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粤教版《白居易诗四首》学案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学案杨振文
粤教版选修1《白居易诗四首》学案
班级: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白居易的《轻肥》、《杜陵叟》,了解晚唐诗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愤怒及对民众的同情。
2.把握讽喻诗的特点,能从诗中某些关键词品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把握讽喻诗的特点,能从诗中某些关键词品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通过朗诵体验情感,立足于文本,赏析诗句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白居易诗:《轻肥》、《杜陵叟》
学习目标:读懂白居易诗中所揭露、批判的社会现象,挖掘社会不公的根源,感受诗人对百姓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把握讽喻诗的特点,了解诗人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
学习过程:
自学交流
一、感情基调:自古便有忧国忧民的诗人,用诗揭露社会,表达了对骄奢淫逸的统治者的愤怒,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能默出两句这类的诗句吗?
1.
2.
二、作家作品:
1.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居河南荥阳。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2.《轻肥》写作背景:《秦中吟》十首组诗,皆因诗人在长安,看到百姓苦难而写的。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这诗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3.《杜陵叟》背景: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
三、预习检测:读白居易的《轻肥》、《杜陵叟》,要求读准、熟读,读出感情
1.注音:
《轻》:朱绂()紫绶()樽罍()九酝()果擘()洞庭橘()脍()切衢()州《杜》:一顷()长()吏敛()征京畿()里胥()敕()牒蠲()免2.你读这两首诗时,语调上会有怎样的感情变化?
《轻》:
《杜》:
课堂研读
一、赏析《轻肥》
1.解题:轻肥——乘肥马,衣轻裘——喻指
2.前四句写的是宦官赴宴时的骄横跋扈之状,请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他们这一特点的细节(字、词、句),并简析。答:
3.接下来三句写的是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从哪些词可以表现出宴会的奢靡?请简析。
答:
4.前七句详写宦官的骄横奢华,后两句才写百姓的悲惨处境,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用的是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二、赏析《杜陵叟》
1.请立足文本,用动情的语言描述灾情。
答:
2.请立足文本,痛斥官吏的恶行。
答:
3.首句以“杜陵叟”开头,从“剥我身上帛”起,又以第一人称开始叙述,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
4.最后八句写皇帝得知灾情后下诏免税,这是对明君的歌颂吗?如何理解诗中所言的“帝心恻隐知人弊”?一个“虚”字又道出了什么?
答:
三、两诗对比,在写法上和表达情感有什么异同?
答: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学案杨振文
第二课时拓展延伸
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
(一)汴河亭①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②。
【注:】①隋炀帝为东游广陵(扬州),不惜民力开凿一条运河。其东段叫汴河,汴河之滨筑有行宫,即“汴河亭”。
②迷楼:隋炀帝筑。景阳楼:南陈后主筑。
1.颈联哪两个字用的最为精妙?请指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答:
2.这首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
(二)新沙陆龟蒙
渤湃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3.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接近的一句是()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媪叹》)
4.简要分析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达了诗人对官府怎样的态度?
提示:诗中的“小堤”是指,在渤海的涨落潮声中,海滩边淤积起一条沙堤。
“蓬莱”是仙境,传说有紫色的灵芝,即诗中的“紫芝”,服用可以长生,在常人看来蓬莱是神仙乐园,不受尘世的一切约束。
答:
(三)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吕温
绿原青垅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注]贞元十四年大旱时所作。
5.诗的前二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答:
答:
第三课时拓展阅读
一、走近白居易
【素材清单】
1、白居易十分同情人民,做谏官时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年,都要力争做些对百姓有益后。杭州做刺名时,修筑了著名的“白堤”,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时,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在做忠州刺史时,他搞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方法,增加官豪税款,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尽量节约开支,减轻百姓的支出。他亲自带头种树,绿花荒山。他主持群体集会,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说什么“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对这种言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民为纪念这位爱民的好官,为他建了“白公祠”。
2、《琵琶行》记叙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江边送客遇沦落异乡的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与诗人。诗人将对琶琶女不幸的遭遇的同情与自身无辜被贬的沦落之感融合为一,诚如《唐宋诗醇》所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3、“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司马青衫”表达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示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也都是这个意思。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一直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就是写自己的悲痛了。追本溯源,把司马青衫理解为一种同情之泪、哀怜之泪。这更能让我们想起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感时花溅泪”、鲁迅的长歌当哭及汶川时温总理的白发。
4、王维《鸟鸣涧》“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说有声响,反而更显得寂静;同样道理,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说无声比有声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由此我们不由联想到:大声疾呼或许不如如泣如诉更能表达心中的情感,无声的抗议或保持缄默也许更能表达心中的不满。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平静水面下的“暗流”,听出“于无声处”的“惊雷”。这或许就是“眼耳”“慧眼”,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素材激活】
知音之音
弹琴的人在水上,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便是一张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事被琴说穿,被水流传。人人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在何时会偶然出现机缘。今夜,谁在那一勾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浔阳江水在琵琶上翻滚流淌,白司马搁下酒杯,用悲怆在琴弦上定音。一曲终了,弹琵琶的手指在弦上轻轻滑落。于是,载满秋怨的小舟随琴声的消逝而永远消逝。而诗人则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忧郁地走进经典。两行长长的泪水,垂在历史的脸庞,再也无法抹去。
弦上的月光
流年的风沙湮没了历史的辙印,岁月的密网却捞起只只斑斓的海贝。穿过千年的沧桑,秋风中瑟瑟的芦苇仿佛只只忧伤的眼睛,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浔江边的泪光。
那怀抱琵琶半遮面的清愁女子,就坐在那只空空的画船上。船很大,大得仿佛能摆得下世上所有的珍宝;船很小,小得盛不下一颗落寞的心。船本可以划得很远,但却没能划出这港湾。这无风又无浪的港湾就是她的家,而家的温馨和欢乐永远都是远方最温柔的呼唤。琵琶声夜夜从这不大不小的画船上轻轻地、幽幽地划过江面,与空旷江水上的月低语。
就是在这样一个凄清的月夜,幽咽的琵琶声羁绊了离者的脚步,打湿了失意漂泊的江州司马的青衫。
繁华喧闹的京都、朱红的琉璃和玉盘珍馐记录了短暂易逝的笑语。无论这位佳人,还是这个才子,春风中的美丽终成过往,如缤纷的春花,一场风雨,即是落英狼籍。
当孤独的琵琶弹痛乐天的心弦,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痛,瞬间袭击了两颗沦落天涯的心。于是一曲悲歌唱了千年,一弯秋月注视了千年,一江荻花苍白了千年。
乐天不幸来到浔阳,浔阳有幸收留了乐天。轻视“嘲风雪,弄花草”的文士,一心抱定“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乐天的笔锋刺透黑暗,百姓的疾苦是他心中最深刻的痛楚。然而权贵动一下唇齿,乐天便被发配江西浔阳。黑暗的时代里狰狞的魔鬼惯于制造悲剧,于是乐天就像一片秋叶被风打落盘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失意的才子选择了“吏隐”,然而心系国计民生的乐天,却抹不去内心深深的失意与伤痛。
于是在那个秋天的月夜,乐天的心弦被那双纤纤细手有力地弹拨,同病相怜的感慨化成了如泣如诉的名篇,在无数天涯沦落人的心上震颤。
那小小的浔阳自此再也走不出那个月光惨淡的夜晚,而哀怨的琵琶声至今仍在江上月下凄美地回旋,还有那个低眉落寞、轻弹琵琶、年长色衰的女子也成了千古美丽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