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非政治、非经济、关系到人民大众基本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1955年,第一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关于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中首次使用了“事业单位”这一名词。

1988年国务院发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首次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规范的定义。

事业单位的性质:公益性、行政性和公有性、社会服务性和实体性。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是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不是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机构和机制。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相当程度上是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政治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多源性、保障性、纪律性、勤俭性。

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收入的来源: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事业单位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

今后事业单位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减轻财政负担和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

新的事业单位改革,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

新型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特征:政事分开,责任明确,多元投资,科学管理,强化约束。

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和运行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政事分开原则。

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式是分类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