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谈中国革命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谈中国革命与建设
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走过了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虽然我们党因为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不足而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从列强和官僚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取得革命的胜利。

再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中国革命和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功,方法论的作用不可忽视,那就是我们党讲实践,主张用实践来判断事物地对和错,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指导人民革命和建设。

标签:革命;建设;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可或缺的经典哲学理论。

对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寻找民族出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几十年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尊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發展更加科学,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正确运用使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使我国沿着正确的轨道大踏步前进。

一、方法论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主张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可贵之处。

它的具体含义是对现实社会进行实际考察,对社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然后采取恰当的措施来缓解和改变社会上的不合理因素,对症下药,而不是抽象的考虑问题。

只有实践,才能找到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这种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好地改造社会,使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如果背离了实践,背离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抽象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的社会很可能会走更大的弯路,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实践是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我们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实践,他就像我们前进道路上的路标,时刻引导着我们。

首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张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

我们应当从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认识人类社会。

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实践,通过实践得出真实的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认为只有人民大众共同努力,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社会只有在人民大众的推动下才能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只靠少数精英就能完成社会的改造和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为应当注重整体,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种整体不仅是人和人之间的整体,也是人和自然之间的整体。

无论是人类之间还是人和自然之间,都应当顾全大局,从大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使社会整体上进步。

最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用发展的眼光观察事物的变化,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和考虑问题,时刻观察社会的变化,对变化当中实际发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更好地加以解决。

二、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

我们党在最困难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扭转败局,突破重围,实现以弱胜强,最终推翻凌驾在人民大众之上的帝国主义列强和旧官僚,建立崭新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是因为我们党合理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科学内容,并向中国的具体国情靠拢。

我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步入正轨,最重要的是做到了实践的原则,只有进行具体实践,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从而使真理的光芒永远照耀在我们周围。

从我们党成立之初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十几年中,我国革命之所以走了很多弯路,遭遇了很多挫折,原因就在于片面、教条地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当时党的领导人犯了“左”和右两方面的错误,并没有做到具体的实践,也没有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正确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引下,以实践为重,从具体实践出发,深入农村和工人阶级当中,对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探究。

在对我国广大农村进行深入考察之后,得出我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且受压迫最深,革命的欲望也最强烈,且敌人的主要力量在城市,农村的敌对力量相对薄弱,中国的革命力量必须深入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革命胜利。

因此,必须深入农村中,把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团结起来,并与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一起,统一在一个战线上,才能扭转革命的危局,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除此之外,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的胜利,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应当归功于人民群众,生产力和社会状态的变化过程当中,人民群众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

我们党在革命的过程当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真正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并与广大无产阶级站在同一立场,顺应人民,维护人民,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最终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推翻了国内外反动力量,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国家。

综上所述,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取得最终胜利,一是做到实践,从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况出发,二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强调人民的作用,站在人民的一边,为人民谋取利益,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从而为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遭遇了重大挫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趋于教条化,造成了很多无法弥补的损失。

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破了“左”的束缚,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纠正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教条、混乱的思想。

运用实践的观点,通过对当时中国现状的具体考察和研究,得出阶级斗争已经不适合新时期中国的需要,中国要想摆脱落后的局面,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必须停止阶级斗争,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经济、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运用矛盾的观点和方法论,科学分析了西方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独特道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使我国的面貌发生
了巨大变化。

在民生方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制高点上,指出发展才是国家的出路,必须提高生产力水平,使生产力水平符合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需要,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民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在教育方面,我们党通过诸多形式对国内外的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考察,认识到我国的教育事业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要想使我国的人口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必须把教育搞上去,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系统的、有步骤的九年义务教育,并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普及。

综上所述,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并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从迷茫的道路上引向正轨,使我国在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前进。

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党的十八大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新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陆续产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充分、合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观点和立场,坚定地遵循“只有具体实践才能正确地把握规律,从而使现存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观点,广泛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和基层进行实地考察,对农村和基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对当前社会上真正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探讨,并集思广益,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积极解决。

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深入分析,我们党逐渐认识到我国社会存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和东北的发展落后于东南沿海以及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站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正确修改,使之符合我国社会的具体矛盾和客观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沿着正确的轨道大踏步前进。

在民生方面,我们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充分强调并重视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为普通大众谋得更多的利益,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进而使人民的幸福感大幅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使我们的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五、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党是一个坚持唯物主义的政党。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践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合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与中国的客观情况相结合,是我们党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而这个原则也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

我们党只有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并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正确地运用到中国具体发展和改革当中,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才会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刘芳.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方法论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科技风,2014(8)上.
[2]徐福祥,田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