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ppt【完美版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究
乐痛悲
品读探究,理解主题
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死生亦大矣” 。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景美 事趣
辰良
情真
人贤
心娱
“信可乐也”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人贤这是一乐; 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可谓辰良,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 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 三乐;“引以为流觞曲水,”此乃事趣,是为四乐; 宴 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 为五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 视听之娱,是为六乐;
文体知识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 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 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 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 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 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作者简介
王羲之: (303~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 逸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 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军,累迁长史。 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 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 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世称“王右军”。
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朗读第一、二段,翻译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共有二层意思。 “永和九年,……少长咸集”为第一层,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和事件。
第二层“此地有崇山峻岭,……亦足以畅叙幽情”共两句话,前 一句写兰亭美景,后一句写士大夫的行为。
景虽美,若阴雨晦冥,便大煞风景,所以第二段便水到渠成: “是日也……信可乐也。” 第一句写天气的美好,第二句写人们的 行为和主观感受。
整体感知
《兰亭集序》法书帖
整体感知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多音字:
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xì)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
趣舍万殊(通“趋”)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深入探究
赏析
点画:精到而多变,寓刚健于优 美; 结构:生动而多变,同一字形绝 不重复; 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 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 气度:从容不迫,潇洒俊逸。
评价
1、高雅、清新、华美、 蕴藉。 2、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3、飘若浮云,游若惊凤。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兰亭集序》是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 永和九年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 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会。一群文人雅士, 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曲水的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 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流觞 曲水”)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 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兰亭集会”)王羲之将37首 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 著名的《兰亭集序》。 被为“天下第一行书”。
深入探究
流 觞 曲 水 图
深入探究
王羲之写这篇序文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 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 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 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等临写了几 本,分赐亲贵近臣。 太宗死时,以真迹殉葬。现存的唐摹 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被称为 “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法里, 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法的前进道路。
深入探究
流觞亭前面的曲水模拟当年王羲之邀集41位友人举行 曲水流觞的地方。曲水全长30余米,想当年,王羲之与 名 士们列坐在曲水两旁,装有酒的杯子(称之为 “觞”)在 弯弯曲曲的水面上飘流,由于水流曲折,觞时流时停,按 规定,觞停止在谁的面前,谁就得赋诗,否则就要罚酒。 这既是一种游戏,又颇含雅兴,令人神往不己。直到今天, 每年三月初三,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 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今人的豪情。
情境创设,导入Fra Baidu bibliotek文
祖孙碑
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 双 重,原为木结构建筑,五十年代倒塌, 1983年 重建,亭高12.5米。亭内御碑高6.8 米,宽 2.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 古碑之一。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 集序》, 碑的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七律《兰 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 于同一石碑, 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是国宝级 的文物。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 之“山阴道”)向西南而行,经13 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一个 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 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 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 “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君民碑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
兰亭集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 极的人生态度。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了 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 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 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
文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 截。虽 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 字缺 尾, “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父子碑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 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 写“鹅池”两字 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 旨送到, 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 献 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 字。这两 字“鹅”瘦“池”肥,这块 碑成为书法史上著 名的“父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