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建筑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如何找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之路

提到中国古代建筑,你可能马上会想到故宫、颐和园,或者是苏州园林、安徽民居;提到中国现代建筑,深圳、上海这几年拔地而起的豪华宾馆、高级写字楼算的上数。可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老愤青们也许会说,中国还有什么……近代建筑?,算了吧,在行政文化和权力景观下只剩房子了,没有建筑。也许这话有点儿过激,但是也不是全无道理。就我自己看来,我不知道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大面积拆毁近八百年历史的北京城和近两百年历史的上海,以正在无限扩增的新建筑群为城市彻底整容。我们的建筑文化背后站着行政文化,以至于出现太多招数百出的权力景观。二十年来,中国城市的建设模仿西方,然而我们如今置身其间的城市建筑景观,是几度转手失真的,不洋不土的“欧陆风情”、“曼哈顿”式建筑群,正如民工穿西装打领带那副模样,他所仿效的不是真正的西方人,而是本村第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人。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

以北京城为例,鸦片战争前,北京持续保持着封建都城的封闭格局,近代变化始于使馆区的开辟,迫使辖区内民宅私产统统拆毁,在清政府的西化与洋人进驻下,封闭的都城被动开放,新类型建筑涌现,经过中西混合样式,西方这种主义样式与现代式的演变,北京城在解放前形成了多元文化建筑并存的样式。解放后的新城建设,大肆拆除旧城,梁思成提出的行政中心西移方案,终被“旧城之上建新城”观点取代。他曾痛哭流涕的说:北京拆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如今人们已经后悔。十年浩劫建筑业“文化断裂”,在空白之后,紧接着是八十年代伴随开放涌入的大量国外建筑思想、元素和符号,因而迷茫随之而来。而这种迷茫的根源在于概念、主义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们缺乏自己的主流建筑设计思想。过去的胡同城墙四合院不见了,国务院机关占用王府来办公,一幢幢建筑快餐的炮制,方盒子似的石头森林,今天的北京是谁的北京?今天这个城市的现实并不令人满意,“光荣地孤立”于人们的需要、价值和日常活动。一座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市,正在有系统地被重置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城市形态。也许有些人以为光秃秃的大广场和符号式的文化机构就足以代表公共事业的建设了。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访问北京城的人们想看的是那些曾经的青砖绿瓦,不是修复后的“古迹”。我们的许多重要建筑大多与中国建筑师无缘,而是由外国人设计的。且造型多偏向于追求新奇特怪,造价过高。一百多年前上海开阜,大批洋人开发设计,可是哪个洋人在江南古镇大动手脚?试想在巴黎郊外、维也纳郊外,法国人或奥地利人会把中国人请去,说你们快来吧,给我们盖一批中国的古镇?中国好刮风,解放初期“一边倒”学苏联时期的所谓“复古风”的大屋顶建筑;文革后期的“方盒子”风;改革开放以来的“欧陆风”“大广场风”。被欧陆风和“现代化”的流行蒙住双眼的人们没有认识到正版欧陆风是真材实料盖起来的,要经过几百年风雨的腐蚀、文化的雕琢,而肤浅的涂料和机械的线格无异于东施效颦。固然单纯依靠传统建筑是远远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的。走一条中西融合的建筑设计道路是明智的选择。可我们如何在现代建筑中找到我们的魂,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开创一条出路?

究其根本我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即地域文化的迷失,保护文物与文化上的迷失与人与自然和人地关系的迷失。所以从根本入手去解决便要1抓文化的根,更多地去挖掘基因、符号和地域的优秀文化传统,然后提炼与重塑,对本土文化与景观符号的挖掘与现代手法相融合的高度再现。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一定派别,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2、回归寻常、追求简单朴素和诗意的境界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建筑就出现了文化断层。亭台楼阁,与横行于中国的欧陆风相交杂,再掺和西方古罗马废墟、巴洛克的腐朽基因,将中国的设计学引入歧途、生出了一个个中国当代设计的怪胎。现代设计追求的寻常、简单、朴素美和诗意的境界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城市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中去寻找,到活生生的寻常人家和白墙灰砖中去寻找,这样我们才有出路。贝律铭的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梁思成当年设想的将北京城墙改建为市民休闲公园等,这些经典建筑的成功与构思,都源自它们所包含的中国设计元素与西方先进技术与理念。在建筑一座大量采用西方科技的现代化建筑的同时,凭借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为建筑融入了大量中华文化元素,使建筑在拥有高科技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文化的巨大共鸣。

中国现代设计的出路,要走中西结合、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的结合。但决不是“左手是诗经春秋,右手是哈姆雷特”。“仿形”也好“表质”也罢都必须走出模仿的圈。现代建筑要有现代感,不完全古化的同时又不能丧失自己的文化。我们必须使设计真正具有现代感,真正是为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工作、休息,娱乐等需要而存在。也许这是一个社会主义初期发展中国家在建筑复兴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和付出的昂贵学费。人们双眼紧盯能够快速和直接带来形象效益的工程过程,从不问及学费、时间与收获是否平衡?这也将是一个长夜慢慢的学习改革之路。希望未来的中国从根本上改变关乎建筑质量的教育、行政文化、与民众素质,走一条“真正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国路。

参考文献《中国设计界丢失了什么?》《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变革与整体变迁》《城市建筑与行政文化》《北京近现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中国建筑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