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热点问题透视共68页文档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课堂热点问题透视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课堂热点问题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0efe5917866fb84ae45c8d89.png)
数学思想方法对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
式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搞了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生们 在初中、高中接受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进入社 会,通常是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 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 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 法,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 生。” ——米山国藏(日本)
●种类
A.现实的生活情境
B.抽象的数学情境
●课堂介入时机 A.课始(儿歌、故事、游戏、问题情境……) B.课中(游戏、演示操作、猜想验证……) C.课末(练习设计、总结……)
D.贯穿始终(同一主题、不同主题)
二.如何用文化点润数学课堂?
1.概念的缘起 2.我对“数学文化”的理
解 3.数学文化在课堂的渗透
三.新增内容领域的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
估算
统计与概率
(一)估算教学的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
●存在问题:
1.学生更习惯于精算,常用精算值 去推测估算结果。
2.学生不知如何合理地应用估算策略。 3.教师不知如何评价估算结果的优劣。
●问题归因:
1.学生缺乏估算意识。 2.对估算策略的运用认识不到位。
3.评价估算结果时,教师过度强调“好” 的估算标准是“不仅估算速度快,而且 与实际结果相差最小。”
学校组织六年级同学看电影。
班级 人数 六(1) 45 六(2) 43 六(3) 42 六(4) 48 六(5) 46 六(6) 47
东方影院能容 纳235人。
希望影院能容 纳300人。
估一估应该去哪个影院看电影。
数形结合 统计思想 极限思想 数形结合、模型化方 法 空间想象 数形结合、归纳 统计思想 空间想象 变量思想 化归方法 化归方法 变量思想
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透视
![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57d3f33010661ed9ac51f301.png)
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透视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热点,强调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郑毓信教授围绕“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透视”与“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
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透视主要讲了以下几点:⑴教材与课堂教学。
新教材的共同特点;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要吃透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
⑵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何进行情境设计;合作学习应满足的基本要求(互动与规范、分工与共享、认知与身份);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主要手段(启发性的问题、适当的案例、多样化与优化等);教学中提倡学生动手实践等。
⑶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
问题应当被看成教师教学研究的直接出发点,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新增内容的教学、探究活动等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等。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
根据郑毓信的报告,结合小学的教学现状,今后小学数学教学教研工作中要关注以下问题:1、加强数学思维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两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第一,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第二,深入了解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活动,从而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奠定科学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⑴明确数学思维的含义。
一是什么是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一个由数学思维材料、数学思维方法、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观念组成的一个立体结构。
二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凝聚。
凝聚,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
“凝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内化、压缩、客体化。
其中,“内化”和“压缩”可视为必要的准备。
前者是指用思维去把握原先的视觉性程序,后者则是指将相应的过程压缩成更小的单元,从而就可从整体上对所说的过程作出描述或进行反思。
“客体化”则代表了质的变化,即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一件熟悉的事物:原先的过程现在变成了一个静止的对象。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e15d9f2a7375a417866f8f77.png)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转载)[编者按]人总是在变化中才想得起来要去思考和反省一些问题。
数学新课程提倡尊重学生的经验尤其是生活经验,这就有了教学方式上对“情境”的迷恋及接踵而来的声讨。
改革还专门引进了一些看起来十分生活化的知识,于是又让人产生了对“数学课程与生活经验的界限还要不要”、“学校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追问。
探究性学习大面积地进驻课堂,就有了对“过程性”之价值的质疑。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经提出,“让学生提出问题”成了一种近乎模式化的“规定动作”。
可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不需要培养的吗?与教师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有何关系?提出问题之能力的内涵又是什么?“问题是我们的朋友。
”关键是我们能否清醒地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能否直面这些困惑,能否以此作为我们加深对数学教育理解的支点。
郑毓信教授的文章就是一种思考方向的指引。
笔者近期先后参加了几次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感到与先前的类似活动相比,研究的氛围有所增强,参与者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有所转移。
以下就从这样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对促进相关的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对新增内容的两个质疑就数学教学研究而言,教学方法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当前我们可看到这方面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对形式主义倾向的超越。
(1)例如,在现今的观摩课上,我们已看不到任课教师花费很大的力量去布置一个“小超市”,人们通常也不会真的在教室中组织学生进行跳绳等比赛以达到引进某个数学概念(如“平均数”)的目的。
这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情境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不应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生活情境”;进而,相对于“数学教育的生活化”的片面提倡而言,我们又应更加重视如何处理好“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辩证关系,包括由“日常数学”上升到“学校数学”以及由“学校数学”向现实生活的“复归”。
也正是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以下现象值得鼓励,因为这体现了积极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随潮流,或是完全拘束于某种人为的规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37a0557be23482fb4da4cb5.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摘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因此,针对现状,笔者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8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我们教师只有有效地进行提问,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1.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呈现1.1.1 提问缺乏目的性有的教师课堂上盲目提问,有的问得过多,有的问得过少,但问题都没问在点子上,也就是没有问在重、难点处。
1.1.2 问题答案完全被老师掌控有的教师已经精心设计了提问,但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进程,提出的问题还没等学生回答出来,自己就急切地帮助学生回答。
这样不仅阻止了学生想法,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3 提问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短。
学生还没来及酝酿思考,教师就会叫停,学生无法真正进入思考状态。
1.1.4 提问缺乏评价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作任何评价,学生感到很茫然,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状态。
1.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1 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教师自身对数学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不够深刻,哪里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文本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https://img.taocdn.com/s3/m/c1d1ef22cc17552707220850.png)
小学数学教学课改热点透视一、从课堂教学用语看师生关系的新变化(一)导入用语:你已经知道了有关××的哪些知识?例:“年月日”的知识,刚开课时,即问“你对年月日的知识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析:上课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码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实际上,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是带着已有认知经验和认知结构进课堂的。
(二)新课展开用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新知的探究,如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都是普遍关注的问题。
(三)反馈讲评用语:教师在反馈讲评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裁判还是参与者?引导者?平时的课堂教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的回答符合教案的设想时,执教者往往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用“很好”、“你真聪明”之类的语言加以肯定,然后问其他学生“你们有不同意见吗?”此时此刻,如果我是学生就会这样想:你都说“很好”了,还问我干嘛!(四)巩固延伸用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认识上往往形成了一种误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改变或调换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否则教学材料就缺乏真实感和亲切感。
目前,在习题的处理上,教师往往不会变通,只会按部就班,就教材论教材,缺乏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性。
(五)课堂小结用语:(略)l新课展开用语:你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l反馈讲评用语: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重复一遍?他的方法行吗?请大家试一试。
l巩固延伸用语:学了这些知识你觉得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就用刚才学得的本领来解决几处问题。
l课堂小结用语: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你是用哪些方法学会这些知识的?二、如何呵护孩子们的创新意识例: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片断当学生概括得出法则后,教师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意见。
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有意见,但有一位学生却对“从左往右读”有意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6431016c85ec3a87c2c567.png)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现状透视及对应策略摘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因此,针对现状,笔者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8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我们教师只有有效地进行提问,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1.1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问题呈现1.1.1 提问缺乏目的性有的教师课堂上盲目提问,有的问得过多,有的问得过少,但问题都没问在点子上,也就是没有问在重、难点处。
1.1.2 问题答案完全被老师掌控有的教师已经精心设计了提问,但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进程,提出的问题还没等学生回答出来,自己就急切地帮助学生回答。
这样不仅阻止了学生想法,还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3 提问流于形式有的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短。
学生还没来及酝酿思考,教师就会叫停,学生无法真正进入思考状态。
1.1.4 提问缺乏评价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作任何评价,学生感到很茫然,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教学处于低效状态。
1.2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2.1 教师对教材理解不够深入、透彻教师自身对数学文本内容的理解就不够深刻,哪里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文本的价值。
小学教育热点问题透析
![小学教育热点问题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fa00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0.png)
小学教育热点问题透析小学生减负一、为什么要减负为了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拯救出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玩耍时间,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要“减负”。
(一)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1.教学要求过高,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够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
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上追求偏、难、多、超纲脱纲授课和延长日授课时间;有的学校延长复习时间,利用自习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进行复习;有的学校到现在还“双休日”排课,让学生到学校上课补习。
2.作业量过大由于作业量大,学生大都不能按时睡觉,晚上过晚睡觉已不见怪。
有些作业学生已经做了多次,并且掌握了,但教师要求非做不可,因而有父母代做的现象。
一些学校的实验班作业量比普通班更多。
作业量大,学生拼命完成它;有的学生实在完不成,就受到教师的惩罚。
3.考试次数过多经调查,目前小学考试形式有:单元测验;年级统考、抽考;期中调研;期末考试。
有的学校为提高成绩,订购各种模拟试题,以强化训练。
4.复习资料泛滥,练习册成灾5.追求高升学率(二)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负面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超出了小学生的承受能力,产生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1.造成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体育锻炼不够,学生体质下降、视力减退;2.心理压力沉重,容易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症,使学生由怕学、厌学进而上升到逃学、辍学,给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带来困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影响了学生兴趣、特长的形成;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导致学校、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忽视音体美等学科,违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违反教育规律、扭曲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最终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不合格人才。
(一)什么是课业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的课业任务,以及对课业任务的心理体验。
(二)课业负担的影响因素1.教育因素:评价制度、教育改革不彻底、优质教育资源不足2.社会因素:苦读文化、唯学历人才观、父母过高期望(三)国外减负的经验1. 宽松教育2.严格控制课时数,使学生更“自由”3.规定作业时间、丰富作业形式,使作业更有效四、减负面临的突出问题(一)一些学校超课时现象较为严重河北省某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课程偏多,语文课每周11节,数学课每周11节,而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周要2到3节,而实际上该学校每周只有1节,其他课时均被语文等占用。
小学数学选择题命题中的问题透视与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选择题命题中的问题透视与分析-2019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02d065690c69ec3d5bb75e1.png)
小学数学选择题命题中的问题透视与分析选择题是数学命题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题型,它通常由一个“题干”和几个“选项”组成。
“题干”是指每个选择题的条件,它可以由一个不完整的句子或是一个问句构成;“选项”则是该问句可能回答的部分,包括一个正确答案和若干个错误答案。
这些年以来,小学所用的数学选择题都是“四选一”或“三选一”的选择题,即提供学生选用的选项是4个或3个,作为答案只有1项是正确的。
学生只需从选择项中提取一项作为答案,便完成解答,无须写出如何提取的依据。
在选择题的命题过程中,如果命题者的观点、认识与水平不高,不能正确把握选择题的特点,对命题要求不甚了解,对数学知识点不了解、不熟悉,甚至不太懂,对命题技巧缺乏研究和积累,那么编制出来的选择题,其功能也必然低下。
一、选择题题干编制中的问题透视题干是指每个选择题的条件,它可以由一个不完整的句子或一个问句构成。
在编制选择题题干时,有些命题者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语焉不详,似是而非,题目意思不明确数学中的每一个术语、符号,乃至习惯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这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就是试题的概念性强。
命题者如果语焉不详,似是而非,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题目意思,也就不能达到考查的目的了。
例如:下列一组图形中,“与众不同”的图形是()命题者可能是想让学生根据多边形的定义,选“与众不同”的选项“D”,因为其它3个图形都是四边形,只有选项“D”是三角形。
可在我们看来,每个图形都是“与众不同”的,对于选项“A”平行四边形而言,其他3个图形中都有直角,就它没有;对于选项“B”长方形而言,其它3个图形中都有斜边,只有它是方方正正的,所有的角都是直角。
因此,“与众不同”这一标新立异的说法,反而使学生不知所云,不知道究竟要如何来选了。
由此看来,在编制选择题的题干时,命题者对题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认真推敲,严防数学语言与日常用语的混淆,切莫让学生“望文生义”,误解题意。
题干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都得以数学的学科规定和习惯为依据,绝不要标新立异。
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热点问题及措施
![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热点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287bf6aaea998fcd220ecd.png)
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热点问题及措施发表时间:2018-10-26T19:43:00.33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中作者:杨桂芬[导读]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数学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核心内容,也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宾阳县宾州镇仁爱完小,广西南宁 530400)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数学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核心内容,也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数学教师应该结合计算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热点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是重点教学内容。
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到其数学成绩,所以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拓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要部分。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其逻辑思维能力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小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数学计算能力的原则(一)灵活运用教学原则小学生通过对数学计算法则的学习,可以总结计算步骤,在计算练习中遵循规律。
在学习中,要灵活的采用计算法则,对计算法则有正确的理解。
(二)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评价应该分析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在计算中,学生应该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升计算速度,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一)复习和设定情境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然后再引入课程内容。
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巩固知识,然后再引入新知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0b059576529647d2628529c.png)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发表时间:2020-11-05T01:08:54.909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0年22期作者:蒋丽[导读]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将小学数学形容成一栋大厦,那么计算能力将是大厦的地基,决定了小学数学这栋大厦是否坚固,是否能越盖越高。
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需要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几何能力。
蒋丽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中心小学 241000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将小学数学形容成一栋大厦,那么计算能力将是大厦的地基,决定了小学数学这栋大厦是否坚固,是否能越盖越高。
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需要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几何能力。
本文将从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出发,提出关于计算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热点问题引言:数学是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并且对于数学只是而言,每一模块的知识都相互衔接着,因此,如果前面的基础计算知识学得不扎实,就有可能影响后面的应用题解答等。
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上,良好的计算能力能促进学生变通思维的发展,在遇到问题时便可以采用多渠道的计算方法进行解决。
一、怎样看待数学计算教学中创设情境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关系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和周围物体进行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结构关系[1]。
当学生出现看不懂题目的情况时,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根据题目需求模拟出相似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不能单纯地只讲授课本上的内容,这样会使得数学教学单一化和枯燥话。
正因为数学源自生活,因此,数学计算教学也应该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让学生理解数字在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如此一来,数学的计算知识才能最终应用到生活中,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深层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图文稿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47883d02d276a201292e35.png)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提问”是最古老的也是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手法,它是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着名“产婆术”之核心,又是当今世界每一个教师都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而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对策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好的提问为前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要善于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
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先播放了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
比赛开始前,让同学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把屁股给颠破了。
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此处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