损伤等。
2.体格检查–面部和下颌的肿胀、淤血、皮肤破损等外观表现。
–下颌骨的位移、畸形、压痛等局部体征。
–牙齿的松动、脱位、缺损等口腔检查结果。
3.影像学检查–X线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分为正位、侧位、斜位等,用于确定骨折的位置、类型和程度。
–有条件的情况下,CT扫描可以进一步明确骨折的详细情况,对复杂骨折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4.临床表现–下颌骨骨折常伴随着咬合疼痛、开口受限、牙齿不正常接触等症状。
–下颌骨骨折导致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如唇部裂开、嘴唇无法闭合等。
诊断要点1.注意患者的病史和外伤史,结合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口腔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下颌骨骨折的可能性。
2.进一步进行X线片检查,特别是侧位片,确定骨折的位置和类型。
3.对复杂骨折或者疑似骨折的情况,建议进行CT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骨折信息。
4.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做出准确的下颌骨骨折诊断。
结论下颌骨骨折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
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明确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需综合各项指标,判断是否存在下颌骨骨折,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注:本文仅为学术分享,不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0b91642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4.png)
护理措施
• 5、营养支持 由于下颌骨损伤常伴有颌骨连续性中断、咬合 关系紊乱及术后的牵引固定等,患者常发生张口受限、进 食困难,为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术后应加强营养支持。 (1)饮食种类:食物应能提供足够的热量,富含蛋白质和维
生素,易消化。为了便于进食,减少咀嚼,可选用流质或稀 软食品,如牛奶、豆浆、鱼汤、肉汤、蔬菜汤、匀浆、泥合 奶、果计等;半流质饮食中可选用豆腐、肉松、粥和面条等; 软食可选用软饭、馒头等。
概述
颌骨解剖结构图(正面观)
概述
临床表现
● 1、一般症状:局部有肿胀、疼痛、麻木、出血及淤斑等。 ● 2、骨折段移位及异常动度。下颌骨骨折后,由于肌肉的牵拉,易发生移位。 ● 3、咬合错乱。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中最常见和最有特点的体征。下颌骨骨折后,骨折段多有移位,
有时即使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自觉症状是牙咬不上,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此为 诊断颌骨骨折的重要依据。
• 10、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女患者月经来潮,及 时通知医生。
• 11、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患者如 有贵重物品,可交其家属代管,若无家属者,由两名护士 清点后交由护士长代管。
• 12、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 单元,备齐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气管切开包、钢丝钳等。
临床表现
• 4、面部畸形。骨折发生移位后,可造成面部畸形,其中 以下颌偏斜畸形较为常见。
• 5、下唇麻木。因损伤牙槽神经和颏神经所致。 • 6、张口受限。生理张口度范围为37~45mm,小于
37mm即为张口受限。 • 7、牙龈撕裂和牙齿损伤。口内骨折线周围的牙龈撕裂和
口腔颌面外科学:下颌骨骨折
![口腔颌面外科学:下颌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e8182cc38e9951e79a892725.png)
临床特点-双侧髁突骨折
– 颏下皮肤裂伤 – 下颌骨后移位 – 张口受限 – 下颌前伸和侧向运动
受限
临床特点-双侧髁突骨折
• 后牙早接触 • 下颌后缩,伴前牙开合
临床特点-单侧髁突骨折
• 张口受限 • 下颌前伸时偏向伤侧 • 张口时下颌偏向伤侧 • 向健侧侧向运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
• 曲面体层 • 下颌开口后前位 • CT
髁突骨折的治疗 Treatment of condylar fractures
概述
• 髁突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下颌骨骨折 • 占成人下颌骨骨折的9-45% ,儿童下颌骨
骨折的50% • 髁突骨折的治疗具有争议性
临床特点
• 侧向打击力: 单侧髁颈或髁颈 下骨折
• 正中打击力: 双侧高位髁突骨 折,常联合颏部骨折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复位
手法复位 (manual reduction) 牵引复位 (traction reduction) 切开复位 (open reduction) 截骨复位 (osteotomy reduction)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颅颌固定
• 颅颌固定(Cranio-maxillary suspension fixation) • 颌间固定(intermaxillary fixation,IMF) • 坚固内固定(internal rigid fixation, IRF)
下颌骨骨折的固定-坚固内固定
颏及颏旁骨折 mandibular symphysis/parasymphysis fractures
下颌体骨折 mandibular symphysis/parasymphysis fractures
下颌骨骨折的固定-坚固内固定
下颌角骨折 mandibular angle fractures
脸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脸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58931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4.png)
脸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交通事故、工地事故等各种意外事件依然层出不穷,导致了许多人的身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其中,脸部骨折伤残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伤害类型,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心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脸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一、脸部骨折的分类脸部骨折是指面部骨骼的断裂或破碎,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颧骨骨折:指颧骨的断裂或破碎,主要表现为面部肿胀、疼痛、眼球下垂等症状。
2、上颌骨骨折:指上颌骨的断裂或破碎,主要表现为口腔出血、牙齿松动、咬合不齐等症状。
3、下颌骨骨折:指下颌骨的断裂或破碎,主要表现为下巴麻木、咬合不齐、口腔开合受限等症状。
4、眶骨骨折:指眶骨的断裂或破碎,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眼睑下垂等症状。
5、鼻骨骨折:指鼻骨的断裂或破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血、鼻部肿胀等症状。
二、脸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1、颧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颧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分为五级,具体标准如下:一级:颧骨骨折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疤痕、畸形、色素沉着等,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级:颧骨骨折后留下少量疤痕或色素沉着,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级:颧骨骨折后留下较明显的疤痕、色素沉着或轻度畸形,影响外貌美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级:颧骨骨折后留下明显的畸形或疤痕,影响外貌美观,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级:颧骨骨折后留下严重的畸形或疤痕,影响外貌美观,且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上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上颌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分为五级,具体标准如下:一级:上颌骨骨折后恢复良好,无明显疤痕、畸形、口腔功能障碍等,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级:上颌骨骨折后留下少量疤痕或口腔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级:上颌骨骨折后留下较明显的疤痕、口腔功能障碍或轻度畸形,影响口腔功能,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四级:上颌骨骨折后留下明显的畸形或口腔功能障碍,影响口腔功能,但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下颌骨骨折的门诊病历
![下颌骨骨折的门诊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ae1e07e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5.png)
下颌骨骨折的门诊病历
下颌骨骨折是由于下颌内受到暴力外伤所致疾病。
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可动的骨骼,骨质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可接受多方向的暴力,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见。
临床症状:因骨折部位不同而有不同骨折层的移位情况。
治疗:急救时,应首先处理休克、失血、颅脑损伤、防止窒息,作简单复位后,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应尽早作骨折层复位固定。
复位同时应注意抗感染,加强营养补充,食物由软逐渐加硬,一般两个月内不应吃过硬食物。
注意口腔卫生。
疾病描述:
1、正中联合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
2、颏孔区: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
3、下颌角: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
4、髁突颈部:此处较细脆,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有可能在此处产生骨折。
诊断检查:常拍摄下颌骨侧位片、后前位片和全景片。
髁突骨折的伤员应拍摄颞下颌关节片,必要时拍摄颞下颌关节断层片和CT片,从而明确骨折类型、范围和性质以及有无邻近骨骼的损伤。
下颌骨骨折,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骨折后的一些并发症,如骼突区受到严重创伤,可同时伴有颞骨古板的损伤,致使此区肿胀明显,外耳道流血;如合并颅中窝骨折时,可出现脑脊液耳雷,应注意鉴别。
治疗方案: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形的对称和运匀称,同时使用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必须紧密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一定要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局部处理。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断与治疗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7950e982e3f5727a4e96272.png)
下颌骨骨折临床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09-07-30T16:07:12.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凯 (尚志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尚志 150600) [导读]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中图分类号】R7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079-01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部骨折的首位。
下颌骨骨折的部位常与受打击的部位有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口腔科治疗的48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男32例,女16例,年龄最小15,最大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跌落伤10例,工伤5例,打击伤5例,其他意外伤2例。
骨折部位,颏部骨折21例,颏孔区骨折15例,下颌角部骨折5例,髁突骨折6例。
1.2 临床表现常因不同部位骨折、不同方向的肌牵引而出现不同情况的骨折段移位。
咬合错乱是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即使骨折段只有轻度移位,也可出现咬合错乱。
1.3 诊断首先采集病史,观察颌面部有无创口、肿胀、出血和淤血、检查有无牙列移位、咬合紊乱、开闭口障碍、下唇麻木、牙龈撕裂、台阶状移位和下颌骨异常动度等。
手法检查很重要,扪诊时骨折区常有明显压痛,骨折移位时,可扪出台阶感,骨折处不明确时可用双手的示指和拇指分别放在可疑骨折两侧牙的咬合面和下颌骨下缘,两手做相反方向移位,如有活动度和骨摩擦音,即可明确诊断。
1.4 治疗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早期复位与固定,使之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愈合,并恢复原有的咬合关系。
治疗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伤后3~5天内进行,但应注意先处理其他严重合并伤。
如伴有开放性伤口,可以手术复位固定。
2 结果 39例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半年后复查X光片,为骨性愈合,9例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半年后复查X光片,为骨性愈合。
3 讨论颌骨骨折患者应及早进行治疗。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骨折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f7053bb9d528ea80c77979.png)
保守治疗:骨折没有明显移位,不影响牙齿
1
对合和咀嚼的。一般采用手法复位、颌间牵
引、颅颌绷带牵引进行固定、局部用药等保
守治疗。
手术治疗:骨折严重,咬合关系错乱明显等。
2
手术切开、坚强内固定
01 护理问题
护理问题
• 疼痛 与外伤有关 • 恐惧、焦虑 突发的外伤与手术所致 • 组织完整性受损 外伤致皮肤黏膜破损、骨折 • 吞咽困难 与疼痛、咬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下颌制
• 10、术前测量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女患者月经来潮,及 时通知医生。
• 11、取下活动义齿、眼镜、发夹、手表和首饰等。患者如 有贵重物品,可交其家属代管,若无家属者,由两名护士 清点后交由护士长代管。
• 12、送患者入手术室后,整理病人床单位,按全麻准备床 单元,备齐抢救用品和器械,如监护仪、氧气、吸引器、 气管切开包、钢丝钳等。
护理措施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 1、收集临床资料,评估患者健康史、手术史、药物过敏 史及身心状况。
• 2、指导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 3、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手术前应控制血压及血糖在
正常范围。 • 4、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感染。
护理措施
• 5、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讲解疾病知识,消除患者心理 负担,保持心情舒畅和充足睡眠。
护理措施
• 10、检查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 调整。
• 11、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以减少能量消耗。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改善全身及局 部血液情况。
• 12、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患 者的沟通,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安慰。
• 13、保持病室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病室内温度 适宜,在病人休息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
下颌骨骨折例的临床
![下颌骨骨折例的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13089d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治疗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骨 折类型、治疗方式等数据 进行分析,了解这些因素 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影响因素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患者 的年龄、骨折类型和治疗 方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 要因素。
结论
针对不同的患者,需要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总结
结论
本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
针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骨折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术后康复护理也非常 重要,需加强患者的康复指导。
05
讨论及建议
下颌骨骨折的预防及早期发现
预防
加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避免摔倒、碰撞等外伤是预防下颌骨骨折的 关键。
早期发现
了解下颌骨骨折的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就医。如有外伤史,出现疼痛、肿胀、压痛、张 口受限等症状,应考虑下颌骨骨折的可能。
手术治疗
对于有明显移位、重要神经血管损伤 的骨折,需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解 剖结构和功能。
手术治疗过程及要点
术前评估
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 者的全身状况、骨折部位、移
位程度等。
手术入路
根据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术入路,如口内、口 外等。
复位与固定
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选择 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如钢板、螺 钉等进行固定。
• Loukota, J., Lohmander, A. S., & Worsaae, N. J. (2018). Incidence and patterns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a Danish population.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76(5), 933-939.
下颌骨体骨折护理PPT课件
![下颌骨体骨折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2d031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f.png)
横行骨折:骨 粉碎性骨折: 斜行骨折:骨 嵌插骨折:骨
折线与骨长轴 骨折块数较多, 折线与骨长轴 折块相互嵌插,
垂直
骨片碎裂
呈一定角度
不易分离
骨折症状
01 疼痛:骨折部位疼痛,
活动受限
03 功能障碍:张口受限,
咀嚼困难
02 肿胀:骨折周围软组
织肿胀,皮肤变色
04 畸形:骨折部位出现畸
形,如错位、凹陷等
05
佩戴头盔等防护设备,降低运 动损伤风险
02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0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口腔疾病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参加高风险运动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避免头部受到外力撞击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意外伤害
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定期进行口 腔检查,及 时发现口腔
04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
02
定期检查伤口,观 察愈合情况
05
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 锻炼,促进恢复
06
定期复查,确保康 复效果
康复护理
01
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感染
02
定期复查,监 测骨折愈合情 况
03
加强营养,促 进骨折愈合
04
指导患者进行 功能锻炼,恢 复咀嚼功能
毒处理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 术过程、风险和注意事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后护理
01
保持口腔清洁,预 防感染
02
定期复查,观察骨 折愈合情况
03
饮食指导,避免过 硬食物
04
心理护理,减轻患 者焦虑和恐惧
05
康复指导,帮助患 者恢复功能
颌骨骨折
![颌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a0384fa00029bd64783e2ce9.png)
颌骨骨折科室:骨科口腔科外科部位:口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和下颌骨骨折,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根据致伤原因,又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颌骨骨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Top]本病多为外伤所致,根据致伤原因,可分为火器性损伤和非火器性损伤两大类。
颌骨骨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Top]一、临床表现:颌骨骨折和其他骨折相比,除了具有一些共同的临床症状,如局部疼痛、肿胀、骨断端异常动度或移位、功能障碍等,还具有其临床特点,这是由颌骨的解剖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1、骨折段移位:颌骨骨折后发生骨折段移位主要取决于有骨折类型、撞击方向、肌肉牵拉和骨折段本身的重量。
上颌骨如发生横断骨折,骨折段常因重力而发生下垂移位。
如撞击方向是由前向后,骨折段可向后移位,使面中部凹陷;由下向上的撞击,常造成嵌顿骨折。
下颌骨骨折段的移位,主要是因肌肉牵拉所致。
颏孔部骨折时,前骨折段常因降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下移位,后骨折段常因升颌肌群的牵拉而向上移位(图10)。
颏部的粉碎性骨折,中部骨折段由于颏舌肌、颏舌骨肌牵拉而向后移位。
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的牵拉向中线移位,使下颌骨前部弓形变窄。
这种骨折可引起舌后坠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应特别注意。
髁状突骨折,多因间接受力所致,可与颏部骨折同时发生,应注意检查以免漏诊。
髁状突骨折后,常因翼外肌的牵拉,向前内方移位,同时下颌升支因升颌肌群牵拉而向上移位,出现前牙不能闭合的状态。
如双侧髁状突骨折,则前牙开牙合更明显(图11)。
图10 颏孔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情况图11 髁状突骨折后骨折段的移位2、牙齿咬合错乱: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常因颌骨骨折段移位而发生错乱,这是颌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对诊断颌骨骨折有很重要的意义。
上颌骨横断骨折,骨折段向下移位,使上颌后牙与下颌后牙发生早接触,使前牙呈开牙合状态。
下颌骨骨折后,多因骨折段移位,出现牙齿的咬合关系错乱。
若无骨折段移位,则牙齿咬合无明显错乱。
颌骨骨折的诊治
![颌骨骨折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625e1a5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5.png)
外部伤口缝合
01
清创后缝合口内创口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B
A
C
以咬合关系的恢复为治愈标准
上颌骨固定4周左右,下颌骨固定6~8周左右
采用可靠的固定方法
骨折段的正确复位与固定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线上牙的处理
骨折线上的牙一般应保留
对已严重松动,折断,龋坏,炎症者应拔除
防止伤口感染、促进骨折愈合
全身支持治疗
2
下颌骨小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面中部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解剖和固定原理 面中部除颧骨外,其他骨骼很少有强大的肌肉附着,骨折后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动力性移位,无需强力固定。
面中部小型和微型接骨板坚强固定
解剖和固定原理 面中部呈框架结构,上颌骨、颧骨、颧弓与颅骨合为一个整体,具有广泛的承载面积,骨内应力线轨迹不像下颌骨那样清晰,骨折固定更多的是考虑解剖力柱结构的恢复。
上颌骨骨折(Le FortⅠⅡ Ⅲ型)
上颌骨矢状骨折
上颌骨牙槽突骨折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骨折块移位 骨折块多随外力的方向而移位,或因重力而下垂。一般向后下移位。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咬合关系错乱 上颌骨块的移位必然引起咬合错乱,若一侧上颌骨下移较多,该侧就出现咬合早接触。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眶及眶周变化 上颌骨骨折常伴有眶及眶周组织出血,形成眼镜状眶周瘀斑,睑、球结膜下出血,眼球移位而出现复视症状。
上颌骨骨折的临床表现 5.颅脑损伤 因其和颅脑比邻,故常伴有颅底骨折和脑组织挫伤以及脑脊液漏等。
颅内
眼眶
骨块移位
颜面畸形
张口受限
咬合错乱
下颌骨骨折(factures of the mandible)
颌骨骨折课件
![颌骨骨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1a73b3a8956bec0875e3d0.png)
4、自我形象的紊乱。 (1)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尽量缓解
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患者树立起康复的信心。
5、有感染的危险。 (1)遵医嘱行抗炎治疗 (2)做好口腔卫生。 (3)做好伤口护理 (4)严密观测生命体征, (5)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
患者伤口干燥,愈合良好,口腔清洁无感染发生。 6、营养失调:与颌间固定及饮食方式的改变有关。 (1)指导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如有颌间牵引,用吸管从后牙吸。 (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物质的供
11、 负压引流管引流低效的可能。 (1)妥善固定引流管胃管,以免滑脱。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折叠,保持负压有
效吸引。 (3)加强观察,注意引流管的色、质、量,并做好记录。 (4)告知患者及家属引流管的目的及重要性,避免翻
身等活动时引流管滑脱,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负 压吸引器,防止感染的发生。 患者引流通畅,保持有效的引流。
3、坚强内固定(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的适应证:
1、多发性或粉碎性上下颌骨骨折 2、全面部骨折 3、有骨缺损的骨折 4、大的开放性骨折 5、明显移位的上下颌骨骨折 6、无牙颌及萎缩的下颌骨骨折 7、感染的下颌骨骨折
髁突骨折的治疗: 大多数髁突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
无牙牙合及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 一般采用保守治疗,移位大不稳定的骨折采
形。 患者有一个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5、有感染的危险。 (1)遵医嘱行抗炎治疗 (2)做好口腔卫生。 (3)做好伤口护理 (4)严密观测生命体征
患者基本无感染发生,口腔清洁,伤口干燥。 6、有窒息的危险:与舌后坠有关。 (1)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 (2)如有舌后坠用舌钳把舌头往外拉一拉。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卫健委四种颌骨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34b1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5.png)
下颌骨骨折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下颌骨位居面下1/3,位置突出,易受到打击致伤,道路交通事故是主要致伤原因。
下颌骨骨折约占颌面部骨折40%~60%左右。
由于下颌骨承托下颌牙列,参与构成咬合系统,同时还参与颍下颌关节的构成,且是颌面部唯一能动的大骨,因此伤后对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影响较大。
二、适用范围下颌骨骨折。
三、诊断(-)骨折分类1,按骨折性质分类①青枝骨折:骨裂或皮质骨折裂,但骨连续性完好;②闭合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完好,骨折呈封闭状态;③开放性骨折:骨折表面软组织损伤,骨折部位与外环境直接相通;④简单骨折:骨折单发,无移位或轻度移位;⑤复杂骨折:在下颌骨多个区域发生骨折,有明显移位;⑥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骨碎裂,常伴有明显移位;⑦骨折骨缺损:骨折伴骨缺损及移位。
2.按骨折部位分类分为镰突骨折(骨折线位于或延伸至乙状切迹以上)、喙突骨折、升支骨折、下颌角骨折(磨牙平面向后水平延伸线与第二磨牙远中垂线之间的骨折)、下颌体骨折(须孔后和下颌角前区域骨折)、须正中及须旁骨折(须孔之前)、牙槽突骨折。
3.按骨折线方向分类分为有利型骨折和不利型骨折。
前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垂直;后者指骨折线方向与肌肉牵拉方向平行。
(二)临床表现与专科检查1.骨折部位肿胀、疼痛2.软组织撕裂、血肿和淤斑3.牙齿松动和骨擦音下颌骨骨折时,常合并牙外伤导致牙齿松动,当将双手拇指放在牙列上,其他手指放在下颌骨下缘,双手做相反方向轻微运动时,可在骨折部位探知骨擦音和骨异常动度。
4.咬合关系改变咬合关系的改变高度提示存在下颌骨骨折,牙槽突骨折、下颌骨骨折、颍下颌关节损伤均有可能引起咬合关系改变。
双侧下颌角或踝突骨折可导致后牙早接触或前牙开合;前牙牙槽突骨折或须旁骨折移位可导致后牙开合;同侧下颌角和须旁骨折可导致单侧开合;下颌正中和踝突骨折,同时下颌后部骨关节外展移位,可导致后牙反合。
5.下唇麻木、感觉异常或迟钝外伤后下牙槽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往往是下颌骨在下颌孔远心端出现骨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但临床上,大部分发生在下颌角、体部和须部的非移位性骨折通常不会导致下唇麻木。
下颌骨骨折ppt课件
![下颌骨骨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9949e52cc58bd63086bd14.png)
8、体温过高—与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体温正常 护理措施: 1、嘱病人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多饮水。 2、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 3、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4、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并观察降 温效果,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5、给予口腔护理。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并注意保暖。 7、病人出汗时,及时更换清洁衣服。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疼痛(与疾病、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及周围安静,尽量病人满足生活 需要。 2)转移病人注意力,与病人聊天,也可播放轻音乐。 3)对病人主诉疼痛时立即给予反应,如表示关心、采取 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应激因素。 4)遵医嘱给予止疼药,应用镇痛泵时应观察止痛效果及 副作用。如果疼痛不缓解或病人主诉近期疼痛与以往有 明显变化,报告医师。 5)进富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如:牛奶、豆浆、鸡蛋、 稀粥、软面条、果泥、果汁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6)保持口腔清洁卫生。
9、活动无耐力—与手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保持最佳的活动状态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的活动能力。 2、协助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以减少 能量消耗。 3、根据需要生活用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 方。 4、指导病人逐渐增加活动,术后当天卧 床休息,随后根据病情增加活动量。
10、语言沟通障碍—与颌间牵引固定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以改变后的沟通方 式表达自己的需要 护理措施: 1、术后教会病人用手势、书写文字形式 进行沟通。 2、与病人交谈时应用通俗语言,简单清 楚地提示,重复关键词,给予病 人以充 足的时间回答问题。 3、及时巡视病房,主动与病人沟通,了 解病人需求,给于解决。
7、有窒息的危险—与全身麻醉、口腔出血有关 预期目标: 病人不发生窒息 护理措施: 1、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及时用吸引器吸出口鼻内分泌物, 严密观察呼吸 情况,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3、给予吸氧3升/分。 4、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呕吐时将病人头 偏向一侧。 5、鼓励病人积极排痰,痰多不能排出者,可行 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6、备开口器、牙垫、舌钳、气管切开包。
口腔科临床诊疗指南[新版]
![口腔科临床诊疗指南[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59773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f.png)
xxxx人民医院临床诊疗指南口腔科下颌骨骨折[概述]下颌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颏部、体部、角部、支部及髁突部骨折;好发颏正中联合、颏孔区级髁突颈等部位;可单发、双发或粉碎;可分为闭合或开放性骨折。
[临床表现]1.伤处局部肿胀、压痛、并可发生皮下淤血。
2.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咬合关系正常或错乱。
3.面部畸形、不对称。
4.可同时伴牙级牙槽突骨折。
[诊断要点]1.有张口受限、张闭口运动异常、疼痛及下唇麻木等。
2.骨折各段移位的状况,并导致咬合错乱程度和状况。
3.骨折处牙龈撕裂及出血。
4.骨折部位触诊可有台阶状、骨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5.髁突骨折可见后牙早接触、前牙开合、耳前肿胀压痛及张口受限;外耳道及颅中窝骨折时,可发生耳道出血或脑脊液瘘。
6.摄X线片或CT片,明确骨折部位。
[诊疗原则及方案]1.治疗原则为复位级固定(1)复位是以恢复伤前咬合关系为标准。
儿童因乳恒牙交替后咬合关系还可再次调整,要求不像成人那样严格;无牙颌以恢复全口总义齿的正常咬合关系为标准。
(2)骨折线上的牙原则上应尽量保留,如明显松动、折断或严重龋坏者应拔除。
(3)骨折局部应有足够软组织覆盖。
2.复位方法(1)手法复位:适应于早期、单纯线形骨折。
(2)牵引复位:适应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多发性骨折或已有纤维愈合者,常用分段带钩牙弓夹板通过橡皮圈做颌间弹性牵引。
(3)手术复位:用于复杂或开放性骨折级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
3.固定方法(1)单颌牙弓夹板或树脂贴片夹板固定: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线形骨折。
(2)颌间固定:用于骨折后咬合关系不稳定者,即在骨折复位后将上下颌牙牙弓夹板拴结固定。
(3)骨内固定:也称坚强/坚固内固定,适用于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或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按张力、压力原则应用小型接骨板、螺钉作切开复位固定。
(4)颅颌固定:用于维持稳定咬合关系的辅助固定,常用弹性绷带作颅下颌缠头固定。
(5)固定时间:视骨折情况,一般为3~4周;钛制骨内小型接骨板除儿童因可影响颅骨发育外,无感染时一般无需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骨折段移位
正中联 合部
髁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骨折段 移位
颏孔区
下颌角
正中联合部骨折
(1)单发骨折
常无明显移位——骨折线两侧肌群牵拉力相等; 有时仅见骨折线两侧的牙高低不一致;
正中联合部骨折
(2)两侧双发骨折
正中骨折段向后下方退缩——降颌肌群牵拉;
(3)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
两侧骨折段向中线移位,下牙弓变窄——两侧骨折段受 下颌舌骨肌牵拉
骨折时均伴有局部出血,血液从面部伤口或口内牙龈 撕裂处流出,也可积聚在组织中形成血肿,下牙槽血管若发 生断裂,血液可渗至口底组织内,形成口底血肿。
谢 谢
(2)骨折线位于肌肉附着前
前骨折段下后移位——降颌肌群牵拉; 后骨折段向上前移位——升颌肌群牵拉;
髁突骨折
(1)单侧骨折
骨折后的髁突因翼外肌的牵拉向前内方移位 同时下颌升支部受咬肌、翼内肌、颞肌的牵拉向上移位 不能做侧牙合运动,后牙早接触,前牙及对侧牙可出现 开牙合
髁突骨折
(2)双侧髁突骨折 下颌不能做前伸运动 由于升颌肌群牵拉,下颌支向后上移位,至后牙早 接触,前牙开牙合更明显,侧颌运动受限 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程度较单侧髁突颈部骨折为重, 还可能合并不同程度脑震荡。
颏孔区骨折
注意:若骨折线方向与肌牵拉方向相抵触,则骨折段移 位受阻,而不发生移位。 (2)双侧颏孔区骨折 后骨折段向上方移位——升颌肌群牵拉; 前骨折段向下后方移位——降颌肌群牵拉,可使颏 部明显后缩及舌后坠
下颌角骨折
(1)骨折线正位于下颌角或下颌角稍上方;
骨折段不移位——骨折线两侧均有咬肌与翼内肌附丽;
(2)(3)两种骨折可使舌后坠,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
(3)
颏孔区骨折(下颌骨体部骨折)
(1)单侧颏孔区骨折 前骨折段向下移位、并稍偏向外侧——降颌肌群、对侧 翼外肌牵拉? 后骨折段向上方移位、稍偏向内侧——升颌肌群、翼外 肌牵拉;若上下都有牙,则向上移位至上下牙接触为止,导 致咬合错乱,两骨折段可有错位。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二、咬合错乱
颌骨骨折最常见的体征,可能有早接触、开牙合、反 牙合及跨牙合等
三、牙龈及粘膜撕裂 四、骨折段异常动度
骨折后可出现分段的不协调的异常动度
五、感觉异常
骨折后,因骨折断端活动或摩擦,会发生疼痛;若伴 有下牙槽神经损伤或断裂,则出现同侧下唇麻木。
下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六、功能障碍 • 张口受限 • 疼痛、骨折段移位、咬合错乱 • 局部水肿、血肿、涎液增多 均会影响咀嚼、吞咽、呼吸等功能 七、骨折附近软组织出血或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