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地区的蜡染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文博堂2;2019年第4期东南亚地伍的蜡染艺亦
编译/丁伟
图一女服“LAU”面料片段,经线起花,印尼,松巴岛东部东南亚是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处。

公元初印度南部移民渡海来到这里,带来了故国文明。

虽然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的纺织业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但是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对此不感兴趣。

确实,19世纪初之前还没有对印尼纺织品进行过认真的研究。

因此,要完整系统地表述东南亚地区不同时期应用不同技术的纺织发展过程是比较困难的。

而印尼爪哇和马来西亚的蜡染布和经线扎染色织布,却早已闻名世界了。

纺织品在东南亚地区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纺纱织布不仅与发展经济有关,而且与社会观念、民情风俗息息相关。

男耕女织、植棉、纺纱、织布是妇女的本份工作。

纺织生产成为东南亚小农经济社会和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

纺织品用作女性结婚陪嫁用品,自产自织,象征女性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祈求婚后多子多福。

旧时婆罗州人婚礼精彩场面,就是用一疋布将新郎新娘卷裹起来,寓意婚后夫妻感情亲密无间。

生日、行割礼、岀猎、临战暂别、暂礼等场合都少不了要用纺织品作馈赠。

现在布疋是工厂机织,或从别国进口,印尼人一般不再使用自产的土布,在个别隆重的典礼中除外。

尽管对这一地区纺织研究方面有缺失,但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技术水平的比较,及其对本土纺织业的影响,仍然可以了解东南亚地区纺织发展的大概情况。

公元前8-2世纪东宋(Dong Son)文化时期衣着材料从树皮一剑麻纤维一棉花是一种进步。

窄幅织机及其织布技术可能从越南北部传入的。

北苏
2019年第4期文博堂2)41
门答腊的巴塔克族、婆罗洲的依旁斯族还保留着古老的典型的经线扎染色织布。

当地生产制作按季节来安排,5-11月旱季适合纺纱织布,雨季宜纱线染色,同时提炼靛蓝染料,蓝草在雨季12-4月水份充是利于生长。

纱线扎染后平摊松开,按图形选用。

扎经色织布由许多经线组成的彩色图案,会误以为是纬线构成的。

织造操作非常细心,可说是全神贯注,稍一大意经线扎染纹样就会大大走样。

图二披肩,印经色织棉布,马来西亚
婆罗洲依傍斯族制作的名为“普阿(pua)”的织物,可说是经线扎染色织布最出名的了。

这种织物用于依傍斯土著人的耕种、收获和械斗厮杀的庆典用布。

一场战斗获胜之后,由女人将敌人抛弃的战利品堆放在普阿布上,陈列在广场上。

当地人有一种迷信,为了使一块普阿布神通广大,身陷绝境时发挥护身符的作用,在制作普阿布的过程中须有音乐伴奏。

在经线扎染前上媒染剂时也有一种风俗,凡已生儿育女的男男女女均需回避。

后来这种经线扎染普阿花布,转变为日常衣料,用来制作裙子、短衫、嶂幔、被单。

图案纹样有人物、动物(鳄鱼、蛙)和符咒等。

苏巴东海岸妇女织造非常漂亮的扎经色织布供岀口,或与岛内不会生产这类织物的部族进行物物交换。

这种布料供女性穿着的称为“劳Lau”,男
性用的称为“亨琪hinggi”。

经线卷绕在两只朝上的架子上,操作工便于将经线捆扎,须两层经纱同时捆扎,图案呈镜面对称,图案纹样为常见的马、蝎子、鱼,龟等,另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图案,生命树上挂着敌人的骷髅,亦有中国的龙及欧洲古典纹样。

图三“PUA”(礼拜用跪毯),印经色织棉布,沙捞越,婆罗洲,20世纪早期
图四女服“LAU”面料片段,经线起花,印尼,松巴岛东部, 33.5''X94.5''
“泼兰奇plangi”是一种纬线扎染色织布,14-15世纪由印度和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传入。

印尼生产
42文博堂D2019年第4期
这类织物的中心有两个:苏门答腊和巴邻邦(今巨港),以产真丝扎染绸闻名;另为巴厘,以产丝棉交织纬线扎染色织绸闻名。

东南亚经线扎染色织物很发达,而纬线扎染色织布却鲜为人知。

泰国和缅甸的农民生产纬线扎染色布来换取印度棉布。

图五男服“HINGGI”面料片段,印经色织棉布,纹样似骷髅、怪鸟,组成树形或面具
巴厘东南部有个村庄廷加那?帕?吉灵辛加(Tengana Pageringsingan)生产一种特有的双层经线扎染色织物,很可能由印度传入的。

16世纪,也有可能在14世纪印度人用派多拉绸换取印尼的红木和香料。

当地人受此启发,生产双层经线扎染色织绸,并用与该村庄名有关的读音来命名,称之为“古灵辛”扎染色织绸,在印尼家喻户晓,并赋予一种神秘力量。

在村民的祭祀场合或爪蛙土人舞蹈中岀现,或挂于神庙之中,甚至和别的东西一起烧成灰当仙药吃。

这种织物图案直接受印度派多拉绸影
响,几何形、八角形、大象。

染色的质量决定扎染色织布的价值,色牢度好的可以保持几年色泽鲜艳不变,尤其供祭祀仪式用的,质量要求特别高,那些稍有瑕疵点的织物不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地摊上岀售。

图六印尼,巴厘,沙笼,丝和棉色织,纬线起花
东南亚地区除经线扎染色织布出名外,尚有蜡染花布,尤其爪哇蜡染布举世闻名。

用蜂蜡作为防染剂这种印染技术早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和秘鲁就已出现了。

印尼爪哇蜡染花布制作技术,一般认为从印度传入,时间不会早于16世纪,是比较近代的事情。

瓜哇地处印度和中国海上交通中间站。

13-15世纪印度西海岸古季腊特地区已有蜡染纱的布料(印度妇女的披裹式服装)。

蜡染坯布需用细软的棉布,印尼本地不产,需从印度进口,以后又改从欧洲国家进口。

印尼爪哇蜡染布的起源,另有一说,认为是爪哇中部为了替代昂贵的描金布而发展起来的。

爪哇蜡染技术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铁笔手描蜡染,专有名称图里斯(tulis),这是最古老的技艺,几百年之前爪哇人已用巴滴克蜡染(Batik)—词来代替古词tuliso现今爪哇人所说的图里斯(tulis)专指铁笔蘸蜡手工描绘的产品。

手描蜡染极为费工,线条断断续续、若即若离,不多流畅,一块莎笼
2019年第4期文博堂
X)43
图7裙料“KAIN PANJANG”片段,蜡染棉布,中爪哇,19世纪后期
衣料要加工7-8天,一疋布要花20-40天才能完工。

铁笔手描蜡染布的正反两面都要描绘,所以费时费工,效率不高。

二、蜡壶描蜡染。

一个小型蜡壶,用竹管或芦苇管作壶嘴,蜡液流畅滴出,替换口径粗细的壶嘴,即可描出粗细不同的蜡线,容蜡量也多。

这种专用工具称坎厅蜡壶(Canting),功效大为提高。

线条可以描得较长,花样较活泼流畅。

三、木板印蜡染,称为tjap茄泼,操作似盖印。

四、19世纪中期发明铜条嵌线模版印花蜡染。

上蜡工一天可以达到20足布的产量。

有时在铜板蜡印基础上再加手绘蜡染。

铜版蜡染布称为茄厅(Tjantings)大大满足了印尼旅游产品的需要,降低了产品成本,抵制欧洲机印花布的输入,保护印尼的蜡染印花工业。

铜模版蜡染布受到普遍欢迎。

逐渐石蜡替代蜂蜡,合成染料取代天然染料。

原先生坯棉布需经花生油或植物油搓擦浸渍,再用稻草石碱水煮炼,清楚棉纱上的油脂和杂志,而现在已改用纯碱了。

蜡染处方是祖传,秘而不宣,用料有椰纱、发酵木薯粉、香蕉、鸡肉糜。

在沸水中脱腊,如加入纯碱可加快脱腊速度。

图八印尼,爪哇,蜡染沙笼面料
现代工业化的机印蜡纺印染布,经纳夫妥AS-G打底,用拉披达明D作防染剤,模拟蜡层自然裂纹。

真正的爪哇手工蜡染布成为名贵的纺织工艺品。

印尼纺织品的发展受外来影响极深,这种影响逐渐冲淡了织物的民族色彩。

经线扎染色织布比稍晚出现的纬线扎染色织布更富有宗教魅力,而较晚由印度传入的蜡染花布就不再具有神圣的宗教价值了。

显然,现代工业化生产解决不了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民情风俗的保留这样一个时代性的矛盾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