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初中历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的维新思想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刊 物 人物 地点
梁启 超
主要思想
谭嗣 同
严 天津 《天演论》《国闻报》 用进化论理论阐
复
述维新变法主张
共同主张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4)康、梁等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
办学堂: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上书:公车上书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
借款、修路、开矿、设厂、开设银行 *资本输出的影响: 列强通过资本输出加强了对中国经济、政治的 控制,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 加深了。
位于广州东山区大塘街长兴里
B.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 的理论基础
C.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标志维新思潮发展 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公车上书”部分签
D.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E.组织学会: 成立强学会(1895 . 8;北京、上海;政治团体)
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 出为主; (2)政治:直接割地转变为强占租借地 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的方式: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 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该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幅漫画反映了 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
戊戌变法
教学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 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 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 曲折性;
第1课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背景
第3课 百日维新
内容
第4课 戊戌政变
影响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 外商进行“商战”;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文教,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评价: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维
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① 实践: A.办学堂讲学:万木草堂
《马关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给中国带来 了哪些危害
割三地: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 国的野心;
赔两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四口: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直接掠夺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马关条约》反映出帝国主义的侵华 方式有了怎样的变化?
三、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
动;
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具有 爱国性;
从背景看
3、经济: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
步尝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内容看
4、思想: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
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从过程看
4、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康、梁维新思 想的形成和传播;(思想理论基础)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时间:19世纪70年代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影响;洋务运动的 弊端使人们寻求新的出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1)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时间、原因、代表人物 主张:
向帝义过渡阶段;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 国的狂潮;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的近代企业比较
时间
类别
厂矿数
甲午
商办
战争前 官督商办、 53
官办 19
甲午
商办
战争后 官督商办、 6318
官办
资本额 (千元)
4707 16208
12465
5345
占总资本额 的百分比
22.4% 77.6%
70%
30%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概况。
初步发展
(2)特点: 初步发展、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 (3)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作 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为维新变 法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分而治 之。
2、图中的鹰代表哪个国家?其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 差异? 美国;没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提出 门户开放政策,以利益均沾为借口,分享其他列强在 华侵略权益 3、有人为此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 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1)经济: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的主要形式:
借款、修路、、开矿、设厂、开设银行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 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 贷款和投资,是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之一。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成功
失败
社会 背景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实力强大 力量 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 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 “一纸空文”
国际 环境
自由资义时期;列强 集中侵略中国(有 利的国际环境)
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
——康有为
根据上则材料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 么?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
• 特点:借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思想 • 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温故知新:请结合所学知识,西方思想发展史 上有类似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吗?
( 2.)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①实践: ②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 想相结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 找理论依据)或(托古改制) ③评价: 利:减少改革阻力,有利于宣传维新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并掀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1)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使民族危机加深; 外债沉重、自然灾害严重引发财政危机; 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根本) (2)措施:
(3)失败: A.失败标志:
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 取消新政——囚禁光绪帝——屠杀“戊戌 六君子”)
(3)失败: A.失败标志:
戊戌政变 B.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
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 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主要内容及评价:
A.内容(略)
B.评价:
积极:基本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 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利于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 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 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局限: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 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深入广大民众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 务报》
组织学会:强学会
(5)康、梁等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A.启发民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 基础; B.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C.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减少改革阻力; 总之,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节支增收 (3)结果:
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 机进一步加剧
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实业 救国”的倡导、清 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 制
一.背景: 1、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并掀
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清政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4、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康、梁维新思 想的形成和传播;(思想理论基础)
5、德国强占胶州湾,俄、法、英不甘落后,中 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直接原因)
德国强占“胶州湾”,并把山东作为他 的实力范围
北京
天津
大连
渤 旅顺
威海卫
海
山东
wenku.baidu.com
胶州湾
黄
海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 1.兴起——宣传维新变法; 2.发展——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标志:1895、公车上书) 3.高潮——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