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技术制备生物油研究现状及展望
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油燃烧性能实验报告

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油燃烧性能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生物质作为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热解技术可以转化为生物油,具有替代传统燃油的潜力。
然而,生物油的燃烧性能对于其实际应用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生物质热解制备的生物油的燃烧性能,包括燃烧热值、燃烧稳定性、燃烧产物等方面,为生物油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1、生物质原料:选取了_____等常见的生物质材料。
2、热解设备:采用了_____型热解炉。
(二)实验设备1、量热仪:用于测量生物油的燃烧热值。
2、燃烧实验台:包括燃烧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用于模拟生物油的燃烧过程。
3、气体分析仪:用于分析燃烧产物中的气体成分。
四、实验方法(一)生物质热解将预处理后的生物质原料放入热解炉中,在_____的温度和_____的气氛条件下进行热解反应,得到生物油。
(二)燃烧热值测定使用量热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对生物油样品进行燃烧热值测定。
(三)燃烧实验将生物油通过燃烧器进行燃烧,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记录燃烧时间和火焰形态等数据。
(四)燃烧产物分析使用气体分析仪对燃烧产物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₂)、氮氧化物(NOₓ)等气体成分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燃烧热值实验测定的生物油燃烧热值为_____kJ/kg。
与传统燃油相比,生物油的燃烧热值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其成分复杂,含有较多的含氧有机物和水分。
(二)燃烧稳定性在燃烧实验中,生物油的燃烧过程较为平稳,但燃烧初期存在一定的点火延迟现象。
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变化较为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表明生物油具有较好的燃烧稳定性。
(三)燃烧产物燃烧产物分析结果显示,生物油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ₓ)含量相对较低,二氧化碳(CO₂)排放量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现状

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生物质能源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生物质能源是指利用农林废弃物、城市垃圾、生物质原料等资源作为能源来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进行生产、转换和利用的能源形态。
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可持续、碳中和等优势,在治理全球气候变化、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生物质制备、生物质转化、生物质利用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谈谈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究现状。
一、生物质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生物质制备技术指的是通过生物质资源的收集、选取、加工等过程,将原材料制备成适合于生物质转化的前处理物料。
生物质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生物质颗粒化、热压、热解等技术。
生物质颗粒化是指将生物质原料进一步加工成适合于间接还原等技术的颗粒状物质。
目前,生物质颗粒化技术主要采用机械压力和化学反应两种方式。
其中,机械压力生产颗粒状生物质原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制粒机、低速颗粒机等。
化学反应生产颗粒状生物质原料则利用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分离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不同的组分,然后再进行颗粒化加工。
热压则是指通过高温、高压的作用,将生物质原料加工成形状规则的固体物料。
热压技术的不同在于处理温度和压力的不同。
热压处理温度一般在200℃以上,压力一般超过10 MPa。
且在压力的作用下,生物质原料中可溶性物质会在高温下分解并生成一部分液态燃料,这种燃料具有很好的可燃性。
生物质热解技术则是利用生物质原料分解时所产生的热能,使生物质发生热解反应,从而得到各种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
热解的原理为,当生物质原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其中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组分会分解并生成一系列液态、气态或固态的产品。
研究表明,生物质热解技术可以实现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排放物的含量,降低环境污染。
二、生物质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生物质转化技术是指将原始的生物质原料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
生物质热解技术及其应用与展望

生物质热解技术及其应用与展望近年来,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生物质热解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技术,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未来展望。
一、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质热解技术是将生物质通过热解反应,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液体、气体和固体,达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生物质是指可再生的固体有机物,包括木材、秸秆、草木、生活垃圾等。
生物质热解的途径主要有干式、湿式两种方式,其中干式热解主要适用于木材等干质生物质,湿式热解主要适用于秸秆、废弃物等含水量较高的生物质。
生物质热解技术主要包括热解过程、产物分析和应用三个方面。
热解过程是指将生物质置于反应器中进行升温、反应和冷却,产物分析包括气体产物、液体产物和固体产物的分析,应用是指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热能、气体和液体等能源的利用。
二、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与展望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能源生产、材料化工和农业环保等方面。
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热解技术可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气、合成气等,作为锅炉、发电机等装置的燃料,或者通过合成反应制备液态燃料,如丁二烯、二甲醚等,用于车用燃料。
这些燃料的优点是低碳、低排放、低污染,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材料化工方面,生物质热解产生的生物油可以作为基础化学原料,制备化学品、材料和合成纤维等,其中生物基聚酯等材料的生产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减少塑料袋、食品袋等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环保方面,生物质热解技术还可以将农业废物转化为能源和肥料,解决了废弃物处理的问题。
例如,将棉秆等农业废弃物热解成燃料,可以用于农业灌溉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费用的降低,生物质热解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由于生物质热解技术具有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未来其发展前景广阔,有望成为能源替代品,推动清洁能源革命。
三、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挑战虽然生物质热解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纤维素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纤维素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能源危机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纤维素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来源和广泛的适用领域,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
生物质中所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可以热解制成生物油,为替代传统石化油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国内外研究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生物油产率低、质量不稳定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热解纤维素生物质制取生物油,探究其产率、质量和成分,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生物油的制备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纤维素生物质的高效利用,还有助于降低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推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热解反应制取生物油。
在研究过程中,将探究不同反应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生物油产率、组分和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产生的机理。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纤维素生物质的热解反应机理与产物分析;2.研究生物油产率、组分和性质的影响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等;3.对生物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和测试,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抗氧化性和燃烧性能等;4.对生物油的组分和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挥发分、灰分、水分等。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室试验等方法来开展研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以支持我们研究的假设。
四、预期结果预期研究结果将得出纤维素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最适条件以及具体产率、组分和质量等数据,为纤维素生物质的高效利用和生物油的研究提供参考及指导。
五、研究难点该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在于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方面。
由于纤维素生物质的复杂组成和热解反应的不确定性,保证热解反应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生物油分析的准确性是本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难点。
六、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文献综述和理论概述——2021年6月至7月;2.纤维素生物质的热解反应机理与产物分析——2021年7月至8月;3.研究生物油产率、组分和性质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4.对生物油的物化性质进行分析和测试——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5.对生物油的组分和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2022年3月至2022年5月;6.研究总结和论文撰写——2022年6月至2022年8月。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当今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资源的稀缺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热解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和其他有用产品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生物质热解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质热解技术起始于19世纪末,当时用于制备木炭和燃料,并发展成为以木质素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20世纪70年代,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研究人员开始将目光投向生物质能源,并发展出了新的热解技术,如快速热解和流化床热解等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物质能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不断应用,热解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二、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原理及分类生物质热解是将生物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解反应,将其分解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组分的一种技术。
其中,固体产物包括生物质炭和灰,液体产物包括木质素油、醇和酸等化合物,气体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氨等气体。
根据生物质热解的反应条件,可将其分为缓慢热解和快速热解两种类型。
缓慢热解是在低温下进行的反应,主要产生生物质炭和液态产物,其中液态产物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化合物。
快速热解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主要产生气态产物,其中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比例最高。
快速热解相比较缓慢热解,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耗低和产气率高的特点。
三、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现状生物质热解技术的应用现状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生物质炭和木质素油,用于能源开发和生物质化学制品生产;二是用于污水、垃圾和农业残留物等的处理,达到减少污染和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热解的重要产物之一,其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和热值,被广泛用于农业、太阳能、污水处理、水质净化和园林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生物质炭的需求量逐年上升。
木质素油是生物质热解的另一种重要产物,其含有许多有机化学品,如酚、醇、甲醛、醛酮等,适用于制备各种化学品和生物质燃料。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性质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性质的研究进展摘要:生物质热裂解生物油是生物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快速加热裂解,裂解蒸汽经快速冷却制得的棕褐色液体产物。
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显示了其在商业上的应用潜力,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为此,从组成成分、含水量、含氧量、固体颗粒、灰分、酸性、腐蚀性和粘度等方面详细叙述了生物油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应用生物油的发展方向和推广应用生物油必须解决的问题。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统计,按照2003年的开采量计算,地球上蕴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将分别在192年、41年和67年内耗竭,而且化石燃料的长期使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开发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环境友好型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
生物质能作为众多可再生能源中的一种,在利用中具有SO2和NOX产出少及CO2零排放的优点。
据统计,世界每年生物质产量约1460亿t,占世界能源总能耗的14%,其中发达国家占3%,发展中国家占43%,是当今世界第4大能源。
无论从环境还是从资源方面考虑,研究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利用都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生物质热裂解被认为是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中一项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前沿技术,是指生物质在完全没有氧或缺氧条件下,最终生成液体产物、木炭和可燃气体的过程。
3种产物的产量和比例取决于生物质热裂解工艺条件及反应参数(温度、加热速率、气相停留时间和流化风速)。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是高效率的生物质热裂解油转化技术,是在隔绝空气或少量空气、常压、中温(500°~650℃)、高加热速率(104~105℃/s)和极短气体停留时间(小于2s)的条件下,将生物质直接热裂解,产物经快速冷却,可使中间液体产物分子在进一步断裂生成气体之前冷凝,从而得到高产量的生物质液体油,其产率可达(60~95)wt%。
生物质热裂解产生的液体油是一种深褐色的能够自由流动的黏性化合物,通常被称为生物油,也称为热裂解油、热裂解液体、生物原油或生物质热解油等。
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1.引言生物质是指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包括木材、秸秆、麦秸、稻秸、麻杆等农业废弃物,以及甘蔗渣、木材加工废弃物、芦苇、水草、粪便等。
生物质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资源具有广泛的来源、资源丰富、环保和可再生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在生物质能源的综合利用中,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生物质热解气冷凝是指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热解处理,获得生物质气体和生物质焦油等产品,其中利用气冷凝技术将生物质气体中的水汽凝结成液态水。
生物油燃烧则是将生物质热解得到的生物油产品进行高效燃烧,用作能源供热等用途。
本文将对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的相关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2.实验研究进展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技术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生物质热解气冷凝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生物质原料和热解工艺参数的调节,获得了不同特性的生物质气体和生物质焦油产品。
利用气冷凝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质气体中的水汽含量,提高气体的热值和稳定性。
在生物油燃烧方面,研究人员开展了生物油的燃烧特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等方面的实验研究,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3.数值模拟应用除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在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和生物油燃烧的数值模型,可以对热解过程中的气体和液体产品特性进行预测和优化。
数值模拟还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生物质能源转化的机理和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4.个人观点和展望从我个人对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技术的理解来看,这些技术在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的替代能源,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加强生物质热解气冷凝及生物油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概述了我国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潜力。
文章对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生物油一、引言维持现代文明社会正常运转的主要能源来自石油、煤和天然气。
然而,这些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缓解能源供需的紧张状况,世界各国均在加紧开发包括生物质能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
我国农林废弃资源丰富,直接燃烧对环境污染大。
利用生物质热解技术原理可以将麦秸秆、玉米杆、谷壳等废气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
生物油是一种褐色液体,热值约为15MJ/kg,能够用于工业锅炉或窑炉燃烧供热,也可用于涡轮机或透平中燃烧发电。
生物油经过品质提升后(如催化加氢、催化裂解和气化-费托合成),可以转化为汽油或柴油。
该文主要对生物质热解液化研究进展进行介绍,综述了这类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状、潜力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国内外生物质热解研究现状20 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寻求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对生物质的研究由此开始,尤其是对生物质热解的研究更是引起广大研究者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早期,北美首先开展了热解技术的研究工作。
此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多种热解装置和相关工艺路线,力图实现热解技术的产业化。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是生物质利用的重要途径,许多研究者用闪解来增加热解的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
任铮伟等[1]在最大进料速率为5kg/h的快速裂解流化床内进行了快速热解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的研究。
反应在常压和420~525℃温度范围内进行,以木屑为原料,CO2 为流化气,石英沙为传热介质,最大液体质量产率达到70%。
戴先文等[2]以木屑为原料,氮气为流化气,采用石英沙作为传热介质,在循环流化床中进行快速热解实验。
当温度为550℃,木屑粒径0.38mm,停留时间0.8s时,液体质量产率为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l004-275X.2019.04.060
生物质热解技术制备生物油研究现状及展望
徐国锋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广东广州510530)
摘要: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高效利用在能源替代与补充、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技术很大程度上缓解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是人类开发可再生资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
关键&:生物质;生物解;催
中图分类号:TQ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275X(2019)04-148-02
Research Review and Future on Biomass Pyrolysis for Bio-oil
Xu Guofeng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CNIPA,Guangzhou,Guangdong,510530R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newable energy,biomass energy shows strategic importance in the substitu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of energy and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The technique can largely alleviate social energy crisis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It is a efficient way for human to exploit the reborn resources.
Key words:biomass;bio-oil;pyrolysis;catalyst;reactor
用解技术可以种弃物及有机垃圾等生物质资源迅速转为储方便、用广的生物I),有利生物质资源的高利用,保障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质热解技术概况
生物质解技术是生物质在有
分解,生成生物
可的程。
三种产物的解的类。
一,速解度580!,产物以为高速解温度在700-1100!,产物以不可的
为中速解度在500-650!,产物中产高,可60%~80%。
生物质解技术可分为解合解。
解是在的与生物质解成分,以生物高高质的
解程。
生物质解要2种转化方⑴:1)在生物质解程中的解;2生物质速解转
成生物,质解程中,生物质种类、解技术、方及质等会生物质解效,其中的是生物质的叫合解是生物质与其物的解
生物质与的解,Krerkkaiwan等〔3_研究了煤与稻草和银合欢2种生物质的解,z在生物质与合为
1:1时就表现出高的解协同效,解活高生物质、煤单独解活,共解生成焦活也高生物质、煤单独解生物生成焦的活—凯等冋 旧轮胎与生物质松树枝的解,解程要分为干燥阶段(20~200!)、裂解阶段(200~ 500!二次裂解阶段(500-800!)3个阶段;
旧轮胎掺由100%下降至0时,解初始温度由358.0!降至288.5!,热解止度由473.0!降至361.6!
2热解催化剂研究
的引入是获得高质生物的为有效的手段。
生物质解要碱金属盐、分子筛、滤金属氧化物催化金属物等。
2.1碱金属盐催化剂
碱金属盐催化剂包括醋酸钾、碳酸钠、碳酸钾和氯化钾等。
碱金属盐可高生物质解
中H、O、OH等自由基的浓度,增解活中心数量并降解所需表观活能,而生物质热解活度区间。
碳酸钾碳酸钠等碳酸盐用质生物质的解,z,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三大素机械合速解,发碳酸钠会抑综纤维素的分解,促进木
-148-
质素的分,使油的质有一定的提升,而碳酸钾能够降低综纤维素的热解温度,降低反应难度叫
2.2分子筛催化剂
分化其的结及
,化及的,制的质油。
Adam问4化A1-MCM-4K Cu-MCM-41、SBA-15、A1-SBA-15)对木质生物质化的影响,发现,产
化明加,彊的,Cu增加产物的产率,A1增加的。
2.3过滤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化化化化化化。
Zhou用ZnO化,在定化制
油,ZnO催化的加提升化觉定强的及
化的产,但会油产,并
油中团的及油粘,提
油的定。
2.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化化由于化还原:、径、多价态定点,在质化中的催化,刁
定提油的品质。
典型的化物化例如化钙化镁化铝化硅o Veses等使用钙化CaO和CaO-MgO 对材进行化,实验结表明:使用上述2化油及,获得更好质的油。
3生物质热解反应器
质技术的核心是应器,其热应器及加方式对油产质影响著。
应于吸应。
前,常见
的生物质热解反应器主要鼓泡流化应器、循环流化应器、传输应器、旋转锥应器、螺旋应器、烧蚀涡流应器、真空
应器、内循串行流化应器行应器o质工艺技术按照加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外热式、内式和内-外复加热式。
4展望
由于质再二氧化的净排放为零且与境方面兼容,质资源为原料制备燃料化学的生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此,质技术产替代石油燃料潜力及化工应用前景的液产-油,在质源化领域的势。
于此,质技术制油重要的发展,今面的方面质原料的与产质化的发、裂应理动力学、产的分离纯化等。
参考文献:
[1]张会岩.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备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基础与工
艺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李建芬.生物质催化热解和气化的应用基础研究[D].武汉:华
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KRERKKAIWAN S,FUSHIMI C,TSUTSUMI A,et al.
Synergetic effect during co—pyrolysis/gasification of biomass and sub-bituminious coal[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3, 115:11-18.
[4]吴凯,朱锦娇,朱跃钊,等.废轮胎与生物质共热解特性研究[J].
产化学与工业,2018,385:53-50.
⑸杨海平,陈汉平,杜胜磊,等.碱金属盐对生物质三组分热解的
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33(17):70-75.
[6]ADAM J,ANTONAKOU E,LAPPAS A,et al.In-situ catalytic
upgrading of biomass derived fast pyrolysis vapors in a fixed bed reactor using mesoporous materials[J].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2006,96:93-101.
收稿时间:2019-03-17
作者简介:徐国峰(1986-),河南周口人,中级职称,硕士,研究方向:炼油技术。
(上接第147页)
作用,基于此,我国应该加强对石油化工产业的重视,根据其当前发展状况,结合市场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为其今后发展指明方向,逐步提升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慕向伟.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J].化工设
计通讯,2018,44(08):11-12.
[2]张建华.浅谈我国石油化工发展趋势问题[J].天津化工,2017,31
(01):1-3.
[3]谢俊彪.中国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对石油化工的影响分析[J].化
工管理,2016(03):55-56.
收稿曰期:2019-02-21
作者简介:余波(1979-),男,贵州遵义人,大学专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规划设计,总图运输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