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与(1)

(2009-08-02 08:03:46)转载▼

分类:spss实证调查业务

标签:杂

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花玉明

[摘要] 本研究以三所不同类型小学4~6年级402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考察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的年级差异不显著。(2)4~6年级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总体水平的年级差异显著。从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发展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发展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计划、监控、调节三个维度的发展趋势和总趋势相同。(3)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显著高于男生。(4)不同类型学校4~6年级小学生在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总体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学校差异。(5)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之间、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之间以及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和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6)自我效能感的“天赋”、“努力”维度可以直接预测学业成绩。(7)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看,“计划”既可以直接影响学业成绩,也可以通过“天赋”和“努力”间接影响;“调节”可以通过“天赋”和“努力”间接影响学业成绩;“监控”也可以通过“天赋”间接影响学业成绩。(8)人口学因素中,学校类型和性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多条间接的途径影响,

而年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学业成绩

1 文献综述

1.1 自我效能感的概述

1.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及特性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最早由Bandura(1977)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提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下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期望”[1]。尔后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验证并发展自我效能理论,并于1986年在著作《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

础》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自我效能机制。自我效能概念一经提出,很快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点。

学业自我效能感则是指学生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业的行为能力的信心,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业领域内的表现。学业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获得知识与完成课业方面的能力判断”(Bandura,1977;Schunk,1989)[2]。

1.2 自我监控的概念界定及结构

自我监控研究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课题之一,它是在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提出元认知的概念。作为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元认知监控也叫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水平的高低对主体完成任务的效率有很大影响。

董奇等人认为:“自我监控是一种监控主体与监控对象为同一客观事物的监控。具体地说,自我监控就是某一客观事物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作为对象,不断地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3]”

1.3 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的关系研究

一些研究(Pintrich和DeGroot)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认知策略、控制策略呈正相关;Zimmerman和Martinez- Pons(1990)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控制等学习自我监控行为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周勇、董奇(1994)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各方面均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则其自我监控水平也较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自我监控方面也表现不佳。此外,有关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其自我监控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还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学生自我监控水平的重要内部制约因素[4]。

1.4 问题的提出

目前,有关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无论是自我效能感还是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研究的对象都集中在中学生,而对小学生的研究涉及较少。据我掌握的资料来看,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只有两篇。一篇是何先友(1998)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学自我效能与自我概念对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2)数学成绩优秀生和不良生在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上有着显著的差异,优秀生均高于不良生,进而可以推断两者的水平差异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篇是

寇冬泉等(2002)培养小学生(五年级)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自知、助学自验、自评”结合的方法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水平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中、低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效果显著;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学业成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数学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高并不一定导致学业成绩的显著提高。同时,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也影响着数学自我效能感,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综合两个研究发现,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局限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上,且对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趋势、性别差异等研究国内并不多见。

在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研究方面,董奇等人(1995)对10~16岁儿童自我监控学习的成分、发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傅金芝、符明弘(2002)在董奇、周勇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为被试,进一步验证中小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趋势,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加,且各个维度的发展速度不一样。但上述结论与章建跃(2003)单独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对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发现;且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或者预测)学业成绩的观点并不一致。

在本研究中,本人拟以小学生为被试,而选取小学4~6年级学生,一方面是因为本人意在对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一个发展性差异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小学1~3年级的学生对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难以操作。

此外,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心理因素在性别上都或多或少有些差异,而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监控学习在性别因素的研究上,尤其在小学领域的研究并不多见。

根据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如下假设:

1. 4~6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1)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的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

(2)高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的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

2. 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1)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的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2)女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的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3. 不同学校类型的4~6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