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卜婷
(兰州大学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要:英国是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奉行“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步入了相对衰落的历史发展时期,逐步放弃了建立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光荣孤立”政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起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调整。

本文旨在论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与法国、德国和苏俄的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变化和调整。

关键词: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变化
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一定历史条件和环境的产物,随着国际环境和一个国家自身利益、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这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目标、原则、重点以及实施的方法与手段都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变革,以此来适应国内外现实情况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西方近代外交是与欧洲资本主义的诞生同步发展的,或者可以说是与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相伴而行的。

英国早在17 世纪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同时又是产业革命的发祥地,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

英国外交历史久远,经验丰富,被认为是一个奉行“均势外交”政策的典型国家。

三十年战争以及之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因此进入了威斯特伐利亚时代。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人们一般认为英国现代均势外交发端于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都铎王朝早期的对欧关系,经过300多年的征战和外交实践,英国逐步形成了均势外交传统。

1914 年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导火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蕾里》等歌曲开始的。

1918 年11 月11 日,一战西线战场实现了停火。

这场战争历时4 年零3 个月,涉及到三十个主权国家,推翻了四个帝国,产生了七个新的国家,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 亿美元。

这次导致俄、土、奥、匈四大帝国垮台、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的战争,最终以英法为核心的协约国集团取得胜利而告终。

但是,战争的胜利并不能代表和平的出现。

战后初期,欧洲局势仍具有不可预测性。

德国虽为战败国,但是其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资源和潜在的复兴思潮令人不可小视;俄国因为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而被排斥于国际政治之外,意识形态的差异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复杂性。

利益权衡和对国际力量的估计也极大影响了英国外交政策的取向。

作为一个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历来采取一种“扶弱抑强”的均势外交政策,力图使国际力量处于平衡状态,从而有利于其把持欧洲事务。

1919 年以来,英国的整个外交战略可以被形容为“和平即国家利益”,它是由公共舆
论、国内利益、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而这个基本战略在战后的一系列国际问题处理中表现为具体的英国对外政策:扶德抑法和拉德反苏。

现在,具体分述如下:
一、英国对法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丘吉尔说:“请注意,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问题不在于它是西班牙还是法兰西帝国,是德意志帝国还是希特勒政权。

这个政策与这个国家是什么国家、谁当统治者都毫无关系: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的暴君。

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从中可以看出,英国采取均势政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一战后英国继续均势政策的根本原因,只是在欧洲大陆对抗的对象由德转为法。

一战后初期,英国虽与法国同为战胜国,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仍采取“均势”政策,扶德抑法更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这样一战以前欧洲大陆上的英德竞争也就转变为战后的英法矛盾。

因此,从1918 年巴黎和会的召开到1933 年希特勒在德国的崛起这一段时间,英法两国在国际上即团结合作又矛盾斗争,但矛盾斗争是最主要的方面。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与英法两国的实力消长和对外政策的着重点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英国在一战以前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上。

但是战争使英国的实力大受削弱,英国在战争中的军费开支为80 多亿英镑,约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被用于战争。

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20 亿美元,战后英国反欠美国42 亿美元。

英国不仅成为美国的债务国,而且动摇了其世界经济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在战争中损失了约87.5 万人,70%的船只被击沉,盘踞了250 年的海洋霸主地位不可避免的丧失掉了。

而法国,在巴黎和会和《凡尔塞和约》中获得了大量的赔款以及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且享有萨尔煤矿的开采权等,同时战争也扩大了法国的军事力量,法国的世仇和劲敌德国被打败,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陆军国和世界第二殖民强国,法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强大。

在世界范围内,法国也成为了英美强大的竞争对手;其次,在对外政策方面,法国的外交政策偏向于“安全政策”,政治上孤立德国,经济上榨取德国,军事上削弱德国,外交上限制德国,领土上肢解德国,以最终谋取欧洲霸权。

英国则执行的是均势政策,与美国联合最大限度的限制法国,间接或直接的扶植德国以抗衡法国,谋求欧洲大陆力量均衡,最终达到把持欧洲事务的目的。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英国与法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一变而成战争后的竞争者,英国对法国的政策从以前的英法联盟转身而变成了抑制法国的政策。

二、英国与德国外交政策的变革
一战以后,战胜国召开的会议和制定的和约如巴黎和会和《凡尔塞和约》,使德国的国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随着巴黎和会的召开,德国承担了巨额的赔款,而《凡尔塞和约》又涉及到德国的疆界、殖民地、军备限制和赔款等一系列问题。

和约中的规定对德国来说是极为苛刻的,被列宁斥责为“高利贷的和约、刽子手的和约”,“把亿万人,其中包括最文明的一部分人,置于奴隶的地位”。

尽量地掠夺战败国的财富,是战胜国的共同愿望。

但是,由于各战胜国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他们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又不能取得一致态度。

法国在半
个世纪内两次遭受德国入侵,教训惨痛,它希望从德国手中获得最大限度赔款,以尽量削弱德国,从而树立法国在战后欧洲的霸主地位。

但是英国认为,如果德国经济由于赔款而一蹶不振,将不利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也不能给英国的工业带来巨额利润。

其次,地处中欧的德国如果能在经济上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那将有助于平衡咄咄逼人的法国力量。

再者,德国经济的衰落和伴随而来的工人运动的兴起,也使得英国担心德国可能因此转而倒向苏俄,以至苏德联合反对西方将对凡尔塞体系构成严重威胁,这些并非空穴来风,1922 年4 月德国政府就曾私自与苏俄签订了令西方十分不满的《拉巴洛协定》,如果在赔款问题上过分压制德国,将可能促使德国与苏俄进一步接近。

在英国看来,一个生产力强大、稳定安全的德国,可以作为一个和平合作的伙伴吸收到大国联盟中去;而经济混乱、政治动荡、军队无法保证安全的德国会培养出不满和复仇主义情绪,甚至会使德国因此而滑向布尔什维克。

从对抗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苏联的目的出发,同时也从限制法国日益强大的国力的目的出发,英国不会容忍德国被无限度的剥削和削弱,保持它一定程度的强大不仅可以防止苏德进一步接近,而且甚至有望使德国成为帝国主义反苏战线中的前卫。

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对鲁尔区的占领加重了德国的经济困难,马克币值急剧跌落,物价急剧上涨,引起了鲁尔危机,英美两国出于对德国经济陷于崩溃并造成革命危机的担心,通过了《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和胡佛的《还债宣言》等,对德国的赔款和战债问题作了了结。

英国在对德国的外交政策上,出自国家利益的权衡,政策从削弱德国而成为采取了扶助德国的政策。

三、英国在一战后与苏维埃俄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918 年苏德《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得以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获得了和平喘息的时机。

苏俄政府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调整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壮大了红军,使无产阶级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这一切使协约国和各国反动势力十分不安。

他们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为洪水猛兽,惟恐欧美各国工人和士兵继而效仿,因而必欲除之而后快。

从苏维埃政权存在的第一天起,国际帝国主义就积极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英国表现的尤为积极,因为它认为苏维埃政权的日益强大,会使帝国主义内部的工人阶级和士兵特别是战败后的德国进一步的向苏维埃政权靠拢,会对巴黎和会以及《凡尔塞和约》构成威胁,于是反对苏维埃俄国是英国这一时期外交上的主要表现。

在以英法美为首的协约国对苏俄进行的三次武装干涉全被苏维埃政权粉碎之后,苏俄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经历着从战争到和平,从被封锁到相互贸易,从外交孤立状态到普遍建交的规律。

1922 年召开的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则对这一过渡起了极大作用。

热那亚会议是20 世纪20 年代初一系列重新调整战胜国国际关系的重大会议之一,会议名义上是讨论欧洲经济复兴问题的国际财政经济会议,但实际上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俄间调整和建立正常关系的首次尝试。

英国作为会议的主要发起国,在会议的提出和筹备期间发挥着主要作用。

1921 年3 月16 日,英国财政大臣罗伯特·霍恩与苏俄代表克拉辛在伦敦签订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联合王国贸易协定》。


定名义上是旨在恢复两国间的和平贸易和商务的经济协定,实际上蕴涵着深刻的政治意义,3 月22 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下院宣布“这是一个完全承认苏维埃政府为俄国事实上的政府的贸易协定———事实确实如此”。

这标志着英国对苏俄的政策发生了由拒不承认到承认事实的根本性转变。

而促使英国调整对苏政策的动因首先源于缓解国内经济困境的要求。

1920 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英国经济:工业生产普遍下降了20- 30%,失业率在1921 年高达12.9%,同时英国赖以生存的对外贸易急剧萎缩。

当时舆论界普遍认为与俄无防碍的贸易是解决英国经济问题的根本办法。

但是,英国改善对苏政策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

对苏三次武装干涉的失败,表明用武力推翻苏维埃政权是不可能的,要搞垮其政权就不得不在正视苏俄政权日益巩固的前提下,“试一下其他的办法”。

1920 年11 月17 日,英国财政大臣霍恩在内阁中提出以和平贸易方式推翻布尔什维克统治,劳合·乔治也宣称:“我们借助武力未能使俄国复兴,我相信借助贸易一定能够做到这点。

”于是,以热那亚会议为界线,英国对苏俄的外交政策在表面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实质还是以彻底推翻苏维埃政权为主要目的的,反对苏维埃政权是这一系列政策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在形式与手段上发生了变化而已。

总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打击,使这个传统的世界强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受到了经济发展、军事实力、政治影响的普遍削弱,这也迫使英国在外交政策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改变和重新选择,以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英国扶德抑法的政策取得了成效,《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对《凡尔塞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对欧洲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英法关系的冷却和德国与协约国的和解,英国在鲁尔事件结束后10 年里成为欧洲政治的独一无二的主导者,其政策的核心转为英德协调,更确切地说,英国要包容德国,将其整合到西方大国的政治俱乐部和经济网络中去,以便制衡法国,孤立和隔绝苏联,促进欧洲经济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武鸿钧,王小强.浅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J].河西学院院报,2004(4):53- 55.
[2] 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历史研究,
2002(9):34- 36.
[3] 梁占军.英国对苏政策与热那亚会议的破裂[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2):30- 37.
[4] 王振华.英国外交的几个问题[J].浙江学刊,2003(3):121- 125.
[5] 梁占军.英国与热那亚会议的缘起[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1):71- 78.
[6]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英,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 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赵忠军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