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2.5+0.5,1)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专业代码:560302

二、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三职生

三、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四、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地下工程建筑行业施工第一线,从事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就业岗位(群)

主要就业岗位: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技术员。

相关职业岗位:测量员、材料员、安全员、养护维修工

发展职业岗位:施工技术主管

3. 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3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5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建筑、铁路与公路、矿山、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城市地下工程等行业,培养能胜任地下工程及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检测、养护维修等岗位,“道德素质强、职业技能强、吃苦精神强、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①具有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地质变化的分析判断、围岩的识别能力。 ②具有绘制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③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中中桩交接与复测、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能力。

④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检算的能力。 ⑤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检测与验收的能力。 ⑥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土类的判别及试验检测的能力。 ⑦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基础工程施工与处理的能力。

⑧具备隧道工程洞门和边、仰坡施工与其它复杂地质处理的能力。 ⑨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主体结构开挖、支护、防排水、通风施工和设计的能力

⑩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能力

11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用计算的能力 ○

12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的能力 ○

13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养护维修的能力 ○14具备编制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

技术方案的能力。

(2)社会能力

①具有沟通能力。 ②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③具备抗压抗挫折能力。 ④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

⑤具备应变能力。

⑥能够保守企业秘密。

(3)方法能力

①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

②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及绘图软件能力

③具备一定的现场洞察力

④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经费预算能力

⑤具有文档整理能力

3.职业证书

必须取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六、课程体系设计

1.人才培养模式描述

根据地隧施工行业的发展,深化“两方参与、一条主线、三双措施、四维推进”的“213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不断加强与地隧施工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共同育人,促进产教融合,并以隧道工、掘进工、支护工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调整、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全面实施“双师型”、“双课堂”、“双证书”等措施,采用“体验式”课堂教学、现场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全程育人。

2.课程体系设计

依据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施工员、测量员、质检员、试验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技术、施工、质检、安全、化验等工种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施工、测量、质检、试验、技术、安全等职业岗位分析,整理其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对人的职业成长是否起到关键作用,筛选出了典型工作任务25个,然后按照工作性质相同,行动纬度一致性原则,结合国家相关职业标准,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整合,构建了17个行动领域,

7

再按照教学论、方法论要求,依据能力复杂程度,结合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一个或多个行动领域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课程),并构建了以地下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工程施工机械、地下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地基基础施工与处理等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最后按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并进行设计。并通过循环改进将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术融入之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七、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9

八、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介绍

九、专业课程设置

1. 全学程教学历程表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全学程教学历程表

2. 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2015级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分制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一)

2015级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分制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二)

3. 全学程总学时、学分、毕业总学分要求

全学程总学时、学分、毕业总学分要求统计表

13

十、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专业教学团队

(1)师生比:学生:教师≤18:1

(2)师资结构:专业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本专业相关职业工作经历;具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20%;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80%;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5~6名;专业课兼职教师比例接近50%。

(3)师资质量: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组织实施教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具有主持或参与高职教育教科研项目的能力。

2.教学设施 (1)校内实训设施

建有现代化矿井仿真模拟实训室、采矿模型实训室、矿井通风与安全监测监控实训室、矿山压力与支护实训室、瓦斯与煤尘灾害防治等专业实训基地。应满足一个教学班同时进行实验和实训需要。部分实训设施可与其它专业共用。建有煤矿特殊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培训点(或与企业共建)。

(2)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5个以上校矿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需要。

(3)电化教学设备

有专业计算机房,计算机数量不少于50台(不少于8台/百人);具有常用的专业通用软件,能满足教学需要。有适应专业教学必须的多媒体教室和专业教学资料(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

3.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