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

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
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

教师心理成长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的培训,既要着眼于对教师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的提升,也要强调教师整体素质的转变。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一个心理素质能力强的人,他不仅有满足自己各种智力和非智力需要的能力,有校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会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失去抗逆力的教师往往是因为与社会支持系统失去联系才导致他们对教育失去信心。很多教师往往是在和家庭关系疏离、和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疏离、和社区的关系疏离之后,才对教育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火气经常按捺不住,随时会大声指责“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或者执之不理,一言不发。慢慢地就会形成人格缺陷和他人交际关系的紧张,更会影响工作效率。于是对领导的安排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为难自己,没有密切配合的举动,对同事不能协作共事,不能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多疑、懦弱等不良性格逐渐产生。

关注教师的心理危机及他们在社会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能改变、能抵抗压力的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不仅是良好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因此教师抗逆力培养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建立他们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让教师知道身边仍有关怀自己的人,永远支持自己,永不放弃,给予自己参与的机会,就算一个人掉入困境和谷底,只要仍然有归属感,就不会走上绝望的道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取得成就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有了挫折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用支持,有安全感和信心感。

教师如果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关系,就会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可以坦然地面对,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所在团队的安全和温暖,而这种安全和温暖正是他们战胜逆境的力量源泉。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惊慌,而是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要开放自己,心怀坦荡。以己开放与他人开放相对应,才有真正的交流沟通,才会有彼此的信任。最后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和需要。与人交流,应抛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尽力试图理解别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关爱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能力。

二、建立教师的乐观感

乐观感薄弱的人容易消极、悲观,陷入抑郁的状态中。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容易自我膨胀,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性情急燥,反映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等。有时产生自我忽视,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他们不愿意同他人打交道,缺乏积极的职业发展目标,工作中没精神、没动力、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对家庭、社区、国家的归属感下降,最终失去更高的人生目标。

重建乐观感是培育抗逆力的重要一环,拥有乐观感的人,将不再认为逆境中没有出路,不再认为自己的明天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或“命中注定”,会将逆境看成是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能够乐观和正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乐观感的建立可以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抗逆的能力。教师乐观的心理状态来源于教师本人和周围群体对他的积极评价。同伴们的多鼓励下,让教师勇

敢地去实现艰难的目标,当教师通过努力的付出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超越后,其心中收获的喜悦也是前所未有的。教师的自信和乐观同样来源于与他们与周围群体的交流和互动。

遇事乐观向上,不感情用事,不随意闹意见,有较强的情绪调适能力。调控好个人情绪是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必要之举。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这正如医学研究证明的快乐、高兴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张、悲哀和发怒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甚至会导致身心疾病。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调整自己的必理活动,或冷静思考,接受他人说法,或把心理压力说出来,写出来以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培养正确的压力观。充分利用压力给人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激发自己的斗志,勇敢挑战自己。除此还可以缓解压力。如控制自己的情绪,乐于和他人交流以及放松自己等等。许多脾气急燥的人对事业、对他人充满热情,同时脾气急的人对事物的反映能力很强,并希望我努力去发挥脾气急燥背后的优势和潜能,并以此去克服其负面影响。

三、教师要认识自我

教师对自己的认识逐渐清晰,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在心中树立了良好的自我形象,同时也更相信自己可以面对生活中种种逆境和挑战。自己的角色认识越客观、准确,其工作行为就越主动和自觉,越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学生需要成长,教师同样需要成长,想让学生成长,教师必须首先成长。感受到了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在这样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为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情绪管理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教师本身大多不是在赞赏的文化中长大的,中国人从来都是处于忧患的意识与文化中。自幼长辈们都爱把我们互相比较,总是指出我们的不足去激励我们改进,以期学有成就。而对我们的优点则要谦虚,不要张扬。受这样的教育影响,教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自己,放过他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培训者的任务是需要让教师明白,我们的自我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如此经年累月地积累下来,当中有父母的教育,个人成败得失的经验,旁人的评价,社会的标准,朋友的影响,等等。既然是从小受熏陶,要想改变谈何容易?心中虽然明白教育学生的要素是什么,然而教师拥有许多根深蒂固的信念,会轻易地将这些要素忘得一干二净。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自省能力,留心自己在学生面前的遣词用句,甚至说话的态度、语气、情绪反应等,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思自己言行举止背后的想法和观念。假如你发现内心藏着许多挑剔,何不逐步放下这些责备和批评,善待自己,培养正面乐观的取向,更积极地去鼓励学生。其实教师的抗逆力来自教师的体会和个人修养,与教师的性格、习惯、信念有很大关系。教师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一点,立志改变自己,多一些忍耐和谅解,慢慢坚持下去,就能够使自己日益变得丰富、完善和快乐,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引向丰富、完善和快乐。

教师心理素质的提升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教师生活的家庭系统,教师工作的教育系统等都需要为教师抗逆力的提升创造相应的条件。

最新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教师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全身心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投入地工作的程度。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自我调节的水平,增强心理适应的能力,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领导应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如学校领导要转变领导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认识到教育不与心理学结合就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教师没有健康的心理,教学也是低效的。所以作为学校领导要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的工作不是已有知识的简单再生产,而是促进知识由外在形态向内在形态转化的复杂过程,所以教师需要了解从事教学工作的相关知识,如有关教育过程和教育对象、教育活动的知识,关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无疑于盲人骑瞎马,工作就不会取得理想效果,所以作为学校领导应就教师实际情况不时给教师“充电”,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强调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真正能达到心理健康的较高水平,还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融会贯通,掌握其精髓,领会其实质,在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灵活应用,使教学工作收到较好效果,使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用同样的量表对 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是: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 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 平偏高,“语言暴力”重。福建省心理学会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展开 了心理健康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 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运用国际通用量表,对 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 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 度的心理症状。 近年来,天津等地同行们也得出了十分接近的数据。这些严肃的科学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问题的严峻性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再从最近刊登在教育报刊上,教师心理障碍的一些典型个案中也可加深这一印象:#2000年6月25日,湖南省邵阳市某校“优 秀教师”张志红因不满领导对他班主任工作的调动,竟然将校长的 两个儿子和一位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惨无人道地杀死,最后自焚身亡; 北京一位语文教师与学生发生纠纷,失去理智,一气之下将学生的右耳咬下; 某厂子弟小学的一位临近退休的女教师,因失落难耐,着超短裙。细高跟鞋,剃寸头、化浓妆,举止娇嗔夸张,目的是以此接近学生,结果适得其反…… 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神经症的占10%以上,而在其它 职业人群中平均仅为2%左右。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众中尚未普及,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需要常常做学生的心理辅导,所以心理健康对 于教师而言就更加重要。以下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教 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教师心理健康心得体会(一) 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我的收获很大。学习了许多专业的心理知识,以前很多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我真正 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来一再强调指出:健康不仅 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 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是经过了此次学习,我真正感觉到了不仅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教师本身也要保持心理健康,而这个问题一直是 被我们大家忽视的。教师常常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给学生排忧解难,而教师的心理压力又由谁给解决呢?教师这 个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及社会的认可的不对等,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和压力。 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学校,每天和自己的上级同事,又 和自己的学生终日在一起。社会分工的其他工作都是针 对物品或者人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时间段来服务,而老师

的服务对象是人成长中的人,并且肩负着指导他们成长的重任。那种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在为自己的学生的成长 和未来殚精竭虑的事情,是不做此项工作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做教师根本就是一个累身更累心的活计。而社会对 老师的认同却是让老师不平衡的的。在外地的公汽里看 到一句话:市民应该做到尊师重教。朋友看到了之后说:看你们教师多受重视。我苦笑了一下,说:市民做不到 什么,社会才提倡什么的。因为教师的收入低,部分家长 急功近利仅仅关注学生得的短期成绩对老师求全责备等 原因,教师得不到社会的真正重视,压力太大。碍于自己 的所谓面子,普遍的现象是有了心理问题不会疏导又不去找专业人士治疗,甚至于心理健康教育未能普及的情况下,教师有了心理障碍和疾病却不自知!积劳成疾是常有的事情,所以现在的舆论开始纷纷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不仅是身体的,更多的问题来源于心理。那么,教师怎么 样避免或者剪除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就我个人而言,运动是一个调节身心的好方法,找几个 朋友,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后,不仅疲劳的身体得到了 锻炼,有资料指出:运动时,身体内部会分泌一种物质,俗称快乐物质会让人们放松,高兴。 二、要有知心朋友。时常和他们聊天,好的,不好

2020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xx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xx年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了一下发到这里[]。 xx年7月13日至7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幸福成长积极学课的培训。本次培训时间虽然短暂,却敲开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心灵之门。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自身,完善自我,提升幸福指数的平台。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健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健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

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周围的人。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散步,运动,朋友聚会等;恰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现在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周围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务上,生活也由此变得更美好,是自己永远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对待学生,要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说话、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你说的话会让学生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心理健康 教师积极心理的培养

教师心理成长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的培训,既要着眼于对教师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的提升,也要强调教师整体素质的转变。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去影响自己的学生。一个心理素质能力强的人,他不仅有满足自己各种智力和非智力需要的能力,有校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会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失去抗逆力的教师往往是因为与社会支持系统失去联系才导致他们对教育失去信心。很多教师往往是在和家庭关系疏离、和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疏离、和社区的关系疏离之后,才对教育失去了最后的希望。火气经常按捺不住,随时会大声指责“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或者执之不理,一言不发。慢慢地就会形成人格缺陷和他人交际关系的紧张,更会影响工作效率。于是对领导的安排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为难自己,没有密切配合的举动,对同事不能协作共事,不能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多疑、懦弱等不良性格逐渐产生。 关注教师的心理危机及他们在社会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能改变、能抵抗压力的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不仅是良好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因此教师抗逆力培养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建立他们的归属感,归属感可以让教师知道身边仍有关怀自己的人,永远支持自己,永不放弃,给予自己参与的机会,就算一个人掉入困境和谷底,只要仍然有归属感,就不会走上绝望的道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取得成就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有了挫折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用支持,有安全感和信心感。 教师如果可以和身边的朋友、同事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关系,就会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可以坦然地面对,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所在团队的安全和温暖,而这种安全和温暖正是他们战胜逆境的力量源泉。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惊慌,而是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要开放自己,心怀坦荡。以己开放与他人开放相对应,才有真正的交流沟通,才会有彼此的信任。最后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和需要。与人交流,应抛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尽力试图理解别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关爱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能力。 二、建立教师的乐观感 乐观感薄弱的人容易消极、悲观,陷入抑郁的状态中。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容易自我膨胀,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性情急燥,反映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等。有时产生自我忽视,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他们不愿意同他人打交道,缺乏积极的职业发展目标,工作中没精神、没动力、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对家庭、社区、国家的归属感下降,最终失去更高的人生目标。 重建乐观感是培育抗逆力的重要一环,拥有乐观感的人,将不再认为逆境中没有出路,不再认为自己的明天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或“命中注定”,会将逆境看成是暂时的、个别的和外在的,能够乐观和正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乐观感的建立可以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抗逆的能力。教师乐观的心理状态来源于教师本人和周围群体对他的积极评价。同伴们的多鼓励下,让教师勇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精品教育文档

积极心理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要以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出发,倡导以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的力量和优秀的品质,并在这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人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和快乐。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是使学生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学生具有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1.以人为本,实行积极的情感教育。“以人为本”,实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注重人性,实行人性化管理,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必须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都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人”地位。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得到尊重、理解、关心、信任,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学习目标。所以,我们在对学生的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如,在班级管理中,民主竞选班干部,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以形成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成人、成功、成才。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精神力量来自坚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发展的可靠资本,能够使学生克服障碍、摆脱心理危机,走向成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就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对待自我,能够正确地坦然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地迎接社会生活的挑战,并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而鼓励、激励学生;同时,利用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社团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表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表 这是一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查表,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诊断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这张表只发给大家,不再收上来,所以大家只要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就可以了,当然不是高分不好,也不是低分就好,只要它是你现在的真实情况,我们就可以进行自查。答题及记分方法: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答案上打“√”,答“是”的记1分,答“否”的不计分。 1、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是□否□ 2、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手足无措?是□否□ 3、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是□否□ 4、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是□否□ 5、心里紧张时是否会出差错?是□否□ 6、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是□否□ 7、是否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是□否□ 8、没有熟人在身边是否会感到恐惧?是□否□ 9、是否经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是□否□ 10、是否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谈?是□否□ 11、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是□否□ 12、在别人家里吃饭,是否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是□否□ 13、和别人见面,是否会有孤独感?是□否□ 14、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是□否□ 15、是否经常哭泣?是□否□ 16、是否因处境地艰难而沮丧气馁?是□否□ 17、是否感到厌世?是□否□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是□否□ 19、是否总是愁眉不展的人?是□否□ 20、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是□否□ 20、遇事是否会无所适从?是□否□ 22、别人是否认为你神经质?是□否□ 23、是否有神经官能症?是□否□ 24、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精神病患者?是□否□ 25、是否进过精神病院?是□否□ 26、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院?是□否□ 27、是否神经过敏?是□否□ 28、家庭成员中有无神经过敏的人?是□否□ 29、感情是否容易冲动?是□否□ 30、一旦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是□否□ 31、是否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是□否□ 32、是否总是会被人误解?是□否□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读 后感 境由心生,心理健康就是任何时候都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经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常常不是首先要改变世界,而是要首先改变自己。 一、要挑战消极的情绪,要用积极的心态工作、生活。 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论成功、失败都能坦然的面对,要辩证统一的看待问题。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的自我标签,应该来一点小小的改变,把对自己的否定评价改为肯定评价,向消极的自我挑战,接受现实的自我。换了一个积极的自我标签,你由此也就换了一种心境,换了一种人生体验,你将不再抑郁,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生活就会充满了希望。 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情愉悦的工作、生活。 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用道德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增强法制纪律观念,用纪律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会心理换位,经常替别人想想以使自己学会冷静。学会用心理暗示不断提醒自己,从而提高自控能力。学会用愉快的情境体验等来驱赶不愉快的情绪,学会自我排解、自我安慰。 三、坦然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善待人生的平凡和常态。

在充分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认识和直面自身的缺陷和弱点,坦然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坦然接纳自己的种种不完美。要走出完美主义的泥沼关键是学会接纳自我。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不加任何附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一切。在这点上我们应有的理念是: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的接纳现实的自我。 四、学会转换思维方式,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人的情绪状态与思维方式直接相关。一旦学会转换思维方式,情绪状态也就转变了。总的原则是转换视角、接纳自我、接纳心灵。这样心灵会慢慢安宁起来,生活会慢慢顺畅起来。 把握好你的心念,就决定了你的行为;把握好你的行为,就决定了你的习惯;把握好你的习惯,就决定了你的性格;把握好你的性格,就决定了你的命运。 命运就把握在自己手上,就在你的心里。

2019年积极心理学-模拟考试1答案

一、单选题(共30.00分) 1. A的上个月收入为5000元,这个月变为5500元;B的的上个月收入为10000元,这个月变为8000元。有人认为A的幸福感更高,他可能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A. 易得性启发式 B. 框架效应 C. 参照点效应 D. 再认启发式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相传为()所作,为儒家经典。 A.

B. 曾参 C. 颜回 D. 仲由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佛教遁世观念在汉文化中相当普遍,原因很多,但当今这种观念的泛滥,与( )的著名与普及不无关系。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4. 在心理学中,描述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关系的是()。 A.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B. 韦伯定律 C. 首因效应 D. 马太效应 满分:1.00 分 得分: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 5. ()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A. 社会幸福观 B. 心理幸福感 C. 主观幸福感 D. 道德幸福感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6. 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A. 风险的悲观偏差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张金键 心理健康问题为人们普通关注是与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社会越发展,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意义也就越加突显。 作为社会对人类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的一种结果,心理健康对在校生的成长有着广泛而普遍的意义,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校生是在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生和成长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受益者,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受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在目前,我国在校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之高、范围之广,这是必然的现象。因此,从家长到学校、社会都相当重视,有关的研究也相当热烈。本文主要就教师心理状况对学生的影响谈几点看法,以尝试揭示其中的关系。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表面看属于个体行为,但对心理的研究表明,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大类。内源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生长过程中本身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如遗传因素、分娩异常、发育迟缓,各种疾病等。内源性因素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对学生的作用比较直接、明显。 而外源性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于内源性因素,具有间接、隐蔽、难以控制的特点。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对在校生来说,社会因素由于学生用于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时间同家庭、学校相比毕竟相当有限,其影响还不是决定性的。家庭因素相对于社会因素,其影响力要大。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由于血缘的关系,学生从其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长辈那些接受的影响直接而细微,容易形成定式,不易改变。 学校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主要舞台。学校办学思想、文化氛围、物理环境、人际关系及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学生的行为培养、个性发展、生活和社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庆市北碚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发现,44%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中,轻度占33.88%,中度占8.36%,重度占1.76%。主要表现为强迫症、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其中,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尽管各地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已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过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可能摧毁人的整个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失衡和失调。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激烈竞争,连续的人学高峰导致的班级人数增加,教师严重缺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考题……旧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二)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因囊中羞涩而造成的尴尬场面,尽量减少与同学、朋友聚会和各种社交活动。长此以往,造成一些教师性格孤僻.难以与人沟通,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小学男教师因经济收人低,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连找对象也困难,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内部精神环境紧张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反思 教师的健康心理要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我觉得心理健康的教师首先是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职业,真正觉得自己从事的职业是高尚的,有意义的。另外就是要自我肯定,认同自己的能力,说“我能行”。还有就是要有平常心、包容心,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心。热爱这个事业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就会有幸福感,就会快乐的工作,享受工作。心理自然就健康了。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有快乐的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心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民教师。

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教育目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职业倦怠,让每一个教师在阳光的心态下享受幸福生活、开展快乐工作;同时,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让他们健康发展,终身受益。 三、组织与管理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属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和考核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系列,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1.组织者和责任者 本学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由范进国校长直接领导,由檀基友副校长组织实施。 2.教育培训工作分工 教务处是开展本学期教育培训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具体负责包括培训教师、发放学习材料、检查考核等各项组织、检查和评价工作。学校将妥善安排好本校教师的培训教育时间,集中学习,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关系。做到四个落实:即组织工作落实,培训计划落实,制度措施落实,考核总结落实;做到五个到位:即思想动员到位,教材到位,培训时间到位,督查措施 到位,完成任务到位;建立并管理本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业务档案,确保培训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四、考核评价 考核分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两部分,各占总参值的50%。1.过程性评价。以学校集中培训实际活动为基础,主要通过对教师平时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等的观察记录,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评价。2.成果性评价。实践能力主要考核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提高的水平和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能力。在培训结束时,每个教师都要上交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一篇。 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两部分的综合,就是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的最终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五、教育培训时间及内容 时间 学习内容 2013年9月 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 2013年10月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2013年11月 现代教师心理压力调节方法 2013年12月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14年3月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2014年4月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而家长又把培养人的希望和重担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因此,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都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压力,而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特殊性诱发的心理问题。我国正进行着全面的、如火如荼的教育体制改革,如实行年薪制、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这一切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铁饭碗”已不复存在。教师必须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参与竞争、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因此,教师既要担负着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要进行紧张的学习充电。进修、培训不但要教师支付较多的费用,而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济的拮据,精神的紧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疾病。在残酷的竞争中,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挫折在所难免。过分地强调竞争,势必带来人际关系紧张。现在多数学校仍以升学和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立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按教师的教学成绩排队,让老师们之间展开教学竞争。竞争导致教师们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教师之间私藏资料、封闭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有的教师为了成绩自动地开始加班加点,而这样的举动对别的老师又是一个警告,于是,新一轮竞争的恶性循环开始了。日常的值日、晚修、备课、作业批改、辅导、听课、评课、监考、评卷、业务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学历进修,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各项的达标检查评比,这使教师疲惫的身心更是雪上加霜。过分的竞争使学校失去了整体优势和集体智慧,导致同事之间剑拔弩张。由于职业的不安全和激烈的竞争导致教师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和调控势必形成心理疾病。 第二,环境压力造成教师心理失衡。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过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与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一是道德压力。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等光环的笼罩下,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似乎教师就应该是智慧与品德完美结合的人。人无完人,谁能无过?这无形之中迫使教师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同时,社会对绝大多数教师大爱真情的宣传明显乏力,对个别教师恶行劣迹的批判和声讨却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像是一个崇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倒像是一个随时随地被监视的“过失者”,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谨小慎微。二是地位变化。过去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可进行适当的打骂和责罚。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九年义务教育法》出台以后,教师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有个别逆反心理强的学生,更是和老师对着干,打不行、骂不行,罚更使不得,学生动辄打110报警,家长更会把你告上法庭。面对学生的无知,家长的不理解。看着自己学生那幼稚的行径和不良的表现,而自己无可奈何,无从下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心里甭提多难过了。学生的权益是受到保护了,谁来保护老师呢?教师传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请结合自己与学生交往的实例(成功的,或者不成功的),论述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我想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能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应该具备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表达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活动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作为一般心理教师又必须具备自己独有的专业化素养,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是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或者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它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式教学,重在学生的内心感受,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师生的积极引导,在课堂上创造课堂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情绪体验,形成较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作为一名中学心理教师,面对的是一些思想随时改变的中学生,由于他们会受到不同环境、不同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心理随时可能存在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简单心理治疗这一较高专业能力,才能对全体学生展开比较专业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简单心理治疗。才能使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三、能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组织的策划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目的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让学生明白懂得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活动让学生领悟心理健康的内涵,懂得如何维护、促进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态。这些要求心理教师有较强的活动策划、组织能力。这就要求当今心理健康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化素养。 四、较强的科研能力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方法等都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这势必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和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许多地方都还需进一步深入地、系统地研究和探讨。另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区域性,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内容。所以,不同的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已应该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城市、不同学校、不同的学生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因人而异,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教学的思维模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教学过程,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虽然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改正和提高,更需要我们全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的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要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 有资料显示,教师属于高压力群体,他们要面对来自自己家庭的各种问题,还有学校领导、家长的高期望,教育、教学任务,还有学生的消极影响等等,有时会产生倦怠情绪和急躁、处理问题的偏激等问题。

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感悟

教师幸福成长积极心理学课的培训感悟 一.首先,改变了认识上的误区: 以前曾错误地认为心理安康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责任,通过培训,我意识到心理安康教育应该是全面覆盖在学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师共同参与的,共同来呵护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责不单单是教书育人,也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心理安康,培养出高素质,健全安康的人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心理进行评价。心理安康与思想品德课不能划上等于。 二.其次,几点新的认识: 1.学生的心理要安康,教师的心理更要安康。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安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的感知现实并且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我是一个急性子,脾气比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顺心容易动怒,产生悲观,愤怒等小计情绪。有时候,把这种情绪带入工作,学习,人际交往中,看学生不顺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顺心,不仅是自己不快乐,还会影响四周的人。所以,教师本身保持一种也管得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本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

情操,学会放松:如聆听音乐,赤脚漫步,运动,朋友聚会等;得当地宣泄不良情绪:体力劳动,走进大自然等。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教知来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坦然地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一些情绪,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来处理一些负面情绪。 2.学会感恩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现在的人都比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体,感恩四周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妙点滴。感恩使我们把关注点聚焦在那些美妙事务上,生活也由此变得更美妙,是自己永远安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 3.做好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 对待学生,要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说话、表达、倾听他们的心声。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你说的话会让学生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心理安康教育任重道远。为了让学生形成安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学生也就幸福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也就幸福了。为了幸福,我们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作用,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朝着安康的的方向开展!

教师良好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师良好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他时时刻刻地在培养着人,培育着人。无数实例说明,心理健康的维护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其它条件再优越如果心理素质不好,有时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保证。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良好性格的特征、积极生活的态度以及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一直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德育实效性差的结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后,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学会了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来处理德育工作的一些问题,收到了显著效果。有健康的老师才有健康的学生。教师的自我健康表现尤为重要,教师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心。 1 教师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躯体化。主要反映身心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它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其它躯体表现。②抑郁。主要表现为心情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③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现,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等。④恐惧。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惧。 2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韩愈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放在第一位的。那么,这其中应该包含很关键的一点:一个人一生的人生目标。我们为人师者,每天诲人不倦,教而不厌,目的是为了什么?每天让学生学习知识、练习能力又是为了什么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只有能直面生命,教育才会真正起到“传道”的作用。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回归”,回归到“生命”上来。我们千万不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却忘却了天空,这“天空”便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做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 我想我们教育的目的可以是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个好的工作,有一份高的收入,长大功成名就抑或是为人民服务,自我实现,利人利己。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做一个心灵美好,心情舒畅,积极向上的“人中人”。不要让我们的分数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使第一名的孩子成为“我好,你不好,未来也不妙”的“人上人”,使大部分孩子成为“你好,我不好,活得太无聊”的“人下人”,造就一批“我不好,你也不好,整个世界乱糟糟”的“人外人”。不要让我们的教育太过悲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比教书更重要的任务。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没学好,以后可以补上,但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弥补就难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我尽量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熟练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