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安史之乱的原因、简单经过和对唐朝的影响;藩镇割据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2.思想认识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酿成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使唐朝由强盛转制衰落。

3.能力培养分析“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培养学生运用现象和本质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教学方法;联系的方法,分析法。

板书设计:
一、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①概念②简介安禄山、史思明
2.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
具体表现:①②
3.经过时间、首领、起兵的经过和攻占过的重要地点、平叛的主要军队、主要将领
4.影响①②③
5.分析安史之乱的性质
二、藩镇割据――唐灭亡的直接原因
1.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2.节度使权限增大的表现①②③
3.藩镇割据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唐玄宗开元(712-741)天宝(742-756),开元年间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杜甫《忆昔》。

提问:唐玄宗的政绩:整顿吏治,重视地方官人选,亲自考核县令;任用有才干的姚崇、宋璟为相,淘汰僧尼,重视农业生产。

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形成“开元盛世”。

此外,唐玄宗对回纥、南诏、靺鞨族的册封,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维护了唐的统一。

而天宝年间,由于唐玄宗政治上的腐朽,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由盛转衰。

一、安史之乱
1.概念: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他们起兵反唐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从755-763年共八年。

2.安史之乱的原因
根本原因: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

具体表现:
第一,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

唐玄宗日益骄奢。

742年天宝元年,他已做了30年皇帝,些时天下太平,物产丰盈,玄宗志得意满,只想纵情声色,将其子李瑁(寿王)妃子杨玉环接入宫中,纳为已有,封为贵妃。

时年玄宗61岁,贵妃27岁。

贵妃“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

得宠后其兄弟姐妹皆列显贵。

杨国忠操纵朝政,三姐妹封韩国、虢国、秦国夫人。

“势倾天下”,玄宗与贵妃到各地游幸,每次游幸五家随从,各家着一色装,鲜艳夺目。

安史之乱起后,玄宗逃往四川,途经马嵬驿,禁军请诛杨国忠并赐死贵妃,众怒难犯,玄宗命缢死贵妃,时年38岁。

李林甫:宰相,善迎奉,以狡猾奸诈闻名,总揽朝政19年。

擅权跋扈,排斥正直朝臣。

“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已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dan)以甘言而阴陷之。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资治通鉴》
例:747年玄宗命各地荐才,举行考试,李林甫不录取一人,向玄贺喜,说:“举人的才能都很平常,可见野无遗贤。

”诗人杜甫等参加了这次考试。

李林甫主张任用蕃将安禄山掌重兵,种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杨国忠:杨贵妃的堂兄,因杨贵妃受宠而封官,身兼40余职,权倾中外。

妒贤嫉能,结党营私,生活奢侈。

756年随玄宗逃往蜀地,行至马嵬驿被禁军将领陈玄礼将其杀死。

和玄宗前期相比,重视地方官的人选,亲自考核,任用有才能的姚崇、宋璟为相,政治清明。

第二,藩镇权限的增大
①藩镇②唐玄宗时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边境的
重要地区设置军镇,这样造成唐朝兵力上的外重内轻,由于天宝年间
唐玄宗不理朝政,又重用奸相,节度使拥兵自重权力越来越大,总揽
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

这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
原因。

3.安史之乱的过程(利用地图)
时间:755-763年
叛乱首领: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杂胡,本姓康,从后父安延偃,善迎逢。

结纳李林甫,讨好杨贵妃,称其为母,骗得唐玄宗的宠信。

兼领平卢(辽宁朝阳)、河东(山西太原)范阳(北京)三镇节度使,所部兵15万之众。

安禄山见唐政府腐败,内地兵力空虚,有可乘之机,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很快席卷河北,占洛阳,
第二年,称大燕皇帝,紧接着占长安。

安欲立其妾所生子庆思做太子,其长子安庆绪于757年将其杀死。

其子安庆绪继大燕皇帝位。

史思明:原安禄山亲信,突厥人,安禄山叛唐后,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统兵8万,安庆杀父后,史曾一度降唐,不久再反唐,杀安庆绪还范阳称大燕皇帝,出兵占洛阳,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唐肃宗即位灵武:756年,唐玄宗逃往四川,其子李亨灵武继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在位期间,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平叛,同时借回纥兵,收复长安、洛阳。

(757年)后史思明再反唐,陷洛阳,761年被其子杀死。

762年,宦官李辅国拥代宗继位,肃宗忧愤而死。

763年,唐终于平定了叛乱。

4.安史之乱的影响
①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

杜甫《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②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从此后唐朝再无力控制地方。

从此由盛转衰。

二、藩镇割据――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1.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过程
①唐玄宗为加强边境防御,在边地设军镇,由中央任命,权限日益增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受中央节制。

②安史之乱中,唐王朝分崩离析,无力镇压叛乱,只得采取姑息政策,对安史部将仍旧令其做节度使。

各地带兵的节度使乘机扩大地盘和军队,不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各占一方,唐朝的统治局面被破坏了;他们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则是独立王国。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分析出现的原因:
①以分散性的封建经济为基础。

②地方权力过于膨胀所导致。

③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

2.具体表现
①不向中央缴纳赋税(不供贡赋)
②自己委派官吏。

③有的节度使死了,由自己的儿子或部将继位,皇帝不得干涉。

(父子相承,
兄终弟及,或军将自行拥立,事后胁迫中央承认)
④军队不听中央调令。

3.影响:
①割据局面,阻碍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②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③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力量(兵、财力),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作业:P124 1题和练习册相应练习。

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